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庆是知道郑氏的习惯的,郑安国徐梁皆是郑靖业书僮,于今如何?郑琰早有让叶文脱籍之意,但是叶远死心眼儿不乐意,叶文自己读书有限也不乐意到官场上混。如今郑琰有意抬举她儿子,阿庆一半是觉得在池家也不错,一半也想儿子出息。不管哪一条,跟着长生也总是不错的,当下应允:“都听娘子的。”又建言春华也是半大姑娘了,该从小养几个侍女慢慢培养成心腹才好。
郑琰笑道:“她那里我留意着呢。”
当下通知叶远,把阿庆的儿子叶青给了长生跟着,郑琰还有计划给长生再添几个年纪相当的小厮,却是要慢慢评估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个头两个大
她对池春华更慎重一些,说不好听的,儿子粗糙,不老实了就揍到他老实,对女儿的管教却要小心许多。女孩子容易吃亏,特么万一弄个红娘来,帮着小姐去私会张生,卧槽!杀她全家都来不及!
处理完家中的事情,郑琰还要到丧礼上再晃一晃,告辞池脩之家中之事俱已安排妥当。池脩之外人面前总是冷清一张俊脸,现在熬得更是白中透青,听郑琰说:“都安排好了。”之后,才透出一丝疲态来:“叶家的孩子自是信得过的,都照娘子的意思来吧。娘子辛苦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呀。还有一事要问你——舅母以后还住这里?”
池脩之点点头:“我问过舅母了,她还是要守在这里的。”
“那咱们还照旧奉养就是了。”
池脩之欣慰地道:“我要出外,总是麻烦你。”
“你就是在家里,这也是我的事儿,时候不早了,你眯一会儿,过两天就要启程了。”
外祖母并不是亲祖母,北方正在用人之际,池脩之也只能在丧事办完之后就回司州。丧外祖母的,不给丁忧也不用丁忧。池脩之年都没在家里过,就得回去了——过年了就得组织春耕生产,现回去就来不及了,得提及做计划。
因池脩之遭逢外祖母之丧,留京期间的许多活动都被限制了,连顾益纯和郑靖业那里都没能去几回。只在离京之前悄悄去拜访一下,顾益纯对学生比较放心却也止不住关心:“大战在即,别的事情尤事,但涉战事,无不小心。年轻人都有雄心,你却要稳住!”说得池脩之脸上微微泛红。
郑靖业却又是另一番说词:“要勇于任事,不要以为只有冲锋陷阵就是有担当了,后方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千头百绪,只有后方稳住了,前方才能有成果。苦点累点不要紧,真正心里透亮的人都看在眼里呢。”
池脩之心知朝上反对再兴战事的人并不算少,双鹰王突进境内又亮出了锋利的屠刀,存在感太强烈了,激起了部分人的斗志,也吓破了部分人的胆,议和的声音也不算微弱。郑靖业却是主战的,也顶了不小的压力,至今还在与人磨牙。
本来卫王作为皇室之长者,又曾为顾命大臣,也要多嘱咐池脩之两句意,不幸池脩之遇到了丧事,卫王也遇到了丧事——他死了个侄子。
对卫王来说,他侄子多了去了,这些年也死了不少,总该习惯了。这回死的人身份却不一般,乃是他大哥的幼子,昔年最宠爱的苗妃的独生子周王。老皇帝的儿子经过几番的拼杀,如今只余下六个,秃子头上的头发,缺了哪一个都很明显!
更坑爹的是周王萧令祊他身后无嗣,连个遗腹子都没有!苗妃自打老皇帝死后,这些年深居简出,平常连府门都不出一步,可是儿子一死,她又跑出来了,不能让儿子断了香火啊!她吵着要过继。
皇帝的话应该是最算数的,可萧复礼年纪太小。徐莹身份也算可以了,又拎不太清楚,论吵架,估计吵不过苗妃。卫王一个头两个大,他本不是娴于政务的人,又遇家里的事情,哪里还有心思过问这个?转脸跟苗妃死磕去了。
苗妃是想给儿子过继个嗣子的,可是十郎萧令德太猥琐,十八郎身份尴尬又跟萧复礼感情不合,养子吴王萧令仪到现在也只有一个儿子而已。其余尚有歧阳王萧令安、长水王萧令信家有孩子,苗妃想挑看起来合意的,可资质太好的,谁家又舍得呢?
最可恨是卫王他兄弟曹王,这货比他还缩,出了这样的事儿,他好像也怕了苗妃的泼辣了,居然称病宅在家里不出来了!
池脩之的车队出了城门的时候卫王正在大发雷霆:“去把曹王给我抬过来!”心里暗骂这个兄弟太狡猾,装一副老实样,把难题都推给别人。有本事你装死啊?
卫王府的人还没出门,曹王府来人送讣闻了:“曹王殿下薨了!”
窝勒个去,卫王抬手给了自己一嘴巴。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原本都是她熟悉的,她曾在这里住了二十年,在这里享尽尊荣、养育儿女,在这里发号施令、接见命妇。现在这里成了别人的地盘,摆设也变了,人也变了,周王太妃苗氏一片心酸。若非有事,她也不想踏进这里。
两个儿媳妇一左一右侍奉着,也不能让苗氏的表情好一丁点儿:“二十四郎就这么去了,可他不能无后,我意给他过继个嗣子。这么大的人家,就是在民间,也不至取不中一个好孩子过继。宗室人丁又兴旺,太后、圣人与诸大臣不会不答应吧?”
话音一落,在坐的人一点也不吃惊,这都是些什么人呢?太后、皇帝、卫王、郑靖业、韦知勉、李幼嘉、宗正,人人事先都知道了,就等着她开这个口呢。不但知道了,人人都还有些盘算。
宗正便问:“太妃心中有人了吗?就是宫外过继,也得孩子父母愿意。”
郑靖业心中冷笑,愿意的人多着呢。
苗氏道:“我想要愿意的人家把孩子都带来,看哪个合了眼缘儿。”当初徐莹也主是这么挑的嗣子。
这个……略有些不太好办,显得别人家孩子跟青菜萝卜似的。皇太后能这样挑,苗氏也这样就略托大了。而且,苗氏先前有意挑选,却与几家的打算不一致,两处谈不拢,只好把事情摆到大正宫来商议的消息几位也都知道了。
徐莹心中略焦急,已经有人托到她这里了,她也有了个比较合适的人选——延平郡王萧令德的嫡次子。其余人虽有了主意,却也是不动声色。
周王死了,真是一件大事!
这个“事”在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比如卫王,觉得是皇家的不幸,人口凋零。有些人比如礼部宗正寺,觉得是又添了一桩要操办的差使。却有更多的人瞧准了周王青年无嗣,盘算着过继的事儿!
延平郡王萧令德可以称得上一事无成,争皇位,他爹根本就没把他当候选人;做事情,从来没领过什么实职;娶媳妇儿,他老婆出身最低;养儿子,孩子都是老婆在带;就连欺男霸女,成功率也没有突破鸭蛋!本来吧,他这样儿也能混个曹王的下场——养尊处优不用做事儿,可不幸他把先帝给骂了,还被现在的皇太后徐莹把脸给亲自挠成了张鱼网!从此在帝后二人那里挂上了钩,所以从他爹驾崩到他弟弟被驾崩再到侄子登基,历经三朝,论辈份算是皇叔,他还是个郡王。卧槽,简直是直立行走生物界之耻!
就这么二货,要是长得可爱一点,还能说呆萌呆萌的,他偏偏又丑得让人不忍直视!用他最小的表弟顾宽的话来说就是:“古往今来人间难得一见的奇男子。”顾宽之货夸人的时候固然让人喷饭,损人的时候更让人吐血。
他要不是老皇帝的儿子,就这点本事,早不知道死几个死了,他又像小强一样顽强地活了下来,活到哥哥弟弟死了一大半,他还能有命醉生梦死。这不能不说他死去的母亲真是在天有灵保佑着他!
这货真是好命,亲妈在天之灵保佑着,亲姐姐在阳世为他筹划着。不得不说,长信大长公主实是个好姐姐,为了她弟弟萧十郎,也算是费尽心机了。与其弟不同的是,她既聪明又漂亮,很快就趁郑琰生育的空档在徐莹面前取得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现在周王死了,长信大长公主抽抽鼻子就能闻出这里面的香味儿来——周王是亲王,降等而袭嗣王也是个郡王!萧令德自己也只是个郡王,爵位到了儿子身上连郡王都没有了!萧令德还不止一个儿子,这些孩子以后要怎么办?萧令德又不是卫王,再跟妹子谈情说爱也努力给儿子们谋了好出路。萧令德就算想谋,也没那个能耐,长信大长公主少不得代弟谋划。
长信大长公主的公关活动非常的简单,她没直接找上徐莹,而是转了个弯儿跑到了杞国公家,与莒国夫人商量,为萧令德的次子向徐莹三哥的女儿提亲。莒国夫人正为这个孙女的前程发愁呢,没有父亲的女孩子,婚事上面难免要差上一些,可要让她低嫁了呢,又非常不舍得。
在周王过世要立嗣子的当口,长信大长公主来闹了这么一出,莒国夫人又不傻,如何猜得不出来?犹豫了一下道:“丫头正在父孝中,”说着擦擦眼泪,“恐不好议亲,郡王之子前程远大,岂是丫头能够高攀得上的?”口上说着谦词,心中却有些担心长信大长公主翻脸不认人。
长信大长公主道:“瞧姑母说的,姑母的孙女,太后的侄女,谁高攀谁呀?”有皇太后在,这账没法儿赖的。
“只恐周王太妃不肯答应呢。”
长信大长公主分析道:“要是圣人与十八郎父子情深,又或者吴王再有第二个儿子,我也就不讨这个嫌了。”十九郎和二十一郎被选择性遗忘了。
长信大长公主找对了门路,莒国夫人与杞国公一商议,摆明了就是欺负苗妃现在没能量,要怎么做全在大正宫。莒国夫人把话递到了徐莹这里,徐莹略一考虑也同意了:延平郡王萧令德有一大特点——欺软怕硬,前头你抽了他,他立马就抱头趴地听你的话。所以萧令德后来在徐莹面前非常之乖巧。
既然长信大长公主能想到,十九郎和二十一郎自然也能想到,他们两个家里也有几个伶俐的孩子,这都是要留着光大自家门楣的,否则儿子出息了,却不管你叫爹了,就跟那倒霉催的十八哥似的,你说坑爹不坑爹?相反,平庸一点的孩子,将来闯不出一片天地来,就要挨饿受苦——如今皇家也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拿到高爵了——过继给到周王名下,一下子就是郡王了。
主意都打得挺好,只不过十九郎找的是卫王,二十一郎选择拜访郑靖业。
卫王对于他十九侄子的想法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说:“且看看,还要看周王太妃怎么说。”他也打不了这个包票。
郑靖业可没有卫王那样好糊弄,听了二十一郎的意思,面色不变,依旧是笑吟吟地,说出来的话就比较耐人寻味了:“周王嗣子,未来之郡王,也要良质美材方可。”
说来惭愧,已经坑了老皇帝选定的继承人,又间接趁乱坑了诸王好几把,以至于坑死了好几个人,这个老狐狸心软了一回,想起苗妃被坑得惨,又想起老皇帝生前最后的日子里最心疼的其实还是这个小儿子,便不肯让人轻易糊弄了苗妃。
二十一郎的段数比郑靖业差得太多,被说中心事,背上生汗,含糊着竟不敢撒谎说他要把个呆儿子弄去给弟弟当嗣子。郑靖业看着二十一郎的背影,心说就你这样的也敢出来算计人 ?'…'对手是谁都不清楚呢!
郑琰一听说周王死了,她心里咯噔一声,就派人盯住了杞国公府,接着就把消息传给了郑靖业。父女俩一番密谈,具体谈了什么,外人并不知情,只知道谈话过后,两人周围的气场都舒缓了不少。
走门路的当然不止会走一处,李幼嘉、韦知勉那里,这几家也活动了。萧复礼生父那里,则是由王妃出面,在卫王、宜和、庆林等处也活动了一番。
第三百八十七章 过继
卫王跟他皇帝哥对于女人的品味截然不同,卫王喜欢解语花,对于苗妃这样的“泼辣货”着实欣赏不来,头疼地道:“你愿意,还得看人家父母愿意不愿意,不能你说这孩子好就要抱去养,没这个道理啊。”
十九郎已火速避韦知勉一孙入王府,又许诺,如果事情成了,则再辟韦知勉另一庶孙入王府,给一出身。韦知勉家族人口只比郑靖业多不比郑靖业少,儿孙们的仕途也够他愁的。故而韦知勉也跟着附和:“正是此理,既不可令周王殿下身后凄凉,更不能强夺人子。不若各退一步,如何?”
徐莹当即同意:“咱们定一个好孩子,也好跟人家细声细语地商量,否则把人家儿子都叫过来看完了又打发回去,虽然是太妃的晚辈,也显得不把孩子们当回事儿了。”演技不太好地掐指算了算,故意略过了十八郎家里的人,又胡乱点评一番,最后提议了萧令德的儿子,盛赞这孩子懂事儿。
卫王一想,咦?完全想不起来这是谁——孙子辈儿太多了。韦知勉固然不同意,力荐十九郎之子,卫王还是没印象。李幼嘉则受二十一郎所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