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宰大明-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云天闻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恐怕有人秘奏朱瞻圻的事情,结果彻底惹怒了洪熙帝。

朱高炽回乐安后,朱瞻圻在京城非常活跃,不仅与勋贵们来往甚密,现在甚至开始接触各大部院的堂官。

自从六部和五府第一次在朝堂上联手向内阁发难,内阁的处境就变得艰难了许多,这使得洪熙帝颇为恼火。

如今朱瞻圻又在京城频频惹出令洪熙帝忌讳的事端来,洪熙帝自然要将其赶走,岂会再留他在京城里与五府六部的官员来往。

“皇上,微臣觉得汉世子是以守孝为名留在京城,倘若皇上就这样让他离开,恐怕会有损皇上仁孝之名,也与皇上以孝治国不符。”等洪熙帝下完了谕旨,李云天冲着他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御史,你可有良策?”洪熙帝的眉头皱了皱,开口问道。

“皇上,既然汉世子想守孝,那么皇上就不如成全了他。”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不动声色地说道,“微臣听说凤阳的祖陵还无人值守,不如让汉世子带上先皇的牌位回祖陵,这样他就可以一尽孝道。”

“就依你所言。”洪熙帝闻言眼前亮了一下,缓缓点了点头。

李云天的这个办法着实不错,既把朱瞻圻合情合理地赶出了京城,而且还将其束缚在了凤阳,使得他不能再为朱高炽四方奔走。

“李御史,朕听闻前段时间汉王想要给你保媒?”李云天拟好谕旨刚准备离开,洪熙帝喊住了他,笑着问道。

“说来惭愧,英睿郡主为此大闹了一场,微臣颜面尽失,斯文扫地。”李云天闻言双目闪过一道精光,随后脸上流露出了尴尬的神色,冲着洪熙帝拱手说道。

周雨婷拎着长剑,带领着娘子军从都察院一路“追杀”李云天到京畿都督府的事迹早已经传遍了京城,宫里自然也知道。

这种私事李云天自然不能主动跟洪熙帝说,如今洪熙帝主动问起这种私事,很显然对李云天的好感又深了一分,那些明白人一眼就看出李云天此举是为了拒绝汉王所保的那段“姻缘”。

“过些天朕让皇后把英睿郡主传进宫来说道说道,堂堂的御史有家不能回,这成何体统。”洪熙帝见李云天一脸的尴尬,顿时笑了起来。

皇后母仪天下,本来就有教导百官妻女的责任,故而李云天和周雨婷之间的这个“过节”,皇后出面调停最为合适。

“谢皇上圣恩。”李云天闻言一躬身,高声说道,心中暗自窃喜,正好给了一个周雨婷与皇后拉近感情的机会。

洪熙帝给朱瞻圻的谕旨当天就送到了朱瞻圻的手上,朱瞻圻接旨后整个人僵在了那里,早知道这样的话还不如跟着朱高煦回乐安,这样可好,连人身自由都失去了,被彻底困在了凤阳祖陵。

绞尽脑汁,朱瞻圻都没有想到应对之策,不得不按照谕旨上的圣意,带上永乐帝的牌位去凤阳守祖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京城。

朱瞻圻现在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这一去凤阳就再也没能离开,京城的繁华将成为残留在他脑海中的记忆。一

第193章明新居士的狂言

就在朱瞻圻离京的那一天,城南的一个塔楼前人头攒动,黑压压聚满了看热闹的人,既有平头百姓,也有士子商贾,在那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南城兵马司的军士有条不紊地维护着现场的秩序。追书必备

“刘老板,你押了哪边?”人群中,一名大腹便便的锦袍中年人饶有兴致地问身旁的一个瘦中年人。

“自然是输了。”刘老板笑着说道,“张老板,你呢?”

“和你一样。”张老板也笑了起来,抬头望了一眼塔楼,说道,“像这么好赚的钱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林兄,你认为明新居士此举何意?”与此同时,一名文士打扮的圆脸年轻人问向了另外一名文士打扮的国字脸年轻人。

“哼,哗众取**而已。”国字脸年轻人不屑地冷笑了一声,“等下看看他如何出丑。”

“也不知道那个明新居士会不会来?他的文章写得那么好,一定是个**倜傥的公子!”就在国字脸年轻人不远处,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下,一名小姐模样的女子兴奋地向身旁的女伴说道。

“也不知道他娶亲了没有。”女伴也是大家闺秀的打扮,双手放在胸前,一脸花痴地说道,“烟锁池塘柳,不知道他是如何想出这种千古绝对的!”

……

三月底的时候,在明新报的经史论战版面上,明新居士忽然语出惊人,竟然发表了在排除风力的阻挠下,物体无论重量如何,下落的速度是相同的“高论”。

这一下,整个京城随之被轰动了,明新报现在已经成功地打进了京城中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个多月前的京通仓一案,明新报就专门进行了追踪报道,深受京城人士的欢迎,使得他们能第一时间了解案情的进展,基本上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在李云天的策划下,明新报得到了京城越来越多的商家和大户人家订阅,在精神生活匮乏的古代,明新报的出现无疑是人们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食粮,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例如,朱瞻圻被洪熙帝送到凤阳守祖陵,明新报就在朝廷政事版面的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使得这件事情广而告之,无形中也是对朝堂上那些跟汉王走得近的高官权贵敲了一记警钟。

毫无疑问,明新报的镇山之宝自然是曾经写下了“烟锁池塘柳”这种被士子们称为千古孤对的明新居士。

明新居士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口才了得,时常在报上的经史论战版面与人辩论,辩词犀利,迄今为止未尝一败。

尤为难得的是,他在妆容服饰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不仅在女子的衣着打扮上说得头头是道,而且还教授美容的方法,深受京城女子的欢迎。

有人甚至怀疑明新居士是女人,要不然怎会对女子如此了解?

李云天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对他来说,明新居士只不过是一个噱头而已,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别人的注意,打响明新报的名声。

明新居士在明新报的经史论战版面上关于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的言论一出来,不仅在京城引发了轩然大波,而且还招来了众多士子的口诛笔伐,认为明新居士的言论无疑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荒谬至极。

对于外界的激烈反应,明新居士只用了一句话回击,那就是“事实胜于雄辩”,这看似傲慢的态度顿时激怒了京城的士子们。

不过,对于女孩们来说,标新立异的明新居士俨然一副冷傲高大的形象,试想有谁敢与京城士子为敌的?单单这种魄力和气势就足以吸引女孩们的关注。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明新居士准备亲自来进行验证,地点就在这个塔楼前,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士前来围观,为此南城兵马司出动了大批军士前来现场维持秩序。

由于明新居士名头响亮,京城的**自然不会放过这次赚钱的机会,因此纷纷开设了盘口,赌明新居士在这场论战中是输还是赢。

自然了,赌明新居士赢的赔率很高,这表明**不看好他会赢,有几个人会相信李云天的这个谬论呢?最简单的例子,石头和羽毛的下落速度能一样吗?

赌明新居士输的赔率非常低,不过既然能赢钱,那么还是有很多人下注。

虽然明新居士表面上必输无疑,但是还是有人下注赌他能赢,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个高赌注,万一明新居士要是赢了,那可就能发一笔财。

“来了!”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人群中也不知道是谁高喊了一声,于是众人纷纷向后望去,只见两辆马车从道路上驶了过来,马车的车身上涂着“明新报”三个大字。

见到马车出现,现场的人们不由得一阵骚动,不由自主地向前涌去,想要知道明新居士是否在马车里,挤得维持秩序的南城兵马司军士有些东倒西歪。

在众人的注视下,两辆马车的车帘相继打开,从里面走出明新馆的馆主齐福和几名穿着相同服饰的青年,服饰的后背上写着“明新报”。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齐福笑眯眯地向周围的人群拱了拱手,高声说道。

发现明新居士没来,现场顿时传来一阵失望的叹息,大家都想知道那个甚密的明新居士究竟是何许人也。

“诸位,明新居士委托在下来验证,诸位有什么问题的话,在下也会尽力解答。”齐福脸上的笑容不减,望着四周密切的人群高声解释着。

他现在对李云天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明新报开办以前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明新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现在单单给明新报写评论和文章的人就有数十个,使得明新报的报纸由一期一张发展到现在的一期两张,正在不断地扩版。

为了使得今天的验证更具权威,齐福特意请来了京师国子监的两名司业之一的秦鑫来当见证。

京师国子监司业是从四品的官,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和算学。

国子监是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由于大明施行“双京制”,故而在北京和南京都设有国子监。

设在北京的国子监称为“北监”或者“北雍”,也叫京师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称为“南监”或者“南雍”。

其中,南京国子监规模宏大,号称“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校内建筑除了射圃、仓库、疗养所和储藏室外,光教室、藏、宿舍和食堂就有2000余间。

截止洪熙元年,南京国子监已经有学生逾万人,京师国子监的学生也有yankuai千之众。

国子监的管理设有五厅和六堂,五厅即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即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

国子监主要学习《四书》、《五经》,另外兼学《性理大全》和律令、书数等。

历史上,明宪宗以前八股文尚未兴起,故而国子监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朝鲜、琉球、日本和暹罗等邻国“向慕文教”,不断派遣留学生来学习,盛况空前,

要想进入国子监读书,主要有四种途径,即: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

举监:在京城会试中落选的举人,经翰林院择优送入国子监学习。

贡监:各州县选拔的优秀生员,也就是秀才,进入国子监学习。

荫监:勋戚或者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又或者得皇恩,进入国子监学习。

例监:捐纳钱粟进入国子监学习,又称“民生”,意思是从民间吸纳的学生。

由于例监是依靠钱财得以进入国子监,故而在国子监中最不受人重视,地位最低,通常都是富商豪贾之子,一是希望子弟能在国子监成材,考上科举,二来也是希望他们拓展人脉,为将来的发展建立人际关系圈。

在京城,明新报的最大顾主就是国子监里的学生,由于价格低廉,内容丰富,故而深受国子监学生的欢迎,几乎人手一份,不仅是娱乐,同时也是关心朝廷时事,一些学生的投稿也时常被经史论战版块刊登。

故而,今天到场的人中国子监的学生占居了相当大的比例,不少人都被吸引而来,想看看在明新报上纵横捭阖的明新居士究竟是何方神圣,同时也想目睹他的落败。

秦鑫身为国子监堂堂从四品的司业,自然不会轻易参与到这种民间的活动中去,是李云天特意登门拜访请他来做个见证,所以他才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说起来也是明新报的名声还不是足够得响亮,虽然它现在在民间的名头不错,但是还无法引发社会上那些达官贵人的重视,要不然根本不用李云天出马,京城的社会名流就会趋之若鹜地来当这个见证。

由于李云天在明新报成立的时候给它出过头,教训了前来明新馆敲诈的混混,所以他是明新报东家的事情京城很多人都清楚,只不过没人将他与那个神秘的明新居士联系起来。

原因很简单,明新居士在妆容服饰方面见解独到,对女人很有研究,很显然与寒窗苦读的李云天形象不符,肯定另有其人。

在齐福的指挥下,明新报的职员当众用一杆秤秤量了两个一大一小铁球的重量,一个10斤,一个5斤。

“诸位,这两个铁球的重量不一样,按照明新居士的交待,风力对这两个铁球的影响轻微,故而这两个铁球从高处下落后应该同时落地。”

让两名明新报的职员各自举着一个铁球示意给现场的人看后,齐福的手里拿着一个喇叭筒,高喊着说道,“等下,这两个铁球会被拿到塔楼上,接到地面人的指示后会同时松手,请大家拭目以待,看看情形是不是明新居士所说的那样。”

众目睽睽下,两名拿着铁球的明新报职员通过一旁的阶梯上了城墙上的塔楼,塔楼距离地面二十多米,地面的人能清楚看见那两名职员手里捧着铁球站在塔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