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竺娓缴弦恍┘蚪椋思乙患乙换骄钢患ρ迹恢患ρ技柑焐桓龅埃桓龅凹矍负危柯袅饲骱斡猛荆课思ρ级嗌埃奂乙丫胍⑹宰叛畜担抿畜笛ρ迹坝Ω没岣螅囊哺唷H羰羌壹一ЩФ寄芏喑黾父龅案⒆硬寡硖澹鞘甓旰螅傩盏纳硖寰透峤∽场K鞯氖勘透姓搅Γ【湍芪噬峡┩粒≌饩褪且桓鱿缦碌淖诤憾曰噬希猿⒌囊黄倚陌。 彼倭艘欢伲盎噬暇用硖弥哂瞧涿瘢队瞧渚6嗪玫囊欢渭鸦埃 �
    郑青鸾忽悠的大家目瞪口呆,话还可以这样说的?就一篮子破鸭蛋,愣是把自己标榜成忠君爱国的有识之士,郑老三的脸皮还没那么厚!臊都臊死了!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文人气节呢?
    不过在郑青鸾看来,你准备的再用心思,人家也不稀罕。还不如几句表忠心的话,听的人舒服,说的人也不费劲,两好合一好,多好的事!
    只有郑青桔积极响应,“这个好!说几句好话罢了!能省不少钱呢!就这么办吧。”
    汪兴华拉拉媳妇的衣角,虽然没成亲,但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管管应该也是可以的吧。他小心的觑着老丈人和小舅子们的脸色。
    郑老三捂着胸口,脸涨的通红,“你列礼单去吧!我不管了。”说着拉了自家二哥,“咱们外院书房下棋去!”边走边念叨,“这小孽障非气死我不可。”
    “十斤猪肉干,十斤杂鱼干,十斤泥鳅干。都分五香和麻辣的两样。这就六样了!”
    “两篮子咸鸭蛋,两篓子各色干菜,两匣子老婆饼,两匣子鸡蛋卷,两罐子秘制豆瓣酱,两罐子秘制水果罐头。这是六样!”
    “两幅画,两张美容养生的方子,两张点心方子。这又是六样。”
    “粮食就算了!这些就够了。”
    郑青鸾掰着指头计算,“差不多就这些!今儿晚上就做吧。咱家没有的,村里其他人家肯定有,淘换一下,明儿一早,就能打发阮三。”
    “准备给族里的礼有肉,今天刚买了两扇子猪肉,杂鱼院里的池塘里就有,三郎和你姐夫去撒了网兜上来吧。”郑青桔安排差事,“四郎去村里瞅瞅,谁家有干泥鳅,保存到现在的果子,都看着买来。”说着递了一个荷包过去,“这些铜子要是不够,记得回家里来取。”后又想起什么,接着嘱咐,“顺便看你家里四婶做的豆瓣酱还有没?有的话捎回来,家里的没四婶做的香。”
    四郎嘻嘻笑着应了,“这值什么?”又拉了二郎,“帮忙提东西,顺便认认村里的人。”
    钱氏看着这两熊孩子真打算这么送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无奈的道,“老婆饼,鸡蛋卷咱们会做。水果罐头你自己做吧。”这是冲郑青鸾说的。
    “行啊!”郑青鸾站起来,“二哥帮着切肉,小八去烧火,蔓儿姐去把干菜里品相好的挑出来。提水劈柴的活交给几个丫头,我再让方嬷嬷去厨房帮忙。我去画画,写礼单!”说完站起身,径直出去了。
    留下钱氏暗自运气,拉着郑青蔓的手抱怨,“我怎么养了这么个孽障!她们姐俩都不及你一个乖巧。你说说这要得罪了贵人可怎么得了?”
    郑青蔓一直都蒙着呢,什么庙堂江湖,离她的生活很遥远好吗?听起来高大上的样子!可惜没听懂!
    郑青桔率先去了厨房,心里腹诽,只要能省钱,别说得罪贵人,就是得罪天王老子也是不怕的。死丫头也就这一件事顺了她的心思。
    郑青鸾把做罐头的方法说给郑青桔,就安心的画画去了。谁也不许打扰。
    郑青鸾画了两幅画,一副烟雨山村图,图中画的就是山南村,村中小路,路旁庄稼,树木,屋舍,田里劳作的人,村口玩耍的孩子,树木下悠闲寻食的鸡鸭,房舍门口打着盹的狗,无不栩栩如生,充满生机,意趣盎然。而当下雨时,这幅图就变成孩子们牵着狗一起躲在屋檐下,露出毛茸茸的小脑袋,鸡鸭挤做一堆,藏在树下,晾着翅膀。田里的人飞奔在田间小路上,脚下溅起朵朵小水花。
    一副是四时图。随着季节的变化,图中的景色跟着变化。春时,桃花漫天飞舞,桃花林中,一美男子翩翩而立,宽袍广袖随风扬起。夏时,林荫下,一汪湖水泛着盈盈波光,湖中正在游水的男子,露出赤……裸的臂膀和胸膛,肌肉健壮,充满力量,连前胸的伤痕都看的分明。秋时,枯草连片,黄沙漫天,一个身披铠甲的战将骑在马上,马蹄扬起,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冬时,白雪红梅中,一行清晰的脚印,脚印的另一头,是身着黑色披风的男子背影,似乎有些留恋,所以他微微的转过头,只能看到侧脸,整幅图色彩鲜明。而这图中的男子,正是萧云峰。
    郑青鸾满意的点点头,这幅画,长公主一定会满意吧。
    天蒙蒙亮时,郑青鸾才画好。又匆匆的写了方子。听见外面已经准备装车,才写了礼单,介绍菜干的时候,提到了大棚蔬菜。介绍水果罐头的时候,提到了嫁接之术,优化品种。郑老三看了,点点头,没再说什么,算是默认了。
    这些东西哪怕皇上能重视一样,都是大功一件。郑老三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他把礼单给家里的几个男人看了,“二郎三郎五郎,还有平安,你们都是要进官场的人,鸾儿这样的方式,值得借鉴。”这是说溜须拍马中不乏务实吗?
    几人垂头领训。二郎经过一晚,也知道了自己将去西郊大营的事。很是感激的样子。
    一家人忙忙叨叨一晚上,连宋氏和郑老四也特特的过来熬一晚上,总算是备齐了。
    “怎么是十八样?”郑老二检查一遍,马上黑了脸,“要么十六样礼,要么双十礼。十八样?这是闹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西北没这样的说法啊?
    方嬷嬷磨蹭过来,“姑娘,京里确实有这样的礼数。”
    郑青鸾一副懵懂的样子,“………………”
    这该怎么办?要拿什么凑呢?
    “要不搬两袋粮食?”小八跟着熬一晚上,眯缝着眼睛打瞌睡,很肉疼的建议。
    方嬷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礼送的!
    阮三带着人,站在车马边,哭笑不得。这是能走还是不能走呀?
    郑青鸾眼睛一转,拍了一下脑袋,仿佛刚想起来,“我说把什么忘了吧?还真是!”她歉意的朝阮三笑笑,“稍等一下。还有两样礼物,却是最重要的礼物。我去取来。”
    说完拉着五郎就跑。确定后面的人听不见了,才道:“二哥,去拿两个罐子来。”说完,就回房,在礼单后面添了两行字。
    五郎皱着眉头,捧着罐子,“要装什么?”不会又打什么鬼主意吧。
    “一个装水,一个装土。”郑青鸾挑眉一笑。
    “什么玩意?”五郎差点把手里的罐子扔了,吓得!
    “我自有道理。”郑青鸾不管他,自顾自的舀了一罐子水,又去装了一罐子土,塞了一个给五郎,“拿好,别摔了!”
    两人飞奔到门口。郑青鸾郑重的将罐子交给阮三,“这是西北的山与水,请千万护好。”
    阮三险些吓死,西北的山水?他低头看看两个粗陶罐子,努力做出郑重的神情。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郑家众人压下尴尬的神情,送走了囧着脸的阮三一行人。
    钱氏再无顾忌,狠狠的锤了郑青鸾几下,“小孽障!老娘迟早会被你吓死!”
    郑老三却露出深思的神情,也许,这个礼才最得上面的心意!
    西北!西北!朝廷应该快对西北用兵了吧!
    由萧郑氏送上西北的山水,那位圣上一定会很高兴的。
    鞑子连年叩边,萧家军只守不攻。
    如今鸾儿的这番举动,到底的无意的,还是早就谋算好的?他如今也看不明白了。
    这究竟只是鸾儿的意思,还是萧家的意思,他更无从判断。
    郑老三看看自家的小闺女,看见她眼中毫不掩饰的精光,还有嘴角挑起的坏笑,只觉得心里猛地一跳!
    莫非,这是早就谋划好的?

☆、第50章 舅甥

第四十九章舅甥
    郑家送走了汪兴华,迎来了新买的十九口奴仆。
    郑青鸾依次把人分了下去。周海给郑老三做长随,她婆娘放在了内院小厨房。两个小子一个八岁一个五岁给小八当玩伴。
    老福头放在门房,他十岁的小孙子福地跟着来回传话。福家的大儿媳妇伺候钱氏,小儿媳妇管着外院厨房,管着家里的下人二十多人的饭食也是体面差事。大儿子照看马房,小儿子照管园子里的果树田地。长房大女儿十六了,叫福团儿,专管洒扫。儿子福元儿,十五了,给三郎做小厮。二房的福田十四了,给五郎做小厮。
    白运照看池塘,他婆娘和儿媳妇照看家里的鸡鸭猪这些牲畜。他儿子白章跟着郑老三,只在外院书房伺候。
    另两个丫头招娣和喜鹊,给了郑青桔。
    方嬷嬷暗暗点头,这三家人,都有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可谓三足鼎立,相互制衡,哪家也别想独大!
    这样分下来竟然没一个是多余的。这些活计也确实都不轻松。就连一开始就觉得人多了的钱氏和郑青桔也无话可说。
    等家里的事都理顺了,才把给族里的礼一一派下去。
    郑青鸾也把一些品相不错的玉佩,玉簪给兄弟姐妹分了分。把一些难得的贡缎给了二房和三房几匹,就都收起来,这是打算做聘礼和嫁妆的。
    这些喧闹过后,郑家的生活终于走入正轨。郑老三带着几个孩子读书。就连二郎和汪兴华也被要求读兵书史册,郑青桔和郑青蔓被要求学习数术,不要求精通,但至少要懂。二房梅氏也从省城回来,和郑老二每天在村里晃荡,熟悉族人。钱氏每天把活计分配下去,四处查看一番,日子过的愈发舒心起来。
    郑老大和郑老五还在养伤,暂时不会出来蹦达。家里的几个女人更不敢惹事,都十分惧怕二房梅氏的鞭子,就连老太太每每看到梅氏似笑非笑的眸子,都乖乖的缩回去。郑家进入难得的平和时期。
    而此刻的京城,却暗潮汹涌了起来。
    京城外的西山,初夏时节的草木越发郁郁葱葱,把太阳光完全挡在了西山之外。山间溪水细小却众多,沿着山势纵横交错,每行数十步就可见一个小瀑布,有些十数米高,有些一两米高,使这山林马上显得多了些许灵气。
    这山中坐落着一座精巧的白云观,就是江阳长公主带发修行的所在。说是道观,也不过白白担了个名,它不过是当今皇上为自己的胞妹修的别院,里面一切都按公主府的规制修建而成。因为长公主喜静,也就没什么人敢来打扰。山中除了鸟雀的叫声,就剩下潺潺的流水声,这长公主就是西山名副其实的‘山大王’。
    往日寂静的山林,鸟雀‘哄’一下四散飞走。
    似有似无的脚步声,让此时的山林更显寂静。
    “是第一次来吧?”说话的是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修长,一身月白的锦袍,给男子威仪中平添了几分儒雅与清俊。他看向青年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柔和,“你娘现在的性子越发的左了!一个人住着这么大的山,愣是不让人打扰。地方倒是好地方,就是清冷了一些。你有空了就来陪你娘住上些日子,即便平日里再忙,也别忘了来走动走动。”他慢悠悠的漫步在林间,饶有兴致的欣赏景色,也不在意青年冷着脸的沉默。“你这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这般的不讨喜。”
    “随了外公!”青年男子的声音清冽悦耳,平铺直叙般的语气让人一噎。
    “瞎说。”中年男人虎着脸,眼里却有了笑意,他喜欢听人说萧云峰这孩子像他们皇家人。再说,这孩子的话也不算错,据说先皇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一副冷冰冰的性子。
    萧云峰看见皇上舅舅眼里的笑意,心里安定。看来鸾儿密信中所判断的没错,把他当作舅舅似乎更好相处了。
    没错!这个中年人正是当今圣上宋承乾。在位已经十年的泰安帝,如今是泰安十年。
    萧云峰哼了一声,傲娇的把头撇在一边。似乎还在为这次被迫的拜访生闷气。
    “你这孩子!”泰安帝愧疚又无奈的道,“不怨你娘!当年都是舅舅的不是………………”
    “谁耐烦知道当年怎么回事?”萧云峰截过话头,在泰安帝变脸之前先红了眼眶,“朝代更迭,胜者王败者寇,本无可厚非。谁错谁对还分得清吗?有必要分清吗?”他别扭的把脸扭向一边,有些哽咽,“我才几岁,她就狠心的不要我,也不见我爹!难道把我留在身边就那么艰难?难道舅舅会少我一碗饭吃?”
    “我是萧家人,难道身上没流着宋家的血!”他红着眼睛质问,“外公还说让我做大将军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