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刘备的马步兵五千人,由诸葛亮统领,蔡鹏任大将。
除此,还有扬州、徐州所属郡国派遣的勤王之师约近万人。
各路盟军统领、大将齐聚曹操的中军大帐。
曹操先通报了河北军情。
情报显示,辽东军分兵三路驻扎在黄河以北,分别是:公孙恭部三万余人驻守朝歌,公孙康部三万余人驻守济北,而辽东军总指挥公孙霸率五万马步兵驻守在朝歌和济北之间的濮阳。另有数万辽东军驻守在冀州信都城。
朝歌濮阳济北三城乃是黄河北岸重镇,一线排开,扼守住黄河北岸。辽东军布防在大城之内,而不是驻守在黄河沿岸,意图是很明显的。黄河沿岸渡口颇多,辽东军没有足够兵力全面布防。而朝歌、濮阳、济北三城,临近黄河上的主要渡口,辽东军自然是准备在盟军渡河时,实施突袭,杀盟军一个立足未稳,将盟军逼到背水一战的险境。
盟军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统筹安排各路勤王队伍,二是如何快速抢渡。
曹操与各路主帅商议之后,决定将盟军也划分为三个集团。
汉丞相曹操亲自统帅八万主力居中,自官渡一带抢渡黄河后,进驻白马,对付濮阳的公孙霸。
东路盟军由江东军、交州军及扬州、徐州勤王各部组成,由周瑜统领。周瑜年纪虽轻,但在江东征战多年,尤其是孙权掌管江东以后,周瑜在平定会籍、扬州的过程中,崭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名扬天下,由他担任东路盟军主帅,得到众人一致的认可。
考虑到东部盟军兵马不足,曹操划拨了两万马步军,统一交由周瑜指挥。东路盟军从济南、东阿一线渡河,进攻济北。
西路盟军由荆州益州西凉及新野部队组成,曹操也划拨过来两万兵马。
但西路盟军的主帅人选却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益州张任虽统兵多年,但初次涉足中原,难堪大任。
荆州蒯越,虽颇有谋略,却缺乏统兵作战的经验,况且,荆州队伍的战斗力在各路盟军中是最弱的。
西凉马超,勇猛异常,西凉铁骑也驰名天下,但马超年纪小,一直在父亲马腾帐下听命,没有指挥大部队的经验。
至于新野诸葛亮,虽是公认的青年才俊,但毕竟是初出茅庐。
由何人统领西路盟军,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莫衷一是。
最后,众人无奈地表示,还是由曹丞相定夺吧,最好从朝廷里派一位德高望重、有统兵经验的人选。
曹操思忖片刻,说出自己的意见,却令众人吃惊不小。
曹操选定的西路盟军统帅竟然是诸葛亮!
曹操的这个决定,让蔡鹏都感觉十分惊讶。
蔡鹏当然不会质疑诸葛亮的能力,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曹操竟然如此看中诸葛亮。
面对各路统帅略带质疑的眼神,曹操“哈哈”大笑几声后,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曹操十分坦诚地向众人解释道:半年前,新野之战,领教了诸葛孔明的厉害,因此才如此决定。曹操言外之意,能打败我曹操的人,绝对堪当大任。
蔡鹏钦佩曹操坦荡的同时,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获得对手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击败对手。
既然曹操不计前嫌,推举了诸葛亮,其余各路主将自然没有话说。
众人一致认为,辽东军来自北方,盟军大部分来自南部,正值夏末,天气炎热,此时作战,对于习惯了炎热气候的盟军而言,更加有利。
三路队伍已经确定,下一步便是商讨如何快速渡过黄河。
盟军总兵力近二十万,渡过黄河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况且还要向北岸运输大量辎重给养,因此,能否快速渡过黄河,无疑是北伐成功的最关键一步。
盟军中,江东周瑜于水战最为精熟,而且,周瑜早期曾游历中原,对黄河的水况亦很熟悉。
周瑜认为,盟军渡河,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渡河作战,最大的危险是在渡河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快速在北岸构筑起防御阵地,则辽东军必然会趁盟军立足未稳,实施突袭,那样,盟军被黄河阻隔,南北两岸的队伍难以互相支援,则十分危险。
周瑜建议,既然辽东军未直接布防在黄河北岸,盟军必须先派遣熟悉水战的队伍迅速渡河,抢占有利位置,构筑营寨,以接应大部队陆续渡河。
众人赞同,并商定东路军,由最熟悉水战的江东一部为先导,快速抢渡。而中、西两路,由同样熟悉水战的荆州部作为先导,于官渡北渡黄河,待大部队全部渡过黄河后,在分别向白马、牧野展开。
总体战略已定,东路盟军和中西路盟军分头行动。
临别前,周瑜找到诸葛亮和蔡鹏,提出让王队和耿浩留在江东军中,诸葛亮蔡鹏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只不过蔡鹏叮嘱周瑜,务必保证二人的安全。
中西路盟军渡河的先导部队由荆州蒯越部担任,荆州队伍在水战经验上毋庸置疑,但其战斗力实在令人担心。
诸葛亮和蔡鹏商量一下,决定由蔡鹏带领新野熟悉水战的一部队伍,随荆州所部同时渡河,以提高战斗能力,确保在渡过黄河后,在北岸站稳脚跟。
部署已定,各路兵马开始抓紧筹备。
蔡鹏回到营中,开始挑选首批渡河的兵士。
新野军中,很多是从荆州招募,经蔡鹏亲自训练,很快,蔡鹏就选定了一千人作为渡河先导。
接下来,就是征集渡船,并进行渡河训练。
荆襄士兵虽熟悉水战,但眼前的黄河和荆襄士兵熟悉的长江水域不同,黄河水面虽没有长江宽阔,但水流更加湍急,堤岸更加陡峭。士兵不经训练,很难在黄河中熟练操控船只。
蔡鹏和蒯越负责组织先头部队的渡河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蔡鹏发现,黄河对岸,虽无辽东军驻地,但经常有队伍在渡口一带巡视。
如果按常规,从渡口强行渡河,虽亦可能成功,但一定会造成很大损失。
蔡鹏心里没底了。
第0343章 五木 黄河泅渡
五木这一段没闲着。他一直在观察荆州和新野的水军在黄河上训练。
荆州及新野的士兵熟悉水战,但五木还是发现了问题。荆州水军有四千人,加上蔡鹏挑选的一千新野水军,总共五千人。这么多人担当渡河的先头部队,渡船问题就不好解决。
黄河不似长江,黄河水流更加湍急,水军操控大型渡船十分不易。
盟军征集到的大型渡船很少,而且速度较长江上的大船速度也要慢很多。用大型渡船运送先头部队,也很容易暴露。即便是在深夜行动,也容易被对岸的敌军发觉。
而如果改用小船,速度可以提高,运送能力又成了问题。
五木去找诸葛亮,诸葛亮正在和蒯越蔡鹏蔡瑁商讨渡河的办法。
他们几人也意识到了大船渡河的缺点,准备使用小船。但若想用小船快速运送大批队伍,必须要征集到足够多的船,以百舸竞渡,强行渡过黄河。这种方案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几百艘小船聚集在一起,敌军很容易确定盟军渡河的地点,也就更容易部署相应的防御。
如果敌军过早发现盟军强渡,势必会派弓箭手于岸边防御,那样,强渡部队必然会有重大伤亡。
诸葛亮等人研究了很多方案,但无论那一种办法,都可能造成较大的伤亡。虽说伤亡是战争过程中难免的,但若是在战斗之初出现大量伤亡情况,无疑会对盟军的士气造成较大影响。
“可以泅渡。”五木一进屋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泅渡?
诸葛亮等人不是没有想过,但荆州和新野的士兵多在长江及相关水域长大,那一带的江河水流较黄河平缓很多。诸葛亮等人无法确认泅渡的可能性。
“没关系的,我横渡过黄河,而且是在初冬时节。”五木十分肯定地说。
时间紧迫,不容多想,虽然知道泅渡也面临很大的风险,诸葛亮还是很快下定决心,泅渡部分士兵到黄河北岸,过河后,分散开来,以篝火和旌旗作为疑兵之计,让敌军难以摸清盟军的底细,不敢轻举妄动,盟军大军趁机渡过黄河。
“我泅渡过,我必须去。”五木的态度十分坚决。
诸葛亮无法劝服五木,只能希望蔡鹏说服五木。
然而,五木心意已决,蔡鹏也素知五木水性,但诸葛亮还是担心,五木水性虽好,但这次不仅仅是渡河游泳那么简单,过了河是要打仗的。五木不要说带兵打仗,就连保证自己安全的能力也没有啊。
五木态度坚决,诸葛亮的态度一样坚决:不行!
几人正僵持着,帐外走进一人,叉手施礼道:“某去!”
来人正是赵云赵子龙。
“子龙?”众人无不疑惑。
赵云淡淡一笑:“某的凫水技巧,便是五木兄教的。”(参见0065章《赵子龙》)
有赵云这员勇将,诸葛亮终于同意五木和赵云带先头部队三百人泅渡黄河,只是再三叮嘱赵云,务必保证五木的安全。
星月无光之夜,是盟军选定的渡河之日。
五木和赵云带领着精心挑选的三百名水性极好的士兵悄悄走下河堤。
五木上次游过黄河,是初冬时节。现在正值夏季,河水的温度当然不会像初冬那样刺骨,但入夜后,河水温度下降很快,依然很凉。
不过五木觉得很舒服。凉凉的河水,让五木感觉更加清醒,重要的是,五木好久没有和水如此亲近了。他又逐渐找到了鱼儿的感觉,自由自在的感觉,虽然他的内心依然很沉重。
“出发吧。”随着诸葛亮的命令,五木带头向漆黑的河里游去……
波涛撞击声掩盖了泅渡队伍的划水声,起伏的波浪,也掩盖住泅渡者的身影……
三百水兵在五木的引领下,悄无声息地登上黄河北岸。
按照事先的部署,赵云派出五支小分队,分头向预定地点潜行。剩余的两百人,悄悄摸向北岸一处制高点——这里驻防着辽东巡查河岸的小股部队。
敌军的营寨一片寂静,除了瞭望塔楼上,偶尔有值更的身影晃动几下。
赵云一挥手,部队向一群夜间狩猎的狸猫悄悄向敌军营寨摸去。
“杀啊……”随着赵云一声呐喊,盟军偷袭部队迅速解决了营门守卫,冲进营寨,扑向睡梦中敌军的营帐……
赵云一杆银枪上下飞舞,迷迷瞪瞪冲出来的辽东士兵纷纷丧命枪下。
战斗远没有五木想象中激烈。
也许是几个月来的平静让敌军放松了警惕,驻扎在这里的辽东士兵数量很少,且大多还在睡梦中,就被盟军解决了。
赵云命令手下仔细检查,不许放走一个敌人。而五木则登上嘹望楼,焦急地等待着……
一处篝火燃起、两处篝火燃起……
五个小分队都已到达遇到地点,点起了迷惑敌军的熊熊篝火。
“放火箭!”
随着一声令下,几只火箭冲天而起,射向漆黑的夜空。这是事先约定的信号,盟军大小船只将按照事先的部署,开始向黄河北岸运送盟军。
五木焦急地等待……
终于,蔡鹏率领的第一批船队靠了岸。
没空说话,蔡鹏立刻指挥队伍在要隘之处构筑营寨。
十几万大军渡河,不是顷刻之间能完成的,只有快速在北岸构建起营盘,才能确保大军渡河的安全。
东方的天上逐渐透出一丝光亮,盟军已经全面占领了黄河北岸的几处要冲。
奇怪的是,辽东军驻守的朝歌方向,始终没见任何动静。
敌军也许是松懈,也许是有其它状况,也许是深夜点燃的几处篝火让敌军摸不清状况,不敢贸然出动。
不管怎样,重要的是盟军已经安全渡过了黄河,接下来,就要对辽东军展开全面的进攻。
黄河北岸,西路盟军的营寨已一一建起,曹操亲率的中路盟军也已陆续渡过黄河。
派去朝歌方向的斥候终于带回消息:朝歌的辽东军果然受到多处篝火的迷惑,未敢出击。而且,辽东军布防在朝歌周边的几处据点也纷纷拔营,全部撤回朝歌城内。
敌军未能在盟军立足未稳之时,对盟军发起进攻,这无疑是丧失了最佳战机。
但盟军没空替辽东军检讨失误。
盟军在黄河北岸站稳了脚跟,诸葛亮立刻命令部队向朝歌城进发。按照之前的战略部署,西路盟军必须要牵制住朝歌的辽东部队,才能减小中路盟军向濮阳进军的风险。
朝歌,作为殷商朝四代帝都,也曽有过属于它的辉煌。
而如今,城墙高耸,城门紧闭。城墙上,除了随风飘动的黑色旌旗,几乎看不到人影。曾经辉煌的帝都,如死一般沉寂。而沉寂中透露出的,是丝丝阴寒诡异的气息。
诸葛亮不敢贸然下令进攻,盟军缓缓向朝歌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