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范文程的学识不高,放在大明朝廷,根本不算什么,不要说见到皇上,就算是见到巡抚大人或者知府大人就很不错了,可就是他这样一个学识不高的汉人,居然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一谋臣,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讽刺。
沉默了好一会,范文程开口了。
“皇上,奴才斗胆了。”
“想到什么就说,朕赦你无罪,朕和你单独商议,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满人权贵,在战场上厮杀是不错的,可说到权谋方面的事宜,朕真的难以依靠他们。”
范文程擦去了额头上的冷汗,咬着牙开口了。
“奴才以为,为今之计,还是找到大明朝廷议和。”
皇太极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了苦笑的神情。
“这一点朕早就想过了,排开满人权贵不说,那个郑勋睿,会给我大清国机会吗,再说如此情况之下的议和,郑勋睿就算是答应了,提出来的条件若是过于的苛刻了,朕能够接受吗,大清国能够接受吗。”
范文程很是无奈,可他还是要坚持自身的意见。
“奴才以为,通过议和的方式争取一些时间,是最好的办法,皇上说的不错,此番的议和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郑勋睿和大明朝廷恐怕会提出来诸多苛刻的条件,可只要他们同意议和,一切就好说。”
一声轻轻的叹息传来,皇太极的声音也传来了。
“文程,你这是权宜之计,朕要是处在郑勋睿的位置上面,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不过如今,也只有这个权宜之计了,朕再问你,派遣谁担任使者前去议和。”
这一次范文程倒是没有犹豫。
“奴才以为礼亲王殿下可以承担此重任。”
代善进入到大政殿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同样不好看,这段时间以来,不少的满人权贵到他的府邸去发牢骚,痛斥八旗军在辽东的惨败,就连多尔衮和多铎等人,也是颇有微辞,这让代善很是郁闷。
作为当年的四大贝勒之一,代善领教过皇太极的手段,也深知皇太极是有着雄才大略的,诸多满人权贵的抱怨,皇太极不可能不知道,之所以隐忍未发,是因为如今正是关键时刻,大清国的满人需要高度的团结,不能够出现内讧,否则大清国真的没有希望,满人也不可能有什么未来了。
故而代善在诸多满人权贵抱怨的时候,说了一些制止的话语。
接到圣旨,代善丝毫没有耽误,立即前往大政殿。
代善已经六十二岁了,在满人之中来说,这个年纪算是高寿,不知道有多少的满人,年纪轻轻就命丧战场,更多的满人因为身处恶劣的环境之中,英年早逝,要不是父皇努尔哈赤的拼杀,以及皇太极的继承,让大清国定都沈阳,让诸多满人权贵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恐怕他代善也活不到这个年纪。
年纪大了,最想的就是稳定。
进入大政殿仅仅半个时辰,代善就离开了,进入大政殿的时候,代善脸上的神情是平和的,可是离开大政殿的时候,代善脸色是铁青的。
第九百二十三章不作死不会死
代善做梦都想不到,他会承担前往辽东去议和的任务。
作为大清国的第一亲王,代善名不副实,之所以能够排名第一,还是因为年龄、身份和资历等原因,皇太极最为信任的还是排在他之后的济尔哈朗,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看透了一切的代善,也没有多少的怨言,毕竟年纪大了,就不要去争什么长短了。
可是就算是历来顺受的代善,也没有能够逃过皇太极的算计。
作为大清国的全权代表,负责与大明朝廷去合意,表面上看这个任务是很神圣的,也是很光荣的,其实不然,八旗军在辽东遭遇惨败,大清国承受了重大的打击,需要时间来疗伤和喘息,任何人都能够想象到,此刻的大明朝廷和郑家军,必定是趁胜前进,不会给大清国任何缓和的机会。
此时此刻前往辽东去议和,说的不好听一些是自取其辱,说的重一些就是找死。
代善承担的这个职责,轻重根本不好把握。
在大政殿的时候,一向温和、与世无争的代善,也表现出来强硬的一面,他表示自己年纪大了,难以承担如此重要的职责,请皇上派遣其他人去,代善甚至说出来了退隐的话语,可惜的是皇太极没有听这些,更没有发脾气,而是敦敦教诲,要求代善以大清国的利益为重,这让代善说不出其他推辞的话语来了。
皇太极的要求是三日之内出发,回到府邸的代善,长吁短叹。
按说承担了如此重要的职责,代善至少需要思考一番,接着将自己想到的议和的思路禀报给皇太极,若是皇太极同意议和之思路。代善就按照这个办法去议和,若是皇太极不同意,也会直接提出来其他的想法。
此刻的代善,哪里有心思去思考这些。
前来问安的颖郡王阿达礼发现代善的情绪不佳。
阿达礼是代善的孙子,其父亲岳托是萨哈璘的三子,曾经被敕封为贝勒。崇祯九年大清国成立的时候因病去世。
阿达礼的年纪不大,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作战也算是勇猛,而且其与睿亲王多尔衮的关系很好,这一点是代善最为反对的地方。
代善从自身的遭遇预见到了,睿亲王多尔衮野心很大,恐怕难以善终,要说勇武顽强,多尔衮的确是不错的。在亲王之中可以排列到最前面,不过越是这样,就越是要低调,看看郑亲王济尔哈朗,深得皇太极的信任,可为人做事情非常的低调。
其实皇太极很谨慎的对待多尔衮,一方面利用了多尔衮的英勇,另外一方面没有让多尔衮在朝廷之中掌握多大的权力。多尔衮同父同母的弟弟多铎被敕封为豫亲王,哥哥阿济格为武英郡王。三人联合起来力量不一般,掌控了满八旗之中的正白旗、镶白旗以及镶红旗,这有着足够造反的资本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太极对于过于亲近多尔衮的满人权贵,一样是很戒备的。
阿达礼以及代善的另外一个儿子硕托,与多尔衮的关系都是非常好的。这一点皇太极肯定是知晓的,也是有所戒备的。
当然代善也有一定的私心,阿达礼、硕拓和多尔衮的关系不错,他也同样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好处,只不过这种私心。被隐藏的很深。
面对阿达礼的询问,代善什么都没有说。
可惜一向精明的代善,忽略了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在心情烦闷的时候,用满语写下的一些话语,这些话语牵涉到自身承担的众人,以及如何到辽东进行和谈,不管怎么说,作为大清国的第一亲王,代善还是以大清国的利益为重的,自己的委屈暂时放到一边。偏偏代善写的这些话语,被阿达礼看见了。
阿达礼迅速离开代善的府邸,前去找他的二伯硕托。
硕托是代善的次子。
硕托的府邸距离代善的府邸不是很远,被册封为贝勒之后,硕托就从代善的府邸里面搬出来,独自居住了。
阿达礼和硕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两人作战都是有些勇猛的,可性格方面都是躁动的,按照硕托的战功,完全可以被册封为郡王,可惜硕托时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屡屡遭受皇太极的责罚。
两人非常崇拜睿亲王多尔衮,也都曾经跟随多尔衮作战,他们认为多尔衮是大清国最为勇猛之人,是大清国的柱石,故而两人与多尔衮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
硕托的府邸,书房。
阿达礼将自己在爷爷书房里面看到的一些信函内容,告知了硕托。
阿达礼刚刚说完,硕托就爆发了,从开始的埋怨,到后来的骂人,差点连皇太极都骂了。
阿达礼没有说什么,看着硕托发泄,尽管从地位上面来说,阿达礼是郡王,硕托是贝勒,不过辈分上面,阿达礼是晚辈,而且两人之间是亲叔侄关系。
说起来阿达礼和硕托两人,除开在战场上面能够奋勇厮杀,其余方面实在没有什么能力,政治上面就更不用说了,皇太极每每召集满人权贵议事的时候,两人算是聋子的耳朵,就是摆设,不过两人的性格都有些急躁,甚至是暴躁,稍微有什么事情不如意,就和点燃的鞭炮差不多,这种性格也导致代善对两人不是很感兴趣。
阿达礼本来是想着告知硕托这件事情,顺便也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他和大部分满人权贵的认识差不多,那就是辽东失败的主要责任是阿巴泰,尽管阿巴泰已经为大清国捐躯,可是造成如此重大的失败,责任还是要承担的。
至于说大清国面临的问题,阿达礼根本看不清楚,也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此时此时若是见到了皇太极,阿达礼一定会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前去辽东和郑家军厮杀,阿达礼认为唯有这样做,才能够真正护卫大清国的安全。
什么粮草、士气等等的问题,那不是阿达礼需要考虑的。
硕托和阿达礼的看法一样。
正是因为两人有着这样的看法,对于代善准备代表大清国前往辽东去议和,就非常不理解了,这岂不是大清国向大明朝廷投降吗,满人权贵岂可做如此下作的事情,宁愿死拼到最后,也决不能够投降。
阿达礼比硕托还是要清醒一些,他知道这是皇太极做出的决定,爷爷代善都没有反对,他这个郡王就不要多事了。
可惜硕托不是这样看的。
“阿达礼,既然我们知道这件事情了,那就决不能够善罢甘休,我大清国的勇士绝不会投降大明朝廷的。。。”
硕托突然转移话题,让阿达礼有些吃惊。
“二伯,皇上已经做出了决定,你我还能怎么办,这是朝廷里面的事情,你我是不能够随便干涉的,依照侄儿的意见,这件事情还是不要过问了,侄儿之所以不服气,是朝廷决定让爷爷前去议和,爷爷年纪大了,劳苦功高,本就应该享福了,怎么去做如此危险的事情。”
硕托的脸上露出讥笑的神情,他已经四十六岁,年纪比阿达礼大很多了。
“怎么了,阿达礼,是不是被册封为郡王了,就留恋这个封号了,什么事情不敢做,也不在乎我大清国的前途了,你是爱新觉罗的子孙,难道为了荣华富贵,就害怕危险了。。。”
阿达礼的脾气瞬间被激发起来了,他最为痛恨的就是被人看扁。
“二伯可不要这么说,侄儿从来都不怕死。”
“那好,我问你,我八旗军尚有几十万人,难道害怕郑家军的进攻吗,辽东的失败,不过是阿巴泰指挥失误,若是八旗军整军备战,有睿亲王统领,难道不能够打败郑家军吗,朝廷没有想到这一层,却派遣父亲大人前去辽东议和,这岂不是葬送我大清国。。。”
阿达礼看着硕托,说不出话来了。
“有胆量就和我一道去阻止这件事情,你要是没有胆量,现在就离开,我一人来做这件事情。”
阿达礼没有站起身离开,显然是默认了硕托的意思。
两人说话的声音低下来了,开始商议如何阻止代善前往辽东议和。
阿达礼匆匆离开之后,代善稍稍歇息,整理了思绪,再次来到书房。
书房的纸张被翻动过,代善一眼就看出来了。
管家被迅速叫来了,面对异常严肃的代善,管家战战兢兢,认真思索之后,说是不可能有什么人进入书房,不过先前颖郡王阿达礼曾经在书房周遭来过,至于是不是阿达礼进入过书房,管家就不清楚了。
听到管家战战兢兢说完之后,代善的脸色已经变化了。
府邸之中的书房,属于禁地,没有代善的允许,任何人都是不能够擅自进入的,其他人来了好说,身边总是有人陪着,这些人也不会随便进入书房,可家人就不好说了,儿子孙子来到府邸,管家也不会专门派遣人员跟随。
联想到阿达礼匆匆离开,神色颇为怪异的样子,代善明白,一定是阿达礼擅自进入书房,看见了自己写的那些东西。
怒斥了管家之后,代善瘫坐在椅子上面,他岂能不知道阿达礼的脾气,知道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忍不住说出去的。
第九百二十四章一切为了大清国
代善第一次派遣人前去监视阿达礼的一切行踪。
老虎毕竟是老虎,尽管很多时候都在打盹,不要小看代善的能量,作为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作为努尔哈赤曾经最为信赖的儿子之一,代善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当年他在战场上奋勇厮杀的时候,现如今风光无限的多尔衮和多铎等人,还是小孩子。
代善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危险。
其实通过两天时间的思索,代善已经明白了皇太极的苦心。
辽东的战败,对于大清国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凭借着辽东之战的胜利,郑家军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控制义州和广宁等城池,进而控制西平堡,如此辽河以西完全被郑家军实际占领,下一步郑家军肯定会渡过辽河,鞍山、辽阳,包括大清国的都城沈阳都将面临巨大的危险,而且这其中没有缓冲的地带。
八旗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