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宗教上,英法俄对于泛伊斯兰主义只有无尽的敌视和憎恨,伦敦更是将穆斯林人民视作任人奴役的牛马,唯有德意志帝国对贵国持同情态度。10年前,我父德皇陛下作为第一位莅临穆斯林圣地的欧洲君主抵达耶路撒冷,并捐献了一座清真寺以供真主信徒朝拜,这足以证明德意志对贵国在宗教领域的包容与坦诚。而在军事上,英国人则更是无力在波黑问题上给予贵国援助;就凭他们那支被布尔人一顿狠揍的白痴军队,只要投送到混乱动荡的巴尔干半岛,那么其作用只能是帮助奥匈军团刷出无数的战斗王牌!”清英眉头一挑,直截了当地说道,“面对同情贵国的文化和处境、并为贵国带来了切实利益的德意志,和屡屡将贵国弃如敝帚、且不为贵国提供任何实际利益的英国,我相信大维齐尔您的选择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卡米尔闻言沉默了下去,过往的情形开始在他心中悄然重现。

    在之前的几十年里,除了苏丹哈米德这个暴君之外,奥斯曼帝国政坛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拥有不弱的亲英情结。这不仅在于大英帝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光芒辉耀亿万景仰,更在于他们是奥斯曼帝国首屈一指的贸易伙伴,以及他们同世仇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战。由于英国商品对土耳其国内市场的占领,使得这个本就奄奄一息的“欧洲病夫”在经济上对伦敦产生了强烈的依赖;为了不让国家财政完全沦为法国控制下的“国债管理委员会”的傀儡,奥斯曼帝国必须紧紧抱住对英贸易的大腿。除此之外,由于奥斯曼与俄国之间那长达数百年的历史积怨,使得土耳其人对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将俄国打得满地找牙、且在世界范围内与俄国进行针锋相对的抗衡策略的英国抱有强烈的憧憬与好感;他们恨不能化身于彼,手持锋锐的长枪利剑,将胆敢把伟大的伊斯坦布尔称为“沙皇格勒”的斯拉夫牲口们统统撕成碎片。

    基于这些缘故,奥斯曼帝国便不由自主的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向英国靠拢,而英国也需要扶持一个在巴尔干、博斯普鲁斯海峡、高加索和中亚地区遏制俄国巨人扩张的势力,由此开启了英土关系的蜜月期。除了双方贸易额显著提升之外,大量皇家海军军官也开始进入奥斯曼舰队之中,并为这个垂垂暮已的老朽帝国训练出了一支能够在爱琴海上展示力量的地区存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局势的变化,却使得原本良好的英土关系正在逐渐失去它赖以为系的外在条件。

    在感情上,和奥斯曼勉强做了这么些年朋友的英国已经越来越不能容忍这个野蛮落后、孱弱贫穷的异教徒国度;这就如同高贵庄重的绅士名流,要忍受一名完全没有任何礼仪素质的土包远亲长期寄居在自己装潢jīng致、格调高雅的别墅中恣意行事的情况一模一样。奥斯曼帝国鞭笞苛政和残暴屠戮的恶名,一直以来都让伦敦感到臭气冲鼻。随着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野心因柏林条约受到有效遏制,以及俄国战略重心的向东转移,失去了大部分战略价值的奥斯曼便无可避免的被英国给一脚踢开;伦敦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和这个野蛮国度划清界限,以便维持自己文明国度的光辉形象。

    如果说英土关系的恶化是由于俄国扩张重心的东移、使得奥斯曼抵抗俄国的作用急剧下跌;那么此番俄国在远东作战失败后将目光重新放回巴尔干,似乎便是英土关系转暖的一个契机。然而现在的欧洲形势,已经和半个世纪前有了天地般的区别;德国在中欧大地上的崛起严重损害了欧洲的力量平衡,英国迫切需要拉拢俄国来在东边牵制普鲁士这架能量惊人的战争机器。尽管英国依旧坚持伦敦海峡公约,坚决反对俄**舰拥有正常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权力,但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这对死敌究竟该何取何弃,伦敦决策者们的心中已经是宛如明镜。对于英国而言,阻止德国独霸欧洲无疑是最需要做的当务之急!因此,通过疏远奥斯曼的态度来博取俄国对英国的好感,也成了伦敦所必须采取的策略。

    而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英国与夙敌俄国的接近无疑是严重的背叛。这两个老牌列强的相互接近,顿时就将奥斯曼置于极其不利的境地。失去英国支持的奥斯曼,将在抵抗世仇俄国扩张脚步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因为俄国虽然在远东战场上损失了大量的舰队和军费,但其部署在欧洲的那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庞大军队却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力有限而仍旧健在;黑海舰队更是由于伦敦海峡公约的约束因祸得福,以一个毫无任何损失的完整阵容威凌整个土耳其北部沿岸!尽管目前英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上还坚持着原则,没有丝毫松口的迹象,但随着德国实力的不断提升,天知道英国人会不会为了笼络住那群贪得无厌的斯拉夫牲口,而选择将光荣的伊斯坦布尔作为诱惑许诺给沙皇?到那时,奥斯曼帝国又拿什么力量来抵挡?

    “大维齐尔阁下,贵国与其在英俄之间寻求走钢丝般的脆弱平衡、且最终必然会因英国的出卖而摔得粉身碎骨,倒不如选择与我德意志帝国进行全面合作!德意志拥有充足的商品和资金,足以能够保证贵国在经贸和投资上的一切需求;德意志也拥有冠绝世界的陆军和庞大的海军,足以帮助贵**队走完现代化改革所需的道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以及贵国,都是需要改变当前的旧世界,重新分配阳光下利益的国度。共同的国家属xìng,使得我们能够较其他势力达成更加坚定的同盟。贵国不想在俄国的侵略下保卫伊斯坦布尔么?贵国不想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么?贵国不想重现昔rì帝国繁荣富强的景象么?只要贵国愿意同友好强大的德意志联合,这些英国人给不了贵国的,我德意志帝国都会给到!”清英的声音划破了房间中的寂静,在卡米尔混乱斗争的脑中轰然回荡。

    “改变当前的世界,重新分配利益么……”卡米尔喃喃重复了一句,眼中渐渐亮起明锐的jīng光。他凝视着眼前的青年,而后徐徐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掌指间满是温暖和舒滑的感受。(未完待续。)





第266章 友好恢复

    在清英的胡萝卜诱惑下,卡米尔最终决定同奥匈就波斯尼亚问题达成妥协。

    诚如这只青年所言。英国之所以会对土耳其新政府采取友好的态度,其核心目的无疑是为了挑拨德土关系,遏制德国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势力扩张,而绝非是真心相与奥斯曼帝国达成真正的友谊。这从他们竭力用嘴炮煽动土耳其人对奥匈吞并波黑的愤恨,但却袖手旁观、不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援助便可足见一斑。如果土耳其按照英国人的剧本演下去,死揪住波黑问题不放的话,那么他们不仅收不回那片土地、在英国人那里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更会无端得罪德奥这两个目前在陆地上风头正劲的大国,这显然是一笔极不划算的买卖!

    而如果选择息事宁人,与奥匈帝国就这一问题达成妥协的话,虽然在面子上有些过意不去,但却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除了一笔相对土耳其财政而言颇为可观的“赎金”之外,由此可能带来的关税提升更是令人激动的前景。虽然奥斯曼帝国的关税是由列强共同商讨决定,德奥并不能直接控制,但德奥两个大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支持态度,却无疑能够极大提升土耳其这个法案在列强会议中得到通过的可能性。而一旦这一设想成为现实,不仅将为政府开辟一笔源源不断的丰厚收益,更可对本国脆弱的资本萌芽加以庇护,使之能够在高关税壁垒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帝国向前隆隆运转。

    比起对泛伊斯兰主义怀着极端痛恨、将万千穆斯林视作牛马奴役、侵吞奥斯曼帝国大量土地、且不屑给予土耳其任何好处的英国。对伊斯兰世界持友好同情态度、双手干净的来到帝国国土、且能为帝国带来切身利益的德国显然更能被土耳其人所接受。更何况在这一位面。自安卡拉继续向东的中东铁路修筑几乎都是德国企业在一力独支;这条大幅拉动国民经济健康提升的动脉枢纽。足以证明德国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为得到奥斯曼帝国友谊的诚意了!

    来到伊斯坦布尔第三天之后,清英终于感受到了当年威廉二世到访时所受到的热烈欢呼。奥匈帝国对土耳其人的适当让步,有效缓和了双方在两个月前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从反对哈米德统治和敌视奥匈的狂热情绪中冷静下来的土耳其青年党人和自由党人,开始理性审视当前帝国所面临的情形,亲德思潮顿时又重新占据了上风主流。见此情景,清英决定趁此有利时机一举搞定土耳其人的外交站队;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访遍了现任土耳其政府的掌权巨头、以及诸如希米尔帕夏、恩维尔等即将登上政治舞台的史上铁杆亲德派,同他们推心置腹的交流了有关两国合作的意义。以及之后将会实现的美好前景。尽管马不停蹄的来回奔走和殚精竭虑的谈判拉拢工作量极大,让清英的精力为之极端疲累,但土耳其青年党政府的外交态度逐渐转变,却是让他的工作没有白费!

    不过让清英感到有些伤脑筋的是,这个奥斯曼帝国新政府的对德态度,也就仅仅是从之前的敌视转为现在的友善而已了。对于清英所提出的结盟意向,几乎所有的高层掌权者都予以了婉拒,只有恩维尔这种比清英年长不了几岁的毫无实权可言的少壮派军官们反应积极。首席国务大臣卡米尔虽然被清英所说动,其执政态度开始偏向亲德立场,但这也是建立在奥匈帝国承诺给土耳其一个顺坡下驴的补偿方案、以及中东铁路能为奥斯曼本土经济产生切实拉动作用的基础上所采取的策略。也就是说。土耳其人选择亲近德国的对外策略、以此获取双赢的利益这当然没有问题,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会和利益过不去;但如果要将这个帝国绑上德国的战车上的话。土耳其人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外在条件上却都没有做好准备。大英帝国虽然远不像半个世纪前那样有着独领风骚般的辉煌光耀,但如今的威势却仍是稳居世界最顶尖行列;被称为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帝国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威压下,对不列颠有着发自内心本源的畏惧。每当清英拿出那份早已拟好的德土防御同盟协定,卡米尔等奥斯曼帝国核心要员都对其避如蛇蝎;他们仍旧抱有左右逢源的中立幻想,希望自己能在英德两国的巅峰对决当中得到独善其身的保全。

    对于这一情形,清英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了。自己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拉拢土耳其人,奈何这群满是伊斯兰异域风情的家伙却是打定了走钢丝的主意,执意不肯做出站队的决定。要想让这个帝国完全搭上同盟国的战车,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影响的输出,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立场。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清英决定重新拾起自己之前在土耳其局势未曾发生变动之时所做出的决定,即向奥斯曼海军兜售德制的无畏舰。

    在此之前,清英就有过让奥斯曼海军列装无畏舰、为德国舰队在波罗的海减缓压力的想法,但由于新组建的奥斯曼政府对德国的莫名敌视态度,使得德国只能暂时将这一计划束之高阁。现在随着奥匈在波黑问题上的适当退让、以及清英对伊斯坦布尔所进行的友好访问,德土关系重新回归正常;对奥斯曼海军推销无畏舰的想法,便在清英心中重新提上了日程。

    ——————————————————

    自从无畏号下水的1906年起,世界军火市场便掀起了一轮新的采购热潮。除了英德列强们开始为本国军方海量采购无畏舰以外,其他的二三流国家们也在密切地关注着这一号称是划时代意义的强大兵器。由于有了资本运作这么一个神奇的手段,使得国力羸弱、工业脆弱的三流国家也拥有了装备这种代表了一流工业成就的尖端武器;而在这一领域,地处南美的巴西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07年,2艘标准排水量高达19300吨的米纳斯?吉拉斯级战列舰在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和威克斯造船厂铺下龙骨;巴西人用自己海量狂溢的财政支出,给意图染指海洋的野心政权和贪婪的船厂商人们开了一个彪炳青史的好头。

    对于买方而言,无畏舰无疑是其实现海洋野心的最佳利器:拥有了无畏舰的海军舰队,能在地区冲突中将那些还在使用旧式防护巡洋舰的敌国武装打出翔。而对于卖方而言,一艘无畏型战列舰的售出,不仅意味着一桩180万到250万英镑的生意和在未来3年时间里为数千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