《绝对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对良医-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吞了一大口水后,林慕白才艰难地说道:“董夫人的意思叫人不甚明白,不过既然您对此事看得如此清楚,想来是已经有了对策?”
        董夫人见林慕白揣着明白装糊涂,忍不住冲口怒道:“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对策?若不是因为和尊夫人交情甚好,我才会来这里求助。本以为林大人是个侠肝义胆之人,不想却是胆小怕事之辈!罢,罢,也是我家老爷命里该有这一劫……”董夫人一边掩面拭泪,一边起身打算告辞。
        林慕白连忙着人阻拦,又劝道:“董夫人请留步,您这是多心了。董大人一向为人方正不阿,乃是国之忠臣。他出了事,我又岂会袖手旁观?只是此事非同寻常,故而有此一问。”
        董夫人听他说得诚恳,这才又站住了,转过身来泣道:“林大人,我也是一时心急,还望您恕罪。我知道此事事关国体,也不敢奢望太多,只求您能在皇上面前为我家老爷说上几句公道话,留得他一条性命便足矣!”
        她一边说“不敢奢望”,一边又指望着三言两语就能扭转局面。林慕白不由得暗暗叹气,沾上四皇子的事,不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就不错了,还“留一条命”,还“足矣”,果然是妇人之见。然而他已是是非中人,不答应也得答应了,就算是走走过场也得去,于是便应了董夫人之请托。
        ——————————————
        这日早朝,众臣依次到场,果然不见董明光的身影。皇帝的神色却依旧如常,只是他的目光每每扫过林慕白这边时,便多了几分探寻之意。而林慕白心中早已打定了主意,倒也并不慌乱。
        这天的议事甚是匆忙,很快便散了朝。林慕白果然被皇帝单独召见。
        不等皇帝开口发问,他便抢先跪下说道:“皇上,今晨发生了一桩怪事,臣也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冷冷哼了一声道:“说。”
        于是林慕白便将早上的事娓娓道来,但只说是有人绑架了董明光,又隐去了董夫人暗指皇帝乃幕后之人的话,末了又补充道:“事出突然,那董齐氏一时慌了手脚,又怕报官伤了其夫性命,于是便想到求助于臣。可臣以为,绑架朝廷重臣实非小事,臣一人做不得主,想来想去,此事还是要禀明皇上,由您来定夺方可。”他说话时一直正视前方,目光坦荡,不见有丝毫慌乱之意。
        皇帝用审视的眼神打量他许久,半响不语,突然间又冷不丁说道:“这事端的蹊跷。不过,那董齐氏怎的就想起找你来呢?朕却不记得你与那董明光如此交好。”
        皇帝不问董明光的死活,却在这枝节末叶的小事上追问,林慕白心中更加确信董夫人的判断了。这件事,十成十就是皇帝派人做的了。他又不慌不忙答道:“回皇上的话,臣与董大人确无多少私交,只是两位夫人未出闺阁时便以姐妹相称,感情甚笃,成亲后二十年也时常往来,故而董大人一出事,那董齐氏便来林府寻求帮助,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唔,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因由。”皇帝心中对林慕白还是极为倚重的,听他这样回答,倒也还算满意,于是脸色稍霁,点了点头说道:“那董明光的事你不必管,朕自会命人寻他,你且叫那董齐氏安心等候消息便可,万不可走漏风声。”
        林慕白点头称是,心中却沉重万分。皇帝既不肯点破这层窗户纸,他自然也无法为那董明光求情。而且,如此看来,董明光是凶多吉少了。皇帝半夜三更悄悄将人带走,方才又再三叮嘱不可走漏风声,看来是要避免打草惊蛇。也就是说,他打算从董明光身上下手,以牵出其背后更多的人来。不管那是些什么人,总而言之,这只意味着京城又将是一片血雨腥风。
        但无论如何,他总算把自己从今早的危机中解救了出来。皇帝既已不再查问,便是已经打消了对自己的疑虑。这种时候,任谁也经不起一丝丝的怀疑。
        想到这里,林慕白便打算就此告退。
        就在这时,只见老太监卜义匆匆从外边走了进来,竟不经通报就疾步走到了皇帝身边。兴许是他老眼昏花不曾看到有人在场,又或许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只见他直接就伏在皇帝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尽管声音极小,但林慕白还是听到了。那卜义说的是:“皇上,牢里没看好,人已经自尽了。”
        “什么!怎么可能!”皇帝的脸立时阴沉如铁,怒道:“刚刚还是好好的!”
        此时,林慕白站在那里进退两难,恨不能立时消失。显然,这并不是他该知道的事。踟蹰了一下,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皇上,没什么事的话,臣便告退了……”
        那二人方警醒过来。卜义立即垂手站立于一旁,脸色灰败。皇帝依旧是怒气难消,但又不便发作,只能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林慕白拔脚便走,一刻也不愿多做停留。不料他刚行了两步,便听皇帝在后边说道:“慢着,你回来。”V

  (。。)

    正文 第197章 再陷险境(中)
     更新时间:2011…3…3 3:56:24 本章字数:2424

        这是一间阴暗的牢房。
        四面皆墙,仅有一扇栅低矮的铁门。推开门去,一股发霉潮湿的味道就扑鼻而来。借着狱卒手上火烛的微光,看得出里边倒还整洁,桌椅床俱全,只是地上赫然躺了一具中年男子的尸体。在那尸体正上方的房梁上,一条剪断的布条还在微微晃动,因着昏暗的跳动着的烛火,在墙上映得像条活蛇一般。
        还未进来时,林慕白就已经猜出了死者的身份。进来一看,果然是董明光。他心中一沉,继而又佯作惊讶地说道:“这……这不是董大人吗?‘
        皇帝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只是叫了狱卒过来问道:“什么时候死的?你们都是怎么看人的?”
        那狱卒因自己手底下死了人,又是一名极为重要的犯人,心中已是又惊又怕,现又被皇帝亲自问责,一时竟吓怔了,站在那里只是张着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皇帝的耐性毕竟有限,一见此人的模样便心生厌恶,于是又转而问道:“仵作呢?叫他上来回话!”
        卜义连忙领了一人上来;只听那人说道:“回皇上的话,臣已验过,此人确系上吊而亡。从其尸斑来看,大约死于卯时左右。”
        林慕白默默一算,那正是刚刚上朝的时间。
        只听皇帝又问道:“此人可是自尽而亡?抑或是遭人谋杀?”
        那仵作略愣了一下,答道:“不曾发现有谋杀的迹象。再说,这天牢岂是寻常人能进来的地方?”
        “就怕不是寻常人。去,再验一遍。”皇帝斩钉截铁说道。
        “……是!”那仵作连忙应下,又到那尸体旁蹲了下来,上上下下仔细翻检起来。
        林慕白在旁冷眼看着,心中揣度着皇帝将他带到此地的用意。突然,只见皇帝转过身来说道:“林慕白,你可看明白了?”
        林慕白暗暗一惊,连忙说道:“臣愚钝,还望皇上明示。”
        皇帝知其不便明说,也不点破他,只阴沉着脸说道:“这董明光死有余辜。无论如何,他必与四皇子的死大有关联。朕昨夜一得到消息,便命人将其带到这里来亲自审问。这贼子竟还敢大喊冤枉,抵死不认。朕本想先关着他,挫一挫他的锐气再审,不想刚离开几个时辰,人就没了!”
        “兴许是他自知东窗事发,命不久矣,索性悬梁自尽,也可免受刑狱之苦。”林慕白说道。
        “若真是如此倒也罢了,那正坐实了他便是真凶。但若不是……哼!”皇帝顿了一顿,又说道:“细想来,查案一事,竟还是你最擅长。因此,董明光这桩案子就交给你了。但愿你能查出些眉目来,以告慰四皇子在天之灵。”
        皇帝轻轻巧巧便扔来这么一块烫手的山芋,纵然心中有万般不情愿,林慕白也只得伸手接了过来。
        就在这时,那仵作突然发出了“嘶”的一声,像是倒抽了一口凉气。他二人连忙朝那边看过去,只见尸身上的衣物已被除尽,那仵作正举着一条胳膊,盯着腋下某处呆呆发愣。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发现?”皇帝疾步走过去,急切问道。
        那仵作慌忙伏地叩首说道:“皇上,臣罪该万死!如此重大的线索竟不曾注意到!”
        “废话少说,到底是怎么了?”皇帝不耐烦地说道。
        那仵作这才又直起身子,抬起尸体的一条胳膊说道:“皇上,请看这里。”
        皇帝微微伏身看过去,只见那尸身腋下有巴掌大的一块淤痕,不甚明显,但仔细辨认还是能看得出形状的,似乎是并拢的四指与手掌。那仵作又将尸体稍稍侧翻,在腋下ao近背部处又有一处印痕,应是拇指用力摁下的印记。复检另一边腋下,同样如此。
        “臣首次验尸时,这两处淤痕还不曾显现出来。若非皇上英明,令臣再验一遍,只怕这条线索就白白放过了。”那仵作生怕担责,为自己辩解的同时也不忘将皇帝恭维一番。
        林慕白也瞧得分明,心口已是突突乱跳。其实早在刚进来时,他就看出了异样。初看到董明光时,他身上只着中衣,且衣物已被撕去了长长一条,正是梁上吊着的那布条。那布条边缘撕裂处,锯齿异常整齐干净,说明撕开布条之人气力非凡。据他所知,董明光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罢了,根本不可能撕得如此齐整,这便说明是另有其人。再加上他腋下的两处掌印,更证明了他并非自尽,而是有人强行将其吊死。能够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入这森严天牢的,究竟是何人?这也意味着,这个案子变得愈来愈棘手了。
        不知为何,林慕白总有一种感觉,此事恐怕和三皇子有所关联。一旦查出来,对谁也没有好处。于是他定了定神说道:“这样的淤痕也有可能是死后形成的罢?因狱卒发现其自尽,将其从绳套上抱下来时,难免会留下印痕。”
        那仵作跪在地上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身子,抬眼悄悄看了一眼林慕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没说。眼前这位林大人是刑部官员,刑名案件他再熟悉不过了,不可能连这样简单的迹象也会混淆。这明明是生前造成的皮下淤痕,死后方显现出来,与死后按压形成的尸斑完全不同。不知他这样说是何用意?难道是暗示自己不要乱说吗?抑或只是他眼花看错了?正当他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之时,只听皇帝又问道:“到底这掌印是什么人留下的?”
        那仵作干咽了一下嗓子,终于下定决心说道:“臣不敢乱下定论,但也不敢有所欺瞒。这掌印应是生前形成的,有可能是凶手将其托举至绳套上留下的。但……也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兴许是死者刚刚吊上还未咽气时,就被狱卒发现拿了下来,后救治不及遂亡故。”
        “你先前明明说他是上吊而亡,可见并非是后一种情况。”皇帝一针见血地说道。
        “……是,皇上说的是。臣只是将所有可能都罗列出来,生恐有遗漏。”那仵作低着头,看也不敢向上看一眼。
        皇帝面墙负手而立,良久,方转身说道:“林慕白。”
        “臣在!”
        “朕命你半月之内查出真凶。如有任何人胆敢阻拦,格杀勿论!”
        “臣遵旨!”林慕白大声应道,心中却异常沉重。V

  (。。)

    正文 第198章 再陷险境(下)
     更新时间:2011…3…3 3:56:25 本章字数:2654

        皇上为何要这样安排?为什么是由他而不是别人来查案?
        这是回去的路上,林慕白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至于皇上口中所说的理由,那并不让人信服,长于查案的又不止他林慕白一个人。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刚好在场吗?还是……
        林慕白又突然想到,散朝后是皇上先开口留下他的。他原以为必是追问董夫人之事,现在回想起来,恐怕不止如此。如果没有出现后来的意外,如果自己没有抢先主动交待董夫人之事,皇上原本是打算说什么?如果董明光还活着,这桩案子还会不会落在他的头上?皇上这样做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不知为何,林慕白总觉面前似乎有张无形大网,正等待着他一步一步走进去。
        走出宫门,只见自家的轿子已在不远处候着了。此时冬阳正暖,林慕白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回望过去,只见身后红墙黄瓦,绵延不尽,宫楼群立,庄严巍峨,昭示着无上皇权。每每入宫见到此景,他便会生出一份敬畏之心来。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