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临天下-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93章 部署后路

    ()    长江南岸,两万荆南军已列队整齐,在等待对岸船只过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黑漆漆的江面上没有任何动静,刘备有点焦急起来,他背着手在岸边不停地来回踱步。{kan}{shu}{ba}

    旁边,张飞也忍不住地问道:“大哥,会不会遭遇到什么意外了,或者无法渡江?”

    刘备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不过如果无法渡江,会有人游回来,看样子应该已渡过江了。”

    就在这时,岸边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sāo动,有人喊道:“江面上有船来了!”

    刘备jīng神一振,快步走上前去,只见黑漆漆的江面上出现了两艘船的影子,张飞吃惊地喊道:“怎么回事,只有两艘船?”

    刘备心中十分疑惑,怎么会只有两艘船,“三弟,你看清楚了,确实只有两艘?”

    “我看得很清楚,只有两艘,好像船上没人,是江水把船送来,怎么回事?”张飞声音里十分紧张,就仿佛看见了鬼船。

    两艘在水边搁浅,几十名士兵奔了上去,片刻士兵们背过来两人,一名军士对刘备紧张地禀报道:“船上几名弟兄都中箭阵亡,只有这两名弟兄好像还有一口气。”

    刘备心中仿佛沉入深渊,不管是什么原因,今晚的渡江计划估计都不会成功了,旁边庞统脸sè也十分苍白,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失败了。

    “醒来了!”

    士兵们喊了起来,刘备连忙上前,只见一名小腹中箭的士兵缓缓苏醒,刘备连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回禀皇叔,回来时。。。。遇到了曹军。。。船队,有几百艘。。。。。”

    没说完,士兵又晕了过来,刘备连忙吩咐:“赶快让军医来治疗!”

    他叹了口气,负手慢慢走到水边,凝视着黑沉沉的江面,无船渡江,看样子他真的没有机会了,这就是天意!

    庞统也慢慢走上前,惭愧的说道:“皇叔,这是我的责任。”

    刘备摇摇头,“此事和你无关,你也想不到曹军大队会来,这是天意,但我有点奇怪,应该回来的是空船才对,怎么会是大队曹军?”

    刘备回头注视庞统,“你怎么看此事?”

    庞统犹豫一下道:“能否让微臣说心里话。”

    “当然,我当然想听你的真心话?”

    “我觉得应该是赤壁那边出现结果了。”

    刘备吃了一惊,“你是说,赤壁战役结束了?”

    庞统轻轻点头,“应该是结束了,只有结束战争才会有曹军回流,但不知是谁胜谁负,曹军无论胜负都会回兵,这一点微臣判断不出。”

    就在这时,主簿马谡飞奔而至,老远喊道:“启禀皇叔,军师有急报送来!”

    刘备上前接过信件,在士兵火把的照耀下,果然是十万火急的红褐sè信封,刘备打开信看了一遍,有些愣住了,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

    “主公,可是赤壁的消息?”庞统问道。

    刘备点点头,“赤壁那边有飞鸽传信,大战结束了,曹cāo惨败,二十余万大军全军覆没。”

    庞统也怔住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是喜还是悲,江夏军竟然击败了二十万曹军,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下势力格局即将大变。

    刘备也一样心慌意乱,他当然知道江夏军击败曹军意味什么?首先是他的最后一点势力先保住了,这是他的幸运,然后呢,他该怎么办?

    旁边张飞仿佛明白兄长的慌乱,提醒他道:“兄长再看看军师的信,后面还说了什么?”

    一句话提醒了刘备,他又继续看下去,在信的后面诸葛亮果然提出了建议,可派五千军增援建平郡,另外一万五千人部署在油江口,静观江陵之变,在信的最后,诸葛亮说他即将启程,前来与刘备汇合。

    刘备顿时一颗心放下了,对众人笑道:“军师马上就要到来,大家不用太担心。”

    庞统心中却有点不是滋味,在这关键时刻,主公还是听诸葛亮的安排,根本就没有问一问自己的想法,这说明主公还是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

    庞统心里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心中暗忖,‘不如先离去,省得看孔明的脸sè。’

    想到这,庞统对刘备躬身道:“我愿率五千军队赶赴建平郡,协助长公子,请主公恩准。”

    刘备明白庞统的意思,他心中不由有一丝歉疚,便取出一支令箭交给庞统道:“五千军队我就交给士元了,希望士元能辅佐好封儿,若他有不得力之处,你可秘密向我禀报。”

    “微臣明白,多谢主公厚爱!”

    当天晚上,庞统率领五千军队离开了大营,沿着长江南岸向西而去。

    。。。。。。。。

    直到回到江陵城,曹cāo才终于一颗心放下,这时他想到二十余万大军灭亡,忍不住悲从中来,捶胸长泣,“哀哉,赤壁惨败,是我之过也!”

    大堂上,众人皆默默无言,程昱更加羞惭,毕竟是他最终促成了丞相出兵,尽管当时他也认为只有五成把握,可在那种情况下,就算只有四分把握,他也主张施行。

    关键是他当时太过于迎合丞相的出兵想法,而没有把所有的危险都说出来,至少他已经想到了江东军很可能会从陆地进攻。

    可就是这一念之差,就造成了他毕生的悔恨,导致他有一种晚节不保的痛苦,他默默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这时,曹cāo稍稍恢复正常,他看了看陈群,歉然道:“长文,这次是我愧对于你,我向你道歉!”

    陈群连忙走出列,躬身施礼道:“形势如此,丞相有时也身不由己。”

    曹cāo点点头,“你说得不错,我耗尽半国之力,最后却一战不打而仓皇撤军,我自己名声不必说了,仅仅这巨大的浪费,我也难以向天下人交代。”

    众人都默然不语,尽管丞相说得很对,但此时众人都没有心思应和了,这时,曹cāo看了看武将,在夏侯惇身边空了一个位子,他心中黯然,尽管他知道一定会有大将失陷,但他绝不希望是夏侯渊。

    看来,以后只能和刘璟谈判,想办法把夏侯渊换回来,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侍卫禀报,“张将军回来了。”

    这是张辽回来了,张辽是在半途下船,收集云梦泽的败兵,这也是曹cāo极为关心之事,曹cāo顿时jīng神一振,连忙道:“传他进来!”

    片刻,张辽匆匆走进,躬身施礼道:“参见丞相!”

    “快说说,招拢了多少败兵?”曹cāo急不可耐地问道。

    “回禀丞相,卑职招拢了一万五千余人,听说公明也招拢数千人,大概有两万人左右,让丞相失望了。”

    “我没有失望,很不错,文远这次辛苦了。”

    虽然这样安慰张辽,曹cāo心中却叹了口气,才两万多人,虽然已经很不错,但只有一成被招拢,那么被俘的士兵至少也有十几万人了。

    这时,曹cāo心中失落,只觉得索然无趣,便对众人道:“大家一路辛苦,都去休息吧!”

    众人施一礼,都退下了,曹cāo却暗暗命令侍卫,将曹仁、程昱和陈矫留下,他自己起身回后堂去了。

    换了一身衣服,才曹cāo走回后堂,曹仁、程昱和陈矫三人已经在后堂等候了。

    “三位请坐吧!”

    曹cāo请三人坐下,他不再提战败之事,对三人道:“我想和三位商量一下以后的安排,我打算明天就出发北上,返回邺都,所以今晚要把一些事情敲定下来。”

    曹仁关切地说道:“丞相今晚刚到,明天就走,是否太急切了一点。”

    曹cāo叹息一声,“我也想休息几天,但也没有办法,形势迫人啊!”

    曹cāo就在刚才得到一个消息,幽州主将阎柔率一万jīng锐之军投降了袁买,使袁氏余孽的实力大涨,这便让他更加急迫要回去。

    曹仁默然无语,他知道丞相把自己留下来,很明显就是要想把荆州托付给自己,使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曹cāo又对程昱道:“仲德说说吧!我想听你的意见。”

    程昱本不想多言,但曹cāo一定要他说,他只得说道:“其实我是担心江夏军先夺取襄阳,断了江陵军队的退路,我建议不如把江陵让给刘备,让刘备来牵制刘璟。”

    刚说到这,曹仁就立刻反对,“不妥!南郡是荆州三大主郡之一,若丢了南郡,襄阳也难保,总之,我在江陵一rì,就绝不会让给刘备。”

    若是以前,程昱一定会和曹仁争辩,但现在他也没有了争锋之心,既然曹仁坚决反对,他便淡淡道:“子孝将军说得也是,那就守吧!”

    曹cāo心中略略有些不满,但他也不好说什么,估计程昱的消沉和赤壁之败有关,他便不再问程昱,转而问陈矫,“季弼的意见呢?”

    陈矫是曹cāo留下来辅佐曹仁的长史,如果让曹仁守荆州,陈矫自然也会留下,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陈矫欠身道:“微臣的意思是先观察一下,如果刘璟大举进攻江陵,那把江陵让给刘备,我们全力防守襄阳也无妨,如果刘璟没有急于西进的意图,那我们索xìng从容部署,微臣的意思是说,不要急于做决定,看实际情况来考虑。”

    陈矫的方案说到了曹cāo的心坎上,他点点头道:“季弼说得很好,确实不能草率决定,大战结束,江夏、江东和荆南三家必然会爆发利益争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三家的矛盾,争取得到最大的好处。”

    曹cāo又对曹仁道:“至少要把刘备给我灭了。”

    曹仁立刻起身跪下,“卑职绝不会辜负丞相重托!”

    “好!”

    曹cāo欣然道:“我封你为镇南将军,统帅江陵和襄阳三万军,陈矫为长史,主管两郡政务,我就把荆州交给你们了。”

第394章 最后的心结

    ()    在武昌城南有一条里许长的小巷,叫做清平巷,巷子里住着七八户北方来的士族,大多以教书为业,每天都会有百余孩童来此读书求学,书声琅琅,宁静中带着生机。

    小巷中又种着五棵茂盛的老槐树,高约数丈,树冠如盖,枝叶相连,在夏天时格外茂盛,从城墙远望去,就俨如小巷上空覆盖一片绿云,所以这条小巷又叫做五槐巷或者绿云巷。

    这天上午,刘璟带着十几名亲兵随从来到小巷,他摆摆手,让随从们在巷外等候,他则背着手悠闲地走进小巷,一直走到最里面一座宅子,宅子已经脱漆发白的大门旁挂着一块牌子,上写着‘清贫院’三个字。

    刘璟不由笑了起来,这是甘为清贫了,这里住着一名北方名儒,名叫李询,常山郡真定县人,来荆州避战乱已有七八年,原本住在襄阳隆中,三年前迁来江夏,租赁了这座小宅,以教书为业,甘守清贫。

    不过今天刘璟来这里却不是为了找这位儒者,而是来找他的一个房客。

    刘璟敲了敲门,门开了,开门者是一个年约六七岁的小童,他歪着头看了刘璟半晌,道:“我们家只收孩童为徒,你太大了。”

    刘璟穿一身白sè儒袍,头戴峨冠,看起来就像一个求学的士子,原来这孩子把当作来求学的生徒了,刘璟摇摇头笑道:“我不是来求学?”

    “那你找谁,找我祖父吗?”小童又追根问底道。

    “也不是!”

    这时,院子里传来一个年轻女子轻柔的声音,“小逸,是谁啊?”

    “阿姑,我不认识这个人。”

    “小逸,你这样可无礼了。”

    脚步声走近,门口出现了一个年轻女子,年约二十岁左右,谈不上美貌,不过长得非常清秀,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书香门第的气质,尽管是钗荆裙布,却身姿婀娜,让人心生好感。

    她看了一眼刘璟,见他虽然是儒生装束,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有一种武者的威严,女子顿时醒悟,“这位先生是来找赵大哥吧!”

    她口中的赵大哥,正是赵云,由于是同乡旧识的缘故,赵云便暂时寄住在这里,刘璟本想让赵云住在自己府中,但赵云不肯,说喜欢这里的清雅,这时,刘璟心中忽然有所悟,赵云所说的清雅,或许并不是指环境,也许是指人。

    刘璟拱手笑道:“子龙是我兄长,我特来拜访他,他在吗?”

    “他在,快请进吧!”

    女子连忙将刘璟让进院子,刘璟打量一下院子,屋舍简陋陈旧,但收拾得非常干净,院子里养了一群小鸡,正四处觅食,而在院角辟了一小块菜地,扎上篱笆,在屋后中庭是一株老槐树,足有三丈高,枝叶舒展,将整座宅子都笼罩住。

    刘璟的目光又落在小童脸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