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的袁方,只催督着他的三军将士,沿着诸条街道,一路辗杀,杀得曹军是望风而溃,血流成河。
黄昏时分,葭萌关南城的上空,终于是扬起了大齐的王旗。
如血的残阳西照之下,袁方浴血的身躯,已屹立在了关城之止,如刃的鹰目,远望着关城之外,向南逃窜的曹军。
这一战,他不但大败曹军,还借着跟典许二将交锋的机会,一举冲上了练脏后期的武道,更重要的是,夺下了葭萌关要地,打开了南入西川的冲破口。
这一战,收获实可谓丰厚之极。
“王上,葭萌关已经拿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浴血的马超,爬上城头,兴奋道。
袁方抬手向南一指:“集结大军,南下攻取剑阁,跟曹操决战益州!”(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 剑指喉咽
深夜,剑阁城北,剑门关。
关门大开,成千上万曹军士卒,披红挂彩,垂头丧气的步入了关城。
曹操骑着疲惫的战马,默默的步入了关城之中,身后,典韦和许褚两员亲军猛将,也皆神色黯然,默默无声的跟随在后。
失败而归,曹军的士气,已是严重受挫。
关城上,庞统俯视着败归的己军,眉宇间流转着丝丝惊奇,口中喃喃道:“没想到,这个袁方用兵如此神速,竟然和主公同时赶到葭萌关,这倒是让我有些出乎意料……”
“袁方此贼,诡计多端,可不似刘璋那般容易对付,我说士元军师啊,这一次,你可是有些太过自信了。”
身后,传来一声带有冷潮热讽意味的声音,回头看去,却见司马懿正坐在轮椅上,冷笑着看向他。
庞统也不回应他,只冷哼一声,拂手下得城去。
不多时,曹操和诸将们集于了大堂,庞统和司马懿,也先后赶了来。
“今袁方那小子,已夺下了葭萌关,其军来势甚猛,我军该当如何应对才是?”
曹操强打起精神,向众谋士们求助。
庞统还未开口,司马懿已抢先道:“主公今番兵败于袁方,只是因为没有尽起精兵北上,非是实力不济。懿以为,主公当速从成都一线调集荆益精兵,大军集结于剑阁一线,依靠雄关天险。必可叫袁方那厮折戟于关下。”
“嗯,仲达言之有理。”
曹操连连点头,想想此番之败,正是因为没有带足嫡系精锐,而是带了一万蜀籍降军,整体战斗力被拉低才会败于袁方。
于是,曹操便下令,从成都大后方,再调大军前来增援。
军令传下,庞统却顾虑道:“今西川方定。人心尚未抚定。诸处要害还没完全接收,若尽调大军前来剑阁,统只怕后方会有所不稳。”
话音方落,司马懿又冷笑道:“军师多虑了。刘璋暗弱。蜀中豪杰不服久矣。皆在思盼明主。今刘璋已降,更被送往了荆州,川人不臣的念想。已被斩断,还有什么好担心。对于我们来说,现在集中全力,击退袁贼的进犯,才是重中之重。”
司马懿一番话,倒也确有其理,庞统一时不语。
曹操遂也不再犹豫,拍案道:“就这么定了,西川咽喉,就在剑阁,此关万不能失,我当尽起大军坚守此关,我倒要看看,袁方他有什么本事,击破我的雄关天险!”
……
四天后,齐军的战旗,出现在了剑阁以北。
剑阁有多险要,袁方再清楚不过,仅凭手中三万兵马,根本无法攻破,所以拿下葭萌关以后,袁方并未急于向剑阁挺进,而是等候后续的大军。
今日,十余万的前军,已云集剑阁之前。
当袁方坐胯着赤兔,进抵剑门关前,举目扫视这关城地形时,却才意识到,这蜀中咽喉,比他想象的还要险岭。
巍巍剑阁,耸立于大剑山断岸之间的峡谷隘口,四周群峰雄伟哥,山势险峻。
剑阁城的北门,以山石筑建,名为剑门关。
面对这剑门雄关时,袁方才感觉到,他带这么多兵马来,似乎显得有些多余。
原因无他,只因这横山而建的雄关,关前就那么丁点的狭窄地势,只消几千号人,就能平铺填满,兵马再多都施展不开。
而且,这剑门的海拔,还要高出关前地面数丈,大军由北向南,还需仰攻。
除此之外,关城东西两翼是群山连绵,壁立万刃,高可接天,根本无法攀爬,这就断了从两翼用兵迂回的可能性。
“这剑门关,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望着这巍巍关城,袁方不禁兴叹感慨。
“这剑门关乃蜀中咽喉,其险还要超过阳平关,不过只要能攻破这剑门,通往成都的道路,就将一片平坦。王上,今已兵临城下,不妨先试探着进攻一下,探一下曹军虚实吧。”身边处,法正进言道。
袁方微微一点头,遂令最善步兵攻坚的徐晃,率两万兵马,即刻对剑门关发动进攻。
号令传下,令旗摇动,战鼓之声冲天而起。
齐军大阵,在震天的鼓声中,很快开始发生变化,“徐”字大旗出阵,一万多名刀盾手先行,五千余弓弩手紧随其后,缓缓向着剑门关逼近。
剑门关上,曹操扶剑而立,焦黄的脸上,没有一丝忌惮。
眼见齐军进攻,曹操冷笑道:“剑门雄关,你纵有百万雄兵又如何。”
隆隆的战鼓声中,齐军已推进至弓弩射程之内,曹操当机立断,命关城之上,近万名的弓弩手,狠狠的射杀齐军。
嗖嗖嗖!
号令传下,剑门关上,转眼已是箭如飞蝗,铺天盖地而下。
这袭来之箭,可是名符其实的从天而降,借着居高临下之势,不但射程增大,连力道也倍增。
面对这暴雨般的箭袭,徐晃沉着冷静,喝令前排盾手,高举着大盾,小心翼翼的向前推进。
然曹军箭雨太密,齐军很快就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但这些勇敢的齐军将士们,却无人畏缩,顶着敌人猛烈的箭雨,依旧在艰难的前行。
在损失了数百人后,刀盾手和弓弩手们,终于推进至了己方射程之内。
“弓弩手,给我放箭!”徐晃高举大斧,厉声啸喝。
原本被压制的齐军弓弩手,听得号令,纷纷从盾牌的间隙闪身而出,五千余支利箭腾空而起,向着关城敌军扑去。
一时间,曹军猛烈的箭袭,稍稍被压制下去几分。
“时机已到,给我擂鼓,攻城——”袁方敏锐的发现战机,扬戟一声大喝。
咚咚咚!
几十面牛皮大鼓,齐声疾擂,齐军的战鼓声,顷刻间达到了最高亢的地步,震得整个山谷都轰轰作响。
攻城的徐晃得令,战斧一扬,大叫道:“攻城队,给本将杀上去!”
“杀~~”
震天的咆哮声中,当先的三千攻城队,轰然而动,抬着云梯,如潮水一般向剑门关蜂拥而上。
剑门关地势较高,关前并没有护城壕,徐晃精锐的攻城之兵,轻易的就进抵关前,从容的展开了登城作战。
齐军已经接近城墙,城头之上,曹操却依旧一脸自信,目光向整个关城扫了一眼。
放眼四周,整个剑门关一线,箭塔林立,瓮城齐备,主城墙之内,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寨,与正面的主关城构成了立体的防御体系。
眼前徐晃所部进攻的,只不过是剑门关正面,第一道防线而已。
曹操有足够的信心,可以挡住齐军的进攻。
当徐晃率着齐军冲至城前,开始树起云梯攻城之时,他才惊讶的发现,原来剑门关的城墙,比己军先前列阵之地,更为狭窄。
三千余齐军,拥挤于城下,而能一次用于爬城的,却不过六七百人的空间,其余挤在城墙下的士卒,皆成了曹军的活靶子。
军令在身,徐晃也管不了许多,喝斥着他的士卒,奋不顾身的顺着云梯向上爬去。
而这时,关城之上,檑木、罗石,无休止的箭矢,已纷纷落下。
鲜血飞溅,惨声震天,不断有被命中的士卒,从云梯上栽落下去,摔成肉泥。
尽管曹军的反击,异常的凶猛,但袁方这此精锐之士,却军纪如山,没有撤退的命令,便无畏生死,前赴死继的向城头爬去。
然而,齐军虽众,却无法发挥兵力的优势,城下的弓弩手,又无法压制住敌人居高临下的箭袭,攻城未久,三千精锐之士,已折损数百,后继的士卒,只能源源不断的补充上来。
关城前数百步,袁方已用远望瞳,清楚的目睹了己军的惨烈。
他立时就清楚,这剑门关太过险要,再这么强攻下去,只能是徒损士卒而去。
“王上,剑门实在太过险要,今我们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强攻无益,撤退吧。”先前建议进兵的法正,也提议收兵。
“剑门关,果然是西川第一雄关……”
袁方感慨了一番,遂是下令,鸣金收兵。
金声一响,前线苦战的徐晃和他的将士,急是举着大盾,匆匆的撤了下去,只将近千余具尸体,留在了关城之前。
关城上,曹军士卒眼见齐军撤退,无不欢呼嚎叫,向着齐军耀武扬威。
曹操那紧凝的眉头,终于也浮现出一抹,久违的欣慰之笑。
而曹操身边,坐着轮椅的司马懿,嘴角也扬起冷笑,喃喃道:“袁方,有我司马懿在,你休想攻下这剑门,更别想染指西川,哼。”
傍晚时,十余万的齐军,已退回大营。
中军大帐中,气氛颇为凝重。
“剑门关太过险要,强攻是无法攻破的,只能智取,尔等可有何良策?”袁方扫视众谋士问道。
大帐之中,陷入了沉寂,一时间,诸位谋士们,都在苦思着破敌之策。
“王上,末将这里倒有一计,或许可击破剑门关。”
一片沉寂中,很少发表意见的年轻将领魏延,忽然缓缓的开了口,年轻英武的脸上,还泛起一丝诡色。(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三章 唯袁方有此魄力
魏延声音低沉,却充满了坚定与自信,堂中众人,都清醒可闻。
霎时间,所有人的身形均是一震,目光不约而同的齐刷刷望向魏延,望向这位在梁县一役,倒戈归顺袁方的年轻小将,眉宇间毫不掩饰着惊讶之色。
在场的众谋士,法正、贾诩、刘晔,哪一个不是绝顶聪明之士,他们都一时片刻想不出退敌之策,而一个武将出身,年轻轻轻的小将,却号称有破敌之策。
如此海口,焉能不令众人惊讶。
魏延却没想到自己一句话,会招来众人异样的眼光,心情顿时有些紧张。
但下一个瞬间,他却又恢复从容,提高嗓门,大声重复道:“启禀王上,末将魏延有一条计策,或可为王上攻破剑门关。”
唯有袁方,却是目光如常,并未对魏延感到惊奇。
因为袁方熟知历史,他最清楚不过,魏延非只是单纯武将,而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将才,否则,历史上,焉能为蜀国镇守汉中,抵御强大的魏国。
于是,他便点头问道:“文长有什么计策,尽管说出来吧。”
年轻的魏延,丝毫没有丁点拘束,便是挺起胸膛来,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将自己的计策诿诿道来。
先前时,法正等绝顶智谋之士,对魏延还存有几分不以为然,见得袁方要魏延讲,才故作认真的倾听。
但当他们听罢魏延的计策后,眉宇间所有的轻视却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则是强烈的惊异之色。
惊奇的众谋士们,齐刷刷的又将目光转向了地图,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而袁方的心中,更是涌起了一股惊喜之情。
听得魏延的计策,他仿佛是某段沉埋的记忆,忽然间被唤醒了一般。
鹰目如刃,在地图上扫来扫去,一个成熟的用兵方略,正在心中酝酿而成。
思索半晌,袁方是愈发的兴奋。不禁欣喜道:“文长。你这一条计策,当真是妙啊,此计若成,曹军不被大震才怪。”
“真的吗。王上也觉得。末将这条计策可行吗?”魏延得到袁方这齐王的赞赏。不禁是又惊又喜。
“此时曹操大军尽集于剑门关一线,必是疏于防备,文长将军此计。确是不失为打破僵局的一条好计。”
法正立时一扫对魏延的轻视,当即面露微笑,附合了魏延的计策。
“不过,此计虽妙,却颇有些风险,还当慎重才是。”刘晔虽也表示此计可行,但却存有顾虑。
袁方却豪然道:“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想逼退曹操,夺取剑门,非用此计不可,冒些风险也值了。”
众谋士们见袁方决心已下,便也没有人再表示反对,毕竟,似法正这等略谋过人之士,平素最擅长的就是出奇,自然不会太过保守。
“此计只可成功,不可失败,必须得挑选一名智勇双全之将来实施不可。”法正进言道。
袁方也微微点头,旋即将目光扫向魏延,欣然问道:“文长,此计既是你所献,你可有胆量领军去实施此计。”
“王上……王上要命末将,去担此大任?”
魏延面露惊喜,似乎不敢相信,袁方如此重视于他,不但用他的计策,更还要让他担当统帅,去实施这破敌之计。
袁方一笑,反问道:“怎么,难道文长你没这个胆量不成?”
袁方也在想,魏延虽有大将之才,但到底还年轻,何不借着这个机会,让魏延通过一场实战,彻底的蜕变成一名合格的将才。
感激于袁方如此器重,魏延已是热血沸腾,拱手慨然道:“延愿担此重任,为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