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冰心作品集-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在几天以前,我还见过他,我们坐得很近,但没有说上几句话。那是《人民文学》编

辑部的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委员会的一次讨论会,我有事来晚了,想在门边找个地方坐下,李

季正在主持这个会,他笑着站起来招手说:“佘太君来了,这边坐吧。”说着就把我拉坐在

他的旁边。这个会继续开了下去,在几位同志讲过话之后,李季回头对我说:“你有事早

走,就先讲几句吧。”我把我的意见谈了几句,因为是提前退席,我悄悄地低着头走出来,

也没有回望他一眼!

李季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高兴,谈话也很幽默,这佘太君的外号,就是他给我起

的。但是我们谈起公事来,他又是很诚恳,很严肃,我总觉得他真是像我们的一位同志说

的,“是个金不换的干部。”但是“命运”究竟用了多少比万两黄金还贵重的珍宝把我们这

个仅仅五十八岁的大有作为的生命换走了呢?!

十九日下午,我去参加了李季的追悼会,进入礼堂,抬头看见了他的满面含笑的遗像!

记得他曾经对我说过:“我从来不到朋友的追悼会!”是否怕自己太伤感太激动了呢?他没

有说明。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料到我会在一个追悼会上,看到高高挂在礼堂墙上的李季的遗

容!

人到老年,对于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看得平静多了,透彻多了,横竖是早晚

的事。不过就年龄而言,就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而言,他的确走的太早了,他是一个不应该早

走的人!

他匆匆地走了,他走前还安排了许多工作,我只有把他安排给我的一部分工作做好,以

此来纪念他!1980年3月30日清晨我和小读者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我和小读者》。刚才,桑原武夫先生希望我以作家的身份来讲

话,可是,我就从来没有想到过以作家的名义来讲话。因为我从小就想当医生,一直致力于

医学的学习,对于写文章却没有什么兴趣。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发生了,当时我十九岁,正在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学习。当时我担任

学生会宣传股的股长,因为每天要外出进行巡回的宣传活动,所以理科方面的课程都不能按

时参加。例如讲解剖学,每人都拿一只猫,解剖猫的神经,但是,等我回到试验室时,猫的

气味已经变了,已经不能解剖了。同时,我为了搞宣传,也需要写一点东西,也接触一些反

映社会问题方面的文章,感到写小说是有必要的。

因为理工科的课程拉了很多,同时对于文学又有了兴趣,有很多同学劝我说:“如果能

转到文学系不是更好吗?”所以,我就从理科转入文科学习。文科比较轻松,时间很多,用

不着什么准备。所以今天我以作家的身份来到这里讲话。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怎样对文

学发生了兴趣并开始写文章的。

第二点,我想谈一下我是怎样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去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

《我和儿童文学》这本书,书中谈到各个作家与各种儿童文学的关系。我对自己在过去是如

何从事儿童文学的写作已没有印象了。那么,我又是怎样步入儿童文学家的行列之中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因为我曾经给孩子们写过信。

一九二三年,我大学毕业时,得到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的奖学金,到美国去留学。那时有

很多小孩要求我给他们写信。

我在家中的地位也很特别,我是长女,还有三个弟弟,最大的弟弟比我小六岁。所以,

在我家从早晨到晚上有很多兄弟们的小朋友来玩。我给他们讲故事,也帮助他们学习。有

时,对于特别淘气的小弟弟也要打一打。我去美国之前,弟弟们和他们的小朋友说:“你到

美国去,要常常给我们写信。”当时我曾在北京《晨报》上刊载过一些小说、散文。在他们

开设了“儿童世界”专栏之后,《晨报》的编辑在访问时对我说:

“你给小孩们写的信,能否先给我们发表?”那些已经发表的信就是现在的那本《寄小

读者》。

一九四六年我来日本。当时,我会见仓石武四郎先生,他对我说:“你那本书我已经译

成日文。”我听到这句话感到很惭愧,同时也感到很高兴。《寄小读者》这本书汇集了从一

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六年间写的信。最初的几年写得比较多,后来学校的课程渐渐地忙了,数

量就减少了。那些信所写的主要是美国的风土人情以及我的学习情况。

后来,我又写了这样的一些书信,就是《再寄小读者》,那些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写的

信。到这时,最初的《寄小读者》已经有三十年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参加各种友好团

体,去过印度,日本,亚洲各国,非洲各国,并把在各地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人们热爱

和平的心情,以书信的形式写给小读者。我还写了《三寄小读者》,这是从一九七八年开始

写的,现在还在继续写。

我们中国的文艺界以及全国人民在十年间遭受了很大的灾难,但也受到了很好的考验。

这次运动对我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们能够活到现在的作家,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为什么要写《三寄小读者》呢?因为经过十年的浩劫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四

人帮”搞乱了。中国在科学文化方面落后了,把许多古老的优秀传统忘记了。中国的两亿儿

童,需要人们来培养教育。

我过去学过医学,所以懂得小儿科医生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医

生的对象是孩子们,孩子们关于自己的病情常常不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因此,医生必须特

别注意接近孩子们,仔细观察他们的情绪。同样,儿童文学的作者和小儿科的医生一样,是

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八十年代或本世纪末可以说是很不平凡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教育孩

子的事情是重要的工作。孩子的心好像一张白纸,最初刻在心灵上的东西会给孩子以很大的

影响。我直到今天还清楚地记得母亲教我认字的时候,最初教我的是“天下太平”四个字。

“天下太平”这句话,是旧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世界和平”。我生于一九○○年,从

那一天起,中国就处在苦难之中。但我觉得,道路虽然曲折,而前途是光明的。

中国如此,日本也不例外。

一九四六年秋,我来到了日本。那时候,从横滨到东京,没看到一座完整的房子。我遇

到的一些日本朋友,穿得很褴褛,吃的也不好,脸色也很枯槁。他们告诉我房子被炸弹烧毁

时的情景。我有很多研究汉学的朋友,其中的一位流着眼泪对我说,他的“房子被烧的时

候,洋装书的灰是黑色的,线装书的灰是白色的”。那时我才明白,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

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我们东方人为世界和平、为人类的进步应该做些什么呢?

这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东方人,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理想、目的,对于世界和平

和进步应该有我们的贡献。这时,我想到了我们的儿童们,想到了亚洲以及全世界的儿童

们。他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公,是人类的希望。对于他们需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

鼓励。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世界儿童走这样道路。中国有这样一句话,“作家是人类灵魂的

工程师。”但我看这不仅仅限于作家,老师、父母、哥哥、姐姐,都要这样做。

中国有句古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就是说,天下的兴盛和灭亡,每一个人

都是有责任的。有些西方青年,他们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但是在精神生活方面却感到很空

虚。因为他们不能够清楚地预测明天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我们中国人和他们是不同

的,我想日本人大概也和他们不同。今天,我们中国人民要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

术,本来是非常好的,但是科学技术掌握在谁手里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科学技术如果掌握在侵略者和好战的人手里,人类就要遭到浩劫。但要掌握在爱好和平

的人手里,世界就会变成乐园,不但我们能得到幸福,子孙万代也能得到幸福。我想向诸位

提出这样的希望,希望大家满腔热情地去教育我们的儿童。希望作家、父母、哥哥、姐姐,

都要爱护、关心我们的儿童,把未来和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像园丁那样培育出美丽

的花朵。这样的愿望大家都有的,我自己承认我有这样的责任。对于世界和平、人类的进步

我们都有责任,并且能够尽到我们的责任。

中国和日本都是东方国家,也都是有文化讲文明的国家。

我们两国具有深厚的数千年的友谊。所以我同大家讲话,就像在家里讲话一样。最后,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最大的目标努力,为未来服务。谢谢。

一九八○年四月十一日于日本京都(刘平译)

高歌直下大江东——参谒日本岚山周总理诗碑时作

高歌直下大江东,

力挽狂澜济世穷。

仰首默吟低首拜,

岚山一石一英雄。光辉灿烂的虹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是一千几百年前,日本长屋王子送给中

国僧人的千乘袈裟上绣着的四句话。一千二百年前,鉴真和尚就是以日本为“有缘之国”,

而“不惜身命”,六次渡海,终以双目失明之身,到了日本,完成了他的胜业,成为一千二

百年来日本人民所深深敬爱的中国人。

鉴真和尚也和玄奘法师一样,是一个“引慈云于西极,法雨于东陲”的大师。他和他的

中日弟子们所倾注的“法雨”之中,不但有佛法和律学,还有中国唐代的文学、艺术、医

药、建筑、雕塑等等,这些中国文化的传播,使得中日两国人民在文化上有了共同的语言,

有了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基础。

这是我们两国从事文化交流、人民友好工作的人们,所深深地感激赞叹的!

中国作家访日代表团,在四月十二日的下午来到了奈良的唐招提寺。这是我十七年前参

谒过的地方。走进这座素净庄严的伟大建筑,我们的心不由的肃穆了下来。我们先到前面的

金堂,正有许多日本信徒,在焚香膜拜。又看过了经堂,带领我们参观的主人,特地开了

门,把我们让进供养鉴真和尚塑像的佛堂,座上已经空了,鉴真和尚已经离开奈良,走上迢

迢的探亲道路,但在他座后周围的板壁上,将都画上扬州的山川风物,使远离故乡的鉴真和

尚,能以永远含笑合目倾听他故乡的海涛和天风。

最后,我们来到鉴真和尚的骨塔前,敬了礼,献上了一束雪白的鲜花。十七年前,我曾

从骨塔旁边的树上,摘下一片红叶,夹在小小的日记本里,这片红叶,现在当然也找不到了

——

四月十三日近午,我们从奈良到德岛去,在大阪机场的候机室里,穿着黄色袈裟的,轻

健清癯的森本孝顺长老走进来对我们合十问讯,原来他是护送鉴真和尚的法像,从这里乘飞

机去上海的,我们热情地互祝“一路平安”。当那天晚上,我们和德岛的作家们座谈并观看

当地的阿波舞的时候,我就想:此时鉴真和尚早已踏上了他在一千二百年前离开的国土!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使得从事中日友好的人们,只用几百分钟,来飞越盈盈一水,而我

们的奠基人鉴真和尚,却用了十二年的时间,中间还经历了千灾百难。我们应该怎样地以他

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热忱毅力和忠贞形象,来鼓舞和鞭策我们自己呢?

我们是刚从鉴真和尚安身立命的第二故乡——日本奈良回国来的。日本朋友恳切地对我

们说:希望鉴真和尚在中国的故乡故都,接见过他的乡人国人之后,尽快地回到日本奈良

来。他是横跨中日两国国土上的一座最光辉灿烂的虹桥,在文化交流,往来如织的今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中日人民,都离不开他的“灵感”。一九八○年四月二十九日致

巴金

老巴:

你的那封转来的黄裳同志的信和《先知》都收到了!我回来后不知为什么觉的累得不

行,睡眠也不好。得你信后总想写回信,也常回忆日本之行,我们这次的出国是愉快的!尤

其是我们的第二代,小林和吴青,那样地一见如故,通信寄东西的频繁,使我感到,我们所

常讲的“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八股,不是空话!一笑!

附上一纸,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