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欲昭雎之乘秦也,必分公之兵以益之。秦知公兵之分也,必出汉中。请为公
令辛戎谓王曰‘秦兵且出汉中’。则公之兵全矣。”
○四国伐楚
四国伐楚,楚令昭雎将以距秦。楚王欲击秦,昭侯不欲。桓臧为昭雎谓楚王
曰:“雎战胜,三国恶楚之强也,恐秦之变而听楚也,必深攻楚以劲秦。秦王怒
于战不胜,必悉起而击楚,是王与秦相罢,而以利三国也。战不胜秦,秦进兵而
攻。不如益昭雎之兵,令之示秦必战。秦王恶与楚相弊而令天下,秦可以少割而
收害也。秦、楚之合,而燕、赵、魏不敢不听,三国可定也。”
○楚怀王拘张仪
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
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又谓王之幸夫人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
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
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玩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
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
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于。楚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
贱而日疏矣。”郑袖曰:“愿委之于公,为之奈何?”曰:“子何不急言王,出
张子。张子得出,德子无已时,秦女必不来,而秦必重子。子内擅楚之贵,外结
秦之交,畜张子以为用,子之子孙必为楚太子矣,此非布衣之利也。”郑袖遽说
楚王出张子。
○楚王将出张子
楚王将出张子,恐其败己也。靳尚谓楚王曰:“臣请随之,仪事王不善,臣
请杀之。”
楚小臣,靳尚之仇也,谓张旄曰:“以张仪之知,而有秦、楚之用,君必穷
矣。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楚王必大怒仪也。彼仪穷,则子重矣。楚、秦
相难,则魏无患矣。”
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楚王大怒秦,构兵而战。秦、楚争事魏,张旄果大
重。
○秦败楚汉中
秦败楚汉中。楚王入秦,秦王留之。游腾为楚谓秦王曰:“王挟楚王而与天
下攻楚,则伤行矣;不与天下共攻之,则失利矣。王不如与之盟而归之。楚王畏,
必不敢倍盟;王因与三国攻之,义也。”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
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
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
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
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献其计。”
上柱国子良入见。王曰:“寡人之得求反,王坟墓,复群臣,归社稷也,以
东地五百里许齐。齐令使来求地,为之奈何?”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
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
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昭常曰:
“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有万
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景鲤曰:
“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
于天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子良见寡人曰:‘不可不与也,
与而复攻之’。常见寡人曰:‘不可与也,常请守之。’鲤见寡人曰:“不可与
也,虽然,楚不能独守也,臣请索救于秦。’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
“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
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
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
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
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馀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
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
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
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
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女阿谓苏子
女阿谓苏子曰:“秦栖楚王,危太子者公也。今楚王归,太子南,公必危。
公不如令人谓太子曰。’苏子知太子之怨己也,必且务不利太子。太子不如善苏
子,苏子必且为太子入矣’。”苏子乃令人谓太子。太子复请善于苏子。
卷十六 楚三
○苏子谓楚王
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
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伤
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
多赂诸侯以王之地,是故退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以国危。臣愿无听群臣之
相恶也,慎大臣、父兄,用民之所善,节身之嗜欲,以百姓。人臣莫难于无妒而
进贤。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数。为主辱易,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
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无妒而进贤也。
贤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妒而进贤。夫进贤之难者,贤者用,且使己废;贵,且使
己贱,故人难之。
○苏秦之楚三日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
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
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
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楚王逐张仪于魏
楚王逐张仪于魏。陈轸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曰:
“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
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且使万乘之国免其相,是城下之
事也。”
○张仪之楚贫
张仪之楚,贫。舍人怒而归。张仪曰:“子必以衣冠之敝,故欲归。子待我
为子见楚王。”当是之时,南后、郑袖贵于楚。
张子见楚王,楚王不说。张子曰。”王无所用臣,褎臣请北见晋君。”楚王
曰:“诺。”张子曰:“王无求于晋国乎?”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
寡人无求于晋国。”张子曰:“王徒不好色耳?”王曰:“何也?”张子曰:
“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楚王曰:“楚,
僻陋之国也,未尝见中国之女如此其美也,寡人之独何为不好色也?”乃资之以
珠玉。
南后、郑袖闻之大恐,令人谓张子曰:“妾闻将军之晋国,偶有金千斤,进
之左右,以供刍秣。”郑袖亦以金五百斤。
张子辞楚王曰:“天下关闭不通,未知见日也,愿王赐之觞。”王曰:“诺。”
乃觞之。张子中饮,再拜而请曰:“非有他人于此也,愿王召所便习而觞之。”
王曰:“诺。”乃召南后、郑袖而觞之。张子再拜而请曰:“仪有死罪于大王。”
王曰:“何也?”曰:“仪行天下遍矣,未尝见人如此其美也。而仪言得美人,
是欺王也。”王曰:“子释之。吾固以为天下莫若是两人也。”
○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
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未至,惠王死。武王逐张仪。楚王因收昭雎以取齐。
桓臧为雎谓楚王曰:“横亲之不合也,仪贵惠王而善雎也。今惠王死,武王
立,仪走,公孙郝、甘茂贵。甘茂善魏,公孙郝善韩。二人固不善雎也,必以秦
合韩、魏。韩、魏之重仪,仪有秦而雎以楚重之。今仪困秦而雎收楚,韩、魏欲
得秦,必善二人者。将收韩、魏轻仪而伐楚,方城必危。王不如复雎,而重仪于
韩、魏。仪据楚势,挟魏重,以与秦争。魏不合秦,韩亦不从,则方城无患。”
○张仪逐惠施于魏
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
冯郝谓楚王曰:“逐惠子者张仪也,而王亲与约,是欺仪也,臣为王弗取也。
惠子为仪者来,而恶王之交于张仪,惠子必弗行也。且宋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
不闻也。今之不善张仪也,天下莫不知也。今为事之故,弃所贵于仇人,臣以为
大王轻矣。且为事耶?王不如举惠子而纳之于宋。而谓张仪曰:‘请为子勿纳也。’
仪必德王。而惠子穷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为仪之实,而可以德惠子。”
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纳之宋。
○五国伐秦
五国伐秦,魏欲和,使惠施之楚。楚将入之秦而使行和。
杜赫谓昭阳曰:“凡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来,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
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无听惠施,而阴使人以请听秦。”昭子曰:“善。”因谓
惠施曰:“凡为攻秦者魏也,今子从楚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子归,吾将
使人因魏而和。”
惠子反,魏王不说。杜赫谓昭阳曰:“魏为子先战,折兵之半,谒病不听,
请和不得,魏折而入齐、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
秦,是楚孤也。不如速和。”昭子曰:“善。”因令人谒和于魏。
○陈轸告楚之魏
陈轸告楚之魏。张仪恶之于魏王,曰:“轸犹善楚,为求地甚力。”左爽谓
陈轸曰:“仪善于魏王,魏王甚信之,公虽百说之,犹不听也。公不如以仪之言
为资,而得复楚。”陈轸曰:“善。”因使人以仪之言闻于楚。楚王喜,欲复之。
○秦伐宜阳
秦伐宜阳。楚王谓陈轸曰:“寡人闻韩侈巧士也,习诸侯事,殆能自免也。
为其必免,吾欲先据之以加德焉。”陈轸对曰:“舍之,王勿据也。以韩侈之知,
于此困矣。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网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
数。猎者知其诈,伪举网而进之,麋因得矣。今诸侯明知此多诈伪,举网而进者
必众矣。舍之,王勿据也。韩侈之知于此困矣。”楚王听之,宜阳果拔,陈轸先
知之也。
○唐且见春申君
唐且见春申君曰:“齐人饰身修行得为益,然臣羞而不学也。不避绝江河,
行千馀里来,窃慕大君之义,而善君之业。臣闻之,贲、诸怀锥、刃而天下为勇,
西施衣褐而天下称美。今君相万乘之楚,御中国之难,所欲者不成,所求者不得,
臣等少也。夫枭棋之所以能为者,以散棋佐之也。夫一枭之不如不胜五散亦明矣。
今君何不为天下枭,而令臣等为散乎?”
卷十七 楚四
○或谓楚王
或谓楚王曰:“臣闻从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为信,
旧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知者官之。夫报报之反,墨墨之化,
唯大君能之。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不偏于死,不偏于生,不足以载大名。
无所寇艾,不足以横世。夫秦捐德绝命之日久矣,而天下不知。今夫横人嚂口
利机,上干主心,下牟百姓,公举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
山。”
○魏王遗楚王美人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
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
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
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郑袖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