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疯狂- 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怨言。


 第六百四十九章汝州军小胜

  说实话,如果余子琏不这么遵守军纪,而是放纵部队抢掠百姓的话,起码有了其他官员的弹劾,那也可以为他涨上一些名声。前文也介绍过:因为在明朝朝野士人的眼里,有一个很奇怪的论断:会抢掠百姓的明军都是作战勇敢的好明军。
  再加上余子琏又未动用银子到上层结交,所以朝廷对余子琏和他的汝州军是相当陌生,有些大臣甚至不知道大明朝还有这么一支官军。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余子琏上场了。
  十月十九日,汝州军离开汝州向北进发。十月二十二日,汝州军在河南府黄河段渡过黄河。之后,汝州军就像是一头扎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样,一下子没有方向了。
  首先就是一个字:乱!余子琏得不到清军的任何情报。
  先是从地方官府和逃难的百姓那里搜集,可是搜集来的情报真是真假难辨,如果把这些情报都当真的话,那么清军入关的人数将会超过百万,而且汝州军也被清军重重包围住了。最夸张的情报是说洛阳都被清军占领了,可这种情报让余子琏都有些哭笑不得,要知道,汝州军可是刚从洛阳城边过黄河的。
  没办法,那就派出侦骑吧!一开始还好,平安地走了四、五天。可是接着,那些侦骑就碰上了四处分兵的清军了,在三天内,汝州军损失了近百骑,这把余子琏心疼的。要知道。直到现在,余子琏砸锅卖铁才在汝州军中凑起了上千骑兵。于是余子琏就不敢再挥霍了。就完全放弃了派出侦骑。相对的,他也完全失去了对周围敌情的了解。
  接着就是两个字:缺粮!
  余子琏也碰到了吴世恭在己巳之变首次勤王中遇上的同样问题:地方不肯供应粮草。不过这次地方官府给了余子琏一个选择:如果汝州军留下来帮忙守城,那地方官府将全力供应粮饷。
  可是余子琏有选择吗?勤王!勤王!连皇上那里脸都不露一下,那不是送上去的秋后算账吗?余子琏也有自知之明,他也知道自己在朝廷中受到了冷落,如果自己的这次勤王没有战果,一旦清军撤军,就算是没人落井下石。朝中也没人帮自己说好话。那怎么办?只有硬着头皮走了。
  因为派出去的侦骑也不是全没有效果,所以余子琏就了解到:虽然清军在四处活动,但是他们也是分成一股股小队的。只要汝州军抱成团,那么清军也将难以啃动自己这支大军。
  于是余子琏一声令下,全军就欣然出发,他们不顾地方官府的挽留,犹如盲人夜行一般。带着十几天的军粮,向着京城就摸了过去。
  也就是汝州军的将士对余子琏相当迷信,而汝州军又都来源于百姓,根本对清军没什么恐惧。这状态,说的好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差就是无知者无畏。因此,这时候的汝州军竟然还是士气高昂。
  而余子琏也是豁出去了,反正最坏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到了那个时候,人都死了,那总不会再受百般焦虑供养汝州军的煎熬了吧!这时候的余子琏。是一种标准的哀兵姿态。
  所以汝州军这一走起来,竟然有种横冲直撞、正大光明的意思了。这倒让附近活动的清军奇怪了。他们就像是刚见到黔驴的老虎一般,反而被汝州军给吓住了。
  就这样又走了两天,当走到安阳县这里时,刚打破安阳县城的一股一千多人的清军按捺不住了,他们看不惯汝州军的嚣张,要试着攻打一下,试试汝州军的成色。
  那股清军立刻领教了什么叫做亡命之徒。当清军下马射箭时,汝州军毫不示弱地用火铳对射;当清军上马冲锋时,他们首次看到竟然会有人迎着马冲锋。猝不及防之下,清军一下子损失了上百人,余下的清军立刻骑马远远遁去,连刚收获的安远县缴获都顾不得了。
  这场小胜,立刻让汝州军士气膨胀,连余子琏也是喜出望外,这清军不过如此嘛!于是将士们纷纷请战,要追击这股清军而去。
  余子琏一合计:就算是汝州军到了京城,崇祯皇帝也不会让自己只是阅阅兵,肯定是要安排自己打仗的,既然是打仗,那什么地方不是打啊?还不如追击这股败军呢。落水狗总比生力军好打吧!
  再说,有了安远县的缴获,余子琏也暂时解决了最头疼的军粮问题,足以支撑一个多月的战斗。既然没有了后顾之忧,那就追吧!
  当然,余子琏还是派出了信使至京城,向朝廷奏报了此场“大捷”,不过在明末的时候,与清军作战时斩获上百首级之战役,确实也能够称得上是大捷了。
  但是余子琏不知道,虽然其他明军大多做着壁上观,但他们的“捷报”还是一封封地往朝廷里送,而且牛皮还往大里吹,几百刚起步,上千算合格,反正是把朝廷当成傻子一样耍。如果朝廷当真,索要首级,那就对不起了,没有!因为守城战嘛,“鞑子拾酋尸远遁也!”所以余子琏的捷报很快就淹没在浩瀚的告捷奏章中了。
  可余子琏还不知道这一切呢,他还沉浸在首战的小胜中,于是他的头脑发热了,开始提兵主动向清军发起追击。可是汝州军是以步兵为主,军中的火炮、大车又较多,所以行军速度就比较慢。
  而清军也学乖了,小股的清军根本不来靠近,只是远远地吊着汝州军。可就是这样,汝州军还是解了好几座城的围,救了相当多的黎民百姓,赢得了当地一片赞誉声,使得汝州军上下都有些飘飘然了。
  但是余子琏他们都不知道,清军已经开始把小股的部队合并,并且逐渐地调集在一起,准备要彻底打垮敢与出城与清军作战的明军,然后再无后顾之忧大肆扫荡。而卢象升部和余子琏的汝州军就被他们当成了首要目标。
  不过这也是在十二月间的事了,先回来说说汝宁军吧!
  “妹夫!陈游击与江守备来了有什么不好,起码我们的人也多一些,而且都是一起打过仗的老兄弟,在一起放心!没必要绷着这张苦瓜脸吧!”李禄说道。
  “我倒奇了怪了,你怎么乐的褶子都起来了?”吴世恭看着合不拢嘴的李禄,说道,“我们是去打仗,不是一帮兄弟结伴去喝花酒。真不知道你高兴些什么?”
  “高兴嘛!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解风情?”李禄一撇嘴,向吴世恭翻了个白眼。
  “解什么风情?找你的嫂子解去吧!”吴世恭立刻回敬道。
  “总比有些人被金陵二艳追上门的好吧!”李禄也抓住了吴世恭的小辫子。
  俩人斗嘴斗了个不分上下,于是对视着发出了一阵淫笑,听得周围的亲兵是毛骨悚然。
  笑过一阵后,吴世恭问道:“扯了半天,你还是没告诉我,陈游记和江守备为什么不向北,直接去京城,而是跟着我走大运河,绕个远道去勤王?”
  “还不是俩苦孩子吗?”李禄答道,“开封、洛阳的官军都是巡抚他们的嫡系,所以藏着不肯动,因此就把最南面的他们给调过去了。而他们也就服妹夫你,当然想跟你走了。怎么?你不乐意?”
  “瞧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俩不是河南的官军似的。”吴世恭笑骂道。
  “诶,你不说,我还真的忘记了。”李禄答道,立刻引起了俩人一阵大笑。
  “跟我走倒没什么,都是相熟的老兄弟了,反正曹州的刘鹤洲也是同行。但丑话说在前头,我可是要去打仗的,真遇上鞑子,也要他们上阵,难道他们不怕损伤?还是他们像刘鹤洲一样,送他们到通州大营就行了?”吴世恭接着问道。
  “故计他们应该和刘总兵一样。去的路上遇鞑子,听你话,去打仗,这应该没话说。可到了通州以后,应该不会随我们行动吧!”李禄答道。
  “我们?难道你想随我去打仗?”吴世恭大为奇怪道。
  “瞧不起人不是?”李禄是大为不满,“我可是京城出来的,响当当的爷们,别人怕鞑子,我倒要与鞑子较较劲。一句话,你到哪里,我就去哪里。”李禄就差狠狠地拍自己的“排骨”了。
  李禄在心中暗笑:那些地方上的土包子怎么有自己这位京城爷们聪明?难道他们真以为到了通州大营就会没什么事了吗?到时候朝廷照样会逼着他们出兵。与其到那个时候赌运气,还不如紧跟着吴世恭,对吴世恭的指挥才能和汝宁军的战斗力,李禄是一百二十个放心。
  再说,自己那妹夫又不是个死忠的人,做事又从来是个无利不起早的性格,难道他不知道保存实力?跟着他不会吃亏,还可以趁机更紧密一下俩人的关系呢。
  “哟!看不出啊?有幸遇上了位京城真爷们,我这假爷们也有些无地自容啊!到时候真的不怕打仗?”吴世恭调侃道。


 第六百五十章北上

  “又小瞧人了吧!我带出来的儿郎人虽少些,可马上马下功夫都是一流,而且一人一骑,甲胃精良,花了我老鼻子银子了。不过妹夫,您得省着点用啊!打仗我不怕,银子打了水漂我可心疼啊!”李禄叮嘱道。
  “没见过你这样要钱不要命的。”吴世恭又笑骂道,“行了,那就打虎亲兄弟吧!我会把你的兵当成自己的儿郎的。这一路上的军需也由我们汝宁军来。”
  “这不废话吗?不用你用谁?大财主嘛!哥哥我可穷得只剩下裤子了啊!”李禄立刻开始顺竿爬。
  “拉倒吧!不过你和那些嫂子在床上的时候,确实连裤子都不要了。”
  “你这话就太气人了。……”
  “你也别得了便宜就卖乖。我给你算算,……”
  ……
  谈完正事,吴世恭和李禄就开始满世界跑马去了。
  其实吴世恭对李禄这支部队还是很看中的。自从当年李禄以为自己被圣灵会追杀到宁陵县,之后的他,一直在加大自己部队的投入,所以他的装备是从汝宁军买的,部队的训练也是从汝宁军请来的教官,再加上这次出征的一千五百骑基本上都是李禄的亲兵和家丁,因此,除了整体战术差一些,战斗经验少一些,其真实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差。
  不过与李禄估计的不同,这次出征,吴世恭是想与满清大军真实地碰一场的。这想法,甚至很多汝宁军的高级文武都不知道。
  之所以一改之前保存实力的做法。首先当然是想要消耗清军的实力。
  吴世恭知道:自己的汝宁军反正早晚要直面清军。如果趁着此次清军入关,在清军被重重明军围剿得实力大损的时候。再在清军身上狠狠地割下一块肉,那在以后与清军的总决战中,就可以占得优势。
  其次就是试验汝宁军的战术打法。到现在为止,汝宁军只是在十年前与清军发生了些小部队之间的战斗,还没有发生过大军团级别的战争,对清军的战术、统帅指挥、兵丁战斗力等,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吴世恭就准备在这次出征时练练兵,希望能发现一些汝宁军战术和装备的优缺点。为将来的总决战做好准备。
  最后就是同样的心理问题了。汝宁军将士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时时听到“女真满万不可敌!”的话,甚至连吴世恭的心中,都对清军的强悍有些怵。因此,吴世恭就想借着清军的这次虚弱,以一些胜利打破清军不可战胜之神话,鼓舞汝宁军的士气。树立起军中“敢战”的信心。
  当然,还有吴世恭多少有些爱国心;吴世恭担心在京城的家人等原因。反正吴世恭不想让自己的这次勤王变成旅游,想要主动地寻找清军来次大战。
  作为一名上位者,吴世恭肯定是利益至上者,他不会拘泥于单纯的保存实力,当需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动用自己的精锐。只要达到目的,就是现在的六万汝宁军全部损失了,他的眼都不会眨一下。一句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当然,因为情报的缺乏和通讯的不畅。吴世恭并不知道,他想象的其他明军消耗清军的想法只是一场美梦。如果他知道这一点。说不定他会吐血三升吧!
  十一月十二日,汝宁军誓师出征,两天以后来到归德。之后在归德停留了三天,等待到了陈中之和江澄率领的四千豫军,接着在三天后来到济宁。
  在济宁,这支联军又等待了三天,等到了汝宁军不动,他就不动的,刘泽清的五千鲁军。之后,众人熟门熟路地去找济宁仓运大使。
  那仓运大使一见众人,先是大惊!怎么这些爷爷又来了?接着就是大喜,终于把爷爷们盼来了。他立刻大开各仓门,任由各人尽取所需。
  既然仓运大使识相,众人也爽快,他们大笔一挥,瞧也不瞧地在仓运大使拿出了领料单上签上了大名,把仓运大使今后几年的贪污账本都做平了。
  接着就是一路北上了,汝宁军在运河以西,刘泽清、陈中之和江澄在运河以东,两军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