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比较少,只有作为贵族的下人们才穿亚麻布做的衣服。
而在罗马帝国,社会中下层都是穿亚麻布制作的衣服。只有上层社会的人才穿从东方贩运而来的绸缎制作而成的衣服。
一个农民回答道:“是的。大人,这就是亚麻,再过二十多天就可以收割了,收割之后一样可以种大豆,到九月份还能赶上冬小麦!”
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距今已有1万年以上的历史。亚麻是纯天然纤维,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显著特点,同时。亚麻还是油料作物,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等特点。
远在石器时代,瑞士栖湖和热带埃及,人们就栽培亚麻,取其纤维织成衣料,到古罗马帝国兴盛时期,欧洲各地更加普遍,在古希腊、保加利亚的鲁赛布、格鲁吉亚等都有公元前几世纪的亚麻遗迹。以此作为古代运用埃及、希腊,罗马文明的象征。
亚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说在一年当中任何季节都可以栽种,它不挑季节,这个时期的欧洲人在收割冬小麦之后也种植亚麻,用来纺纱织布做衣服穿。
秦东发现田中的亚麻有高有矮,便问道:“这田里的亚麻怎么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的?”
旁边的官员解说道:“亚麻就是这样的,大人!长得高的亚麻收割之后得到的亚麻皮纺织得到的布料多,而长得矮的亚麻收割之后得到亚麻皮纺织之后得到的布料少,不过呢收获的种子恰好相反!”
官员说完,秦东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尽管他从没有见过亚麻,不过他穿越之前也听说过亚麻其实分为纤维型和油用型,一般株高在60…120厘米亚麻是纤维型的,杆细、直立,基部很少分枝,上部有少数分枝,花序较小,单株蒴果数少,种子小,生育期70…80天。长日照,一般70…80天成熟。
而油用型的亚麻株高在30…60厘米,茎杆粗壮,茎基部分枝多,梢部分枝更多,花序较大,单株蒴果数多,种子分大粒和小粒两种,生育期90…120天。短日照,生育期80…100天。这种类型亚麻种子含油32…48%,高出大豆一倍,可用于生产油漆、油墨、涂料、造食用油等,籽饼含蛋白质23…33%,可做良好的饲料。
秦东于是问道:“那么你们用亚麻织布,种子都用来做什么呢?”
“大人,亚麻的种子一般是没用的,农民们只搜集一些用来来年播种而已,如果家里有饲养牲畜的就用这亚麻种子喂牲畜,没有饲养牲畜的就丢弃了!”
“喂牲畜太可惜了!”秦东说着摇摇头,指着田里那些较矮的亚麻杆道:“你们看那些比较矮的亚麻,其实它的种子含油量很高,这种亚麻的种子都是可以榨油的,亚麻油可以做漆,油墨和涂料,榨出来的亚麻油经过过滤和加工之后是可以食用的,而比较高的亚麻一般都用来做布料,亚麻种子榨油之后,所得的油饼一样可以喂养牲畜!”
听了秦东的话之后,周围的官员和农民们才知道原来亚麻不仅可以做布料,而且亚麻种子还可以榨油,亚麻油的用途还挺多的,不少官员将这都记在了心里,准备回去之后进行试验,看看是否真如秦东所说一样可以榨出油来。
在这个时期用亚麻纤维纺织而成的布料分为粗麻布和细麻布两种,一般平民百姓都穿的是粗麻布,粗麻布是用质量比较差的亚麻纤维纺织而成,而且纺织时的工序比较简单,制作比较粗糙,这种粗麻布价格低廉,但用的人很多,平民百姓和奴隶们穿不起细麻布制作而成的衣服,只能穿粗麻布衣服。
而细麻布的原料很好,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等特点。其实亚麻近似人的皮肤,有保护肌体,调节温度等天然职能。亚麻布服装比其他衣料能减轻人体的出汗,亚麻纺织品的吸水速度比绸缎、人造丝织品、甚至比棉布快几倍。
在这个时期的欧洲上层社会中,一般贵族、官员和教会人士都喜欢穿细麻布制作的衣服,同时细麻衣是祭司们重要的圣衣。他们进内院门必穿细麻衣。在内院门和殿内供职的时候不可穿羊毛衣服。他们头上要戴细麻布裹头巾,腰穿细麻布裤子。不可穿使身体出汗的衣服。
亚麻衣服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夏季亚麻布衣服的表面温度低5c,而内部温度则比其他衣料甚至低10c,冷天穿亚麻布衬衣感到温暖舒适。
亚麻衣服无静电,不贴身,又不和其他衣服粘贴,通气性好,不易沾染灰尘和其它微生物,体感舒服又好刷洗。苏联在战争时期,士兵们反映,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穿其他衣料的人长虱子,而穿亚麻衣服的却不长虱子。亚麻布有抑菌功能。古代埃及法老的木乃伊都是被裹在惊人结实的亚麻细布内,使之完整地保存至今。从纺织的角度来说,细麻衣不同于一般的麻衣,它是一种很细的麻线纺织成的衣服,用现代术语讲,属于高支纱。什么是高支纱呢?高支纱代表纱线的细度,纱线的英支支数越高就表示该纱越细,要求原料的质量就越好,价格就越贵。高支纱泛指纱支较高的纱线,一般来说,动、植物纤维纱线纱支60s以上的即属于高支纱,化纤类纱线纱支90s以上属于高支纱。现代用亚麻布制作的衣服有的品牌价格高达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可是在这罗马帝国时代尽管细麻布制作的衣服也很昂贵,不过也没有高到离谱的地步,这也只是一种大众化的布料而已,而从中国贩运过来的丝绸织锦才是最为高档的布料。
秦东在色雷斯行省巡视了半个多月就返回了赛迪卡,从巡视中看到的情况分析,在农田水利方面,色雷斯行省的各级官署都做的不错,水利设施和灌溉设施建设也很到位,各地的治安都比较好,经过这一年多的统治,色雷斯行省的原居民们没有发生反抗官署的行为,这才是让秦东最为安心的事情。
回到赛迪卡没过几天,鸿胪寺卿桑德拉就进皇宫觐见秦东,正在陪着儿子和女儿玩耍的秦东只好将儿子和女儿交给玛莎,来到御书房,座上宝座喝了一口太监端过来的茶才让当值太监让鸿胪寺卿桑德拉宣进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丢失的奏章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桑德拉被太监宣御书房之后走到御案前恭恭敬敬向秦东行了个大礼。
秦东伸手道:“桑德拉,起身吧,你今天来见朕有何事啊?”
“谢陛下!”桑德拉道谢后起身,然后又道:“启禀陛下,臣前几日呈上来的奏章不知陛下阅览没有,如果陛下已经有了批阅,还请发还给鸿胪寺,臣也好加紧处理,毕竟此事事关帝国颜面,刻不容缓啊!”
“奏章?这几天你的鸿胪寺什么时候呈上奏章了?朕为何没有看见?”秦东听了桑德拉的话之后非常纳闷,他确实没有看见鸿胪寺呈上来的奏章,一般来说臣下呈上奏章之后,皇帝要赶紧批阅的,如果对于某些事情下不了决心,或者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皇帝会留中不发,而臣下也不会亲自面见皇帝询问,毕竟要给皇帝一个考虑的时间,如果一定要皇帝表态,臣子也会等到朝会之时在朝会上提出来,不是朝会期间,皇帝可以以任何理由拒绝传召臣子进攻面圣。可现在还不是朝会的时间,鸿胪寺卿桑德拉就亲自来皇宫询问奏章的批阅情况,事情就有点反常了。
桑德拉还以为秦东对此事拿不定主意,因此留中不发了,现在秦东又说没看见奏章,还以为秦东是在装糊涂,可是奏章上所奏之事是拖不得的,拖的时间越长越是有损帝国尊严,他此时也顾不得其他了。直接道:“陛下,三天前臣上奏了一份奏章,所奏之事乃是阿曼尼人在应该纳贡的时间内没有向我帝国纳贡之事。臣以为应该以帝国的名义派人去催促阿曼尼人,如果被其他蛮族知道阿曼尼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向我国纳贡,恐怕其他帝国也会有样学样!”
“等等!”秦东立刻明白了此事的重要性,不过现在不是处理阿曼尼人的时候,而是要立即调查为什么没有看到桑德拉呈上来的奏章,奏章去哪儿了?皇帝没有看到大臣呈上来的奏章,此事非同小可!
秦东立即道:“哈德林。传通政使司门德斯觐见!”
“遵旨!”当值大太监哈德林当即用公鸭嗓子答应,随后快步走到御书房门外再次大声喊了起来:“传通政使司通政使门德斯觐见——”。
“传通政使司通政使门德斯觐见——”
这个声音被一个个宫门外的太监传递了出去,到了皇宫大门口的太监值班室。有专门的传召太监立即骑马,在几个禁卫军士兵的护卫下出了皇宫城门去传召。
通政使司就是通政司,掌管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通达下情,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的中央机构。通政司不归任何部门管辖,只对皇帝负责。其长官为“通政使”(掌管掌受理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受理内外章疏和臣民密封中诉之件),誊黄右通政一人,正四品(记录武官贴黄、卫所官袭替缘由,以备征选之事),左、右参议各一人。正五品(佐通政使,受理四方章奏)。经历司:经历,从五品至正八品(掌收发文移及用印),知事,从七品至正九品(掌收发上下文移)。
对于一个勤勉的皇帝来说,通政使司非常重要,因为所有大臣的奏章都需要经过通政使司呈给皇帝,如果通政使司这里出了问题,皇帝就看不到大臣上奏的奏章,就不知道天下发生的事情,就不能了解民情,等于成了瞎子,因此秦东的第一反应是要查通政司。
通政司因为职责的关系,就设在皇城边上,方便呈送大臣上奏的奏章和各种紧急军情之类的奏报,秦东的口谕下达之后,传召太监带着几个禁卫军骑兵很快赶到了通政司传召了通政使门德斯,门德斯随后跟随传召太监去面见秦东。
到了御书房后,门德斯向坐在御案后面的秦东行了一礼,又向鸿胪寺卿桑德拉点头示意。
“起来吧!”秦东说了一句,等门德斯起身并道谢之后又道:“门德斯,刚才鸿胪寺卿桑德拉告诉朕,三天前他向通政司送去了一份奏章,可到现在为止朕都没有看到这份奏章,你告诉朕,桑德拉呈上来的奏章去了哪儿?”
门德斯听得心里一紧,不过他的思维还很清晰,皱眉道:“三天前?臣想起来了,三天前正好是微臣当值,臣记得当时的确有一封鸿胪寺呈上来的奏章,不过臣当日已经亲自将所有奏章全部送过来了!臣敢以人头担保,奏章在臣这一个环节绝对没有丢失,这个是可以查出来的!”
秦东站起来身体前倾厉声道:“门德斯,你真的敢以人头担保?”
门德斯见秦东如此神情,顿时吓得不轻,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一旦真的是他这里出了问题,脖子上的脑袋可就真的保不住了,不过门德斯还是挺直腰杆大声道:“臣以人头担保,绝无虚言!”
“好!哈德林!”秦东喊道。
门外当值大太监哈德林立即跑进来躬身道:“小人在,陛下有何吩咐?”
“马上去司礼监值班房查验,看看三天前是否有鸿胪寺的奏章记录!”
“遵旨!”
一般通政司送过来的奏章都要交到司礼监备案登记是哪个衙门送过来的奏章,写奏章的人是谁,这些都是有详细记录的,做好记录之后,奏章才被送到御书房内,这几天通政司送过来的奏章,秦东早就批阅完并且发回去了,面前御案上并没有还没有批阅的奏章。
而秦东设置的司礼监并没有明朝司礼监那么大的权利,明朝中后期的司礼监可以代皇帝“批红”,“批红” 就其权力性质而言,属于最高决策权,是实现皇权的一种方式。故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是在代行皇权,秦东设置的司礼监不能批阅奏章,如果出于其他的原因来不及批阅或者因事耽搁了,他宁可压住奏章,也没有让太监代行批阅奏章之事。
司礼监是皇宫内诸多衙门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说白了就是管理皇宫内太监的一个机构,与明朝的司礼监的权利相差太大。
等了大约十来分钟,当值太监哈德林就小跑着进来行礼道:“启禀陛下,小人查验过了,司礼监值班处确实有鸿胪寺呈上来的奏章!”
“什么?这么说奏章是在朕的皇宫内丢失的喽!”秦东猛地一拍御案站起来大喝道:“你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查,当日值班的太监是谁?谁做的记录,又是谁将奏章送到御书房来的?奏章最后去了哪儿?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查不出来,你这个司礼监提督太监也不用做了!”
“是是是,陛下息怒,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