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部队中有嫡系杂牌之别,蒋又厚此薄彼,卖命者成炮灰,取消番号,保存实力者受赏赐,使蒋军内部矛盾重重,政令不畅,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
直到此时,蒋介石不得不承认:“就整个军事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
在1948年夏天在南京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甚至悲观地预言:“明年夏天能不能在这里开会都成问题。”
蒋介石关于胜利的预言每每落空,而这次失败的预言却不幸言中,
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招招出人意料,制敌死命,令蒋介石防不胜防,一败再败,终于输光了内战的全部本钱,于1949年元旦“求和”。
就在傅作义与解放军平津前线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的1月21日,蒋介石不得不以“因故不能视事”为由,辞去“总统”职务,宣布“引退”。
蒋之“下野”并非完全是战事失利,为“勘乱救国”失败而负责,正如蒋所说的:“我本意并不要离开,只是你们党员要我退职;我之愿下野,并不是因为###,而是因为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蒋所指的“某一派系”便正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他在内外夹击下,决定“引退”,但在离开“总统”宝座之前,蒋在人事、军事、经济等几方面都作了安排,为国民党败逃台湾作准备。
在料理“后事”不久,蒋便回到了他的老家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
虽然成为了“普通国民”,但他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牢牢地控制着党政军大权,与毛泽东所抗衡。
刚开始蒋住在溪口通过电台遥控局面,在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蒋再也坐不住了,于4月22日飞抵杭州,召集李宗仁;何应钦等商讨“最后一战的全面作战计划”。
他完全抛弃了所谓“引退”的外衣,俨然如同“太上皇”一般,公开领导行将破落的国民党政府同毛泽东决一死战。
蒋介石对特制的胳盐笋和芝麻酱抱有浓厚的兴趣,这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是家乡的菜。此外,他还非常喜欢喝鸡汤,这几乎成为士林官邸饮食的基本特色。
中餐和晚餐一般订在三道菜左右,菜色是二荤二素,或是三荤两素,兼顾了风味和营养,蒋介石吃东西从不挑拣,厨房做啥他吃啥,但他始终对西餐的兴趣不高,这是他与其夫人又一个截然不同之处。
二。
1948年;1949年陈布雷与戴季陶相继自杀,几个月内,蒋介石连失两位重要之臣,使他闻耗悲痛,终夜唏嘘,这一切都预示着王朝末日的来临。
蒋介石决不甘心,他要继续争夺,自己得不到的也绝不能留给共产党。
自己的身边已人才凋零,退守台湾也总是需要一些文人来支撑门面,更何况将这些人才留给共产党更是助长赤焰。
无论如何,也要做拼死一搏。于是蒋介石即着手制定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平津形势趋紧。
南京方面朱家骅;傅斯年;蒋经国等在蒋介石授意下磋商谋划“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细节办法。
蒋介石专门派大员飞抵北平劝胡适南下,但胡适以正忙着筹备北大50周年校庆为由不肯南下。
第二天,蒋介石闻讯两次亲自打电报摧促胡适飞南京,说时间紧迫不容再拖延,并于14日再次派出专机飞北平,实施紧急“抢救计划”,“抢救”对象首先便是胡适;梅贻琦,其次是平津的知名教授如陈寅恪;陈垣;毛子水;钱思亮等。
事已至此,胡适这才下了走的决心,同时,胡适还力劝辅仁大学校长陈垣,陈垣不走,胡适小儿子胡思杜也表示留在亲戚家。
当时胡适想小飞机也带不走多少人就同意了。
蒋介石夫妇在黄埔路官邸再设寿筵宴请胡适夫妇。
蒋介石平日请客从不备酒,那天特为胡适备酒贺寿,可谓破格示敬。
也许正是出于对蒋介石对他本人的诚挚无伪的礼敬,胡适不得不从心底里-或者说从文化心理深处-感到有从道义上全力支持蒋介石的义务,所谓知遇与感恩,这也是胡适晚年在政治上始终不能与蒋氏分手的重要原因,尽管他本人对国民党似乎是始终没有过好感。
胡适在中国公学的学生吴两次劝胡适留下,但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就在胡适与陈寅恪等人飞离北平后的第六天,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率领第二批被“抢救”的学人飞离北平,抵达南京,同机者有李书华;袁同礼;杨武之;江文锦等人。
()免费电子书下载
梅贻琦对记者抱怨机场跑道太软,似是有可以多载几人而不能之意。
国民党政府立即授予他###长之职,可几天后他便辞职,成了国民党历史上最短命的###长。
自称是未能将大部分的北平教授接运出来,他感到惭愧,实际上,却是相当一部份学人并不愿意搭乘国民党的飞机飞离北平,这里有学人们对文化氛围的眷恋,但更多的是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一八六章。 建立防守堡垒
一。
北平和平解放,东北和华北地区局面已定,整个大陆的形势已很明显。
同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南京宣告“引退”下野后,总统权力暂由李宗仁代理。
当天下午,蒋介石在陈诚;陈仪;汤恩伯;蒋经国;俞济时和侍卫官陈颖弘陪同下,从南京明故宫机场飞抵杭州。
是日晚,浙江省主席陈仪在风光旖旎的西湖“楼外楼”酒家设盛宴为蒋介石洗尘。
宴会上,“不解风情”的陈仪竟劝蒋“好好休养”。
在荷枪实弹的警卫的保护下,陈颖弘陪着蒋夫人走进普济寺的山门。
一座万寿亭,亭内竖立着康熙的御碑。
蒋介石驻足看了一会儿,便走进正门,来到天王殿。
殿正中是一尊金光熠熠的弥勒佛。
蒋夫人看了一下,便回头对陈颖弘说:“这弥勒佛和蒋家的祖先三房太公摩诃居士很熟,三房太公在奉化岳林寺出家,人称布袋和尚,死后葬在天童寺小弥陀山上。
去年我们一块去过,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
陈颖弘答着,顺着蒋夫人手指的方向,端详着佛像。
蒋夫人话中有话:“人不可忘了祖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根本,根本,根才是本啊! ”
四窗岩是一个天然石屋,在高约百余米的方型悬崖,崖上天然生成四个岩洞,正好恰似四扇窗户。
这石屋进深十五六米,宽三十几米,石屋中有三块隆起的巨石,洞壁重岩嶙峋,洞外白云氤氲,当地传说这岩洞曾住过仙女,故而洞口每每喷出五彩霞光,洞壁四周挂满晶莹的星星。
蒋介石在离开故乡之前,特地命账房备大红蜡烛一对,叫几十个侍卫逢山开路,从荆棘丛中攀登四窗岩。
蒋介石出逃之前特地去四窗岩一游。
据说其中有段原由:1913年,蒋介石反袁失败,遭沪军都督杨善德通缉,蒋从上海逃到奉化葛竹其外婆家,躲在堂舅王贤甲家里。
后风声日紧,王出主意,说:“四明山四窗岩乃人迹罕至之处,何不到那里避一避”,于是王贤甲陪他到四窗岩隐匿了好久,蒋睡在石屋中大石上。
据说他还做了一个梦,梦见“飞龙腾骏”。
袁世凯倒台后,他几经周折。
后来追随中山先生,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和北伐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又当上国民政府总统,所以此次去四窗岩,当地人说他是“还愿”去了。
二.
()好看的txt电子书
蒋介石“下野”,张其昀通过关系陪侍一段时间,向其阐述古往今来国家兴亡之道,深获蒋介石赏识。
当时大陆局势逆转,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分别有人向蒋介石建议转进东南;西南或西北地区,众说纷纭。
张其昀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渡海去台,其理由是凭台湾海峡之天险,可立即建立防守“堡垒”,张的建议最后被蒋介石采纳。
张其昀还为蒋介石亲笔绘制了渡海去台的路线。
他凭其丰富的地理学知识,向蒋建议由象山港出发到上海,再经大陈到台湾,潮汐情况一一细加说明。
张其昀分析此线航行十分安全,因而深获蒋介石的赞赏。
此后,1950年蒋介石在台湾复行“视事”后,改造国民党,即任命张其昀担任承上启下最重要的“秘书长”一职,在当时追随蒋介石为数可观的要员中,张其昀只不过是初入政坛的人物,竟膺此重任,足见张蒋关系密切。
清晨蒋在“慈庵”刚起身时,侍卫长俞济时向蒋报告解放军占领慈溪,前哨逼近宁波。
蒋于中午下令宁波守军把所有船只连同浮动码头全部拖走,以防解放军封住镇海出口。
并问嵊县情况,俞济时告说解放军先遣部队已到新都。
这时蒋唉声长叹,忙吩咐蒋经国等亲携孙儿孙女爱伦(孝文),爱民(孝章)一同到鱼鳞岙与蒋母墓辞别,然后,无可奈何地离别溪口。
那天深夜,解放军七兵团一部分同浙东人民武装进入宁波市区,宁波从此解放。
当蒋得悉南京与宁波相继“陷共”易手消息后,惊恐万分,如热锅上的蚂蚁,蒋氏一家就不得不急忙打点行装起程了。
这时正是乡间春忙季节,布谷鸟鸣啼不休,乡民开始收掘洋芋艿(土豆)来充饥。解放军到达奉化时正好是立夏节气前夕,所张贴的军方文告署名首长是谭启龙,朱之光将军。
蒋介石撤离之日,宁波附近的栎社机场处于阻塞饱和状态。
国民党急于日夜抢运物资去舟山,台湾。
为配合解放浙东地区,四明山的解放军浙东纵队也纷纷出击,机场处于被包围之中。
蒋从自身安全考虑,行程拟定分二路进行,他不搭飞机,也不乘绕经江口到奉化城内的汽车,将大部分随员所携带行装,物品由汽车经江口装运汇合奉化城。
而蒋则带小股轻装精锐人员,选由溪口乘双人肩抬的竹舆,一种当地轻便的竹与藤合编制成,可坐又可躺的眠轿,翻山越岭,走出奉化县城锦屏风麓山脚。
蒋离开奉化后,从海上迂回北上,于1949年4月一个下午到达上海市内复兴岛,在沪训令徐永昌,顾祝同,周至柔,桂永清,汤恩伯,毛人凤,陈大庆,谷正纲等人“死守上海”,做成败在此一举的最后顽抗。
1949年4月27日,蒋介石复出,他发表《告全国###》的###文告,再次重申###内战到底的决心。
第一八七章。 实施渡江作战
一。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江河,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
蒋介石以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所指挥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上海间,重点置于南京;上海段。
以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白崇禧指挥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宜昌至湖口间;以海军江防舰队和第 2舰队位于长江中,下游;以空军4个大队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支援其陆军作战。
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不少舰艇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企图威胁或伺机阻挠我人民解放军渡江。
汤恩伯以一部兵力控制长江北岸若干据点和江心洲,作为警戒阵地;以主力沿长江南岸布防;并于战役纵深配置一定兵力;防止解放军渡江。
如江防被突破;则分别撤往上海及浙赣铁路组织新的防御。
具体部署是:以第8兵团3个军防守湖口至铜陵段,第7“绥靖区”3个军防守铜陵至马鞍山段。
第17兵团1个军位泾县,宁国,太平地区为预备队。
第6兵团及首都卫戍总部共3个军防守南京及其东西地段,第1“绥靖区”4个军防守镇江至江阴段;1个军位丹阳,武进地区为预备队。
淞沪警备司令部3个军防守苏州至上海段,置重点于上海,以第9编练司令部等6个军20余个师;位浙赣铁路金华,龙游,衢县,江山,上饶地区及杭州,诸暨地区,担任第二线防御。
总前委根据军委的命令和当面敌情,地形等情况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 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在江苏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求歼汤恩伯集团,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
战役区分为渡江展开,割裂合围和各个歼灭京沪杭地区之国民党军三个阶段。
战役第一阶段的部署是:以第三野战军第 8,第10两兵团共8个军;组成###击集团,除以第8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