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朕刚刚从欧洲回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也不知道和士大夫共天下是怎么回事儿。现在看起来,那个时候的朕还是很幼稚的,居然可以做出这样一番事业,实在只能用天命所归来解释了。”
左宗棠垂下眼睛,头也垂了下来。心里面嘀咕着,您哪里是幼稚,您是在装幼稚啊!之前是和满清、太平天国争天下,不拉拢士大夫能行吗?现在是大局已定,士大夫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开始倒霉了!
“……士绅统治乡村,宛如领主割据的模式,在世界上已经被淘汰了!凡是列强之国,都是政令畅通的上下统一臣民平等之国。政府依据法律,直接管理民众,而民众也可依法监督政府。此乃泰西列强的宪政之法,也是我大明正在采取的办法。”
朱济世现在说的是真心话。他当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中国封建社会的根结所在。因为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上并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而是笼统归咎于“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且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混同。而朱皇帝当然不大相信历史教科书的说法,所以就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衰弱和失败归咎民族矛盾了。
不过在当了皇上,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来了一番比较后,他才发现,原来除了民族矛盾之外,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是造成中国在晚清时代落后失败的根结!
虽然从表面上看,晚清时代的中国好像不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没有如武士和骑士这样的封建领主。在晚清军阀产生之前,国家好像统一的,皇帝的政令也能通畅传达。而士大夫阶级,就是一个人畜无害的文士集团,他们的身份也非世袭,而是主要来源于科举,而科举又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官员选拔模式……
可是在细致研究了中国社会之后,朱济世才发现士大夫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封建领主!和日本的武士、欧洲的骑士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也是从大领主也就是皇帝那里取得身份——通过科举考试,在拥有士大夫身份之后可以参与基层政权的管理。实际上中国封建社会的基层是“士大夫自治”的封建领主制,朝廷并不怎么参与。这样的结构和骑士、武士管理领地的方式非常相似,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士大夫身份并不世袭,“领主阶级”并不是固化的。而底层民众理论上也有通过科举取得士大夫身份的机会,上升的通道是存在的。
如果单纯将中国士大夫领主制和日本的武士领主制进行比较的话,恐怕还是士大夫比较优越——历史上壬辰倭乱已经说明问题了。一群从战国乱世中杀出了的最牛逼的武士,被数量远少于他们的明军打败!
可是到了甲午战争的时代,日本已经彻底抛弃了武士领主,而转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近代国家。而满清虽然也搞了洋务运动,但是根子上的东西——士大夫领主制和八旗为本仍然没有触动半点。自然打不过日本了!
真正阻碍中国快步走向资本主义的不是儒家学说,也不是土地私有制,而是这种变相的封建领主制度。
既然找到了问题的根结,朱济世这个“开国皇帝”就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了。所以朱皇帝上台以后大力推行官府下乡和科举改革,都在动摇这种中国特色的封建领主制度。到了现在,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中国的封建社会,终于要结束了!
朱济世深吸了口气,微笑着道“左相,朕知道,这几年来,大明算是走对了路子,士绅在乡村的统治已经到了尽头!现在的土地兼并潮和退佃成风,正是因为士绅统治的崩溃。
所以朕不会抑制兼并,也不反对退佃!朕不怕天下大乱,因为朕有婆罗洲、有东北、有蒙古、有新疆、有东西伯利亚、有哈萨克汗国……有的是地方安置失地农民,而且工商业这两年也发展起来了,失去土地的农人即使不愿远行,也能找到糊口的差事。”(未完待续。。)
97 1103108946218
第837章 行万里路 狂求月票
背井离乡,万里迁徙这件事情,在某个住在风景如画的承德避暑山庄内,被各种各样的美女包围着的皇上说来是何等轻松啊。
地盘有的是,路费也不成wenti,还有船只、铁路可以装运人口,有什么难的?路上死掉一点……大明皇帝不在乎,反正死的也不是他家里面的人。移民将要前往的目的地还在打仗也没有wenti,会给他们发枪的!
不过对那些亲身经历过这种有组织的人口大迁徙的renmen来说,无论是去东北、去西伯利亚、去蒙古、去新疆、去南洋、去哈萨克汗国还是去美国澳洲,都不是一个特别愉快的经历,或者应该说是一段特别痛苦的回忆。对曾经押送移民前往东北的大明九品芝麻官刘宗贤来说,也是如此……
暴雨如织,惊雷闪电就在天际的乌云当中翻滚,在视线几乎不及的远处,还有几条龙挂,从天上直垂下来。
刘宗贤拄着根木棍,背着包裹,行走在大队大队的移民中间,一步一跌,就在泥泞的道路中翻滚,身上的大红官袍早就被泥水浸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一些明军官兵骑在马上,行进在移民队伍的两侧,个个手持长枪马刀,用阴冷凶狠的眼光四下打量,似乎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冲锋。
这里已经是大明北扩的最前沿,黑龙江在他们身后好几百华里的地方,外兴安岭就在不远处高高耸立着。就在几个月前,这片在地图上属于中国的土地,还在俄罗斯帝国的实际统治之下。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数十个居民点。筑起了十几座大大小小的堡垒。还招募了十几万从黑龙江南面逃过来的八旗子民安居开垦。
不过现在。大明帝国的黑龙江军团和日本参战军已经将盘踞在此的小股俄军和八旗子民驱散到了外兴安岭以北去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投降认输,仍然不断从外兴安岭上下来,杀掉他们所杀死的每一个中国人!
道路两旁,不时看到高高树起来的木桩,上面都是被活活钉死的人!有俄国人、有八旗子弟,还有为俄国人服务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或是其他什么人……甚至还有些受刑者没有断气,发出一阵阵绝望的哀嚎,用谁都听不懂的语言在叫骂。让第一次看到这种残忍场面的移民。感到不寒而栗。
议论的声音在行进的人群中响起来了。
“阿弥陀佛,这里不会是十八层地狱吧?怎么把活人就这样钉上去了……”
“真是造孽啊,这可都是大活人啊,怎么就……”
“咱们要落在毛子手里,该不会也是这个下场吧?”
“完了,完了,这下真的是九死一生了!”
“大概再也回不了家了吧?”
“李彪子、王小乐、赵三丫头、刘五、于六子、张二虎、陈二丫……”刘宗贤看着眼前的恐怖场面,刘宗贤低声念起了一串人名,一共有十一个名字!都是在这次万里迁徙过程中死去的其实并没有全死,那个名叫于六的孩子幸运的活了下来。先是在天津当童工,后来又在摩门教会开设的学校里面读完了小学。后来因为成绩优异得到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基金的资助上了中学和大学。毕业以后成了一名中学教师后来还当了校长,花费了很多时间寻找到他失散的家人,而且还在寻亲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尘封的痛苦回忆,最后还写了一本书,名叫《行万里路》……
那位大邑县出来的周大人无声地走到了刘宗贤身旁,疲惫的问道“还剩多少人?”
“85个,死了11个,还有4个失踪。”刘宗贤回答。
当初有整整100个安仁镇移民跟着刘宗贤出来,还没有到地方,就已经没了15个,失踪的4个都是在黑龙江北岸走丢的,凶多吉少啊!
“还有多久能到北兴安城?”刘宗贤也问了一句。他zhidao刚才周大人是去向护送他们的军官提同样的wenti了。
北兴安城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将要成立的北兴安省省会,是一座拥有城墙和护城河要塞城市,不过并没有完全建成。移民们将在那里休息上几天,然后参加北兴安城的修筑工作,在明年春天之前,他们会被重新编组后安排在北兴安城周围的几十个城寨当中。
听到刘宗贤的提问,周大人叹了口气,大声道“要不是这场雨,咱们今天已经到了北兴安城了……老刘,熬一下吧!最多还有30里,今天keneng要走夜路,不过到了北兴安把人一交咱们就能舒服几天了!”
刘宗贤只有叹气,他也实在没有想到,居然少了15人,扣除给方方面面的好处,自己可真是落不下几个钱。早zhidao是这样,真不该走这一趟!
……
“赵寅永、金佐根现在面皮上当然不敢反对皇上平分土地的旨意,可面皮之下,必然会起贰心的,将来一旦被他们找到机会,恐怕会对宏儿不利。”
承德避暑山庄此时也被瓢泼大雨所笼罩,朱皇帝今儿也没去勤政殿处理政务,而是摆驾烟雨楼和几个后妃一块儿欣赏雨景。现在和朱济世说起朝鲜事务的是皇后罗香梅,她皱着眉头,语气沉凝。
“朕这一番改革之后,丰壤赵氏和安东金氏就式微了,老老实实侍奉宏儿还能保全富贵,想起什么贰心可就是自己找死了。”
朱济世摇着纸扇子,笑吟吟地回答道。他zhidao罗香梅、罗香菊姐妹情深,罗香梅也素来视朱国宏为己出,现在关系一下朱国宏的将来也是理所当然。
而朱济世同样关心自己儿子的将来,所以才有这一次的朝鲜土改。大明国内的封建势力要清扫,朝鲜国内不合时宜的封建势力当然也要洗涤了。和中国不同,朝鲜的封建制度的本质是士族专政。所谓科举,不过是用来掩饰士族统治的一块遮羞布。朝鲜的科举是分成文科举、武科举和杂科三类。其中文武科举只有两班户可以参加,平民只能参加杂科,就是考中了也没什么前途。而文武科举考试又以文科举为尊,名目也是抄中国的,有生员、举人、进士什么的。而且比中国科举容易考,因为朝鲜的进士录取人数要远远多于中国。不过中了进士也不等于有什么好前途,关键还是要靠投胎,如果投在安东金氏、丰壤赵氏这样的豪门,基本上都是三考连捷,考出来后保准做大官。其中的猫腻,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朱皇帝给朝鲜设计的“资产阶级革命”路线,则是彻底扫荡两班豪门的势力。取消他们的特权!分掉他们的土地!剥夺他们统治人民的地方的权势!
不过,在打压朝鲜两班豪门的同时,朝鲜的科举制度还是要保留的。而且还要参考眼下大明科举的规则进行改革。不再实行三科制,也将实行生员为官weilai的朝鲜王国同样需要大批地方基层官员去直接管理人民,而不是那种将人民和土地交给士绅管理的变相领主制。
“皇上,朝鲜领议政一职,将来还是给赵寅永吗?”罗皇后又问。
朱济世摇摇头“不能给赵寅永,也不能给金佐根……”
“皇上,妾身倒有一个人选。”
“谁啊?”
“是个叫闵致禄的朝鲜官,他的骊兴闵氏出自中国,祖先闵称道是宋朝的使臣,是四百多年前定居在朝鲜骊兴的。在朝鲜的名门当中和中国的关系算是比较近的。而且闵氏已经衰弱,没有多少财产,不会在皇上的土改中受害。闵致禄得到重用,一定会感恩相报的。而且此人是带着个女儿渡海来中国的,皇上还可以让宏儿纳他的女儿为妃。”(未完待续……)
97 1455318947580
第838章 朝鲜小闵妃 狂求月票
根据大明光复皇帝朱济世的某个情妇在很多年后的回忆,这位被称为“大帝”的东方伟大君主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对君主而言,上床和上战场都是政治的延续,不过可以在床上解决的wenti,就不要到战场上去解决了。”
这句名言也不zhidao是真是假,不过朱济世的确是搞上床政治的行家里手,比他上战场的本事强多了,他也不将出卖色相这种事情当成什么耻辱反正这个时空没有什么扫黄……
而现在,随着朱济世的儿子们日益向帅哥的方向发展,上床政治也成了他们日后的光荣使命了。所以在听到罗皇后的建议之后,朱济世没有思考太久,就吩咐千叶佐那子道“去宣闵致禄,让他把女儿也带来。”
千叶佐那子答应而去,朱济世则继续盘算着整治朝鲜的事情。现在大半个朝鲜已经被李朝余党和东学党的人给占领了,这批人想来也不会蠢到真以为可以对抗大明天兵。要天真成这样就太可悲了。不过更大的keneng是,这些人就想捞一把走人。眼下他们在朝鲜跟两班豪门过不去还是图财,真的等明军打过去他们就该卷了银子逃走了……可不能让他们跑了,至少不能让他们的银子跑了,这可是朝鲜人民的血汗钱,统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