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陶兄弟,我来的路上,听人说,这里还有野人,大伙一直都琢磨这个事情,可是也一直没有见过,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回事?”蒋仁问道。
“野人 ?'…'”陶真一愣,随即笑着说道:“野人倒是没有,蛮人倒是不少,不过,你要是看见拿着家伙的蛮人,可不能大惊小怪啊,那是大人招募的蛮兵,为咱们打仗的!”
“那他们就不祸害咱们百姓?”蒋仁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们敢?”陶真乐了:“有军法在呢?他们不要脑袋了,偷东西的最轻都是二十军棍,那么大的棍子,二十军棍下来,这月你就不要想下床了,至于抢东西的,轻一点的是利箭穿颊五十军棍,没死的话,还得拉出去游街示众,重一点的,直接就斩手断肩了。再重的事情,好像没人犯过,估计不用报到民事衙门,直接就被他们的官长枭首了,他们丢不起那人!”
“这么苛刻?”蒋仁吓了一跳:“就不怕军法太严厉了,他们作乱吗?”
“那得借他们几个胆子才行,咱们风字营可不是纸扎的!”陶真不屑的撇撇嘴:“你当你还在南直隶呢,那些没用的兵丁见惯了吧,蛮兵们要做乱,都不用风字营出手,就咱们各个庄子里的人,随便拉出几百就能弹压了他们,更别说比咱们厉害十倍不止的风字营的兵了!”
“那要是你说的那个……风字营的兵,欺负咱们百姓呢,咱们有没有讲理的地方?”
陶真放下手中的馍馍,两只眼睛凝视着蒋仁:“蒋大哥,你的顾虑我知道,我和你们一样,来的时候,也是光棍一条,而眼下,我娶了媳妇,有了田地,而进风字营,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了,你觉得,像我这样的人,会祸害咱们乡亲吗?”
“或许……或者总有那么坏了一仓谷子的老鼠!”蒋仁呐呐的说道。有些赧然。
“如果真有这样的害群之马犯了事,无论你去城里哪一个衙门,我想,没有人敢置之不理的,新城,是大伙的新城,不管什么人想为非作歹,大伙都不会放过他的!”陶真斩钉截铁的说道。
“啪啪!”不知道什么地方,传来一阵击节声,陶真抬起头来,只见在自己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围拢了一圈的乡民,一个个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如此,蒋某就放心了,来,蒋某以水代酒,敬陶兄弟一杯,愿大伙的日子,从今天起,越过越好!”
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城保留区
“这是今天的第几起了?”民务理事衙门里,理事董千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对着他身边的一个书吏说道。
大量涌入新城的流民们,给新城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足够多的麻烦。这些麻烦,除了内部消化的,那些凡是涉及到朝鲜人,甚至是教习营的家属的争执纠纷,却是没有人能够做主,只得一层层报上民事衙门来。
如今的新城,原来改制的管理机构,如云青山的军务理事衙门,主要由天机营的官兵担任,眼前的只能却是有点蜕变为后世的警察机构,专司管理治安,盗捕,刑名一事了,而真正的作战,以及后来来到的风字营一手包办了,严格来说,他们已经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机构了,虽然他们的装备配置,和作战部队的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孙大海的内务理事衙门,则是更像是担任的宪兵、纠察一样的职能,至于情报刺探,反谍之类的职能,也大都剥离给了天机组。
而民务理事衙门,无疑是目前最为繁忙的衙门,几万人的安置,生产诸般事宜,无一不是需要他们妥善安排的,甚至连这些打架扯皮的小事,也要送到董千秋这个理事的案头来,他脑袋不发胀才怪呢。
虽然他要像余风这个总理事负责,但是,余风只抓大事,只决策大方向,这些小事情,他是不管的。所以,在新城,董千秋更像是一个负责的知府知县的角色,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以至于,现在都有同僚开玩笑的称呼他为“董城守”了。
“这事情,在大人下次召见的时候,一定要提出来了,这么大的理事衙门,怎么就没有专门的一司,处理和这些蛮夷的纠纷,这样的事情,每天来上那么几起,还要不要人活了!”
董千秋好像是在发牢骚,又好像有着几分认真的说道。
那书吏跟着他也有不短的日子了,对自己的这位上司的脾性,多少也有些了解,也有胆子在旁边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我看啊,这些争端,大都是这些蛮夷们不懂礼法,一个个又脾气暴躁,一顿板子下去,也就老实了!咱们总不能为了他们,责罚自己的百姓!”
“你是这样的想的?”董千秋正在用手指头揉着太阳穴,听到这话猛地停下手来:“你是说,我判案子的时候,对咱们的汉人要多护着一些?”
“大伙儿都这样想的啊!”那书吏毫不在乎的说道:“这里可是咱们的地方,哪里轮得到这些蛮夷指手画脚的,教习营的家眷就算了,那些高丽人,算是什么东西,大人你看看,要不是您下了严令,那些高丽女人不许袒露双乳在人前,这些高丽女人还不满街都是,这种有伤风化的事情,他们做得如此坦然,这和没开化的野兽,有什么区别,咱们犯得着对他们客气吗?”
朝鲜人有一个很奇怪的风俗,没出阁的黄花大闺女还好,在那些已经嫁人的朝鲜女人中,流行一种奇怪的装束,下身裹得严严实实,但是上身却是喜欢穿着一种露着双乳的奇怪的衣服,而且,这样的装束,无论老小,都视之为天经地道。
这种奇景,让开始到朝鲜的天机营的官兵们,颇为大开眼界,每逢有这样的女人上街,一个个都是仿佛看西洋镜一样,兴奋不已。虽然各级的营官严加约束,没有出什么乱子,但是这样,也太影响军心了。等到第一批迁移来的百姓来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变得没法忍受了,大明的审美观,可没有退化到这种地步,在大明的百姓眼里,这纯粹就是道德丧失,不知羞耻,不知礼法的表现,在百姓的要求下,这些朝鲜女人,被勒令在人前,必须穿上上裳,但是真正有官方干预,让这种勒令成为官方的公文律令,还是在董千秋正式上任以后。
说句心里话,董千秋对于这些朝鲜人,也没有多少的好感。男人们一个个游手好闲,不事劳作,女人们一个个不知羞耻,他都耻于和这些人共处在一座城池中。但是余风可是严加命令过,必须和当地的百姓,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不希望,新城的坏名声,从这些百姓的口中,传到朝鲜各个地方。
这就让董千秋有些为难了,以前大家相处得勉强还算是和谐,毕竟,新城没有给侵犯他们的利益,反而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但是眼下几万百姓一下子涌了进来,他们的生存空间,一下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新居民的圈地行动,很多都将他们世代开垦的田地圈了进去,这些朝鲜人虽然开始畏惧风字营的武力,但是等到他们发现,风字营其实并不像他们国家的那些贵族老爷们那么样对待他们之后,他们的胆子也大了一些,居然也敢和那些百姓们对着干起来,甚至不怯将官司打到理事衙门来。
虽然整个新城的范围内,不过是几千朝鲜百姓,但是,就这几千百姓,在这半个月里,给董千秋惹的麻烦可还真不少。
“这事情,哎,我去求见一下大人!”董千秋还真不知用什么例子来安置这些人,只好将这个难题继续上交了。
“我们衙门的人都是这么想?”余风听到董千秋的述说后,问出了一个和董千秋先前相似的问题。
“不光是咱们衙门里的,这些天,各个庄子来领粮食农具的人,学生也找几个人问了!”董千秋清清嗓子,对着上面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小不少的年轻人说道:“百姓们也是这样想的!”
“这样啊!”余风沉吟起来,这样的苗头,可不是什么好苗头,居然在自己的领地里,阶级就开始产生了。这三大阶层,很明显的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在这最顶端的,自然是人口站着绝对优势的汉人阶层,在中间的,是为自己效力成为自己的雇佣军的番人,这其中包括佛朗机人,扶桑人,印度人,甚至南洋一些不知道小国的外国人,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属,因为也是在为新城做着贡献,和风字营的官兵甚至还有这同袍之谊,所以,新城对于这些人,还是有着包容接纳的心态。
处于这个阶级金字塔最底层的,无疑就是这些原来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朝鲜人了,这些人,除了他们的土地,一无是处,甚至还消耗着新城民众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资源,而没有一丝贡献,自然就惹人生厌,甚至被民众们视为累赘了。而且由于他们一些奇怪的风俗,这些人,更是和新移民们格格不入。
而实际上,这些朝鲜人和他们的土地,已经被一纸合约,被他们的朝廷打包租借给了余风,这些人连他们的土地也是余风的,如果余风狠一点,像美国人对付那些印第安人的土著一样,也不会有多少人来为他们喊冤。问题是,眼下,不仅仅是这么几千个朝鲜人,在新城外面还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朝鲜人,为了一时之快,将自己推到所有朝鲜人的对立面,那无疑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朝鲜的官兵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但是朝鲜的“义军”,那些由民众自发组成的游击队,可是非常有名的,余风不想在朝鲜,还玩上一玩,占领军对战游击队的游戏。
“要不,将这些朝鲜人驱逐出去,百姓们不愿意看到他们与民争食,我民务衙门也不愿意每年拿出那么多的粮食养着他们!”董千秋提议道,在他看来,这是最不伤天和的办法了,大人宅心仁厚,但是那也不能当冤大头啊。
“不妥,长渊也不会接受这些人的,话又说回来,没准过了些时日,这长渊也成为我们,到时候又要送走他们一次,岂不是麻烦之极!”余风摇摇头,否决了他的建议,自己驱逐这些朝鲜人,无疑是将自己在这边开疆拓土的心思表露无遗,这事情传出去之后,再迟钝的朝鲜朝廷,也不会不作出反应,自己没必要给自己惹上这么一身骚。
自治?对,朝人治朝!余风猛地响起后世那位伟人的创举来,一国两制!在自己领地里如果施行“一地两制”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单独开辟几个封闭区,将这些朝鲜人迁移进去,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将他们和自己领地其他的汉人分离开来,这样的话,虽然剥夺了他们一点点的自由,但是,基本上,就没有产生摩擦的可能性了,而新城与他们这些朝鲜人的交涉,通过他们的头面人物进行就可以了,再也不用耗费精力,为某一家,某一户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折腾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安置了他们,可以为自己换的一个好的名声,给他们土地,他们自然就饿不死自己,如果他们需要更高质量的生活,那就需要他们自己去争取了,这样的措施,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不会有人来指责余风的不是。
“就这样办!”余风下定了决心:“董理事,这个事情,我有个想法……”
第二百一十五章 春游诉衷情
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当身着棉甲的士卒们,发现在操练之后,再套上一身厚重的棉甲,实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的时候,他们这才意识到,寒冷的冬天已经消失了,而生机盎然的春风,已经吹拂到了他们的脸上,是那么的令人舒爽,那么的沁人心脾。
热火朝天的春耕已经开始了,从新城走出去,四处的田野上,处处都是可以看见忙碌的人群的欢声笑语,他们播撒着种子,播种着希望,没有人怀疑,只要他们付出了足够的勤劳汗水,他们脚下的土地将会给他们何等的回报。
“回去吧,雪娘!”余风揽着赵雪娘的肩膀,温柔的说道:“天气峭寒,就算你身子骨受得了,越儿也受不了啊!”
赵雪娘的身子已经很是明显了,昔日窈窕的身材被如今鼓鼓的腹部取代,但是在余风的眼里,这个时候的这个小女人,才是她这辈子最美丽的时刻,在她的脸上,洋溢的神色中,更多了一份母亲的风采和骄傲。
雪娘要到城外来看看,说是气闷的很,余风开始是不答应,如今的天气,可是很容易着凉,而雪娘又快足月了,这个时候,万一出了什么岔子,身子染了风寒,那他可就哭死也没有地方去买后悔药去了。
但是,一向温顺得像一只小白兔的赵雪娘,这一次却是执拗得很,无论余风怎么劝说,也不肯打消这个念头,最后,余风只得退而求其次,去城外看看风景可以,但是,必须坐在马车里,而身边更是无时无刻都必须有人。这也许有一点点冒险,但是谁叫余风好歹也是知道一些孕妇知识的,他可是清楚的记得自己不知道在什么电视节目里听到过,让孕妇保持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