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狗越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猛狗越世-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翠儿笑着,蹲下来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眼神好像要把我融化,她该不是从我身上想到了少主人吧?
    刚吃好,一桶清水已经放在面前,是小树。他也笑嘻嘻地看着我,伸手来摸我,嘴里还说着:“阿黄,好样的,你是一只好猎狗了!”
    这样就算是“好猎狗”了?我抬头来看大家,无论是人,还是同类的黑獒黑勇,他们的目光给我的都是同一个答案。我不免兴奋,呵呵,我这只好猎狗总算是炼成了!
    喧嚣之后,我们狗儿的生活又还原到了平静。躺在石屋里,我眯眼休息,耳边却能听到前面院子里的喧闹声,寨里人都来看老虎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的任务是好好睡觉,把这两天消耗的体力补充回来。
    美美地睡了一觉,天色转暗了,夜幕已经降临。再美好的白天,隐入黑夜之后,一切美好都只能归于平寂,暂时收起绚丽的尾巴。黑夜就是这般无情却又有情,无情的是它会埋没你认为值得炫耀的东西,有情的是可以让伤口躲起来偷偷愈合,不怕被人看见,被人嘲笑。
    吃完翠儿送过来的晚饭,我跟黑獒黑勇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
    尽管对我交口称赞,黑獒还是对我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它批评我没有把握好最佳时机,与饿狼的拼斗有侥幸成分。如果迟一些,被后面的两头狼赶上来,后果肯定很严重。我虚心接受了它的意见。的确,当时我有些迟疑了,没能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吓跑前狼,让后面的狼有了追赶的时间。要不是我和大树见机快,再加上老天爷帮忙,一场大雨掩盖了我们的气息,若依狼的性格,它们绝对会追击我们到不死不休的地步的。想通了这点,我不但不怪黑獒的批评,反而真心实意地向它表示谢意。
    “以后我要多多积累经验啊!”我在心里感叹,对于自己有了侦察力一点也骄傲不起来。我知道,要做一只与众不同的好猎狗,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实际上,经历了猎虎一事,我在心境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是只满足于陪着女主人他们快活地过着平淡的日子了,只是我自己当时还没觉察而已。
    不骄傲,但能力已经实实在在地拥有了。耸起耳朵,我“听”着前面院子里人们的说话声,不时还会听到“阿黄阿黄”的字眼,翠儿更是兴奋得俏脸绽开了花。
    收回意识,一阵倦意涌了上来。我舒服地蜷伏好,很快就入睡了。
    大公鸡的第一声啼鸣,吹响了起床的号角,也拉开了热闹的一天的序幕。没过多久,整个胡家寨闹腾起来了,寨里的一件大事把各家各户的心火都点燃了。
    已经习惯于早起的我和黑獒两兄弟,站在院子里迎来了第一位村民,接着是第二位、第三位……很快,不大的院子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
    早饭过后,送老虎进县城领赏的大事正式启动了。
    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听黑勇说是寨里的甲长,村民都叫他老甲长)走在前面,率领一帮猎户先到寨子上部的山神庙里祭拜,我们也跟着看。他们先是燃香祷告一番(还是听黑勇说,每当寨里猎到了大型野兽,都要向山神爷爷祷告致谢的,请山神保佑猎户能够猎到野兽,也保佑人畜的安全)。念念有词之后,跪地下拜,非常虔诚。
    祭拜好了,又齐齐回到胡老爹的院子里,由一个神汉模样的人围着死老虎转圈圈,也是念念有词,最后抓了一把香灰往老虎身上一撒,叫道:“可以启程了!”仪式才算结束。我不知道为何要弄这些仪式,想来总有他们的道理,就跟着看,不说什么话。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有他的忌讳,这点我是知道的。光听光看不要说,这是对待此类事情的基本原则。
    开始动身了!
    最前面自然是两个彪形大汉抬着的死老虎,后面的人就多了。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是猎虎时出过力的几个猎户;嘻嘻哈哈跟着的,是寨里的一些年轻小伙子;在后面稳稳走着的,是几个搭伙进县城置办东西的中年人。胡老爹则陪着老甲长,领着我走在最后。我也不知道为何会让我去,只是看到胡老爹轻声跟老甲长说了几句什么,后者看了看我,点点头,胡老爹冲我一招手,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回头看着站在院门前送行的胡大娘、翠儿、大树和小树,还有黑獒黑勇,我按捺不住起伏的心境,向他们一一用目光示意,然后撒腿跟上队伍,踏上了去县城的路途。来到大清朝,除了林刘村,我到过的只有胡家寨了,能够到县城去看看,怎能不令我兴奋莫名?
    路上的热闹自不必说,只要经过有人的地方,跑来看稀奇的人必定不少。除了议论纷纷,还有人放开了鞭炮,庆祝这世上少了一个祸害。胡老爹和老甲长已经走在了前头,一边与各色人等应答寒暄,一边领着队伍不停歇地前行。
    走完了半天的山路,地势渐渐平坦了,路也宽阔了。在一个小镇吃过午饭,雇了几辆牛车,我们继续沿着泥沙道路往前赶。听胡老爹跟老甲长聊天时说,这样紧赶慢赶,半下午应该能到县城。
    我当然享受不到坐车的安逸,车是给人坐的,我们四脚的狗儿只有走路的份儿,这点自知之明咱还是有的。小步快跑,我跟随在牛车后面,还不忘继续在一些要紧的地方撒尿做记号,这样就算没人带路,我在一定的时间里还是可以独自回去的。我不是说一定要独自回去,这只是我们狗类出自本能的习惯行为而已,有用没用,不会多做计较。
    我边跑着,边四处观赏着。幸好今天是个多云天,太阳不怎么毒辣,否则真够呛的。我的体力再好,也经不起这么长的路程折腾呀。
    人烟越来越密了,房屋,村庄,走动的人,鸡鸣狗吠牛嚎,无不显示着这个大清朝的县境里的繁华。虽然跟我以前待过的大城市没法比,但跟林刘村和胡家寨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前面出现了一道长长的高墙,中间有一个大门洞。牛车上的几个年轻小伙子嚷着“到了,到县城了”,就从车上跳下来,甩甩胳膊,抖抖腰腿。
    走得近了,高墙和门洞更加清晰。墙是用那种黑色的大砖砌成的,上面有一个个齿形的垛口。门洞是开在高墙里的一个大口子,上面还造了两层的门楼,很是气派。
    “你们是干什么的?”门洞口几个看上去很眼熟的士兵模样的人拦住了我们的牛车。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大清朝的士兵。我这样肯定说是士兵,是因为他们跟我以前在电视里看过的太像了——圆形像小斗笠的帽子,身前身后各一个大圆圈,里面是一个大字,手里还握着长刀樱枪。在现代的时候,电视里天天都在狂轰滥炸般播放清宫戏,看得多了,我不眼熟才怪。
    老甲长慌忙下了牛车,走到前面向士兵作揖,禀明了来意。
    “啊,你们猎杀了那头吃人的老虎?”一个头目模样的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似的,他跟着老甲长来到装死虎的牛车旁,仔细翻看了几下,这才露出笑容,“哟,还真是。快,快,送到县衙去,县太爷正在发愁哩,竟被你们猎杀了!”
    一个士兵在前头领路,边走边高声吆喝:
    “喜讯,大喜讯,害人的恶虎伏诛了!”  
    我看到很多人向我们涌了过来……
    (猎户们都要去领赏了,请你也给作者打点赏吧——呼唤你的的推荐,把本书收进你的书架!谢谢!)





    相关的话儿 第32章  ;这就是大清的官儿?
      更新时间:2012…1…14 17:12:38 本章字数:5277

    好不容易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们来到了县衙前。
    为什么这么确信是县衙呢?是因为门前的那两只大石头狮子。
    不怕你笑话,尽管是从现代来的狗,但我并不识字。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狗类比不得人类。人类到了上学的年龄就会被送进一个个名叫“学校”的地方读书识字,成为一个所谓的“有文化的人”。我们狗儿呢,除了看门守家,另外的就是拿来供人逗笑玩乐,识不识字都无关紧要。人类可就不行了,不识字那叫“睁眼瞎”,据说很严重的。有一次我在一个小饭馆找食物时,听到几个光膀子的人讲笑话,他们说一个乡下老头由于不识字,解小便跑进了女厕所,被女的骂作“流氓”,最后落荒而逃。我们狗类需要认字进厕所么?广阔天地都是我们的屎尿场!
    扯远了扯远了,还是来说县衙。县衙前面其实没有贴上“这是县衙”的大字,就是贴了我也不认识。我判断这是县衙的理由前面已经说了,看看门前一左一右两只威风凛凛的大石狮子就知道了。从大门洞一路走来,只有眼前这栋房子最高大,狮子最威猛,如果不是县衙,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一大群人在县衙前停住,闹哄哄的声音早惊动了里面的人,一个胸前也有一个字(似乎与士兵不同)的官差跑出来,边跑边叫:“你们是什么人,何事在衙门前喧闹?”他身侧斜挂的长刀一晃一晃的。
    领路的士兵走上去跟他说话。听了士兵的话,这人脸上也是一喜,忙又说:“你们都在门外等候,待我禀明了老爷,再唤你们进来!”说完,小跑着进去了。不多久,四五个同样打扮的官差鱼贯而出,守在黑漆漆的大门口,一人叫老甲长、胡老爹等人进去。我本来也想跟着的,一个官差粗腿一伸,把我生生挡住:“狗儿怎么可以进衙门?去去去!”
    我无法,只能眼巴巴看着胡老爹他们抬着死虎走进油黑的大门。好在我的意识可以跟进去,我赶紧屏气凝神。于是,我跟其他人一样,伸着脖子“看”里面。
    胡老爹他们穿过一个院子,进入到里面的正堂。
    正堂里两边各站着一排官差,正中一张大桌案,背后坐着一个身穿藏青官服的官儿。他头戴一顶圆形的小斗笠帽,上面镶嵌了一块素金的顶子,帽后好像还拖着一根蓝色的鸟毛,后来我才知道那叫“花翎”,是孔雀的翎毛。官衣的胸前绣着一只鸟的形状,天青的底色,彩色的丝线,四周还装饰了花纹,看上去很显眼。这人应该就是他们口中的“县老爷”了。他的年纪比较大,颌下留须,有些干瘦,跟电视里所说的“肥头大耳”似乎不太对得上。
    把死虎在堂下放好,由老甲长带头,胡老爹及一干猎户齐齐朝县老爷跪下,口里叫着:“小民叩见大老爷!”那县老爷只是一挥手,叫大家起来。  
    县老爷说话了,那语气很是别扭,我听着极不舒服。他说:“听衙役说,尔等猎杀了那头食人之虎,可确有其事?”说完,用手捻着胡须,眼睛注视着众人。
    “回大老爷,确有其事!”老甲长毕恭毕敬地躬身回答,“死虎现在就在堂下,请大老爷验明。”
    “王班头,你去验明一下!”县老爷挥手叫出一人。那人作揖答了声“是”,就走下堂看老虎。翻看了一阵,叫王班头的人回去禀告:“回老爷,经属下验证,堂下的死虎确为公牛岭吃人的那头猛虎。证据有三,其一,虎的体型大小与去年猎户们描述的一致。据属下所知,我们县境里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见过如此之大的老虎了。其二,虎的花纹亦是一致。其三是最关键之处,去年该虎曾被猎户射穿了左耳。刚才属下验证过了,死虎左耳确有旧伤。故此,属下以为堂下之虎当为屡次吃人的那头虎。”
    王班头的话音一落,包括两旁站着的差役在内,众人纷纷议论起来,都对害人的老虎终于伏法感到高兴。我却对这个王班头评判事情的有理有据感到佩服,不由多“看”了他两眼。
    “啪!”县老爷抬手拍了一下桌案上的一块木头,示意大家安静。他看了看堂下众人,脸上好像有了一丝笑意:“好!今日实是好!元凶伏法,大快人心哪!胡甲长,你为本县说说,你们是如何猎杀此等猛虎的。”
    老甲长还是很恭敬,原原本本地把胡老爹一行人如何猎杀老虎的经过说了一遍,说到紧张处,众人都捏了一把汗。老甲长的讲述里,倒是没有特别突出我的作用。我“听”了,既有些失落,又有些欣慰,心里五味杂陈,无法一一言说。
    听完了,县老爷捋捋胡须,连连点头:“唔,胡家寨众猎户为民所急,为本县解忧,勇猎害人之虎,其行着实可嘉,本县要好好的赏赐于尔等。”他转头问旁边一个穿长衫的中年人:“陈师爷,此虎之赏格为几何?”
    那人躬身说:“回太爷,赏银为二十两。”看到县老爷要说话,他又忙说,“不过,因为张贴文告,发动猎户,购买工具之故,银子已经花出了十两。故此,赏银只剩下十两了。”
    县老爷听了,好像很为难的样子,他捻着胡须对堂下的人说:“胡甲长,众猎户,尔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