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烂重建和有效的继承,两者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郑勋睿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漕运总督府,书房。
讨论已经进行了好一会的时间,一张硕大的地图铺在地上。上面已经画了好一些符号。
郑勋睿的表情异常的严肃,徐望华、郑锦宏、洪欣贵、洪欣瑜、郑凯涛、苏从金、苏蛮子、王小二、梁兴力和李岩等人都站在一边,看着郑勋睿。
文坤在复州,徐吉匡在西安,赵单羽在凤阳,曹驰在金州,这四人无法参与此次的分析讨论。
杨贺、洪欣涛以及王允成等人也是应该参加的,不过他们结束了讲武堂的第一期学习。已经回到了复州和西安等地,至于说刘泽清。郑勋睿还不敢特别信任。
按照道理来说,徐佛家也应该参加的,但郑勋睿不想让家眷知道这些事情,不愿意她们担心,毕竟女人的承受能力有限,过于担心了。家庭内部难以稳定。
在郑勋睿的内心里面,就算是郑家军的将士,同样是亲疏有别,他不得不万分的谨慎,在他的规划里面。大明王朝暂时的平稳需要维持。
“讨论已经进行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们大都认为我应该开始动作了,至少需要表现出来强硬的姿态,依托郑家军和淮北的地形优势,逐步的控制山东、南直隶等地,用实力逼迫朝廷承认郑家军对山东、南直隶以及陕西等地的掌控,这的确是不错的建议,也是我们下一步应该考虑的主要战略,淮北与复州和陕西等地,相聚太远,不能够连成一片,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唯有让这些地方能够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增强实力。”
“掌控南直隶、山东以及陕西等地,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里面也有简单和复杂的部分,陕西我们已经实际掌控,而且通过互市,基本控制了草原不少的部落,掌控山东的难度不是很大,毕竟我们已经控制了复州、金州、旅顺和蓬莱等地,控制其他的地方,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山东不会引发朝廷特别的注意,要说最难的就是南直隶了,毕竟这里是大明的龙兴宝地。”
“有人提议我们公开的和朝廷对着干,依托郑家军的实力,逼迫朝廷答应我们提出来的诸多条件,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暂时不行,时机未到,后金鞑子被我们郑家军打败,损失惨重,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入关劫掠的,这表明北直隶能够稳定不断的一段时间,可这个稳定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朝廷需要拿出来大量的钱粮救济,北直隶被后金鞑子劫掠,百姓的损失惨重,若是没有朝廷的救济,根本不能够维持,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让皇上和朝廷转移目标,必须让他们对北直隶诸多的百姓展开救济。”
“遗憾的是皇上好像没有看到这一点,对北直隶的百姓不大理睬,这就犯了大忌,朝廷不能够稳定百姓,让百姓没有了活路,他们还会拥护皇上和朝廷吗,老百姓的想法很淳朴,他们只要能够吃饱饭,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别无他求,谁能够让他们安稳下来,他们就会拥护谁,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是最好的证明。”
“东林党人、复社和应社,亦是我们下一步重点针对的目标,我们必须在山东和陕西等地,彻底肃清东林党人的影响,让他们在这些地方无法立足,东林党人号称硬骨头,我看不一定,他们的骨头没有那么硬。”
“有人担心皇上和朝廷会对我们动手,让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发展壮大自身,这种担心很有道理,但是你们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流寇。”
“调查署得到的消息,李自成在湖广一带发展,张献忠在四川一带发展,他们麾下的兵力,分别达到了十余万人,而且他们是在后金鞑子侵袭北直隶的时候,不知不觉发展起来的,那个时候皇上和朝廷根本无暇顾及到流寇的事宜。”
“近三十万的流寇,绝非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就算是郑家军全线出击,恐怕也要耗费不短的时间,才能够保证彻底剿灭,五省总督孙传庭,仅仅招募三万左右的军士,就想着剿灭流寇,这等于是痴人说梦。”
“我可以断定,今年和明年之内,流寇力量的壮大,足以震撼朝廷,让朝廷根本没有力量来对付我们,那才是我们最好的发展时机。”
“从现在开始,郑家军所有的将士要明白一点,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准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不管是皇上的圣旨、兵部的敕书,还是孙传庭大人的求援,都不要理睬。”
“流寇为什么会大规模的出现,皇上和朝廷是知道原因的,可惜他们没有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也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彻底剿灭流寇,陕西曾经是流寇最多的地方,也是流寇的大本营,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一个流寇出现,地方上的土匪都被彻底的剿灭,难道朝廷没有思考这个问题吗。”
“依照我的判断,根子就在于一点,皇上和朝廷根本没有将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特别是朝廷之中的那些大人,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完全不一样,他们表面上为百姓呼吁,实际上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拼命的盘剥百姓。”
“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屡次遭遇到打击,郑家军将他们围困在四川的时候,他们麾下仅剩下几百人,可是这才多长的时间,他们居然发展到三十万人以上了,难道说大明的百姓天生就想着造反吗,谁不是没有活路了,为了活下去,才开始造反的。”
。。。
“今日我所说的话,你们都要牢牢的记住,但这些话语,全部都给我烂在肚子里,一个字都不要泄漏出去,我们需要时间,只有逐渐的壮大了力量,真正控制了南直隶、山东和陕西等地,我们才能够开始和朝廷讲条件,目前的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暗地里发展。”
“你们跟随我多年,今天我将话说开了,你们也知道跟着我干什么了,目标在什么地方,我绝对信任你们,但你们也要给与我回报,若是有人禁不住诱惑动心了,会是什么结局,我不需要多说。”
一次深入的分析,让郑勋睿的目标开始树立起来,这个目标首先是在郑家军之中树立起来的,此举意味着什么,参与讨论分析的人全部都是知晓的,接下来该做什么事情,他们更是清楚,从这个时候开始,漕运总督府的职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北方恐怕要遭一些罪了,当然也唯有这样做,让漕运遭受一些阻碍,才能够积聚起来条件,否则郑勋睿有什么理由去控制南直隶和山东等地。
这一次的商议,对大明局势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朝廷想不到的,等到他们真正明白其中的厉害之时,早就没有了反击的机会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自我陶醉
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检的心情,可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了。
郑家军打败了后金鞑子,生擒后金的安平贝勒杜度、恭顺王孔有德和怀顺王耿仲明,斩杀近四万的后金鞑子,以及近两万的汉军,逼迫多尔衮匆匆撤离,让北直隶恢复了平静,也让后金鞑子此次入关劫掠以失败告终,这本来是大好事,可是朱由检一点都不高兴。
郑家军的日益强大,让朱由检感觉到了害怕和恐惧,这是本能的担忧,大明王朝自建国以来,对于武将都是打压的,派遣监军监视武官,同时设立五军都督府,就是要杜绝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加强中央集权,不仅仅如此,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裁撤了丞相,改由内阁代行丞相的职责,将所有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让文臣也成为了为皇帝卖命的人,三百余年过去了,这个办法行之有效。
可是郑勋睿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规矩。
郑家军自成立以来,就不存在有监军,朱由检也无法派遣监军,郑勋睿虽然没有出任郑家军的总兵,但实际控制郑家军,而且郑家军军官的配备,朝廷几乎无法插手。
这已经超出了朱由检能够容忍的底线了,天知道郑家军壮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可形势逼人,朱由检根本没有机会去“关心”郑家军,后金鞑子虎视眈眈,时时刻刻都想着入关劫掠,流寇在北方骚扰,如今更是朝着南方延伸,朝廷拿不出来多少的银子,既要加强关宁锦防线。又要剿灭后金鞑子,大量的银子都投入其中了,加之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投靠后金鞑子,让朝廷遭受沉重打击,已经让朝廷几乎没有组建强悍军队的能力了。
多年的灾荒,让北方出现了大片的荒凉之地。老百姓多年在死亡线上挣扎,灾荒也直接影响大赋税的收入,让朝廷根本拿不出来银子救济,拖欠军饷已经成为常态。
正是因为重重的困难和灾难,让朱由检只能够默许郑家军的壮大,要说郑勋睿此人还真的是有能力,没有要求朝廷提供一钱银子的军饷,居然就维持了郑家军庞大的开销。
可到了如今的局势,朱由检真正开始担心了。他感觉到自身和朝廷已经无法直接掌控郑勋睿和郑家军了,放任郑家军发展壮大,有朝一日怕是他这个皇上也要让位给郑勋睿了。
所以朱由检要出手了。
朱由检想的很简单,毕竟是大明的天下,所有人都是向着皇室的,都是要维护正统的,这个时候对郑勋睿出手,大不了引发一些震荡。但一定能够将郑勋睿拿下,一定能够让强悍的郑家军直接归朝廷统领。
至于说郑勋睿立下了赫赫的功劳。可是和皇家的利益比较起来算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郑勋睿没有什么可说的。
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朱由检密切的关注一切的局势,应该说迄今为止,一切都是成功的。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就可以对郑勋睿动手了。
身为九五之尊的大明皇上,朱由检是无比尊贵的,也是俾睨天下的,他可不耐烦采取什么迂回的战术来对付郑勋睿。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的时候,朱由检就直接表明了态度,准备一纸诏书将郑勋睿调到京城,同时调整郑家军的各级军官,派遣监军,让朝廷直接掌控郑家军,但他的这个想法被周延儒劝阻了,身边的王承恩等人也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还是要谨慎一些的好。
经过一段时间思索之后,朱由检勉强接受了周延儒等人的建议,但是动手的时候,还是很凌厉,他多管齐下,准备一击之下解决郑勋睿和郑家军的问题。
王承恩领着周延儒进入乾清宫的时候,朱由检还在沉思,他仿佛看到了朝廷控制郑家军之后的一派大好的情形,脸上也不自觉的露出了微笑。
“周爱卿,王承恩,朕让你们筹谋的事情,是不是该给朕一个痛快了。”
王承恩看了看周延儒,低着头开口了。
“皇上,内阁刚刚收到陕西巡抚文震亨大人的奏折,文大人暂时不想到京城来。。。”
朱由检的脸色迅速变化了,他压根没有想到,文震亨居然会如此的表态,这岂不是给脸不要脸吗。
“哼,朕让文震亨到京城来,可不是看上他什么能力,如此的嚣张,以为朕真的不能够动他吗,既然不愿意到京城来,朕就下旨,让他到辽东去。”
周延儒咳嗽了一声,低着头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陕西还是要保持稳定。”
朱由检看着周延儒,冷冰冰的开口了。
“怎么,周爱卿这是为文震亨说好话吗,难不成还想着女儿的事情。”
周延儒的身体颤抖了一下,脸色迅速变白了。
看见这样的情形,熟悉皇上的王承恩马上开口了。
“皇上,有关文大人的事宜,周大人和奴婢已经商议过,奴婢以为让文大人暂时留在陕西,也是权宜之计,如今流寇正在湖广和四川一带肆掠,朝廷需要耗费时日剿灭流寇,如此情形之下,北方保持稳定就是很重要的,若是强行调整了文大人,导致了陕西的不稳定,很有可能让北方的局势失控。。。”
王承恩的解释,让朱由检的情绪慢慢的平复下来,他当然清楚,若是陕西乱了,那北方诸省的局势将变得一团糟,北直隶也难以安宁。
“那你们说说该怎么办,难不成朕就屈服了不成。”
王承恩看了看周延儒,他在等着周延儒开口。
两人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他们之间必须要联手,很多的事情观点也必须是一致的,否则很多的事情就做不好,重大的事情更是无法找出好的解决办法。
周延儒顿了顿神,慢慢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逐渐孤立郑勋睿,是行得通的,左都御史杨廷枢大人,与郑勋睿可谓是莫逆之交,还是遵从皇上的旨意到京城来了,凤阳巡抚史可法、督催参政马士英、押运参政粟建成等都向皇上表明了忠心,这些人都是郑勋睿所依赖的人,郑勋睿一旦失去了所有的依靠,最终不用皇上下旨,就会屈服的。”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
“朕不需要郑勋睿屈服,朕也不想继续等候了,朕需要知道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