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明-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股消灭,京营则自己指挥自己,几路大军先到了修武,然后往怀庆府而去,把府城从半围困状态中解救出来。
    各股流寇遭了登州镇的这一记闷棍,损失都十分惨重,气势一时间十分低落,许多小股流寇吓得心惊胆战,调头往太行山北面回去,窜回了山西境内。大股一些的闯王、曹操等部则往济源而去,冒险活动在怀庆府府城周围的仍然还有,陈新放走的流民又被他们大量收纳,实力大幅扩张,张献忠和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
    二十九日,军队开始轮休,每天一个千总部执勤,其他都休息。陈新则召集把总以上军官开会,随队的军法官和军需官报告了此次作战的缴获。
    此次缴获马两千三百匹,其中战马六百,骡子一千二百匹,两轮套车五百架,人力双轮和独轮车一千三百架,粮食三千七百石,豆类五百石,各色银两约七十万两,珠宝类六千件,价值二十万两银子的绸缎棉布等物。
    登州镇死伤合计五百七十余人,器械损失方面,无刺刀火枪损坏一成,丢失捅条的达到三成,刺刀燧发枪损坏四成,其中三成为刺刀或套筒折断。第五营的虽然都是有基础的预备兵,但还是无法与最精锐的老兵比,进攻后期火力支援不足开初的一半。各类问题都记录在册,包括夜袭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这些只能在训练中改进,彻底避免是不可能的。
    陈新宣布了后面的短期计划,各部都进入休整,分批护卫流民返回林县基地,钟老四的第二总整编为龙骑兵,五百匹战马也运回林县,由登州陆续补充骑兵预备兵过来,与原来的骑兵整编为第五营骑兵千总部,加强第五营的战斗力,把第五营也变成混合编制的营。
    二十九日,吕直从左良玉那里借到两个原来王嘉胤的义子,终于确认了紫金梁是真的,给京师写了详细的捷报,派人专程送往京师,这里离北京不远,北直隶道路也很好,快的话一日,最多两日就能到。
    捷报发出去的时候,陈新正单独召见王二丫和宋闻贤,王二丫是从滑县过来的,陈新前段时间被流寇的游击战弄得焦头烂额,开始知道剿匪的困难,现在的作战地域还只限于豫北这一小块,真要是流寇突入辽阔的中原地区,登州这种模式的军队,很难在不抢劫的情况下追击流寇。所以陈新还是要求王二丫加强大名府的商业网络,最近王二丫一直在忙这事,她费尽力气,在滑县和浚县囤积了一批粮食,随时可以支援远征军。
    陈新要求王二丫把珠宝大部运走,放到各地的商铺变卖,这事情王二丫干过不少,当年登州之乱的缴获也是如此处理的,另外就是希望王二丫帮忙安置部分女子。王二丫连陈新的话也不是全听,她只答应尽量安置识字的。
    商社有商社的规矩,陈新并不强迫她,那些女子大部分都能种地,只是不能当兵。他说完这事就让王二丫先去忙活,帐中就剩下宋闻贤一人。
    两人之间随便得多,陈新给宋闻贤和海狗子发了烟,海狗子给两人点起火,三人一起吞云吐雾,边谈着事情。
    陈新对宋闻贤问道:“宋先生,最近与马祥麟和邓玘的私人关系建立了没有?”
    “都结交了,按大人的意思各送了一些耳朵和银两。”宋闻贤回道,“属下从商社借了一个会蜀地方言的,准备安排他专门负责西南地方,不过此人一向是做生意,显得过于油滑,属下也在犹豫。”
    陈新笑道:“负责一个大地区的人,还是要稳妥些的,但口音也很重要,宋先生能留意到这些细节,可见花了不少心思。”
    宋闻贤无奈道:“没有办法,咱们要打交道的地方越来越宽广,山东、登莱、四川、福建、广东、南直隶、辽东、朝鲜、京师,属下一个人万万跑不过来,外务司现在很多事情还要依托商社,不培养些自己的人,日后这活就没法干了。”
    陈新点头道:“是这个理,本官也时常觉得能用的人不多,宋先生刚来不久,可就又要辛苦先生跑一趟。”
    宋闻贤毫不介意道:“大人请说。”
    “还是去京师一趟。打仗重要,打完过后的事情也重要,所以需要宋先生去一趟京师,跟兵部工部多要些东西。更重要的是,青州府的伏笔已经发动,无论咱们在外地如何布局,登莱终究是根本,所以此事比之紫金梁要紧百倍,必须宋先生在京师主理此事。”
    (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 大行业
    “转了,转了。”
    文登抱龙河边,一处引出来的水渠上一片欢呼,一个水里机械正在嘎吱嘎吱的响着,上面有几十个转子正在转动,一些学生一手用手指握着棉条,另一手抽绪捻匀,变成细匀的纱线,随着几十个转子的转动,纱线也随之旋转,然后缠绕在纱锭上。
    刘民有在水车周围走动,心中颇有些兴奋,这个水力大纺车是他安排给文登大学堂机械班的实验科目,附有很高的奖励,现在才出了初步的成果。
    刘民有对开发何种主力产品想了很久,他需要几个必备的条件,第一是劳动密集型,必须能解决大量人口就业,第二是有足够销量,第三是原材料丰富。他安排商社作了一些调查,棉纺业正好能满足他的要求,如果能发展棉纺业,除了纺织本身以外,还有大量的上下游产业可以发展,比如机械、染色、制衣、运输等,带动的其他消费行业就更加巨大。
    中国的棉纺业在宋代就比较发达,棉花最初传入的时候是在福建和广东,后来江南地区的棉种产量更高,福建和广东的灌木型棉株比不过江南的一年生棉花,闽广的经济作物便向蔗糖类作物转变。而棉花种植到达顶峰,全国各地都在种植,连辽东这样的最北地区都有,从而迅速把麻制衣料淘汰,麻制布料成了几个局部地方的特产,江南地区变成棉纺的中心区。
    棉纺业是比丝绸业更利于家庭式生产的行业,所用的纺机和织机都很简单,单锭的纺机是老少都可使用,通常一个农户一天能织一匹,织好第二日就拿去变卖,换回棉花又继续织,资金上周转很快,最适合家庭作坊,所以在江南发展迅速。棉布针对的市场是普通底层百姓,销量巨大,对工艺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花哨的纹路花纹,所以又十分适合大规模生产。
    相比起来,丝绸行业就很复杂,按照刘民有的想法,丝绸行业出口便利,也是可以发展的,但是调查后发现,丝绸的机械和流程都很复杂,虽然单价很高,但销量远不如棉布。丝绸作为奢侈品,各种独特的需求很多,也就造成产品种类繁多和生产工艺复杂,其生产要经过缫丝、络丝、治纬、牵经、结综、捶丝、接头、提花等工序,每个工序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对登莱而言,培养这些专业人员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原材料上山东没有任何优势,搞倾销未必搞得过江南。
    另外一方面,此时的棉衣已经取代麻制品,成为百姓最常用的衣物,而且是一个自由竞争的行业,不像盐业一样有复杂的专卖制度,以登州目前的力量,难以打破各地的利益纠葛。
    所以刘民有放弃了丝织业,把重点放在棉纺织业上。如今的棉纺业集中在南直隶和浙江,北地在明末时候发明了在地窖中纺织,对南货形成部分竞争,占据了低端商品的市场,但配套的染色、商业等不如江南,每年依然有大量河南和山东棉花南下,这些棉花在江南地区加工后,又返销各地。
    庞大的市场和山东的原料产地,让他下定决心走这条道路,从历史的经验上看,棉纺业也是能推动工业革命的重要商品,登莱天然便具有庞大的销售市场,至少没有关税和无法打破的贸易壁垒。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每年生产六亿匹棉布,是英国人外销棉布数量的六倍,虽然明代人口不如清末,但市场容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刘民有相信这个推动力能带来经济、技术、管理的转变。所以刘民有带着工商司做了一个计划,准备在登莱搞棉纺织产业,水力和人力相结合,不搞单家独户的作坊,一上来就要像其他登莱工坊一样搞集约化生产,从成本上压过江南。
    刘民有希望通过集约化生产、技术创新来加速这一进程。技术创新就是使用新式机器,除了水力纺车外,还会有人力的纺车,以解决大量人口就业。
    商社从各地采购来的机器,刘民有都交给了机械系,包括一些农书,比如王祯农书里面就有人力畜力多锭纺车,每日夜可纺麻一百斤,最高级的水转大纺车,转子数多达三十二个。他推断宋代就有这类多锭纺织机械。
    商社在各地采购了不少种类纺车,普通用的棉纺车中,一般为脚踏动力,比起西方的手摇式单锭纺车来,脚踏式能够让双手解放。明代中国纺机转子大多为三锭四锭,在这个时代也是领先全球的。
    相比起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纺织科技还不如中国十三世纪的水平,因为他们连多锭的概念都没有,直到1764年珍妮机发明才有多锭的纺织机械,而水力纺纱机更是要等到1769年,足足比中国的水力纺机晚了四百多年。
    商社调查结果里面让刘民有疑惑的是,宋代就有用于麻纺织的水力纺车,但直到明末,却从来没有过用于棉纺的水力纺机。此时江南等地也有水力纺车,不过仍是只用于织麻,却没有任何用于棉的水力机械。
    他特意在工商司下面的工业研究室设立了这个项目,然后又从文登大学堂机械系抽调了很多学生参加。奖金很高,研究室和机械系一群年轻人干劲十足,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研究人力纺纱、水力纺纱和织布。
    有了以前工坊、科技班和职业校的积累,有专研精神的人很多,熟练工匠也不少,研究进展得很快,刘民有今日是专门来这里视察项目,同行的还有商社的总管周来福。
    看到出了棉纱线,周来福也满是笑容,他久做商社,对棉布的行情很清楚,一般来说,织布比纺纱快,很多时候是织机等纺机,水力降低了劳力的数量,转子数量是人力的十倍以上,那么登莱的价格会比江南低得多,唯一顾虑的,就是水源可能不足。
    周来福看着那些抽棉条的学生,对刘民有问道:“刘大人,这个水力纺纱机倒是好,就是这个棉条,若是还是要人力来抽,实际也节约不了人,最多是省力一些。”
    刘民有对这些具体的细节还不太清楚,他转头看看负责水力织机的人,便是他熟悉的关小弟,这个小孩才十七八岁,但从机械班出来已经做过多个机械项目,每次都表现很好,小小年纪就成了工坊里面的技术主事,还在文登大学堂兼职教习。
    关小弟恭敬中有点骄傲,对两人道:“两位大人,从棉条抽绪,便是棉纺有别于丝麻织物的最要紧的一项,俺们一起研究过江南的织机,他们的转子一般为三锭四锭,盖因纺工一手执棉条,一手抽绪,五指之间便最多四条,由此锭子不能超过四个。”
    刘民有和周来福都不懂这些,认真的听着关小弟讲解,他们看关小弟的神态,应该是有预案能解决。
    关小弟继续道:“蚕丝的难处在缫丝和合丝,到纺丝之时已较容易,麻亦长,难在绩而不难在纺,是以合用多锭纺机,棉花单丝甚短,又互相缠绕,纺纱前只能搓为细长棉条,双手边纺边抽,必须手指之间执棉条,要增加锭子,就得在抽棉条上下工夫,属下在一江南纺机上发现一物,是一个可以带五锭的木条(注:天工开物纺搂图2),由此想到一个法子,用两个木制长条当作两手,由两人操作,三四个人便可管四十至六十个锭子,如今在人力纺车上试验,待稳妥之后再上到水力纺车。”
    工业研究室的主管对刘民有两人道:“关小弟确实机灵,这个双层木条虽是看着简单,但无论水力人力,实乃棉纺机之关键所在,目前看来颇为可行,下官打算定关小弟为首功,拿一等奖金。”
    周来福听完问道:“人力和水力最多的带几个转子?”
    那主管道:“人力眼下是实验的八转和十二转,后面实验二十四转,水力可到六十转。”
    周来福听完默默计算了一会,他对刘民有低声道:“眼下棉纱最多的是松江,他们中品售价一般每匹一钱五六分银(注:《阅世编》),其中棉价约一钱一二分,毛利大约两成,运到北地售价每匹三钱银,若是我登莱能做出相同之物品,已是占了地利,走海运去天津和宁远,亦比运河便宜许多。工坊之分工细作,远超那些小户,又占了人和。如今再有这纺机,赚相同的银子,咱们的价不会超过二钱二三分,在北地能很快胜过那南货一筹。”
    刘民有想起这个巨大的产业,也有些兴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