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点点头,这一点倒是必须要考虑的。
“顾先生,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很简单,闯王必须要得到皇上的承诺,那样才能够保证得到该得的。”
“嗯,不错,那就请顾先生回信,说明我们的要求,只要杨嗣昌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开始进攻陕西,不过在这之前,义军必须要做好一切的准备,我考虑让刘宗敏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陕西,我就不相信驻扎在陕西的郑家军那么厉害,能够打败义军。”
李自成下定决定之后,倒是一点都不耽误,已经开始筹谋如何作战了。
顾君恩的内心很不是滋味,从战斗力方面来说,义军不如郑家军,这是摆在面前的事实,不过李自成说的也是有道理的,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义军就算是不去惹郑家军,人家今后杀向北方来之后,也不会有丝毫的客气。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拼一拼,说不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闯王,是不是我直接到北直隶的真定府去一趟,和杨嗣昌面对面商谈。”
李自成连连摆手。
“顾先生可不能够离开太原,免得我什么事情都难以做出决定了,既然杨嗣昌派遣身边的亲兵来送信,我也派遣身边的亲兵去送信,这交谈倒是没有多大的必要,我们提出来要求,杨嗣昌要是能够办到,那我们就按照约定的要求去做,杨嗣昌要是办不到,那我们就兵戎相见,我早就憋不住了,要不是想到郑家军和后金鞑子,我早就杀向北直隶了。”
顾君恩脸上恢复了从容的神情,权力和**这东西真的是害人不浅,闯王一门心思想到的都是即将到手的荣誉和利益,殊不知是不是能够拿到这样的荣誉和利益,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情,义军占领了山西与河南大部分的地方,驻扎在陕西的郑家军不可能无动于衷,人家肯定是做好了相应的准备的。
李自成下定了决心,顾君恩就只能够按照要求去做,考虑到方方面面可能存在的危险,问哦李自成和义军争取到最佳的局面。
“闯王,事情太重大了,还是我亲自去一趟合适,大明朝廷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我到北直隶的真定府去,也就没有多大的危险。”
顾君恩坚持自身的看法。
李自成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派遣顾君恩去谈判,他当然放心,可顾君恩在义军之中的作用太重要了,要是有什么闪失,那就是巨大的损失。
还没有等到李自成做出决定,顾君恩再次开口了。
“闯王,皇上和朝廷已经将郑勋睿和郑家军视为最大的危险,他们巴不得我们和郑家军为敌,如此的情况之下,杨嗣昌已经将我们视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到真定府去谈判,更能够引发皇上和朝廷的关注。。。”
李自成点点头,终于下定了决心。
“顾先生,你一定小心,我将身边的亲兵派给你,作为你的护卫,不管和杨嗣昌的交谈是什么结果,你都必须要安全的回来。”
顾君恩点点头,没有说话。
第八百二十八章骑虎难下
顾君恩之所以坚持自己出面去协商,是发现杨嗣昌这封信函之中的猫腻。
杨嗣昌没有任何的付出,仅仅凭着一封信函,就让义军进攻陕西,且不说战斗是不是能够获取胜利,就算是义军占领了陕西的部分地方,要求皇上敕封的时候,杨嗣昌完全可以推翻先前的承诺,到时候推的一干二净,而与郑家军为敌的义军,被郑家军真正的盯上之后,也没有能力与朝廷争辩了。
这就让义军陷入到尴尬和危险的境地。
李自成想着有名分,想着光宗耀祖,这是能够理解的。
顾君恩站在另外的角度看问题,思维要清醒很多,他不会让李自成傻乎乎的上当。
进攻陕西不是不可以,但义军需要得到足够的承诺,需要得到真正的保障,更加关键的一点,是义军必须将皇上和朝廷和自身绑在一起,到时候义军就算是攻打陕西不利,也能够凭借着手中的东西,挑起郑家军与朝廷之间的矛盾。
这就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你杨嗣昌能够想出来这等毒辣的计谋,那他顾君恩也就能够想到对付你的办法。
顾君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公开了杨嗣昌的信函。
大规模的公开是不行的,毕竟要照顾到杨嗣昌的脸面。
顾君恩借鉴的是三国演义之中孔明的计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他印象太深刻了。
接下来,顾君恩与部分人一起商议了与杨嗣昌交谈的策略,义军针对此事应该提出来什么样的要求,譬如说解决一部分的粮草。譬如说皇上和朝廷对义军的认可等等,这一切都是可以公开提出来的条件。
至于说杨嗣昌那边,顾君恩百分之百的肯定,杨嗣昌肯定是拿不出什么条陈的,以为就凭着简简单单的一封信函,就让义军上钩。
对于顾君恩的这些做法。李自成没有反对,其实李自成也不笨,他很快明白了顾君恩的目的,认为顾君恩这样做很好,将事情捅开了,对义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做完这一切,顾君恩从太原府城出发。
一路上他都是选择走官道,进入北直隶之后,在朝廷占据的府州县都要停留。将杨嗣昌的亲笔信函拿出来,让沿途官府的各级官吏看的一愣一愣的,要知道杨嗣昌可是内阁次辅,且皇上有专门的圣旨,杨嗣昌全权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各级官吏当然不敢扣押顾君恩,只能够将情报迅速的向上面禀报,反正杨嗣昌驻扎在真定府。前去禀报也不要太长的时间。
杨嗣昌抓狂了,骑虎难下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情急之中想到的策略。本来是很不错的,杨嗣昌也为这个注意暗自高兴,想不到流寇队伍之中也有谋士,而且将一切都算计的很好,人家公开了他的信函,且专程跑到真定府来讨要说法了。也就是说一封信函是无法打动别人的。
这是自作自受,事情到了这个境地,杨嗣昌无法彻底保密,他必须要稳控京城的局势,不能够让内阁首辅钱士升钻空子。至于说流寇有可能提到的条件,杨嗣昌也有所准备。
当务之急是必须派人到京城去,给皇上禀报相关的情况,杨嗣昌本人是无法离开真定府的,他是十余万大军的统帅,一旦他离开了,队伍很有可能出现骚动,而且李自成派遣了顾君恩前往真定府来商谈,他杨嗣昌若是不出面,事情也会朝着不可预料的局面发展。
杨嗣昌是进过了认真分析才给李自成写信的,朝廷目前无力打败李自成,强行进攻,导致的结局皇上和朝廷恐怕都是不能够承受的,唯有转移矛盾,让郑勋睿、李自成和皇太极三股力量自相残杀,才能够让朝廷得到喘息的机会。
不过朝廷的局势太过于特殊了,很多事情杨嗣昌也不能够为所欲为,要是遭遇大弹劾,甚至是遭受到惩戒,那他所有的计划都付诸东流。
杨嗣昌身边几乎没有什么亲信,朝廷之中依旧是东林党人占据绝对的势力,尽管皇上对内阁首辅钱士升已经不是特别的信任,可钱士升在朝中安插了大量的东林党人,这些人已经成了气候,某种程度上面能够左右朝局了。
杨嗣昌的动作要快,他想到了牛金星和宋献策。
尽管说牛金星和宋献策是张溥提携的,可这么多年过去,张溥没有真正关注到两人,两人在朝中一直都不是很得知。
杨嗣昌没有想着笼络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他看不起这两个人,投奔流寇又背叛流寇,这种人品质就不是很好。
不过目前能够代表他杨嗣昌到京城去给皇上详细禀报的人选,还真的不好挑选。
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再次来到了厢房。
两人隐隐听到一些风声,对杨嗣昌的安排大致知道了一些,两人很是吃惊,想不到作为内阁次辅的杨嗣昌,也会出这等下三滥的手段,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能够达到目的,管他用什么手段。
说到底,两人对杨嗣昌还是有些敬佩的。
见到正在苦思的杨嗣昌,两人恭恭敬敬的行礼。
杨嗣昌摆摆手开口说话了。
“今日请牛大人和宋大人前来,是有些要紧的事情商议,上次本帅和你们交谈,就想到了让流寇进攻陕西的主意,思前想后之后,决定付诸实施,只要流寇能够进攻陕西,朝廷的压力就大大的减轻,这对于朝廷来说有着巨大的好处。”
稍稍停顿了一下,杨嗣昌叹了一口气。
“本帅没有想到的是,流寇居然要讲条件了,李自成派遣其麾下的谋士顾君恩前来真定府商谈,显然是想着提出来诸多的条件,本帅认为只要不是过分的条件,都是可以答应下来的,本帅也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感觉问题不是很大。”
“本帅想着听听二位大人是什么想法。”
牛金星看了看宋献策,马上开口了。
“大帅神机妙算,下官自愧不如。”
宋献策也连忙跟着表态了。
杨嗣昌的脸上露出一丝的笑容。
“既然如此,那本帅就要委托你们帮忙做一些事情了,如此重大的事情,是一定要给皇上和朝廷禀报的,本帅担心的是朝中有些大人,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总是想着硬碰硬,那就麻烦了,松山之战的教训历历在目,本帅不想出现那等的错误了,故而本帅专门给皇上写去了奏折,说明了所有的情况。”
“本帅想着派遣二位大人辛苦一趟,前往京城送去奏折,同时在早朝的时候,专门做出解释,此事需要快,不能够继续拖延时间,若是被郑勋睿大人知晓了,那所有的安排也没有什么作用了。”
杨嗣昌刚刚说完,牛金星马上开口了。
“承蒙大帅信任,宋大人和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那好,一个时辰之后你们就出发,前往京城去,本帅会派遣军士,一路护卫你们到京城去,接下来你们仔细听本帅的分析,也好在朝中大人询问的时候,作出来相应的解释。”
。。。
牛金星和宋献策离开了厢房,回到住处迅速开始准备,其实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准备的时间,军士已经在外面等候,马上就要出发,好在两人跟随前来征伐,也没有携带什么东西,收拾起来还是很快的。
利用有限的一点时间,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秘密商议了一会。
朝中的局势是很明确的,内阁首辅钱士升对杨嗣昌不是很感冒,或许一直都在想着找麻烦,朝中基本被东林党人把持,牛金星和宋献策刚刚进入朝廷的时间,也想着巴结那些东林党人,可惜人家看不上他们两人,两人索性不去想东林党人的事情了。
这一次受杨嗣昌的委托,是非常好的机会,把握得当肯定会得到提拔,但在朝中面临的危险也是明确的,那就是两人若是在朝中为杨嗣昌争辩,就很有可能得罪内阁首辅钱士升以及朝中的东林党人,人家随便想什么办法,都可以让两人生不如死。
既然搅合进来了,就必须要做出选择。
牛金星和宋献策最终选择投靠杨嗣昌,两人也看出来了,朝廷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能够暂时化解这些危险的只有杨嗣昌,至于说钱士升等人,内斗很是在行,真正遇见外敌侵扰,根本拿不出来什么解决的办法。
两人估计,皇上最终还是会倚重杨嗣昌,毕竟如今的局势下面,嘴上会说不起任何的作用,唯有拿出来真正的本事,才能够力挽狂澜。
牛金星和宋献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前往京城去送奏折的可不仅仅是他们两人,杨嗣昌多么的老辣,怎么可能将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他们的身上。
杨嗣昌身边的亲兵早就出发了,带着密函前往京城去找到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一旦王承恩赞许了这个做法,很多的问题就引刃而解了,当然牛金星和宋献策的职责也很重要,毕竟他们需要代表杨嗣昌面对朝中大人的质询。
第八百二十九章重要的决断
出任陕西巡抚之后,文坤知道自身的职责,驻扎在陕西的郑家军第三军,总人数达到了五万人,有郑家军副总兵洪欣涛、郑凯涛两人指挥,不久之前,郑凯涛离开陕西,以郑家军副总兵的身份出任福建巡抚,陕西仅仅剩下洪欣涛。
陕西在大明的北方,面对北方日渐混乱的局面,陕西的稳定尤为重要,只要陕西还在郑家军的掌控之下,那么郑勋睿就能够从容应对北方的乱局,否则整个的北方被任何一方的势力掌控,他日郑家军面对的问题都是异常复杂的。
陕西的稳定,在北方的确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北方的绝大部分商贾和士大夫,甚至包括北直隶的诸多士大夫,都选择进入到陕西躲避,不管是流寇还是后金鞑子,都没有选择进攻陕西,而按照郑勋睿的命令,郑家军第三军的任务就是护卫陕西,不要参与到北方的乱局之中。
正是因为陕西的稳定,吸纳了大量的人才和钱财,文坤最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