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甚么不好啊,挺好看的。”霍香梅早就不想穿水桶腰的小襦了。
“唯唯。”王大荷也不想说惹人嫌的话,这霍香梅没有阿婆家,就算穿得再妖,那也是人家许三郎的事。
……
等王大荷走了,霍香梅去孩子的屋子看看,八个孩子密密麻麻的排在炕上熟睡。脸蛋红通通的,特别可爱。
霍香梅给孩子拉拉好棉被,还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苏峰,也没看出甚么特别的,至于像不像苏春元或者王柳子,她真的看不出来。
等孩子起来上课去了,许三郎才回来。几个汉子一起跟着抬着衣柜、胡桌胡凳还有储物架子,来回七八趟才全部搬进院子。
有些好事的邻居也跑过来看热闹,毕竟没有见这村子有人做衣柜的,还有胡凳这些都是在粱邑才见到过。之前木棉买回来的那天,许大郎家的还向大家推荐,所以他们也过来看看许三郎家的摆放。
“先把这个衣柜抬进大娃他们的屋子,对,就放这边,靠近炕头。”霍香梅赶紧让那几个跟许大郎一起做木匠活的汉子,搬衣柜进来,“还有那储物架子就放炕尾,这原来的衣箱先挪开,我等会再收拾。”。
周围看热闹的,也帮忙抬了一张胡桌进来,还有八张胡凳。
当时胡桌就是特意定做给孩子当书桌用的,所以比两外两张大了很多。
乡亲们一看,就知道这胡桌胡凳的作用就跟塾里的一样,纷纷当场表示要向许大郎他们几个下订单。还有那衣柜和储物架子,简直是再方便不过了。
看过的人就没有不喜欢的,当时张菊花推荐的时候,还犹豫的,现在都没这个担心了,好些人当时做屋子时,还剩下木料子,都可以拿去做。
搬完大娃他们屋子的,顺便把霍香梅和霍老爹屋子的也搬进去摆放好。
整间屋子整齐了很多,家具多了,感觉看起来就不是不一样,看着舒服多了。
听着周围说自家也要做这样的,张菊花从跟着过来,就没有合拢过嘴巴。嫁给许大郎,自家就没有过这么多买卖的。“谁想做的,做哪样的,都可以先来报名。”
张菊花扭头看霍香梅,“三郎家的,你不是会写字吗?你帮我记下。”
“唯唯。”霍香梅赶紧拿出毛笔和纸,一个个的记下众人所需的,再念一遍给阿嫂听,结果阿嫂说太多了,念也记不住。“那我算算,阿嫂,这衣柜得做二十七只,胡桌三十五张,胡凳一百三十张,储物架子二十个。你做完了,可以问问大文或者二武,他俩有简单的字也是认识的,不认识的到时候叫他们来找我,行吗?”
“那再好不过了,我家大文二武就是聪明,才上几天学,就认识不少字了,当然我家香兰也是个好的。”张菊花愉快的收下那张纸。
“阿嫂,那笔你得还我啊,我家笔也不多。”霍香梅看见张菊花似乎想把笔也随手拿走,赶紧说。自家的笔真的不多。
“我……我不是不小心了嘛,给你。”张菊花心底嘀咕了下,这个霍香梅就是没有前头的那个好哄,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等众人心满意足的离开,霍香梅不禁松了一大口气。她就不喜欢乡下的这点,家里有点甚么,旁边的都一个个的围过来,就连主人的屋子都是毫无禁忌的进来参观。
“三郎,这银子还没给阿兄吧?阿爹快坐过来吃食。”霍香梅给许三郎和霍老爹端午食到胡桌上,让他们也试试在自家里用胡桌吃饭的感觉。
霍老爹是听见有人说,许大郎搬了很多家具往自家过来,他才回来的。一回到就看见,自家娘子把自己的屋子摆满了家具,还真的没有这样整齐过。霍老爹背着众人偷偷的擦擦有点红的眼眶,如果还能见到自家小儿,这辈子就满足了。
“还没,当初只给了定金,你等会给我拿银子,我拿过给大兄。另外,我还让大兄给做辆牛车和驴车。我不在家,你们也可以坐驴车出去。”
“那只小毛驴拉不了多少人吧?”霍香梅一想到那只小毛驴后面拉的小车,上面挤着九个人,就一脸的黑线。
“就拉两三个娃,或者帮你驮些东西。对了,也可以用来拉磨,咱家那只小石磨对它来说,就是小意思。”
“唯唯。”
把钱给许三郎拿去还,霍香梅继续捡豆子,她想吃豆酱豆豉好久了,这些村子里的妇子都会做。
霍香梅见过他们吃饭,几乎每顿饭都有大酱,豆酱、虾子酱、麦子酱、鱼酱,还有甚么榆子酱、芥子酱。可惜那时候霍香梅刚刚来不久,还不知道怎么融进他们,也不好开口问这是怎么做的。
昨天听白水芹说,她家准备做豆豉和豆酱,霍香梅赶紧说自家也想做,就是一直做不好,想找阿嫂学学。白水芹倒是爽快的答应了,让她先挑好黄豆和黑豆,到时她让她家水莲或者山茶来叫她。
……
霍老爹吃过午食,也不歇,拿着许三郎给他新买的水烟筒和六博,就出去了。
现在几个娃都上课去,家里是农闲,大彘雉子都不用霍老爹管。他老汉有的是时间溜达。
吴老汉现在也不用去地里守着了,跟霍老爹还有几个老汉经常就在苏家阿爹那说说话,抽抽烟,还玩起六博来。
开始这六博他们也不会玩,以前都忙着家里的生计,就算是冬闲不是修工具就是打零工,再不就是去塾里讲古。
现在这塾里都是娃娃的世界,他们也不可能跑过去。霍老爹这六博还是在粱邑买的,他开始也不会玩。还是霍香梅见自家阿爹实在是寂寞得很,把这买给他,还教会了他,让他去教会几个老汉再一起玩。
霍香梅并不会六博,当时在粱邑只是匆匆一看。买回来的六博,她就是按五子棋的走法教霍老爹的。
第62章 人生变态香梅学艺
现在家里走五子棋的,只有小七赢不过霍老爹了。可是在外面霍老爹却经常能捡回自信心,把好几个老汉杀得嗷嗷大叫。
这也是为甚么霍老爹那么爱往外跑的原因之一。
“老霍,你家娘子给你置办家什了?”一个老汉羡慕的问。
“你家这娘子女婿大孝啊。”
“唯唯,我们都一只脚踏进棺材里了,再好的家什能用多久?”霍老爹心里是得意的,可是不好当着众人表现,自己知道就好,“说那么多干嘛,还是来一局?”。
……
等几个娃下课回到家,看到自己屋子的大变化,都疯了一样,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乐呵呵的。
“阿娘,这桌子跟我在塾里的一样耶,就是那个腿高了点。”小四摸摸胡桌的腿高兴的对霍香梅说她发现了这点不同。
“阿娘,这个是甚么?”衣柜对于小七来说就是个庞然大物,他来开底层的柜子,跑进去,关门,又开门,跑出来。
这么无聊的事,他也能自得其乐的玩得疯。
“这个是衣柜,以后你们的衣服就放里面。还有炕上的小格子,一人一个,可以放你们的书、笔之类的。阿娘就不再给你们收拾了,以后这归你们自己管。”
“好的,阿娘。”每个人都喜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几个娃也不例外。一说那个格子是归他们自己的,就争先恐后的爬上炕,这是我的,那个是你的,分了起来。
“你们先别忙,我娘给你们做的衣服和鞋子已经好了,先过来试试。衣服在阿娘的屋子。”
“哇,有新衣服穿。”
“还有新鞋子,我这鞋子都快烂掉了。”
小三一个翻斗从炕上下来,吓得霍香梅眼皮都跳了,“慢点,衣服就在那,不用着急,小心点。”
可是不管霍香梅在后面怎么囔囔,几个孩子都高兴的快速的跑出去再跑进去。
几个娃把箩筐里面的衣服和鞋子都翻出来,吵吵囔囔的,“这件是我的。”,“阿娘,那件是我的。”,“阿娘,你给我看看。”
霍香梅觉得头都大了,“先静下来,把衣服放下来,阿娘给你们分。小二你那件是你大兄的,小七那不是你的鞋子,是你五兄的。”
好不容易把孩子的衣服分好,再让他们自己穿上,不大会的,霍香梅再搭把手。再给他们套上布鞋,一个个萌萌的娃娃就出来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我的好看,你的也好看。都笑了。
……
第二天,霍香梅对许三郎说家里的麦酒成了,大概有一百多斤。
之前是要做麦曲所以才久了点,如果事先有麦曲,这麦酒一两天就成了。不过想要好喝,还是得放多几天。
许三郎一听成了,赶紧跑去地窖抱了一个小坛子上来,迫不及待的就打开,深吸一口气味,神情迷醉,好像吃甚么神丹妙药的,逗得霍香梅咯咯咯的笑了起来,“你试试看。”
“给我拿只碗来。”
霍香梅赶紧拿出一个大粗碗,许三郎倒出来,金黄色的液体,散发出酒的香气,还带着麦子的清香,里面还有些酒糟。
许三郎轻轻的抿了一口,在嘴里洗漱了几下,再咽下去。味道真不赖,再来一口带酒糟的,像喝粟米粥一样嚼几下再吞下去。真香!
“你也喝一口,咱们补洞房合庖酒。”许三郎笑着冲霍香梅挤挤眼睛,当时家里连一口酒都省了,哪想到娶回来的婆娘会酿酒。
霍香梅也不管他,接过来就喝了一口,味道真不错,“这样的可以做买卖吗?”,她现在是甚么都想到能否赚钱。
生活的压力能使人变得不再是自己,真应了那句,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变态。
“唯唯。已经有村子的人去县里建书院了,大冷天的,估计都会想喝上一口麦酒。我等会去铁匠李那打一个小炉,到时候再去市集买些木炭。家里就带上一只锅和酒,还有大粗碗。到时候我去书院地址那卖酒。价格比平时的便宜些,会有人买的。就算没有,我也可以做掮客走商。”许三郎想了想说。
“现在风大,早出晚归的太辛苦了,要不你去胡子阿叔家或者谁家晚上借住下,给点银钱。炉子也可以放那,不用来回搬。”
“我先看看行情。”许三郎说完就出去找铁匠李了,这能多赚一天是一天。
水芹的大娘子水莲,过来找霍香梅,羞答答的说,“婶子,我阿娘说今天开始做豆豉了。”
“哎,我现在就过去,谢谢你来告诉婶子啊。”霍香梅赶紧从家里掏了大半碗的糖蹲鸱条儿跟着水莲去吴家。
“阿嫂,我来上课了。老爹也不在家吗?”
“甚么上课不上课的,我可不是先生。老爹估计又跟霍老爹去苏家耍了,他最近更加不爱着家了。”白水芹看见霍香梅过来了,笑着说,“不是说做豆酱豆豉吗?真的拿着这个像是蹲鸱的。”
“这是我给娃吃的,阿嫂眼睛真利,可不就是蹲鸱做的。阿嫂和水莲尝尝看。看味道中不中。”霍香梅把糖蹲鸱条儿递给白水芹。
“我尝尝看,我家康子和健子可是说过你家的吃□□致的。”白水芹抖了抖手上的水滴,拿起一根,“味道真不错,这加了糖的蹲鸱居然味道那么好,就是这个糖真的不便宜。”
“孩子零嘴少,我这不是绞尽脑汁嘛,水芹也尝尝,别害羞啊,害羞吃不饱的。”霍香梅这个怪阿姨特别爱逗小娃。
“拿着吃,别跟你婶子见外,去拿个碗装过来,拿进去跟山茶吃。”白水芹吩咐自家娘子。
“阿嫂这是开始做了吗?”霍香梅看见黄豆已经泡在水里了。
“喏,这是昨天已经用水泡过的了,今天得把它们煮熟了。煮熟之后,沥干,然后装进罐子里,再往里面倒些酒和盐,搅拌好。罐子上面塞个麦吉盖,然后整只罐子放在太阳下晒,没有太阳的话,就放到炕尾去,现在都烧炕了,就那温度高。”白水芹开始烧灶煮豆。
“那得晒多少天呢?”
“现在的天气,大概半个月就可以了。到时候上面会有一层白白的东西,撇开就可以吃下面的了。”白水芹不知道那白白的东西是甚么,但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传过来的,也没有人说长了这个东西是不能吃的。
“那豆豉呢?”方法是知道了,就看太阳了。
“豆豉也和豆酱差不多,不过事先不用泡。直接拿盐炒,炒到有香味了,就拿水泡开,沥干,然后放进铺着豆豉草的篮子里,挂在屋梁上让它们发酵。大概三四天,上面也会有白色的东西,你再加些盐、蒜、花椒进去搅拌好,放到太阳下晒,晒几天,晒到干就好了。”
“唯唯。阿嫂年年做大酱吗?”
“那是,我最喜欢榆子酱了。可惜今年刚刚搬来这里,那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