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合作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雷晓飞清理了一下思路,就把自己对穗城“合作社”的未来构想和看中这块地的原因娓娓道来:“穗城的‘合作社’,我打算借鉴番山墟‘合作社’的模式和经营内容,但规模要比番山墟的大三到五倍。具体说,就是农场要扩大,猪先养两百只,养鱼和种菜的面积也要扩大。这块地正好满足我这个农场规划的要求。我还准备在这里开菜馆和客栈,而且,要开穗城最大的最好的菜馆和客栈,客栈要建有一百间房间左右,菜馆要一千个座位左右,这块地无论地利、人和都合适。”
一气说出了自己的规划后,雷晓飞停了一下,歇下气,喝口茶,也让丹枫几人有时间来消化自己的话。
过了一阵,雷晓飞继续描绘自己的蓝图:“我还准备建一个食品加工中心,做生的和熟的食品到穗城各处去销售。比如做腊肉、卤味等食品,到穗城各处的市场去销售;做务式小吃到人口集中的地方去销售。离这块地不远处就是穗城最大的市场和物流集中地,当然就利于销售各种食品了,综合这几方面来看,我认为这块地最合适办‘合作社’。”
丹枫等三人听完雷晓飞话后,虽然对他话中的“销售”、“物流”等新名词不懀В匆膊碌狡渲械囊馑迹紫赡巧钤兜墓婊×思溉耍踩眉溉讼萑氤了贾小�
沉思了好一会,丹枫才说道:“你的想法可取,但如果如你说的那样的规模,不知我们的资金够不够用?”
雷晓飞说:“我刚才算了算,上次丹霞跟我说,你们合共筹得四千五百两银子,加上我造车床得到的二千五百两的银子和番山墟‘合作社’加盟的一千两银子,就有八千两银子,我估算,这笔钱足够做穗城‘合作社’的启动资金。”
丹枫闻言后,也心算了一下,才点了点头,说道:“有八千两启动资金应该足够。不过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番山墟‘合作社’加盟?他们那边不是人手很紧吗?而且抽掉了那边的资金,对那边有没有影响?”
雷晓飞先对丹枫解释了番山墟“合作社”不宜扩大的缘由。然后再解释让番山墟“合作社”加盟的原因:“本来,番山墟‘合作社’加不加盟,在资金上对穗城‘合作社’的启动影响并不大,我这样做一是资源共享,就比如我是番山墟‘合作社’的执行董事,而我到穗城‘合作社’这边来工作也可以为番山墟‘合作社’赚钱,而且,加盟后番山墟那边的人手和资源也好调配;二是让不宜扩大的番山墟‘合作社’有发展的空间;三是那钱闲着,不如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嗯,有道理。”丹枫边听边点头认同。等雷晓飞解释完毕,他又问道:“启动资金你准备如何调配?”
雷晓飞看了地后,已开始的心中制订了计划,所以,现在他对答如流地回答道:“我白天看过,这块地的南面环山,山上有的是竹子,那样,我们建造的主要材料就没有问题,也不用花钱。所需要花钱的只有买地、买工具和雇工,而我们需要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工具,花费也不是太大,预算用一百两的银子就搞定。人工可能就要用花费大些,按每个工人一个月二两银子算,我打算雇二百个工,那一个月下来就用四百两银子,预计二百个工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搞好基础建设,那样算,我们也不过是花费不到一千两银子。剩下的银子就要待买了地后,还余下多少,才能打算啦。”
几人听说雷晓飞要雇二百个工人时,嘴张大到合不拢,心道:这雷小哥真是大手笔,除了官府的工程,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雇这么多工。
丹枫虽然阅人无数,但也没有见过如此魄力的人,何况他还如此年轻。不过久经官场的丹枫还是小心翼翼地提醒雷晓飞:“雷小哥,你的排场是否太大了?会不会引人非议?”
雷晓飞豪情万丈地说道:“怕什么,我们是用自己的钱投资,怕什么非议?排场越大越好,让更多人知道,这就是免费宣传。”
丹枫又问:“如果你买到了地后,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干?怎样干?”
“买到地后马上就开始干。”雷晓飞决断地说道。说完,他又沉吟了下,继续说:“至于怎样干嘛,我初步的想法是兵分几路,一路砍竹备料;一路平准备开客栈的地,一路开荒种菜。湖是现成的,买后就可以养鱼。”
丹枫听了雷小哥头头是道的分析,不禁赞叹道:“难怪你被人称天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相信一个这么年轻人有这样的魄力和这么周详的计划。听你描述后,我都被吸引了,我都很想早日看见你的目标实现。好,明天我就带你去办买地手续。”
接着,丹枫把朝廷有关土地买卖的政策。跟雷晓飞他们作了解释。
原来,朝廷为了鼓励开荒,对官府定为荒地的地,只要有人开荒种地,就只象征性地收上一点银子,就可以让买主终生使用,雷晓飞看中的地正好在官府定为荒地的范围,所以,买地的开支应该不会太大。
雷晓飞闻言大喜,忙问开荒地的收费标准。丹枫想了想后,说道:“朝廷原定开荒地的收费标准为二十两银子一亩,而因湖广这两省的生产落后,朝廷派我下来时,对这条款放宽了,把收费标准降低到十两银子一亩,并且,为了鼓励多开荒地,开荒一百亩以上,就按五两银子一亩收费,而且免征全部的税收,但我就任一年了,开荒地的人寥寥无几,还从来没有人开荒超过一百亩,我也正为如何鼓励人们开荒而头痛。”
雷晓飞听了收费标准后,更是欣喜若狂,说道:“我还以为买地要花老大一笔钱呢。既然地这么便宜,我们就买大些,把‘合作社’更办大些,不知行不行?”
丹枫点头道:“应该没有问题,明天我就带你到田土司去办手续。”
地的问题商量好后,雷晓飞来穗城的目的已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工作就要等买到地才能开始。至此,穗城“合作社”议题也到此结束了。
第140章翁婿夜谈
商定了穗城“合作社”的事后,丹枫还有点意犹未尽。他通过两次与雷晓飞的接触,对雷晓飞的才学、魄力和见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把他列入了可交谈工作的人选,想把一些困扰自己的难题跟雷晓飞说说,看他有什么好的见解。但丹枫又考虑到雷晓飞已奔波了一日,不知他需不需要早点歇息。
丹枫的犹豫,被雷晓飞察觉了,他就抢先问道:“不知丹叔叔还有什么疑问?”
丹枫把他想法说出:“我想和雷小哥你探讨一些问题,但又怕雷小哥你整日奔波累了……”
雷晓飞忙说:“丹叔叔,我不累,您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继续挑灯夜谈啊。”
既然未来岳父发话,当然要打蛇随棍上。况且,雷晓飞也正想了解丹枫这个未来岳父呢。
“那好,我们就挑灯夜谈。”丹枫有些兴奋。他对高峰和丹霞说:“你们先去休息。”
两人应声正要出门时,雷晓飞突然想起了什么,对高峰说道:“高二哥,明天我想去逛逛市场,了解一下行情,您能陪我去一趟吗?”
高峰听到雷小哥又叫他逛街时,马上苦起脸来说道:“雷小哥,你就饶了我吧,陪你逛街比和一个高手大战一场还要辛苦,你自己去行不行?”
这时,丹霞出声道:“飞哥,我明日有空,你什么时候去?我陪你去。”
雷晓飞想了一下,说道:“那好,我们早上下床就去,顺便买菜回来做饭。”
高峰和丹霞两人出去后,雷晓飞喝了口茶,问丹枫:“丹叔叔,您有什么问题要和我探讨?”
丹枫把朝廷派他来两省的目的和两省的现状直言告诉雷晓飞,也把一年来,自己和当地官员着力做了大量工作和颁布了许多相关的优惠条款,就如那开荒地的条款等等,但却收效甚微,问他有什么良策来改变两省目前的现状。
丹枫现在并没有把雷晓飞看做晚辈,而是把他当成一个可以交谈心事的朋友、平辈。丹枫既然可以坐到这么高的位置,当然就除了才学外,手段、眼光都必不可少。虽然,他不知面前这个女儿相上的年轻人,如何能的弱冠之年有如此见识,但却没有因他年轻而小视。这也是丹枫性格谦和的一面。
雷晓飞沉思了起来。他来到这个世间不过是短短的大半年,而且走的地方也不多,只是局限在番山墟附近。他把这几个月的耳闻目睹和丹枫问题有关的场景,在脑中过滤了一遍,然后坦诚地对丹枫说道:“丹叔叔,我来此地的时间并不长,对这里的现状了解的也不多,我先就我的见闻,谈一下我的浅见。”
说到这里,雷晓飞想起了林先生也曾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不过他问得没有丹枫那么详细。雷晓飞就试着分析说:“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工具。我所见的耕种户,使用的农具都很简陋,就今年春耕而言,我还没有见到有人用牛来犁田,全都是用锄头来耕种,而且从番山墟‘合作社’张铁匠的铺子里,我也了解到当代的农具、工具都奇缺,古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工具能改变落后的生产力,要改善的现状,我认为得先从工具着手。”
雷晓飞停下喝了口茶润下喉咙,顺便给点时间丹枫思考。
丹枫沉思了一会,说道:“雷小哥说的有道理,农具简陋确是当前生产的第一阻碍,现在,铁是由朝廷直接控制,多用于做军方的兵器,余下不多的一些资源,就掌握在一部分铁商的手中,这些铁商都和朝中大臣有关系,他们的垄断导致了民间资源的缺乏,这是一大弊病。”
“任何行业的垄断,都因缺少竞争而阻碍行业的发展。”雷晓飞联系自己前世的见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接着说道:“我认为现在的生产模式也有问题,据我所知,大华帝国当前的人口比例是男少女多,耕种是以力气为主的活,在这方面女人就有天生的生理上缺陷,让她们担当主角确是勉为其难,这也是阻碍生产的一个因素。”
丹枫又陷入了沉思中。
过了好一会,丹枫才从沉思中醒来,感叹地说道:“雷小哥你的分析真是透彻,这方面我就自叹弗如,如果不是亲见,任谁也想不到一个到此不足一年的年轻人,能一针见血地把这个问题看出。难怪胡老叫你天才了。我想再请教雷小哥你,如何破解这道难题?”
丹枫现在已完全被雷晓飞折服,摆出一种不耻下问的姿态。
雷晓飞经历的是几千年后的文明,虽然他只有读小学时,在“校办农场”干过几次农活,但中国始终是个农业大国,平日的资讯哪能少得了农业。所以,几十年的耳闻目睹,也让雷晓飞有了那种“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见识。
雷晓飞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第一道难题的破解,还要依仗朝廷。那是体制的弊病,只有朝廷颁布号令才能解决。至于第二难题嘛,我想,您可以搞个优化组合的生产模式,先试一试。”
丹枫来兴趣了,忙问道:“什么是优化组合的生产模式?”
雷晓飞想起了前世时,“人民公社”的生产模式。那时农村的生产模式是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这个生产模式在当代也算立下汗马功劳,那些大型的水库、水利工程和大量的开荒地,就是这些功劳的一部分,后来,因为一些政策上的失误和形势的转变,才导致这种生产模式结束,并带来了不少非议。
其实,“人民公社”的生产模式,开始时,人们也是干劲十足,生活虽不算富足,但也吃得饱、穿得暖。后来,一系列“深挖洞”、“大练钢”、“浮夸风”、“不得自由贸易”等等政策上的失误,让当时的人们消耗过大,供需不平,才引起了各种矛盾的恶化,直接导致“人民公社”的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现今丹枫描述的状况,这种生产模式应该在这里行得通,只要在政策上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并作出一些优惠,可以达到鼓励生产、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第141章确定试点
想到了这些,雷晓飞就对丹枫说道:“优化组合的生产模式就像我们的‘合作社’一样,让男女各显所长,比如做粽子女的优胜,就让女的干,挖泥男的胜任,就让男的干。”
丹枫说:“雷小哥,你的意思是要把这里的人都组织成以集体的形式来生产?”
“对,把人组织起来,以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生产。”
丹枫沉思良久,说:“第一道难题的破解需要时间,我先禀报朝廷,等待朝廷的结论。而第二道难题嘛,我看可以先按雷小哥你说的形式试行,看效果如何,问题是应该从哪试起?”
“可以先以一条村为试点,做成功后再推广。”
“我也是这样想,但不知拿哪条村来做试点好,离穗城远了,又怕鞭长莫及,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