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过去了,刘宗周终于抬起头来。
已经过了酉时,慢慢开始有考生交卷了。
刘宗周看似是在注意每一个交卷的考试,其实内心想到的还是郑勋睿写出来的文章,他想到其中一些新颖的内容,包括对慎独准确的总结和把握,包括提出来的例证等等,仔细想想都是很合适的,从远古的视野、到明初的风气,一直到如今的氛围等等,娓娓道来,就好比是一个大儒给诸多的学生授课,引经据典,让众人心服口服。
将文章在脑海之中转悠好几遍之后,刘宗周忽然想到了郑勋睿。
他脸上的神情很是奇怪,也略带苦涩,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对慎独有着如此精深的理解,甚至能够提出来绝妙之概括,这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先前郑勋睿在江宁县县试上面的文章,慨慷激昂,那的确是少年人的喊声,令人拍案叫绝,之后也是这个郑勋睿,在秦淮河的一首木兰花令,倾倒了无数的女孩子,刘宗周看了这首诗词之后,半晌说不出话来,但这一切,在他这个儒学大师的眼里,也就是风花雪月的故事。
可是今日就不一样了,郑勋睿的文章彻底震撼了他。
套用一个词语,那就是文武双全,郑勋睿能够写出华丽的骈文,也能够写出严肃的儒学经典,还能够随口道出风花雪月的故事,这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啊。
府试结束,回到府衙的刘宗周,再次铺开了郑勋睿的文章,仔细阅读起来,他试图从中间找出一些漏洞,也想着从这篇文章之中,好好分析一下郑勋睿,至于说郑勋睿在县试时候写出来的文章,以及在秦淮河的诗词,他早就记下了。
两个时辰过去,夜已经深了,刘宗周仰天长叹了一声,这个郑勋睿,无疑是应天府府试的案首了,不可能有其他的文章能够超过的。
府试发榜的时间为十日,同样是在应天府衙门外面的榜棚发布。
不过府试发榜的情况复杂一些,被录取的生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禀生、增生和附生,禀生就是成绩最好的,按照府州县的标准人数录取,一般来说,府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这些人朝廷提供膳食,也就是每个月可以领取禄米和少量的肉食蔬菜等等,经过了乡试之后,禀生之中有些人中举了,空出来了名额,下次的府试就可以补上去,所以说每次府试,禀生的人数是最少的,也是最难考取的,禀生之下是增生,就是增加的录取名额,增生之下为附生,为附加的名额,增生和附生没有禄米,但可以进入学堂学习,可以参加乡试。
能够参加府试,那都是州县经过了县试的童生,水平已经不错了。
参加府试的童生,能够取得增生和附生的资格,就是万幸了。
应天府每年被录取为生员的人数,一般都在一百五十人左右,这些人可以参加来年九月举行的乡试。
发榜也是按照顺序来的,最先发榜的是附生,接着是增生,最后是禀生,至于说府试的案首,那是最后一个发榜的。
确立府试案首,主要是府尹刘宗周的意见,不过也要知会府丞、儒学教授、训导等人,这是尊敬,府丞是府尹的副手,儒学教授和训导是在府学教书的。
关于府试案首的确定,没有任何的异议,郑勋睿这个年轻人,引起了儒学教授的高度关注,前面县试的文章,以及在秦淮河写出来的诗词,儒学教授都是知晓的,他仅仅是提出来了一个要求,乡试之前,郑勋睿必须要到应天府府学来学习,不能够留在江宁县县学学习。
刘宗周自然是同意的,不管怎么说,应天府府学比江宁县县学的条件好很多的,再说郑勋睿家在江宁县,距离府学的距离不是很远,早出晚归是没有问题的。
不愿意的人肯定是有的,譬如说江宁县知县王铎,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可况刘宗周比他高了好多级了。
其余的录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按照职责分工,禀生必须是刘宗周同意的,自然就包括府试的案首,增生原则上需要刘宗周同意,至于说附生,一般都是下面决定,刘宗周不会过于关心的。
十天的时间,录取一百五十人,工作量非常之大,但是和乡试比较起来,还是要轻松很多的,加之众人早就有了经验,绝大部分的文章看了开头就知道下面的情况,若是开头乱七八糟、文不对题的,很快就被抛开到一边去了,除非是特别精彩的文章,才可能让阅卷之人全部看完。
郑勋睿的文章,在所有阅卷之人手里都传过了,其中的一些句子,不少人都能够背诵下来了,期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郑勋睿县试的文章,以及在秦淮河所作的诗词,也被拿过来了,一名训导甚至分析比对了两篇文章和诗词,形容一篇文章是少年激情四射的呐喊,一篇文章是少年老成的教谕,至于那篇诗词,则是情意绵绵的飞歌。
训导的比对虽然是开玩笑,但却引起了刘宗周等人的深思,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有着如此不凡的学识,堪比历史上的少年丞相甘罗了,这样一个杰出的少年,乡试高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接下来就是参加会试和殿试了,按照时间计算,郑勋睿参加会试的时候,也不过十七岁的年纪,若是能够经过会试,参加殿试,甚至是金榜题名,那将是轰动整个大明的。
大明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进士是杨廷和,十九岁的时候进士及第,其次就是张居正,二十三的时候考中进士,两人都是声名显赫的,杨廷和曾经是内阁辅臣,张居正更是内阁首辅,可惜两人结局都不是很好,杨廷和生前就被贬斥为平民了,张居正则是死后遭遇到清算,整个的家族都跟着遭殃。
也许郑勋睿将超越杨廷和,成为大明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进士。
想到这些的时候,刘宗周是既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郑勋睿学识渊博,对慎独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今后一定能够支持自己的,担忧的是郑勋睿过去的年轻了,尚需要磨砺,少年得志是好事情,但稍微不懂得控制,就有可能酿出祸事的。
朝中的争论沸沸扬扬,没有停息下来,内阁大臣如同走马灯一般的调整,皇上雷霆手段清除了阉党,得到了文武大臣的支持,不过近来因为辽东的诸多事宜心烦,特别是毛文龙被斩杀了,辽东的局势很不稳定。
刘宗周已经通过密折,知道了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的事情,他的心情很是复杂,从拥护士大夫的角度出发,他是应该支持的,毛文龙乃是流寇出身,没有丝毫学识,为人粗鄙不堪,深为士大夫诟病,况且还有贪墨军饷的嫌疑,一直都被一些文臣诟病,不过从牵制和打击后金的角度来说,毛文龙的作用是巨大的。
好在袁崇焕镇守辽东,对后金形成了震撼,满朝文武对袁崇焕的能力还是高度认可的,刘宗周也希望袁崇焕真的能够彻底打败后金,消除辽东的隐患。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求读者大大的支持。)
第三十二章府试案首
府试结束之后,郑勋睿更是早早回家了。
内心之中,他暗暗有些鄙视自己,此次的府试,有些讨好刘宗周的嫌疑,虽说这样做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但是内心之中总是有一丝的阴影,至于说府试的结果,他更是不会去关心了,反正通过府试是没有问题的,发榜之后,恐怕就要到县学继续学习了,当然这样的学习,和以前是完全不一样了,这是规定的学习,必须要参加的。
来年的八月将要举行乡试,也是在南京举行,考试的地点在贡院。
郑勋睿的目光,已经对准了乡试。
县试和府试,其实都是做准备,不断取得资格,真正的大考是乡试,乡试通过,称之为举人,举人就可以做官了,但做的都是小官,还要呈报吏部等候铨选,一般都是做县丞一类的八品官,终其一生,也难以有太多升迁的机会。
不过通过了府试,成为了生员之后,身份也就出现变化了,进入到了士大夫的最底层,已经不是寻常的老百姓了。
郑福贵很是紧张,他当然希望儿子能够通过府试,那样就是真正的超过他了,也是郑家真正的读书人了,这是郑氏家族的荣耀,更是郑氏家族真正兴旺的标志。
至于说乡试,郑福贵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感觉到有些渺茫,毕竟郑勋睿太年轻了,参加乡试的时候,不过十六岁,这样的年纪,若是能够高中举人,怕是祖坟上出现了裂缝了。
等待的时间,看见郑勋睿对修建房屋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找到那些修建房屋的瓦匠、石匠等等询问一些修建房屋方面的技术,郑福贵气不打一处来,这可不是郑勋睿应该学习的东西,这都是下人才做的事情,郑勋睿可是郑家的少爷,怎么能够关心这些三教九流的事情。
这一次,郑福贵少见的说了郑勋睿,尽管说的很是委婉,郑勋睿到也是知趣,不再去询问有关修建房屋的技术,只是每天都要到工地上看看。
郑凯华和郑锦宏依旧是最为关心的,他们在家里每天数着日子,等待发榜日子的到来。
九月十五,时间才刚刚过了寅时,郑凯华和郑锦宏两人就驾着马车出发了,直奔上元县而去,他们要去看榜单,这个时候,郑勋睿还在呼呼大睡,好像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府里上下都习惯了郑勋睿这种淡定。
两人赶到应天府衙的时候,看见府衙外面,没有太多人。
发榜从辰时开始,一直要到午时才会结束,持续的时间有两个时辰。
两人赶到应天府衙的时候,才卯时一刻,时间显然有些早,找到了一处排档,两人随便吃了一些东西,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因为着急,根本就没有吃下什么东西。
卯时三科,两人再次来到应天府衙外面,看见已经是人山人海。
郑凯华有些后悔,说是不该贪嘴,这么多人了,怎么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榜单,郑锦宏连忙说自己的责任,应该在这里等候,占据好位置,让小少爷去吃些东西的。
埋怨没有什么用,两人只能够挤进人群之中,艰难的往前抹动。
辰时,随着一声锣响,衙役大声招呼,让大家让开一条道,礼房要开始张榜了。
人群开始挤来挤去,好不容易让出了一条道路,此时衙役也是很聪明的,只是张开嘴大声嚷嚷,绝不会动手的,谁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高中的生员,要是不小心得罪了,等到人家金榜题名了,那还准不准备过日子了。
辰时一刻,第一张榜单出来了,两个礼房承差从府衙出来,一人双手小心拿着榜单,一人手提木桶,里面是浓浓的米糊。
众人有些骚动了,有人翘首看着两个走过来的承差,脸上明显表露出来紧张。
第一张榜单贴出来,两个承差走开了,两个衙役守在榜单前面,免得有人激动之余揭榜。
众人很快围拢过来了,有人开始大声念着上面的名字。
这张榜单上面有三十人,全部都是附生,可不管怎么说,附生也是生员。
有几个人听见名字之后,脸上露出激动的神情,朝着前面挤过去,旁边有人说他们的名字好像在榜单上面,马上就有人往一边闪,给这些人让出路来。
哈哈的笑声出现了,发出笑声的当然是榜单上面的人了。
第二张和第三张榜单也出来了,每张上面三十人,同样都是附生。
第三张榜单出来的衙役,衙役敲了一下锣,这表示九十名附生的名单全部公布了。
高兴的人还是不少的,高中的生员,接受众人的祝贺,更多的生员已经邀约众人,到早就预定的酒楼去了。
郑凯华和郑锦宏两人的脸上,带着笑容,他们一点都不担心,郑勋睿可是县试案首,参加府试,至少应该是增生,甚至是禀生,所以现在不用着急。
锣声再次响起,增生的榜单开始出来了。
这一次,郑凯华和郑锦宏竖起耳朵,郑锦宏的个子大,但是郑凯华的个子小,两人一起是挤不到最前面去的,只能听着前面的人念名字。
第一张增生的榜单,上面有二十人。
名字念出来之后,同样有高兴的人往前面挤,郑凯华和郑锦宏甚至看到了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人往前面挤,嘴里还说着我中了的话语。
第二张增生的榜单,上面也是二十人。
已经公布了一百三十人了,只剩下二十人了,按照规矩来说,还有三张榜单,其中一张增生的,一张禀生的,一张案首的。
第三张增生的榜单出来了,上面一共是十四人。
周遭一片的叹息声,居然只有六个禀生的名额,这也说明,以前的禀生,只有六人高中举人了,这个名额确实有些少了,不过这也不奇怪,乡试三年才有一次,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了,明年就是乡试,名额少也是正常的。
榜单上面,依旧没有郑勋睿的名字。
郑凯华和郑锦宏已经有些沉默了,这十四人的成绩都是不错的,不过是因为名额的限制,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