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日常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宫日常生活-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亲真的已经无心再争,他前些日子还跟我说,现在他只希望家宅安宁,我们这些小辈能安安康康。”长孙冲再憨厚,也知道皇上对于父亲一直多有防备,如今当然是逮着机会就说长孙无忌的好话,希望能让长孙颖传给李治,保长孙家一个太平。
“父亲肯这样是最好的。”长孙颖听着长孙冲描述的长孙无忌的状态,点了点头。他与李治并没有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就凭着他皇帝舅舅的身份,只要他不犯重罪,李治这个皇帝看在礼法的份上也要保他安度晚年。
娘亲舅大,就算是皇家也不能例外。
他安心退下,长孙冲这种和平派才能上位。长孙冲并无多大才干,但是处于他这种位置,只要不犯大错,与人结仇即可保着长孙家下一代的富贵了。
这样的老旧更替,是皇帝愿意看到的,也是她所希望的。说句严重的话,她甚至愿意拿一个皇后之位来换这份安宁。
长孙颖在心里头盘算着,等跟长孙冲说完话之后,即可派人去请了李恪的王妃进宫。
虽然她心里头希望长孙无忌安份,但未曾行军先想败路,对于某些可能他也不得不防!

☆、第223章 作死

李治离京时,将京城防务交给了李恪,所以长孙颖觉得不妥的地方,自然要找李恪通通气了。不过李恪身为外臣,不好多进宫,于是有事要么长孙颖在李忠的陪同下在偏殿见李恪,要么就只能手书叮嘱李恪了。
对于长孙无忌的猜测,长孙颖自己也不确定。她希望父亲能够识时务,乖乖蛰伏起来,所以也不欲将这事情搞大,因此只能喊吴王妃来聊聊家常,然后将着密信给她,让他转交给李恪。
这事情已经得过李治的允许,每封信也都已经备过案,因此并不怕什么私相授受的名头。
“这封信很重要,你务必要交给王爷看。”长孙颖特别叮嘱着,而吴王妃杨氏也点点头,“贵妃放心,我一定把信带到。”
**
杨氏出了宫回到家里,刚进门就见到李恪在正厅等着。李恪见她回来,急急忙忙的迎上来问道,“今天贵妃召你去,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自从皇帝离京后,李恪就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夙夜辛劳,就怕出点岔子。
王妃被召去谈话,在他看来本身就是一种讯号,所以他早早的就回到了家里,等王妃传来的信息。
杨氏看着李恪这样子,却是轻轻一笑,“贵妃不过是因为怀孕有些心神不宁,所以特意召我去说说闲话而已,瞧你急成这样子。”
“那贵妃的身体还好吧?肚中的皇子是否安康?”李恪听着杨氏这话,总算安心了一些。
“好好好,都好着呢。”杨氏撇撇嘴,“瞧你这样子,就是我当初怀孕也不见你如此紧张。”
“那怎么能一样。”李恪感慨了一句,见着杨氏的确没有带来什么值得注意的消息,便说道,“既然没什么大事,那我先回卫所了。”
“哎,既然回来了,还回去做什么啊。”杨氏见着李恪要走,忙出声阻拦道,“你好久都没陪我跟孩子吃过饭了,不如今天留在家里吃饭吧。”
“陛下不在,我责任重大,哪里有空在家消遣。今天下午还是特意跑回来你等你的,既然你这里没什么,那我就先回衙门了。”李恪急匆匆的吩咐人备马,等准备好了,这才回头拍了拍杨氏的肩膀安慰道,“这段时间先委屈你了,等陛下回来,我带你们去温泉宫玩。”
“我知道了,你赶快去吧。”杨氏勉强挤出了个微笑,将着李恪送出了门。
**
等李恪一出门,杨氏立刻怒了起来!
什么不一样,自己还是他的妻子,他关心另外一个女人都比关心自己多,那个女人凭什么享受这一切!
天知道李恪原本的意思是,皇帝不在,他于公是皇帝留下的重臣,于私是家里的兄长,都有责任替自己不在的弟弟多照顾照顾他的妻子。况且贵妃怀孕本来就是大事,如果这一胎是男的,更会改变朝中的局势,因此他一直防止有人对贵妃下手,十分紧张内廷的状况。
所以李恪关心长孙颖,于感情无关,只是责任感和使命使然,因此听到杨氏将着两者相提并论时,本能的反驳。但是他男人家心粗,反驳之后也没有下文,只觉得杨氏已经明白了,可遗憾的是,杨氏却因此而误会更深。
杨氏一直不喜欢长孙颖,因为长孙无忌的关系,她童年时受尽了磨难,要不是后来李世民将她指婚给李恪,她还不知道要落到怎样的境地。所以杨氏对于李恪一直非常重视,挖空心思的讨好李恪,把自己的那些小肚鸡肠藏起来,在李恪面前是一个完美的妻子形象。
回京见到长孙颖时,她本来是憎恶的,但是很快她就发现长孙颖十分受宠,作为一个趋利避害的人,她自然而然的收起了自己那些轻慢之心,在她面前变得热情起来。等着长孙颖做了贵妃之后,她在心里头恨得要死,面上却笑得越发恭敬。
不就是长孙家的一个小丫头,连正妻都不是,如今却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自己每次见到她都要下拜行礼,这凭什么啊!不就是怀个孕,那个女人没生过孩子,就她娇贵,要自己隔三岔五的进宫给她请安,陪她闲聊,再等她睡着后灰溜溜的走开……自己又不是她的丫鬟。
因为知道自家王爷跟她是天然的同盟,杨氏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对长孙颖不利的事情,所以只能将这这份不满埋在心里,慢慢的发酵,发酵……
今天长孙颖着她进宫,打断了她与其它贵妇们组织的一场聚会活动,杨氏对此非常不满。她在心里头嘀咕着我又不是你的丫鬟凭什么随叫随到,但是面上还是写了帖子给各家,说是自己记错了时间,今天是进宫参见贵妃的日子,将着错误全揽在了自己身上。
由于这个原因,杨氏心情十分不好,所以当长孙颖拖着她带信给李恪的时候,她收了信,却故意不打算交给李恪,诚心刁难一下长孙颖。
她这样做也并非全然糊涂,杨氏知道如果真的有对国家十万火急的大事的话,长孙颖肯定会不顾男女大防的直接让人去请李恪,而如果她没有真人叫李恪过来,那么这件事就应该不是十分紧急的。密蜡封印,那应该是介于私事和公事之间的事情,私密性远超过紧急性,应该有什么长孙颖希望李恪去办却又不想让其他大臣们知道的事情。
所以,杨氏果断的昧下这封信,打算让长孙颖好好急一急。
至于秋后算账这种事情,这信是长孙颖给李恪的,但是做不做却在李恪的选择。她不把信送到,顶多会造成李恪没有去办这件事的事实。对于长孙颖以后会不会报复李恪,杨氏却是完全不怕的。她这些年在京城也算是了解陛下的品行,绝对不是那种听枕头风的人。如今李恪守卫京师,只要平安等到皇帝归来,便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就算是长孙颖,也不可能因为小事而陷害有大功的李恪的。
杨氏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做的十分正确。不过她仍然怕信里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遗漏,所以考虑过之后,自己拆了那封信偷看其内容。当她看到整封信只是长孙颖托李恪注意观察长孙家,特别注明“若有不轨之事请即刻报告本宫,以防酿成无法挽回之大过”时,顿时开心了起来。
原来这封信只是贵妃让李恪看顾她家人的。哼哼,看来长孙家肯定有什么把柄!杨氏与长孙家有仇,长孙家倒霉她求之不得,哪里可能让他们悬崖勒马!所以杨氏直接干脆的将着信烧了,然后看着一地灰烬得意的想:长孙家要作死,就让他们尽情去作去!到时候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才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究竟是谁作死╮(╯_╰)╭
还有人记得杨氏么……前前前出现的人物

☆、第224章 作死

信送出去之后,长孙颖才稍微觉得安心一点。
李恪是个稳重的人,尤其是这些年他被李治重用以来,越发的老成持重。他毕竟跟皇帝是兄弟,他有他的自尊,努力干好差事便够了,要去做一些低三下四无中生有的事情来陷害人以谋求恩宠,他是不屑于去干的。因此由他出面,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件事之后,长孙颖便放宽了心思,逐渐将着手中的权利交给李忠,自己也不大过问国事,只专心养胎。
这不是说她就不关心朝政了,只是如今她的确有心无力。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胎的孩子格外的折腾人,她如今精力越发的不济,时常会感觉到腹痛,很多时候她都怀疑自己不是怀孕而是长肿瘤了。
因为她精神不济,李忠便忙的厉害,一贯圆乎乎的胖脸都出现尖下巴了。长孙颖看着心疼,便吩咐他不必日日请安,只在有重要事项的时候过来即可。李忠也是没办法,当下答应了,于是这宫殿来便只剩下她们母女俩。
大凤因为担心她的身体,早就没去上学了,这些天跟着小尾巴似的跟前跟后,帮一些力所及的忙。长孙颖看到她这样子,不由得感慨孩子们果然是遇事长大的,瞧着她现在的样子,哪里还有之前的刁蛮劲儿。
“娘,你说万一这次生的是个妹妹,就叫二凤好不好?”大凤坐在她旁边,拿着手中的布条狠狠的锥着,兴致勃勃的跟着长孙颖议论。
她这些天看宫女们忙来忙去的给小孩子做衣物鞋袜,自己也好奇心顿生,非要给小弟弟小妹妹做件衣服。但她从小都没学过女红,做出来的东西惨烈的可想而知。不过长孙颖觉得她有这份儿心就已经弥足珍贵了,于是让宫人给了她布条,继续任她戳着玩儿去。
长孙颖歪在榻上,笑眯眯的说着,“这个你得等耶耶回来问他。”
“我觉得耶耶肯定会同意的,这名字多好听啊。”大凤拿着针又戳了戳,然后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要是个小弟弟,就叫二狗。她们都说贱名好养活。”
“噗,”长孙颖听着她给未来的儿子起的名字,一下子就被逗笑了,心想我家姑娘跟她爹的起名方式还真是一样,就凭着她这手烂到死的起名方式,真是担心未来的外孙会怎么样。
长孙颖笑着笑着正想说话,却忽然觉得腹中一阵疼痛,她忙按住了腹部,一下子趴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大凤原本还当母亲在跟自己开玩笑,还是旁边的刘绣看着长孙颖倚在那里脸色发白,头冒冷汗,顿时觉得大事不好,赶紧扶住她叫道,“御医,御医,公主殿下,你赶快去请御医过来。”
鉴于上次生大凤的时候,就在御医这儿出了岔子,要不是孙思邈及时赶到就一尸两命了,所以这次不管是李治也好,李忠也好,都很看重这点,特意将大夫就放在了他寝宫旁边,就是以备不时之需。
“绣姑姑,你在这儿守着母亲,外头有我。”大凤听到刘绣的吩咐,也迅速的反应过来,一边让人拿斗篷,一边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屋里头,命着将那些事先准备的产婆们也都叫过来,颇有些大将之风。
度过最初充满敌意的那会儿之后,大凤在李忠的教导下也知道母亲处于何种危险的境地,父亲不在家,唯一能依靠的也就他们两个,于是迅速的成熟了起来。实际上李忠这些天忙于朝政,而长孙颖几乎瘫痪,内廷和外朝之间都靠着她来联系的。
大凤一走,刘绣知道她不仅要叫太医,还要去通知太子,还要去通知吴王,以及晋阳、高阳等公主们,于是也就打强了精神,让人烧热水来给长孙颖擦额头。
“贵妃,你忍忍,太医很快就来了。”刘绣握着长孙颖的手,正在安慰长孙颖,却感觉到后面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她还以为是御医来了,却没想到出现在她背后的是两个胖胖的稳婆。她们正笑着看着刘绣,“贵妃这是要生了,绣姑娘你呆在这儿不方便,还是到隔壁去歇着吧。”
“要生了?”刘绣听着这话却是一愣,她虽然还是处子之身,但是却也伺候过长孙颖生过孩子,知道这会儿日子不够,本能的就反驳,“日子还不够呢。”
“你姑娘家懂什么,这日子不够,早来的也是有的呢。”另外一个稳婆说着说着,就要伸手去拉刘绣,“姑娘还是去旁边歇着吧,别在这里碍手碍脚了。”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刘绣这会儿感觉到不对了,拼命的挣扎着,但是那两个人有她的两倍粗,早就制住了她,另外一个则是捂住了她的嘴,将她拖到了角落里。
这两个人都是长孙无忌送来的人,长孙颖平时不多亲近,但是也不好完全不用,所以平素都装样子的让她们在附近当个人肉柱子,却没想到这人这时候竟然作起怪来。
长孙颖看到这一切,大感不妙,但是她瘫在那里疼的根本发不出声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两个人将刘绣扛到了角落里,用布绳捆起来,堵住了嘴。
长孙颖看着这一幕,又惊又惧,不明白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悄悄的伸出手去够桌上的杯子,想要将杯子推到地上摔碎,借此来惊醒其他人。
那两个婆子都在忙着捆刘绣,没有空顾得上长孙颖,所以竟然让长孙颖弄成功了。薄胎的瓷杯掉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