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村长-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客商,相对来说,收购价也会高一些。你一个人办猪场,那里比得上有两家,三家,或者更多家;不要说许多养殖户平时可以互相照应,相互交流养殖经验,也更便于厂家来收购肥猪,来买卖饲料。话说回来,于元生是个老实人,和他做邻居有多叫人放心……你要知道,一旦你的猪场办起来,如果别人又要申请地方搞建设,你剩下的那些地皮自然会批给别人。在咱村子里,你觉得谁还会比于元生更叫人放心?当然,这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站在你三爸的立场考虑问题呢?我没有做村长的时候以为做个村领导是很容易的事,我没有想到,原来做一个村领导也很不容易,首先一点就是会得罪人。你不知怎么的就把人给得罪了。咱们村,于书记是一把手,里里外外的工作都是他一手安排和处理,他操心不完遇到的难处可想而知,但这种难处不应该是来自壮哥你这里。”

“当初……”徐桂兰想说点过去的事,被于壮一个严厉的眼神盯回去。

“这样吧,我先回去。壮哥有什么想法可以找我,也可以找于书记说一下。”王金凤站起来往外走。

“我三爸……我就不去找俺三爸了。”默默吸烟的于壮在王金凤快要走出房门的时候突然站到地下说,“村长回去和俺三爸商议一下,村里要是让于元生盖猪圈,我没有意见,但是那个地方要先尽着我使唤”

2。 第十章

 
自从选举结束,原妇女主任刘莹便没有到村委办公室报到。 办公室里原本也没有给她安排位置,王金凤因此也忽略了她的存在。这一天,她接到镇党委计划生育办公室宋主任的电话,责备她不安排妇女主任到镇里开会和汇报工作。晚饭前,王金凤去和于海商议。不料想于海已经吃过饭。于海的媳妇上街乘凉去了,于海在院子里坐着竹躺椅摇着芭蕉扇喝茶水。见到王金凤,于海起身让座,王金凤就坐到于海旁边的一条板凳上。几句闲聊,王金凤说到正题。

“刘莹没有辞职,村里也没有免她的职。她这么不声不响就不干了算怎么回事?至少她也该和村里打声招呼。”于海很气愤,拿过手机,“我打个电话问问……”

“于海叔,还是我过去找她吧。”王金凤说。

于海想一下,点点头。

“好吧,有些事还是当面说好。刘莹呢,也是太要脸了,怕被你免职,就自己这么悄无声息地不干了。”于海笑笑,“选举之前她私下也拉过票,最终得票不多,自己感觉难为情吧。其实,这是她多虑了。”

“那么,我们就借着机会不用她,还是……”王金凤征求于海的意见。

“按说,那位置原来是为你准备的。如今你是村长,难道还要兼做妇女主任?”于海看一下王金凤,自己摇摇头,“我认为还是要刘莹做妇女主任好,村里也不差她拿的那几个工钱。难道,”于海忽然在竹躺椅上坐正身体,压低声音问,“你还有合适的人选?”

“我?没有。”王金凤一笑,“二叔呢?”

于海微微一笑,摇摇头。

“她一年的工资是多少?”王金凤问。

“一千八百元。”于海回答说,“她平时不需要到村委办公室报到上班,是很自由的。”

“唔……”王金凤思考一下,“我赞成二叔的意见,还是刘莹做妇女主任。不过,于海叔,我们要不要和书记说一下。”

“何必呢。”于海一扭头,又恢复原来的姿势,几乎是躺在竹椅上。“刘莹是本来就在职的,当初也是于嘉平提拔上来的。我们用她,既不属于提拔,也不属于重新任用。你呀,就去通知一下让她像以前一样正常工作,和镇计生办恢复联系就行。要是她实在不愿意干了,我们另外找人,再和于嘉平商议不迟。对了,”于海精神一振,“崔丽找过你没有?”

“没有啊。”王金凤很惊奇。

“昨天崔丽来跟我说希望村里为她成立的文艺队买套音响设备,我没有答复她,要她问问你。你看这事怎么处理?”

“于嘉平没有表态?”

“于嘉平肯定是同意的。”于海笑笑,“这事关键在你我身上,我是不赞成的……”

“那你可得罪一大批人了。”王金凤轻轻叹一口气。

“怎么说?”

“文艺队是为全体社员表演节目的,逢年过节是助兴,平常是热闹,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这文艺队的成立,连一些老头老太太都举双手赞成,他们老想着他们年轻时候的大秧歌和黄梅戏了。你不同意,是妨害着他们‘梦想成真’哩,只怕背后会有人说你坏话呢。”

“这么说你同意?”于海问王金凤。

“于海叔要是不同意,我怎么就会赞成?”王金凤并不立即表态。“我觉得,我们不能就这样答应于嘉平。”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金凤靠过来。

“于嘉平的工资是七千九百元,比我们都高出许多……”

“那都是你不争取。前几天开会时候我还替你争取说村长的工资应该和书记一样,你倒好,一句话不说,弄得我们两个跟于海山拿一样多的工资。这事我想起来就有气,好歹我也是个副书记,还是村委委员呢。一身兼两职,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哩,凭什么和于海山拿一样的钱?”

“于海山也是支部委员兼财务主管,也是一身兼两职。”

“他就是个会计,支部里的事他过问过什么?村里的事他又管过什么?你呀,怎么就是乐意把胳膊肘往外拐。”

“不是,于海叔,”王金凤笑起来,“刚刚干上村长,我哪里好意思为自己去争取工资。”

“还要你自己争取吗?你只要跟着点头就行,我不就替你争取了。”于海做出长辈的样子拿芭蕉扇隔空点一下王金凤。“利益要靠争取,不要不好意思。你不好意思,倒给了别人欺负你的机会。现在的社会,努力争取有时候都捞不到哩,何况你还往外推。你说你这一推,几千块钱没有了。”于海替王金凤惋惜地摇头,接着拿茶杯示意王金凤喝茶,自己也尖着嘴唇喝了一小口。

“于海叔说的是。不过,我刚才的话没有说完呢。”王金凤满脸带笑,“我想把于嘉平的工资降下来,当然,我们也得跟着做出一点牺牲,不然,于嘉平不会答应。”

“什么,把于嘉平的工资降下来?你在做梦吧?”于海疑心王金凤成了爱说诳话的小孩子。

“不是做梦呢。”王金凤急忙解释,“你看,于嘉平正希望咱们支持崔丽买音响,买套比较好的音响设备要花不少钱呢。咱们就以此为借口,把咱们村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落下百分之二十,或者三十,为的是省下钱买设备,或者就是演出服什么的。于嘉平的工资最高,调整后他……”

于海一抬手,王金凤停下说话。

“我看百分之四十也行。”他兴奋地说。“如今的年代,那几个钱能买点啥?靠工资活命简直要被饿死。我不在乎那几个钱,行,就按百分之四十,哎,就是你吃亏了。”于海感叹道。

“我的话还没说完呢。”王金凤故意逗引于海似的,笑嘻嘻地说,“不当官不知道,一当官才发现,这官的确是不好干呐,哪怕就是一个小小的村官。昨天……”

“你才觉到难处呀?”于海打断王金凤的话,老前辈似的粗着嗓子说。王金凤对他笑一笑。

“昨天于发本盖房子和后边邻居于东进打起来,我去说到嗓子哑了也不成,那事到现在还僵在那里。明天我还得去。还有前天,于子力南山那块地被雨水冲塌了地堰子,他不去修补,反而把上边地外沿的地堰子给人家掘开了,他的意思就是上地把水道开错了才导致他的地堰子被雨水冲塌。上边地是于坤的。于坤听说了这件事就去找于子力,两个人也闹到我这里……”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办哩。有一年,就为一垛草,那不是于涛和于宏伟都动起了刀子……不容易呀。”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王金凤忽然改变话题说,“我预备我们的工资落下来,不能全给了崔丽。我想再用几个人,比如民事调解这里……”

“那好啊,”于海并没有意识到民事调解应该是由他负责的,当然,也没有人来找他,而王金凤也不往他这里推脱,他因此也乐得清静。这时候他又忽然来了精神,跳起来在王金凤面前走起了四方步,“你可以把于爱军弄进来。”他试探道。

王金凤仰头看一眼于海。

“现在还不能用他。”

“为什么?”

“怕挨骂呗。”

“金凤,我发现你做事也是‘前怕狼后怕虎’的。这不好。做大事不要有小顾虑。你别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自己认为正确,就大胆去做。毕竟你是领导,成与败都在你身上担着。你怕人家说三道四你就不去做,结果三年村长一点成绩没有,这时候你就不怕人家说闲话?于爱军进治安队,或者做个民事调解员难道会不称职吗?我早就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于嘉平还是书记,他用的人我们不能换,可是填几个人总可以吧。我看,就让爱军进来。”

“民事调解员,爱军做不好。”

“那就进治安队。”

“治安队现在还不缺人。再说,爱军也不会去做于勘的手下。”

“那就让爱军做治安队长。”

“于海叔,我们一下子这么多动作,于嘉平会同意吗?”

“于嘉平?只怕一个落工资的动作他都不会同意。”

“我们一步一步跟他讲,先落工资上音响设备,后一步上人,一个一个……我们先安排一个人做调解员。爱军,先停一停。”

“你打算用谁?”

王金凤看于海,打算客气一番,转念一想,自己觉得没有必要。

“郑新燕。”她直接说道。

“她?”于海坐回到椅子上,似乎吃饭被噎着一样直愣愣看着王金凤好一会儿,“那是于嘉平的人,开除都来不及,你还要用她?我不同意。”

“如果撇开于嘉平,郑新燕是个不错的人选,她连于勘那样的混人都能调理好,足见是有个性;她有孝心,伺候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使得老头老太太在街上一个劲儿夸儿媳妇好。你看做儿媳妇的有几个能赚取公公婆婆这样的口碑?我自己就是给人家做儿媳妇,我做不到那一点。既然郑新燕适合这份工作,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她和于嘉平的关系。她和于嘉平有什么关系呢?不就是因为于嘉平提拔了于勘?假如我们提拔了她本人,那么,从道理上说,她倒和我们近一步哩。我们再看郑新燕和于勘,他们两个在一起是谁能影响谁呢?假如是于勘影响郑新燕,那么郑新燕现在就该是一个爱打麻将爱打扮不爱劳动的闲人了。事实正相反,所以我觉得郑新燕很有个性,她不会是于嘉平的人,也不是于勘可以影响的人。再结合郑新燕爽朗的性格脾气,她和于嘉平更是格格不入。我们提拔郑新燕,还有一点就是好操作,于嘉平不会起疑心但是我们用上自己的人了。相对于郑新燕来说,因为于勘和于嘉平的原因,她上任以后工作也会好做一些,这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条件。”

“于勘脾气很犟,虽说郑新燕把他整治好了,可是他一旦发脾气,郑新燕也是没法子治。提拔郑新燕不会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觉得郑新燕受于勘的影响会大一些,结果是郑新燕会倾向于嘉平。毕竟于勘跟随于嘉平多年,于嘉平又是连续三届的支部书记,要是你是郑新燕,你会更信任谁?你,我,还是于嘉平?郑新燕不是傻子,她甚至比你我还聪明。虽说你提拔了她,但是她不一定就领你的情。而且,如果没有于嘉平的最后批准,她也不会顺利地做上调解员。这一点,她不会不知道。所以即使你点名,功劳恐怕还在于嘉平身上。我们只有提拔自己人才会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我觉得不用大娃,最好的人选就是大友,于福举也可以……唉,可惜于卫……”提起自己的侄儿于卫,于海自己摇摇头。

“大友莽撞,不适合做调解员。我们要的调解员本身要有号召力,容易使人敬服;然后还要有稳重的性格和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好的口才。我们是要他去平息事,但不是把事情闹大,结果还得我们出面去处理。在这方面于福举可以,但是那个人容易瞧不起人,会看人办事,也容易变脸,脸色一变叫人都觉得害怕,也就是说他也不容易把事情做得公道。而且,对于我们,于福举也不一定就会言听计从。”

“你的意思,除了郑新燕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海问道。

“方方面面考虑,郑新燕……”王金凤做出思考的样子。

“这事我得好好考虑一下。”于海一脸慎重的样子,不知是真的很用心,还是装给王金凤看。

“于海叔,我是在考虑我们今后怎样才能牵制住于嘉平。安排郑新燕不过是第一步,以后,爱军、大友,还有于福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