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投降内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天皇投降内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皇想听听重臣的意见,重臣也有同样的想法。于是进入2月以来,在7日、9日和14日这三天里平沼骐一郎男爵、广田弘毅和近卫这些当过首相的人分别拜见了天皇。当然,这是因为战局不利而采取的做法。以往,不主持政务的人是没有向天皇申述意见的先例的,而都以”请安”、“问候”等名目前来拜见。

近卫来拜见的当天晚上,海军恃从武官中村俊久中将在御文库的政务室作了战况报告。每天晚上侍从武官都要来通报战局。

在菲律宾,美军已攻人马尼拉,日军在进行绝望的战斗。

听完战况后,天皇说。

“我相信这场战争如坚持到底,一定能取得胜利。但是,国民能忍受得了吗?国民怕坚持不住吧!事态究竟如何发展,我很担心。”

第04章 赤色革命恐怖症

随着战局的恶化,天皇周围的人们听到了革命的脚步声。

有的人是从远处听到的,有的人则是从近处听到的。五世家之首的近卫公爵,便是从自己的耳朵底下听到其声响的。

近卫在向天皇上奏时,曾阐明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日本已经战败,现在如不投降,将来掀起共产革命,天皇制定会被推翻。在军部和高级官僚中,共产主义者和其赞同者甚多。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以至今日走向败绩,都是共产主义者乘国内混乱企图掀起革命的阴谋活动的结果、近工认为,革新派军官和革新官僚都是共产主义者或其赞同者,或者说大部分军人都为共产主义者所操纵。近卫的奏文中甚至还说,连皇族中也有赞同者。虽然没列举出名字,但是皇族中的秩父宫、三笠宫、闲院宫春仁王等陆军军人的影像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在近卫上奏天皇过了五天以后,2月19日的午后1时半,牧野伸显伯爵来到御文库的谒见所。

八十四岁的牧野为了此次上奏,特地从汤河原的私宅进京而来。这天上午,前首相若槻礼次郎曾来拜谒。八十岁的前首相说,应该取得一次战斗胜利后再讲和,虽然目前看取胜的希望不大。使国家化为焦土而战斗到最后虽是“日本人的纯真之心”,但政府和军队的最高机构也该想到国家的将来,不能听任其演变。这位前首相最后说,政府和军队应在一致步调下作出具有远见的决定。可是当天皇问,既然如此,“你有什么成熟的方案吗”时,他却回答说:”继续打到底,直到敌方感到再继续下去对己不利时为止,此外别无良策。”

从2月7日起,天皇广召重臣,听取意见。

其中,只有牧野一人没当过首相,他从明治到大正,历任文相、外相等。在天皇作为皇太子摄政时,他任宫内大臣,即位起十年问,他任内大臣,是天皇最可信赖的人,故被视为重臣而受到特殊待遇。牧野的拜谒也和其他重臣不同,与其说上奏,不如说是促膝谈心。

牧野对上奏的内容并无准备,一会儿问天皇的运动量够不够,一会儿问皇太后近况如何,以及气候变化、往昔的事情等等。

牧野被征求意见后,便谈到两星期前在雅尔塔举行的有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参加的会谈,谈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处理、日英同盟和造船等,简直是信口开河,毫无中心,弄得在旁边作记录的藤田侍从长常常跟不上。

最后,牧野像作结论似地说,“无论如何,还得首先打开战局,现在正是奋起的时机。各种流言蜚语都将动摇人心,必须从严取缔。另一方面,决策者也绝不应有悲观的表现。

“赤色革命使日本人民的士气低落,从而加速日本走向战败。特别是,非间牒搞不到的机密,也时常被泄露出去。据说赤色爪牙已在军内、政府各部门扎下根,很多人不知不觉地便受其蒙蔽,充当其爪牙。”

牧野说到这里,天皇深深地点了一下头。

“那么,美国正在同苏联、延安接近,这是为一时的方便呢?还是认为苏联和延安已不是原来的共产主义,或者说是上了共产主义的圈套?”天皇大声向牧野发问。

“美国曾是个反共者较多的国家,对反共的根本观念没有改变……”

这时,皇宫四周响起警报声。

天皇从御座站起身来,在藤田侍从长引导下走出谒见所。牧野起立致敬。

牧野仍留在谒见所里。天皇走出后,进来一名侍卫,急匆匆关严铁窗,打开电灯。

六分钟后,空袭警报鸣笛,同时听到高射炮炸裂的声音。

牧野一人坐在那里。小仓侍从从地下二层的避难所走来传话:“天皇说,您可找一适当的地方,暂时休息一下。”

牧野站立恭听,感谢天皇的关心。然而,在狭小的御文库里,实在没有其它地方可呆。牧野等了大约一小时,直到空袭结束。

这一天,约有一百架B29轰炸机袭击东京,烧毁住宅八百五十户以上,死伤市民约四百人。这是五天以前开始的硫磺岛登陆战的前奏。连日来,舰载机的大编队和B29袭击东京,四天内已死伤市民六百多人。

天皇有些犹豫,也有些懊恼。自去年11月加紧空袭以来,将侍从武官每天晚上的战况报告连同前一天全国空袭被害情况的报告,改为每天早晨9时。

此时,天皇还未下决心向联合国投降。他对陆军所说定能打一次胜仗,虽有所怀疑,但也抱有一丝期待。并且,终止战争并不由天皇决定,像开战一样,是由政府和军部决定的。政府和军部须对天皇负责,天皇则对国民负责。并且,天皇对皇祖也负有责任。作为天皇,祭祀皇祖诸神就是为了日本的永存。日本没有祭祀诸神的天皇,就不成其为日本。无论怎么说,近两千年来,天皇血统的一家都相信没有自己,日本就不存在。维持天皇制是绝对必要的,废除天皇制,日本就不存在了。

自空袭变得频繁以来,天皇常自言自语。天皇独自一人在吹上的庭院散步时,反复地大声说道:“这可怎么……这可怎么……”

由于军部失策造成的日本败北,将把日本从明治以来苦心建立起来的地位丧失殆尽。也许像军部所说,打一次胜仗可以争取有条件他讲和,但是继续打下去,美英可能要求废除天皇制,即使联合国不强调废除天皇制,国内也将掀起共产主义革命。

天皇在皇太子时代曾学过法国史。他对法国革命特别感兴趣,进行过细致的学习。有关1789年群众暴动袭击巴士底狱、国王一家的被捕处刑、恐怖政治和拿破仑上台等方面的知识,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天皇从皇太子时代起法语就比英语好,作为皇太子访欧旅行到达巴黎时,他走访了革命时代的遗迹。在搬到御文库以前,在他住的明治宫殿的书斋里,曾摆放着拿破仑的胸像。

任何王者,都不能不关心革命。第一次大战时,以德国的威廉家族、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战败国王朝下台了。的确,日本的皇家在与国民的历史和宗教的联系上,与外国不同,但明治以后的天皇制,已成为与许多国家相同的君主制。

有一次,高松宫对来访的客人说:“现在的状况,和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统治俄国三百年的封建王朝——译者注)最后的时期很相似。当时,因连续战败,来客中多数人谈起了革命的危险性,就此话题,高松宫把目前的状况同俄国革命作了比较。

1931年高松宫访问欧洲,到达西班牙时,阿方索国王款待他,两人乘汽车在巴塞罗那的郊外兜风。他看到沿途农民脱帽向国王恭恭敬敬地行礼,可是高松宫刚刚离开西班牙,那里便爆发了革命,结果,阿方索国王亡命国外。由此,高松宫认为民众是不可信的。

天皇周围的人们在担心天皇制的未来。随着战况的不利,外务省开始收集美英新闻界对日本皇室的言论和舆论动向的情报,定期向宫中和有关人员分送。

另一方面,以警视厅待高第一课为中心,加强了对共产主义运动的监视。去年,即1944年,特高第一课破获了汤浅干电池工厂案件和教育审议会案件。在汤浅工厂里,技术小组为了战败后的共产主义暴动,制造了武器。教育审议会案件则是,法政大学的几名教授,把教育审议会向“共产主义方向”引导。警视厅判断,塞班岛陷落以后,伴随着国民生活困难、共产主义运动的蔓延,这种形势必将如干柴烈火,一触即燃。

从一般国民给内阁和新闻界的信中,以及从车站和公共厕所里的乱写乱划中可以看出,厌战和对皇室不敬的情绪在与日俱增。

在军部上层和高级官僚中,谁是共产主义者尚不清楚。但是,秘密党员的存在是众所周知的。说到赞同者,在军部和政府中抠的革新军官、革新官僚中都大有人在。也有一部分人在被别人操纵着。这更会使事态向不利的方向发展。自去年以来,官民中的一部分人,力扩大军需生产主张主要产业国有化,高唱“产业奉还论”,这都可能是共产主义者的阴谋所致。

高松宫在开战当时曾说,日本没有打两年以上的气力。塞班岛陷落后,他在海军总参谋部的会议席上说:“从作为绝对国防线的新几内亚起,到塞班、小笠原一线一旦被突破,战争的目的,就应放在怎样处理战败上。”以高松宫和近卫公爵为核心的主和派主张,及早抓住时机,以皇室的“御仁慈”颁下讲和诏书,结束战争。

如果战败过于凄惨,以这样的形式讲和也就不可能了。

这一天午前9时,美军在硫磺岛开始登陆。

硫磺岛驻守有栗林忠道第109师团师团长指挥下的陆军官兵一万七千人和海军官兵五千人。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第05章 贺阳宫疾奔皇宫

3月9日深夜,担当东京防空的第10空军师团司令部接到敌机数架侵入胜浦南方上空、向东京飞来的情报。但是,由于夜间常有少数敌机来侦察已成习惯,所以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零时8分,月岛落下燃烧弹。开始起火。接着,连续不断有敌机编队侵入,投下炸弹七分钟后,即零时15分,东部军区才发出空袭警报。

至此,在三小时内,共有327架B29轰炸机在一千五百米到三千米的高空向东京的二十五个区投下燃烧弹,将二十七万栋房屋全部烧成灰烬,死亡八万三千人,一百万人以上无家可归。军部认为B29敌机平常都在一万米以上的高空飞行,所以未料到此次是低空侵入,完全是被偷袭了。

这天,位于皇宫东御苑管理马匹、汽车的主马寮本馆、内阁文库、最下级女官的宿舍以及通向明治宫殿的长廊都被燃烧弹击中,或烧光,或烧毁大半。

并且,在御文库屋顶为掩蔽而铺种的草坪也已被烧光。所有这些,躲在御文库地下避难所里的天皇是不会知道的。

当围绕皇宫的各警察署屋顶响起暄嚣的空袭警报声的时候,丸之内、九段、神田各处已经漫天大火。

天皇堂兄贺阳宫恒宪王,家住千鸟渊一座漂亮的二层洋楼里,这楼建于大正初年。四十五岁的恒宪王是陆军中将,空军本部勤务,前几天,被新任命为陆军大学校长。

空袭一开始,贺阳宫便急忙换上西服,和敏子妃一同领着长女美智子、儿子章宪、文宪、宗宪、健完五人来到一楼。他们夫妻和子女的卧室都在二楼。七人手持防空头巾,向院内中央的地道跑去。

地道通向庭院的防空壕。防空壕是贺阳宫在1941年任近卫混合旅团旅团长的时候动员士兵修建的。上部盖有厚厚的水泥板,内部为木板结构,共有两个二十平方米左右大的铺有地毯的房间。

在贺阳宫全家七人进入防空壕的同时,燃烧弹击中了宅邸。贺阳宫家的属官和佣人开始灭火。

这一夜风很大。外边的“避难、避难”的叫声、燃烧弹的爆炸声、消防车的警笛声、从驻守在竹桥的近卫师团开始还击的高射机枪声和高射炮炸裂声交织在一起,轰鸣振耳,乱成一团。B29轰炸机作超低空飞行,好像伸手就能摸到,机体被地上的火焰照得通红。

不一会儿,身着防火服的消防队员和驻守竹侨的近卫师团的一队近卫兵推着手压水车赶到贺阳宫的宅邸。这时,宅邸的各处都在燃烧着。

贺阳宫一家在防空壕里,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闲谈,在等候空袭的解除。子女中最大的美智子二十二岁,最小的健宪才两岁。长子邦寿和次子治宪在从事军务,没在防空壕里。贺阳宫一次也没离开防空壕,但在里面也能听到消防队员的喊声和外边的爆炸声。

时而有属下和在这里住的陆军干部候补生跑进防空壕里,报告住宅的燃烧情况和外边的情形。

凌晨2时37分,最后一批敌机撤去,空袭警报解除。

住宅在猛烈地燃烧着。消防队员和近卫兵在拼命地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