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恕!�

    赵宗咏是打定了主意,自己亲自出马来看住所有的官员,余杭郡王的面子谁敢不给?到时候群龙无首,没入管事情,好以此来换取时间。大不了到时候在制造点别的乱子,引开众入注意力,成功的可能xìng大为提高。

    “到时候,仲晔和仲山随我到西湖招待客入,至于装船起运的事情就交给陈县令你全权负责了。”赵宗咏继续做出安排。

    “是!”陈琦不得已只有答应,可心里确实另外的想法,早已经把赵宗咏父子三入咒骂了十八遍。你们去西湖边好吃好喝,让我辛苦去装船,万一要是出了差错,将罪责全部推卸到我身上?

    想得倒美,休想如愿!陈琦最担心的还是儿子陈宏,不管怎么样,不能连累到儿子陈宏。回去之后一顶要把他看好,万一要是出了岔子,事情可就麻烦了。他还想着是否想办法先将儿子送走,却不知道此时陈宏在已经偷偷溜出去,进行他的伟大计划了……赵宗咏又问道:“对了,苏轼、沈括、沈括他们几入现下都在做什么?可有异常?”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没有,苏轼还在忙那个无头案,沈括刚刚从湖州赶回来,明rì要参加父亲的宴会。至于林昭,每rì留恋温柔乡,早已经乐不思蜀了!”赵仲晔如此回答,可是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尤其是方家村血案的幕后指使者一直没查到。这个不确定因素让他很是不安,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紧张的时候。

    “没有异动就好了,看紧点,最后时刻千万不敢出差错!”赵宗咏倒是放宽心,相当的自信。

    ~~~~~~~~~~~~~~~~~~~~~~~~~~~~~~~最后时刻,林昭这边也秘密商议对策!

    晌午林昭偷偷从花船上溜走,避开众入耳目,消失在西湖上,秘密前去面见沈括与苏轼,商量明rì对策。

    “可以确定,明rì可能会有大量私盐起运!”经过多方确认,数次分析之后,这个结论已经确定。

    “那明显就是收网的时候喽?”沈括笑道:“入赃并获才更有说服力!”

    “这是自然,只是这网怎么收呢?弄不好鱼儿溜走了,或者是鱼死网破,都不是好事!”苏轼对此也颇为担忧。

    “收网的事情,动用我们现在的力量差不多可以办到,略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尽量做好吧!”林昭道:“关键是这个叛乱,没有消息,什么时候发动,会怎么做,我们全都不得而知,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怎么办?”

    林昭道:“想来奏报已经到汴京了,只是时间有限,我们收不到官家批示的旨意,我以为现在是时候去见郑知州了!”

    “也好,调动杭州驻军,有备无患!再者,我们收网这帮大盐枭也会方便许多!”

    “对,现在就去见郑獬,早作准备,希望明rì可以安然顺利!”

    苏轼与沈括都表示赞同!

    一时间,杭州气氛紧张,当真是山雨yù来风满楼!

第一二〇章 知州很固执

    ()    “什么?有人要谋反?”

    对于林昭、苏轼、沈括三位官员的突然造访,杭州知州郑獬感觉有些诧异。

    苏轼是平rì在一起共事就不说了,沈括现在虽然身居高位,权力也不小,但资历相对差了很多,郑獬也把他不放在眼里。因为王安石和变法之故,加之他与唐介乃是好友,故而一直不怎么待见林昭。

    这三个人突然一起来会有什么事情呢?郑獬正在疑惑的时候,听到了惊天动地的答案!

    谋反?无论任何时候,这两个字足矣让任何人震惊。郑獬许久平复心神,问道:“什么人要谋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苏轼回答道:“东阳发现余杭县境内有人蓄养武士,私藏兵器,意图不轨!”

    “余杭县?”郑獬心中更是震惊,这可是在自己地面上,为何自己没有一丝觉察呢?心里骤然就有些紧张了,同时疑惑到底是真是假?

    在官场混的时间久了,郑知州立即意识到一个责任的问题,知州牧守一方,对辖区内的谋逆异动负有重大责任。尽管自己到来才不过半年时间,对杭州情况还不算很熟悉,但要是出了事情,朝廷追究责任,御史弹劾,自己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郑獬压根就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潜意识里希冀最好是谎报军情,子虚乌有。

    “可有根据,可知道具体情况?”郑獬继续追问,希望能得到进一步确切消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事情真假。

    林昭回答道:“余杭县的一家酿酒作坊里私藏兵器。聚集了不少杀手、武士。方家村私盐贩子被杀一案就是他们所为。”

    “果真?”方家村血案一直毫无头绪。如今有消息了让人兴奋,可事情要是这样,可就有些麻烦了。

    “不错!”林昭点头道:“此事与余杭县令李逢脱不了干系!”

    “李逢?他一直老实本分的,怎么会?”郑獬有些不相信,这要是当真可就再加上一条御下不严之罪。

    林昭道:“知州大人,实话实话,事情可能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神武将军赵世琚可能也有牵连,兴许还是幕后主使者。你当知道事情的严重xìng!”

    赵世琚?太祖四世孙,皇室内部谋逆可远比一般的官民造反严重多了。只是赵世琚可能谋反吗?郑獬怎么都难以相信。

    郑獬与赵世琚父亲赵丛贽过从甚密,很早便认识赵世琚,说句倚老卖老的话,赵世琚是他看着长大的,可谓是知根知底。之前说有人要谋反,他或许还信几分,李逢意图不轨也可以相信,但是赵世琚,郑獬反而不信了。

    “有证据吗?”。

    林昭摇头道:“没有。只是从蛛丝马迹中能推测出来的。”

    “没有证据也能乱讲?”郑獬立即不悦道:“兹事体大,岂能以推测来判断?赵世琚是皇族。是太祖子孙,必须要慎重。”

    沈括道:“正因为兹事体大,才更应该在意,涉及谋反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话倒是这么说,可是……”不管怎么说,沈括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郑獬道:“可赵世琚是太祖皇帝子孙,要是搞错了,造成的影响会有多恶劣?是我们可以估量的吗?到时候朝野会怎么说?官家将会很被动的,岂能因为猜测污损了官家的英明?”

    不对啊,听起来这个郑獬似乎有意偏袒赵世琚似的?林昭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苏轼道:“可事情要是真的怎么办?若真发生的叛乱,将会很难收场的!”

    “既然已经发现异常,直接围了那酿酒作坊,直接搜查不就行了?”郑獬道:“若是有证据表明,他们便是方家村血案的幕后主使,可名正言顺下狱。只是谋反一事,必须要慎重,不可轻率判定。”

    “不可!”林昭道:“若是眼下搜查酿酒作坊,兴许可以抓获几十人,但势必会打草惊蛇,引来反扑!贼人的窝点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啊!”

    “那你们想要我怎么做?”郑獬知道三人前来的目的绝对不会这么简单,自己提议被一口否决,这心里多少有些不爽快。

    苏轼道:“我们商议一番,意思是请郑知州调动兵马,以防万一,有备无患!”

    “调动兵马?”郑獬大惊道:“有官家的旨意,或者枢密院的调令吗?”。

    “事情紧急,已经上报官家,可等不到批示和枢密院的调函了,只能事急从权,正是因此才来找知州大人你的!”林昭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自认为这个解释很合理。

    可郑獬根本就不买账,不悦道:“国朝有制度,枢密院没有调令,不能调动兵马,我么这个权力,也做不到!”

    郑獬心里能高兴吗?听得出来,人家三个人早就知悉内情,甚至已经上报皇帝,商议对策,根本就没有和自己通气。

    到是所谓的最紧要关头才知道跑来找自己?当我是什么人啊?郑獬明显感觉到被孤立,不受重用,心里很是不爽。那好,你们不把我当回事,我为什么要理你们?哼,看看谁才是杭州地面上到底谁说了算。

    沈括道:“事情紧急,此乃权宜之计,还望知州大人理解。你是牧守杭州,是封疆大吏,主管军政,紧急关头调动一系诶兵马应该不难。东阳已经奏报官家,只要事情处置得当,不会有事的。”

    郑獬却坚持不出兵,他的理由很充分,没有圣旨,没有枢密院的调令,即便时候真出的事情,皇帝也不能把他怎么着。不管怎么说,制度是这样的,他这是严格遵守国朝制度。有错吗?

    他压根就不相信赵世琚会谋反。加之对林昭等人的偏见。就更加不相信了。擅自调动兵马,难度不小,后果非常严重。到时候要风平浪静,朝廷怪罪下来,责任可就是他的,郑獬不傻,吃力不好的事情他不愿意做!

    毕竟这事林昭等人是有责任的,沟通不及时。突然之间要郑獬做出一个如此重大的决定,也着实有些为难了!到时候还可以以不了解详情为由推脱,也是说得过去的!有时候人一旦形成某些念头,就容易固执地认定了,同时不断为此寻找看似合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郑獬这会就是这个状态。

    这个郑獬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好说歹说都不管用呢?

    林昭顿时愤怒不已,强压情绪,平静道:“郑知州,你为官家牧守一方。当知道责任重大。如今事情紧急,已经顾及不了许多了。实话告诉你吧,我已经暗中调查很久了,明rì的杭州会很乱,风云突变……

    明rì不仅会有大量的私盐起运,其中牵涉有皇亲国戚,之前探查消息时不小心打草惊蛇了,逆贼很有可能要发动叛乱。若是没有提前防备,猝不及防,到时候杭州局面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我等身为朝廷命官,岂能辜负皇恩,辜负百姓信任?”

    林昭义正言辞,继续道:“而今官家励jīng图治,乃是我大宋中兴关键时刻,辽国契丹人一直虎视眈眈,西夏一直蠢蠢yù动,若这关键时刻发生重大叛乱,后果何其严重,你该知道?你就忍心看这天堂般的杭州城被战火纷飞?西湖钱江血流成河吗?”。

    话说的没错,语气也很到位,若是换做一个有责感人的,或者说有正义感的寻常官员,必然会被打动。

    可是今rì,面前之人是郑獬郑知州,乌龟吃秤砣铁了心了。

    林昭一番话,让他深感是被人教训,被指责,一个挡过翰林学士的人物怎么能容忍一个后辈晚生用这种口气?林昭不提大宋中兴,赵顼励jīng图治也就罢了,一提郑獬反而更加愤怒了。

    励jīng图治什么玩意?不就是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吗?要知道郑獬就是因此被贬出京的,心里能高兴吗?何况他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这玩意能富国强兵,还中兴呢?不把大宋朝交待了就不算不错了。

    口口声声说会发生谋反叛乱,可眼下没有一点迹象,调动兵马能做什么?有必要吗?私盐案中牵涉皇亲国戚?赵世琚到底是贩卖私盐还是叛乱啊?简直莫名其妙。

    这一点林昭等人还是有顾及的,虽然种种迹象表明,余杭郡王赵宗咏可能是贩卖私盐的幕后主使。可毕竟眼下还没有绝对证据,赵宗咏可是官家亲伯父,与赵世琚大有不同,自然不敢轻易说清白,倒是引起了郑獬的误会。

    林昭彻底无奈了,一个五六十岁的地方大员跟你耍小孩子脾气,你有什么办法?

    “郑知州,你是否再慎重考虑下,官家派东阳前来就是为了调查私盐一案,眼下有情况,我们必须要慎重!”苏轼知道强硬是无用的,只得委婉继续劝说。

    郑獬道:“私盐一案,乃杭州本地政务,本官自然配合。你们说明rì有私盐要起运,那多加注意就是了,要是能人赃并获自然是好。要是不能,那肯定有是空穴来风,子虚乌有了,我们可就丢大人了。”

    “郑知州,为何我说的话你就不信呢?如此大事,岂敢儿戏,我能说谎吗?不管是贩卖私盐还是叛乱,总而言之,明rì杭州必然不平静。”

    林昭已经有些怒了,这个郑獬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感觉是故意针对人的?他大概才能到猜到一些原因。只是这个时候是能义气用事的时候?简直就是混蛋啊!

    奈何不管他们怎么说,郑獬就是坚如磐石,压根就不相信,也不为所动!

    林昭是彻底无奈了,心中暗道:“那好吧,随你便,要是真出了事情看你吃不了兜着走!”

    沈括也职权虽大,可这访察使是纠错检查的,抓不住把柄根本就不能怎么着,说话的分量自然也就轻了许多。加之他与王安石过从甚密,是支持变法的新党官员,郑獬就更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