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新秩序-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把腿立直了!”

说完,李诚中怒气冲冲的回到了关城之上,看着关外逐渐漆黑的荒野默不作声。王大郎跟了上来,安慰道:“都头,都是关外被杀怕了的新兵蛋子,和咱们南征时的精锐是不能比的。”

李诚中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南征一役的后遗症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如今看来,当时损失的何止是几万军兵,简直是损失了整个卢龙军镇的精锐和胆魄。除了久经沙场的老兵损失惨重外,就连能够提刀上阵的燕赵健卒和游侠都几乎损失殆尽,剩下的都是些没胆的家伙。

等李诚中这口气消下去,下到校场时,甲都全体士兵还在列队等候。李诚中自失的一笑,挥了挥手道:“解散!”大伙儿才小心翼翼的慢慢散开。看来这两天的训练还算是有些成果,大伙儿已经初步养成了听令行事的习惯,至少在没听到“解散”之前,谁都没有擅自行事。慢慢来吧,李诚中安慰自己。

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前,冯道和姜苗押解着民夫营的车队到达了榆关。李诚中现在对民夫营的这些民夫上了心,既然兵都不可战,不如多弄点人手,充充场面,吓唬吓唬契丹人也是好的。

“陪戎要这五十个民夫?这些人都是关外逃难进来的,倒是不需饷钱,给他们吃饱便可。只是陪戎征募新兵入伍,不知是否合适?”冯道小意提醒李诚中。没有兵马使的军令,李诚中擅自征募新兵入伍是干犯军法的,也是极遭上司忌讳的事情。

李诚中叹了口气,将白天的事情说了,道:“三个契丹人就吓得我手下九十个人哆嗦,如今我也是无可奈何了,只求拉过来壮壮场面罢,多添点人手总是好的。再说,我也不是要征募他们,只需他们到时候站到城楼上即可。”

冯道点点头:“陪戎不需要某督促民夫把关门堵上么?赶制一座关门是来不及的,但弄些石块填堵却可以做到。”

李诚中问:“大概需要多久?”

冯道算了算:“赶制关门至少需要七八日,如果光用石块堵门的话,会快一些,只需三日。来的时候我看过了,离此二里地有一片乱石滩,可以从那里拉石块过来,主要是打磨石块比较耽误工夫……”

李诚中摇头道:“来不及,今天已经有契丹人过来探了咱们的虚实,我估摸着明后日就要打起来了。”

冯道“哦”了一声:“既如此,这个令便由某来下达吧。唔,还需要他们连夜赶制些军械才好。”

李诚中忙道:“那就拜托可道老弟了。军械简单些便是,弄些木枪即可。”

冯道答应着,便召集民夫赶制木枪去了。不多时,关内山坡上便响起了伐木声。

第二十七章 榆关风云(六)

第二天一早,王大郎、孟徐兴和焦成乔三人便骑马出了榆关,加大了探察的范围。马是车队里拉车的马,虽然比不上战马,但至少比起两条腿行动来说要快捷方便很多。

一整天,李诚中都在校场上整训着甲都的队列。他昨天的那番话还是起到了一点效果,至少这些新兵都鼓起了些许勇气,虽然紧张的神情和僵直的动作中仍然暴露了胆怯,却明显没有了昨天那种慌乱。而且,训练时的紧张和僵硬正在逐渐被反反复复的机械化式动作所掩盖,行进行列和持枪动作也慢慢开始熟练,就连高呼“杀”的时候,声音也整齐响亮了不少。

姜苗一直被安排在关墙之上注视着关外的荒野,一遇敌情,他会立刻发出警示。

冯道则继续督促民夫们赶制木枪。榆关附近多产榆树,对于制作木枪很是方便。昨天夜里,民夫们采伐了一些青榆,这种树木材质坚韧且富有弹性,是制作木枪的好原料。因此,冯道令民夫们制作了五十根榆木枪,没人配发一根,算是完成了任务。因为时间较紧,木枪赶制得十分粗劣,只是勉强有了枪的样子,很多枪的杆身并不匀称,枪尖削制得也有粗有细。

李诚中看着这些木枪有些无奈,干脆让人用黑粘土在枪尖上均匀敷上一层,他自己下到关外抬眼看去,隐约间似乎都是加装了铁枪头的样子,这才算稍稍安心。

这些民夫们听说是要上关城持枪值守,都纷纷摇头,有些胆小的甚至立刻就要离开。冯道和李诚中连忙好一阵安抚,冯道甚至许愿,只要上关城的,一人给三份口粮。在得到不会真个见阵厮杀的保证,甚而得到李诚中“一旦契丹人攻城,准许大伙转身逃跑”的承诺后,他们才战战兢兢开上了关墙。

榆关的正面并不长,大概一百五十步就能从东头走到西头。要塞更窄,方圆不到五十步。民夫共计五十人,李诚中肯定不敢让他们平均站立,他相信,这些民夫若是身旁几步内无人,恐怕刚一见到契丹人露面就撒腿跑了。人多了才能壮胆,这是古今不破的真理。因此,李诚中将民夫分成了十组,每组五人,大概每隔二十步的距离放上一组,关城上设置了七组,要塞中设置了三组。现在至少从下面往上看,榆关有了些戒备森严的模样。

这几天里,李诚中和冯道渐渐熟悉了,越发觉得这个年轻的读书人非常容易相处,他没有印象中死读书的那种刻板和教条,在做事情的时候充满了灵活性,同时又有担当,用四个字来形容和他打交道的感觉,那就是“如沐春风”。如今一切布置妥当,他不想这个年轻人出什么意外,便善意的提出,希望冯道回去催促第二波支援的军兵。

冯道一笑,直接谢过了李诚中的好意:“道还想在这里多看看,以前一直都是从书本和卷宗里了解契丹人,有这么个当面接触的机会,道不想错过。这里的情况道昨夜已经修书,命人送回刺史府了,张使君对此事十分忧虑,必定会想法子的,不须咱们担心。”

自从冯道昨夜押解车队赶到后,两人一直在忙碌布置,没有机会详谈,李诚中听说冯道了解一些契丹人的大致状况,便忙将昨天王大郎探来的情况说了,然后问冯道是否知道契丹人的实力和究竟。

冯道想了想,开口道:“契丹人两百年前曾经臣服于我大唐,天子设归顺州羁縻管辖。但该族却在突厥和我大唐间摇摆不定,首尾两端。天宝九年,时任平卢、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曾率大军讨伐契丹,北击千里,一直打到了土纥真水畔的契丹可汗牙帐,可惜军中奚人临阵反水,致使北征军大败。此后,契丹人便脱离了我大唐的管辖,但又落入回纥人的手中。直到六十年前回纥灭国后,契丹才重新臣服过来,朝廷授予当时的契丹可汗屈戍为‘云麾将军’,颁发‘奉国契丹之印’。只是虽说契丹名义上归附了,但却一直不受羁縻。要说起来,这六十年里,我大唐风雨多艰,社稷飘摇,又哪里有余力真正让这些塞外胡人归心……”

叹息片刻,冯道接着讲述:“道这两年一边读书一边游历,曾去过妫州、澶州、冀州,现在效力于平州张使君处,听说了不少契丹人的事情,也查阅了许多过往的记载和卷宗,眼下契丹人的可汗是痕德堇,夷离堇是辖底,但真正掌握大权的是迭剌部耶律家的释鲁,听说他给自己封了个头衔,叫什么于越,契丹语的意思是‘总领军国事’,比咱们的政事堂诸位相公加起来的权力还要大许多……”

李诚中打断冯道的话,插口问:“等等,可道老弟,你刚才说什么‘耶律家’?”问这话的时候,他的语气明显有些焦躁和紧张。

冯道不明白李诚中在紧张什么,便解释说:“契丹共有八部,乙室部、迭剌部、突吕不部、突举部、楮特部、乌隗部、涅剌部和品部。虽说是八部联盟,但真正的大权掌握在迭剌部遥辇氏、耶律氏、述律氏三家手中,也属这三家人丁最旺。遥辇氏世袭契丹可汗,痕德堇便是遥辇氏这一代出任可汗的人;耶律氏始终掌握着军权,契丹人的称呼叫夷离堇,咱们汉语的意思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一代的夷离堇便是耶律家的辖底;述律氏和耶律氏世代通婚,也享有极高的尊荣……”

李诚中又问:“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于越释鲁是谁?你说他是耶律家的?”

冯道有些诧异为什么李诚中会盯着问这个释鲁,便道:“这一代的夷离堇是辖底,按理说他应该是掌握契丹军权的人,但听说这个辖底只是个纨绔贵族,真正在幕后掌握军权的是释鲁,他们俩都出自耶律家,还听说就连辖底出任夷离堇一事,也是释鲁在幕后推动的,因此,释鲁就自封为‘于越’,位在可汗之下,夷离堇之上,不仅掌握军权,也控制部落联盟的所有民权。”

李诚中犹豫片刻,还是问道:“你说的这个释鲁,有没有别的名字?比如‘阿保机’什么的?”

冯道想了想,摇摇头:“没听说过。”

李诚中这才松了口气。

听冯道接着又讲:“这几十年里,朝廷已无盛世气象,咱们卢龙军名义上虽是大唐军镇之一,但实际却游离于朝堂之外……国家孱弱如此,自然没有实力征服蛮夷,这些年里,营州已经逐渐废弛,成了契丹人游猎的牧场……大帅南征之前,咱们军威仍在,契丹人尚不敢轻举妄动,可惜南征大败,如今契丹人已经开始劫掠关外了,只是可怜了这些关外百姓。”

李诚中默然,忽道:“听说咱们这边主要面对的是品部和乌隗部,这两个部族实力怎么样?”

冯道摇头:“不太清楚,在契丹八部中,这两部属于小部落,丁口应该不算太多。”

既然不是面对整个契丹八部,而且敌人还不是耶律氏,李诚中无形中就轻松了很多,他站立在关墙上遥望远方,等待着出关探查敌情的王大郎、孟徐兴和焦成乔三人,只希望他们不要遇到意外才好。

王大郎三人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榆关外三十里范围内,除了这一支契丹人外,再没有别的军寨了。而且眼前这支契丹人的数目也点了个清楚,一共四十六个,其中二十三个是正兵,一人双马,另外二十三个是辅兵,其中似乎还有汉人。

“都头,要不要咱们主动打过去?他们人少,也松懈得很!”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王大郎眼中闪动着兴奋的火花。

这个提议似乎很诱人,李诚中想了想,还是干脆了当的放弃了。如果手下是南征时的那些健卒营弟兄,他倒是很想过去试一试,但眼前这些兵……还是算了吧。兵马使周知裕的命令是查探榆关的敌情,在可能的情况下,重新占据榆关,堵住契丹人南下劫掠的通道。如今这个任务已经初步完成,接下来只需在增援到来之前牢牢控制住关城,李诚中便算彻底完成了任务。

李诚中不是不思进取的保守分子,他也明白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但他知道自己手中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量力而为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冯道忽然插了一句:“前些天他们掳掠的百姓在不在营中?”

这个问题让李诚中心里一紧,立刻盯着王大郎。王大郎也一呆,道:“没有见到,可是附近三十里外确实没有别的契丹人。”

很明显,眼前的契丹人只是一支小队伍,在这小队契丹人身后,还有数量不明、但规模更大的契丹人营地,被掳掠的百姓送到了那处营地之中,营地离此的距离,应当在三十里之外。眼前这股契丹人的主要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查探榆关内卢龙军的动向和虚实。

所有人背后都起了一身冷汗。王大郎咬牙道:“都头,要不某再去探探?这次某一定要找到那处营地!”

李诚中摇了摇头,没让王大郎再探。眼前这种形势下,知道的消息已经足够,就算了解再多,于大事也无补,反而平白让王大郎等人再担风险。如今一切的一切,就是守住榆关,等待援兵到来。

姜苗提议:“要不还是让民夫垒石堵城?”

这个提议被李诚中直接否决,民夫垒石至少需要三日,不仅来不及,而且等于平白告诉对手,我们很虚弱,我们很害怕。所以李诚中决定重建关门。

“重建关门?可是……所需时日却要更长!”几个伙长都不理解。

“无妨。咱们不仅重建关门,而且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建,让契丹人看个清清楚楚!”李诚中斩钉截铁的下令:“可道兄,你手上的民夫分作两半,一半在城头值守,一半去伐木筑门!”

冯道微笑点头,答应着去了。

可还没等他招呼人手,值守的民夫已经惊慌失措的呼喝起来:“契丹人!他们……来了!”

第二十八章 榆关风云(七)

听到关城上发出的警讯时,榆关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凝。李诚中一边招呼甲都整队,一边快步来到关墙上。他往外一看,就见远处渐渐行来一队契丹骑兵,这些骑兵身着各色皮袍,看上去杂乱得很,但人人手持刀枪,尤其是前面的二十来人,马身上还坠着弓箭,一脸彪悍的神色。

契丹人来到关下百步外便停了下来,慢慢摆开一个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