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将领噗通一声跪下,言道“是的,末将也这么说,可是翟大爷说,军令也要看人才行,当年若非翟大当家提携您入瓦岗寨,哪里有蒲山公营的今日。眼下我来抓他,岂非是要在他们翟家人头上撒尿。于是他不肯我们进府拿人,还放话若是真要拿人,就请蒲山公亲自去一趟提人。”
李密转过头,冷哼一声言道“还真当自己是个角色了,你给我带一营的兵去,直接去府上拿人,谁反抗就一并抓了。拿人之后,当场就斩了,人头挂到城门去安民,之后回营你再去自领十个军棍,我蒲山公营军令如山,绝不更改,焉能因为对方一席话,就退缩回来问我意思。”
“诺。”这名将领头上汗滴如雨。
李密最后挥了挥手言道“不过翟大当家那边,我会去解释的,快去拿人吧。”
“诺。”
“草寇就是草寇,就算给他皇帝当又怎么样,沐猴而冠,永远脱不了那股匪气。”李密幕僚房彦藻冷声言道。
李密摇了摇头,言道“不可如此说,翟大当家是个豪杰,只是他那位大哥太不争气了,总之慢慢教吧。”
“教也要学才好,你看那翟弘整日只懂得用裤裆里的东西想事情,这五郡初定不过半年,他已是娶了十一房媳妇了,更不用说他的家将,攻下一城,想得第一件事就是换老婆,至于其余人也是自持资格老,眼下各个都以功勋自居,也不看没有密公你的筹谋,瓦岗寨哪里有今日。这样的人,不足与谋大事。”
李密远远见到魏征,祖君彦过来,摆了摆手言道“翟大当家还是明白事例的人,不必再说了。”
“参见蒲山公,不知要我们来何事。”魏征,祖君彦一并行礼。
李密点了点头,言道“你们前一段出使上谷倒是辛苦了,祖记室,我要借助你的文采,写一篇檄文。”
“檄文?”祖君彦言道,“这本就是卑职份内的事,不知蒲山公是要征召,还是布告,还是讨贼?”
李密言道“我要向昏君伐罪!”
李密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抬起头。李重九看着黄河浊流,言道“昏君之恶,更浊于黄河之水,罄南山之竹难以书,此文就‘为李密檄洛州文’(注一),为我率大军渡过黄河,攻打洛阳,先声夺人!”
注一为李密檄洛州文,此文为祖君彦起草,为史上三大檄文之一(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章 反王们的机会
听闻李密要渡河;率大军攻打洛阳;房彦藻脸上没有多少意外之色;显早已得知;而魏征;祖君彦对望了一眼;却是没有料到。浪客
“怎么了;很意外吗?”李密轻摇羽扇;笑着言道。
魏征低下头言道“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攻东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攻其之必救。”
李密笑着将折扇一挥;言道“我懂得你意思;你担心我攻东都;会引得隋军四面来救;而陷入苦战对吗?”
魏征低下头言道“蒲山公英明;在下听说要砍倒一棵大树;要先伐其枝;再伐其干;骤然一举而下;恐力不足。”
李密尚未说话;一旁房彦藻哈哈大笑;言道“魏兄去一趟上谷;必受了李重九的蛊惑。”
魏征呵呵笑了两声;却没有反驳。房彦藻将袖袍拱起;言道“当时司马错劝秦王伐蜀而不伐周;乃是因为周天子尚在;且并无过失;如此取恶名也。而今天子无道;四方百姓无不揭竿而起;恨不得诛之。若密公能率大军伐洛阳;无疑是肩负天下之望;百姓无不翘楚以盼;顺应民心而为。”
李密听房彦藻之言;颔首微笑;显然有十分赞同。
魏征见李密意已十分坚决;但是觉得应该勉强一劝;言道“我听说洛阳;有张须陀;裴仁基;刘长恭等大将驻守不可轻取;何况洛阳水运便利;一旦我们来攻。从江都;涿郡的隋军必然四面来救。我们瓦岗军等于是同全天下的隋军在作战。”
房彦藻笑着言道“张须陀勇而无谋;既骄且狠;密公可一战擒之;至于裴仁基;刘长恭更是名过其实;而我军若攻洛阳;隋军四面来救岂不更好;如此各地兵力空虚。义军必然更胜于以往十倍。”
“恐怕有人渔翁……”
李密笑了笑;言道“窦建德来信已说;若是我瓦岗军攻取洛阳;他愿以整个河北降之;若我现在进河北;窦建德很可能与我一战;现在窦建德声势不在于我瓦岗之下。若是两军相搏;只能让昏君嘲笑。另外晋阳留守的李渊也来信。”
说到这里李密脸上露出几分骄色。李渊信中说;吾虽庸劣;幸承余绪;现今年迈;更无大志。幸有弟在;春秋正盛;夺取九鼎;舍弟其谁;老夫愿附翼其后。与四海英雄共推弟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除纣王于牧野;岂不是盛事。(注一)”
想到这位昔日的俊杰;陇西李氏的唐公;对自己一味卑辞;李密不由是狂喜。他自上了瓦岗寨之后早有大志;一心要进取洛阳;后为李重九;魏征;柴孝和等人力劝这才暂时经略河北。眼下他在河北已有五郡;麾下二十万之众;精兵数万;势力颇为可观。而现在李渊;窦建德都支持自己攻打洛阳;到时若攻下洛阳;他就是天下之主;就算他们也不拥立;他也有天下民众的支持。何必再去河北那与段达;薛世雄苦战;与窦建德争河北;那不是自己削弱反隋势力的力量。
而李重九他们说的也十分有道理;但是眼下瓦岗军最大的敌人是大隋;并非是李渊;窦建德;先与他们联合灭了隋;再瓜分天下也是不迟。现在要击倒大隋;必然有人强攻东都;李密觉得自己应当仁不让。
阴山南麓;青山覆雪;一条白灰色土道直入崇山峻岭之间。
白灰色的土道上;上千彪悍的突厥战士正策马缓缓徐行;在队伍之中;一头辫发的阿史那俟利弗正送李渊使者刘文静;向南而行。刘文静不敢怠慢;这位阿史那俟利弗是始毕可汗的弟弟;现为泥步设;掌突厥东牙之兵;同时对方也是对中原局势最为洞悉的突厥人之一。
双方才没聊了几句;阿史那俟利弗手指麾下这条灰白色土道;言道“刘先生;我们脚下此道;就是你们汉人口中白道;这里距离平城;也就现在定扬可汗所据的的马邑郡善阳县不过五日马程;很快你就可以同唐公复命了。”
见阿史那俟利弗一副指点自家江山的模样;刘文静却是别有一番心态;这脚下之地原来是大隋最北定襄郡;北抵阴山南麓的大青山脚下。不过一年前;正是此人与始毕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咄苾;就是牙直阴山以南;五原诸部的莫贺咄设;攻破了定襄郡大利城;夺取定襄全郡。
五原郡郡守张长逊;与阿史那咄苾结义为兄弟;全郡已臣服突厥。灵武郡白瑜娑聚众十几万臣服突厥。加上据马邑;娄烦;雁门三郡的刘武周向突厥降伏。眼下突厥已是不知不觉之中;将大隋六郡;都暗地里拉拢向自己一方;其势力从阴山一口气延伸至长城以南。
不过刘文静心底虽这么想;但面上言道“这还要多亏了;大汗;还有泥步设的鼎力支持;在下才能这么快完成唐公交代的事。”
阿史那俟利弗哈哈一笑;言道“不说那么多虚的;说起这白道;当年魏帝在时此筑白道城;对了;后来魏帝又在此建了武川镇;以防我们这些胡人;如果我没有记错;唐公的先辈也是出自武川镇是。”
听到这突厥人这么说;刘文静脸色一变;暗暗佩服其对汉人形势的洞悉了解。刘文静言道“正是;不过不仅是唐公;当初八柱国;十二将军也多出自武川镇。”
这武川镇实际上诞生了周;隋两朝皇帝的祖上;包括李渊祖上也是。
阿史那俟利弗将马鞭抖了抖;另一手摸着下颚的铁须言道“同饮过此武川水;如此说来我们两家也不是外人了;这一次唐公要兴兵;可汗让康鞘利等送马千匹给太原;又允诺唐公若是入关;我突厥人马任你所需;只是唐公为何谦词;只要了五百勇士;两千匹马?”
刘文静后背为冷汗打湿;低声言道“多谢泥步设厚意;只是突厥大军若攻取关中;刍粟所费巨大;并非是我们可以供给的;这点还请明察。”
阿史那俟利弗笑了笑;言道“刘先生不必紧张;我只是一心想为唐公打算而已。既然不愿;也就说了;只是唐公一时不肯说起兵的时间;说需要等关中隋军主力东进;关中空虚才可;这点我大是不明白。”
“我想若是兵力不足;唐公大可以借助我们突厥大军啊;大汗不是说了;任多少随你所欲。若是唐公再推脱下去;我总觉得诚意不足啊。”
刘文静现在额头上也是滚落大汗;在这个冰天雪地之中;将心底实话道出“此并非唐公推脱;在东都有隋军主力十几万;都是精锐;若是我们现在攻打长安;东都隋军主力必然倾力入关中解围;到时自能功亏一篑。所以我们只能等李密瓦岗军先攻打东都;甚至将关中隋军调往东都;我们攻打关中才有把握。”
刘文静想着;来前李渊与自己说的话。
李密此人妄自矜大;现在我若攻打关中;若惹了他生怒;乃是更生一敌。倒不如我书信一封;以卑辞推奖之计;以骄其志。一旦李密渡河攻打洛阳;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而我得专意西征;待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注二)李渊说完之后;就当着刘文静的面;修书一份给李密;说自己老朽不堪;而李密正是年轻可锐意进取;愿附庸其后;一旦他攻下洛阳;就推举他为天下之主。
阿史那俟利弗听刘文静的解释后;言道“刘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若是瓦岗军一日不攻洛阳;那么是不是唐公就一日;不肯举旗对抗大隋。要知道为了成全你们起事;可汗还说服阿史那奈(注三);投靠你们李家;若是你们迟迟拖延;我们突厥的良马战士;不就是白送了?”
刘文静深知这位突厥男子实是一个可怖的对手;当下他言道“泥步设请放心;瓦岗军一定会南下攻打东都的;最迟不超过今年三月;绝不敢欺瞒可汗和您。”
阿史那俟利弗微微一笑;言道“我哪里还有不放心唐公的;不过笑言罢了。”
刘文静听了将额上大汗一抹;松了一口气言道“多谢;若我军能入长安;一切按照旧议;民众土地入唐公;而金玉缯帛归突厥。”
阿史那俟利弗仰头发出如狼如枭般的笑声;言道“就一言为定;若是到时唐公不给;我们突厥人就自己去关中让了。”
刘文静身子一紧;脸色再度剧变;深深地埋下头来。
而在御夷镇;李重九此刻也收到了李密讨隋炀帝的檄文。李重九见此长叹一声;李密比历史上多忍耐了半年;终于还是憋不住南下攻打东都了。这样的结果对于李重九而言;一弊一利。
弊当然是李密此举;最终还是便宜了李渊。但至于利的;就是李密既然拱手让出河北;那么李重九夺扔北的机会就来了;如此少了他少了一个竞争的最大敌手。
而随着瓦岗军南下;相当于后世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将天下隋军的吸引力皆牵向东都;如此各地反王;包括李渊;李重九的机会也就到了。
注一注二这两段对话皆见于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四;原文很生涩;本文作了通俗处理。
注三阿史那奈;即史大奈;西突厥特勤;为隋将;之后投效李渊。
第两百二十一章靺 辽西靺鞨
二月初春,草原上已是一片草长莺飞的景色。一溜的健马劲卒,轻骑而行,马上士卒统一戴着铁盔,着两档铠,马鞍边勾挂角弓,胡禄,随着马背的起伏,刀鞘不断的拍击着鞍具与人的大腿。骑士之中,李重九倏地勒马停下,眼见平原上,湖泊星罗棋布,东一处,西一处,星星点点,犹如银镜一般倒影着空中的蓝天白云。泉水泊泊而流,湖边有数群鹿正惬意的啃食的牧草,远处的万里林海,一眼望不到头。
李重九持鞭对一旁的额托言道“你们奚人还是真找了一处好牧场啊!”
额托听李重九夸奖,面露喜悦之色,言道“这牧场是我们室得奚部世代狩猎的牧场,祖先是十分爱惜,非到一般时候,舍不得牛羊来这里啃食,这里春夏秋三季草场都有,而林中更是盛产麋鹿,我们奚人衣服多来此,以往打猎时,遇母鹿幼兽一律放生,就算是设围也留有一缺口,令年轻力壮之兽得以逃生。”
李重九略有所思,此处奚人视如珍宝的游牧之地,就是历史上的木兰围场。与怀荒镇,御夷镇,同属于坝上之地。而往南就是大隋的安乐郡,现在为高开道所据,东北过了乌侯秦水则是契丹游牧地,而东面则是大隋的辽西郡,也就是原先的柳城郡。当年隋炀帝伐高句丽时都是,从辽西郡内走白狼水河谷,百万大军进入辽东。在辽西走廊还未开发前,这条通路是从中原。唯一进入辽东的陆路。
李重九突然来此木兰围场,并非无缘无故。他眼下的处境,是称病暂时宣布‘下野’的。
事实上那日会议,李重九一方的实权派将领,与汗国长老会发生了不小的冲突。女俟斤丈母娘私下告诉李重九,说长老会之所以会答允奚部两部,自削可汗称号的意思,也是针对李重九的。可汗尊号一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