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魂上人微微一怔,心中明白司寇宛在婉言相拒,情知小姑娘有意隐瞒身份来历,不便于继续追问下去。他淡淡一笑,说道:“呵呵,小姑娘聪明伶俐,倒是老夫过于执着了。”心中暗道这小姑娘精灵古怪,看来不可小视了。
司寇宛美目闪动,笑嘻嘻道:“上人取笑晚辈了。”
铁云星突然想起一件事,接口问道:“不知上人深夜莅临天音神寺,所为何事?”
灭魂上人颇为尴尬,老脸微红,支吾道:“这个、这个……”半响才说道:“也罢,老夫就不隐瞒二位了。老夫夜探天音神寺,为的是寻找一本‘轩辕真经’!”
“轩辕真经?”司寇宛和铁云星面面相觑,这本真经耳生的很,从来没有听说过。
灭魂上人淡然一笑,接着说道:“两位不必奇怪,这本书失传已久,大约有一千多年没有现世了,你们不知道也在情理之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事得从上古黄帝时期说起。黄帝是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本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后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才思敏捷,【炫】'【书】'【网】青年时敦厚能干,而成年后聪明坚毅果敢。当时天下是由炎帝神农氏掌管,可惜他心有旁骛,只专注于发明农耕之法和医药,无心于管理天下,以至于众将领异心渐生。此时蚩尤收容蛮荒凶灵,乘机挑起战乱、兼并诸侯。自此战乱纷起,最后导致生灵涂炭、天下大乱。炎帝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黄帝出手襄助。
“黄帝挺身而出,率兵讨伐蚩尤。双方经过无数次交手,最后决战于涿鹿之野。双方的将士们都是英勇无畏、悍不惧死,战争进行的十分惨烈。到后来,黄帝借助于上古神兵之利,并在大将风后和力牧的鼎力相助之下,终于擒获蚩尤而将其诛杀,并将蛮荒凶灵收服封印。至此之后,黄帝也因此取代炎帝,被诸侯尊为天子,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而被尊称为黄帝。
“黄帝登基后,纳正妃西陵氏,本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们尊称她为‘先蚕’,也就是后来的‘西陵仙子’。黄帝在位时间很长,国泰民安,天下一片升平安定。他政绩卓越,后世的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饰以及指南针等发明和制作都出于那时。因此被后人敬奉为人文始祖。
“后来,黄帝和嫘祖因造福于民,功德深厚而飞升仙界。飞升仙界之后,俩人传下三卷奇书,分别是‘黄帝神经’、‘轩辕真经’和‘西陵仙经’。‘黄帝神经’,也就是后人讹传为天书的‘神器谱’,据说其中记载的是天下一十六种神奇灵异的神器的用法和埋藏之地,每一件里都蕴涵着数千年的神力;任谁找到其中一件神器,如虎添翼一般。而更重要的是如果吸收其中的神力,一身修为都可突飞猛进。而‘西陵仙经’则详细记录了西陵仙子游历天地九界的经过,对各处记载全面入微。”
铁云星听到这里,心中猛的大震。天地九界?难道那本……想及此处,他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剧烈跳动起来,感到莫名的激动。
灭魂上人继续说道:“‘轩辕真经’之中据说记载了当年蚩尤领兵作乱时,曾经为虎作伥的蛮荒灵兽被黄帝降服后,为防止其再度为祸人间,黄帝特意将它们镇封在一个秘密地方,并留下详细的解封及驱使办法。黄帝得道飞升上仙界之后,将‘轩辕真经’等册奇书传授给他的后裔尧。尧在位期间,天下突然发生了极其猛烈的洪水,长达二十二年。大地变成了汪洋巨泽,五谷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加,加上各种禽兽的侵袭,情形十分危 3ǔωω。cōm险。这时候,尧帝便派鲧去治水。
“鲧治水时采用瘀堵得办法。来到西方的昆仑山上的天庭偷来息壤,撒到水里。息壤随着洪水的上涨而上涨,很快将洪水阻隔在大堤之外,天下暂时平安了。哪知后来天帝知道了鲧偷走息壤一事,派来天兵天将下凡收回息壤。息壤一撤,洪水马上再度泛滥成灾。尧帝一怒之下,将鲧囚禁在羽山,三年后,又将鲧处死。
“后来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舜帝起用鲧的儿子大禹继续治水。大禹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决定采用‘开凿河川、疏导河道、引流入海’的办法来治水。当时开凿河川、疏导河道那可是巨大的工程,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办得到。怎么办呢?就在这时,他想到了黄帝当年击败蚩尤时封印的蛮荒灵兽,奏请舜帝求得‘轩辕真经’等三部奇书。大禹首先借助于‘西陵仙经’中所绘天下地形图,选择了最佳河道路线。接着解封出上古神兵和诸多蛮荒灵兽,并使用九神破天斧劈开龙门山,使得洪水从崖峭壁间直流而下;接着又把阻挡河道的连绵大山横劈几段,保持洪水下泄畅通无阻。他驱使蛮荒灵兽开凿山间通道、挖掘河道。
说到这里,司寇宛出声问道:“传说大禹在轩辕山开凿山体、疏洪泄流的通道时,他的妻子涂山氏送饭到轩辕山下,结果发现有一只巨大的熊在山间跳跃开凿。她看见后,以为自己的丈夫竟然是巨熊所化,惊讶、羞愧难当,转身跑去,最后化为一座巨石。照上人这么说,那巨熊似乎并不是大禹所化,难道应该是蛮荒灵兽了?!”
灭魂上人点点头,叹口气说道:“不错。那只巨熊并非大禹变化而成。其实它就是蛮荒灵兽之一的巨熊魃!相传巨熊魃体长三丈有余,力大无比,以掌击石,顷刻间即可化为粉齑。当年大禹就是利用巨熊魃的这种威猛体性来开凿山间河道。涂山氏不知内情,还以为她丈夫本身就是巨熊所变,竟然愤而化石,着实可悲。幸好后来上苍可怜,终于破石生出一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启。大禹十分感激上苍赐予他这个孩子,于是更加努力的治水。就这样大禹使用上古神兵开凿河川、指挥蛮荒灵兽疏通河道,最后终于引流入海,化解了洪水带来的危机。到后来舜帝也因为禹治水有功,心甘情愿将王位禅让给他。
“舜帝继位后,依旧把蛮荒灵兽镇封起来。‘轩辕真经’等三册奇书被作为镇国之宝而被秘藏保护起来,一直流传下去。后来太康一度被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掌握了夏的政权,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凭借着黄帝当年遗留下来的三册奇书,少康再次解封出蛮荒灵兽和上古神兵,终于成功复国。夏朝也因此进入‘中兴’时期。到了履癸,也就是桀在位时期,他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宠幸妹喜,重用佞臣,诽斥忠良。并且听信谗言,穷兵黩武,频频出兵征伐不已,导致各地暴动变乱此起彼伏。也就在这时,‘黄帝神经’、‘轩辕真经’和‘西陵仙经’这三部奇书神秘的消失,不知所终。
“这时,东夷族的一支商部落在汤的治理下,日渐强盛。汤在在名相伊尹的谋划下,起兵伐桀。桀的军队节节败退,汤乘机直捣夏的重镇鸣条。桀召集兵马准备抵挡,这才发现赖以依仗的传国之宝——三册奇书——竟然不翼而飞!他只得仓皇迎战,由于失去了神兵、蛮荒灵兽助阵,桀最终落败,被汤俘获放逐。夏朝也从此败亡,商朝崛起。
“从那时起之后,数千年过去了,这三册奇书再没有出现,也就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直到一千多年前,中土突然出现一个妖王,号称‘轩辕老祖’。它妖力深厚,竟然拥有那本‘轩辕真经’!此后无数蛮荒灵兽纷纷出现,随之天下妖邪魔横行,妖气弥漫。正派和妖王统帅的妖孽展开殊死拼杀,意欲争夺这册奇书,重新镇封蛮荒灵兽,于是杀伐纷起。几乎所有中土所有正派都参与其间、奋起反抗,奈何实力相差过于悬殊,一击即溃,兵败如山倒;只得退守深山大泽,闭门不出。此后妖孽越发猖獗,无数魑魅魍魉纷纷出现,遍布八荒四泽,天下形势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中土出现四个人,不知怎的,得到了另外一册奇书‘黄帝神经’。他们手持上古神兵,诛杀妖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降服‘轩辕老祖’,得到‘轩辕真经’,重新镇封了蛮荒灵兽。经过数十年的扬清荡浊,终于肃清妖孽,使得中土逐渐安定。而这四人据说就是后来的修真四大门派——紫府、仙门、长春谷和水晶宫的开山祖师爷。自此之后,中土正道大昌,修真日渐盛行,门派多不胜数。直到五百多年前,才形成所谓的正道六大门派:凤凰谷、渡云峰、诸葛门、紫英阁、天龙门、九阳洞。那时修真盛行,人才鼎盛。而这时候十大修真门派业已淡隐世间,宛若恒河群星一般,逐渐逝去,遥不可及。”
铁云星疑问道:“上人,那后来‘轩辕真经’到底流落到哪里了?”
灭魂上人摇摇头,接着说道:“‘轩辕真经’究竟流落到什么地方,谁也无法确定。据说当年那四人收服蛮荒灵兽之后,曾经约定由其中一人收藏。至于到底是谁,却没有人知道,始终是个谜。加上后来四大修真门派隐世不出,更是不知道‘轩辕真经’隐藏在何处。只不过这数十年以来,中土各地不时传出异兽现身的消息,似乎预兆着‘轩辕真经’复出在即。”
司寇宛大眼睛“骨碌碌”一转,讶声问道:“既然‘轩辕真经’失传千年,那怎么上人来到这西域天音神寺里面寻找它呢?”
灭魂上人说道:“此事说来凑巧。老夫门中一名弟子偶然之间打探得知,这天音神寺之中竟然收藏有那本奇书‘轩辕真经’,而且似乎和这次西域佛事大有关系。老夫知道此事后,立刻赶来楼兰城打探消息。那知一来到天音神寺,就被妖孽打伤,看来妖孽防范非常严密,如何将‘轩辕真经’弄到手,还真是件头疼的事情呀!”
司寇宛和铁云星不禁愕然。灭魂上人刚刚脱离险境,竟然还念念不忘‘轩辕真经’的事,俩人不由得相顾摇头苦笑。
第三十四章 神秘婆孙
铁云星问道:“上人,您说‘轩辕真经’和这次西域佛事大有关系,可知道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灭魂上人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这个、这个,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也是听人所传。”
司寇宛微微一笑,心中隐约觉得灭魂上人有些特别。
两天后,灭魂上人伤势大为好转,三人决定再次进入楼兰城查看究竟。由于三人一齐行动目标过于明显,于是灭魂上人独自离开。司寇宛和铁云星乔装打扮,掩去本来面目。
俩人返回楼兰城中,马上感觉到气氛颇不寻常,城中戒备森严,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夹杂了许多修为高深的僧侣和修真者。不过,楼兰城繁华依旧,其中变化也只有像司寇宛和铁云星这样的修真者才能察觉出来。其他的前来朝拜进香的善男信女和普通商贾、游逛者毫无察觉,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俩人随着人流来到天音神寺正门附近,只见寺庙前张贴了一张告示。俩人挤过去一看,上面大意是西域佛事定于第二天开始云云。俩人一见时间有空余,正好趁机游览一番楼兰城的美景。
楼兰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城中繁盛自是不必详述。三教九流,无奇不有。中土和西域、天竺以及域外波斯人,大食人,身毒人以及大秦(古罗马)人等等都会聚此处,可以说是胡汉杂处。司寇宛和铁云星顺着人流缓缓游玩,一直到中午时分,俩人这才找了一家酒楼吃饭。
酒楼上坐满了人,划拳声、敬酒声乱成一片。小二上前将俩人引到一处坐下。俩人随意要了些菜肴,边吃边聊,一边仔细听着周围人的说话。
司寇宛留心向四周观望,发现旁边几桌人不太寻常。靠窗户的那桌聚坐着几个粗壮大汉,正在胡吃海喝,一边还大声喧嚷个不停。左边一桌是婆孙俩模样,婆婆一身紫衣,旁边放了一根紫木拐杖;少女身着淡绿衣裙,身材苗条修长,腰间挂着一只精致的翠绿玉笛,质地隐约不凡。看样子俩人也是中土人氏。就在司寇宛打量之际,那绿衣少女猛的抬头看来,美目之中凌光闪动。俩人四目交接,都是稍稍一怔。
那少女年纪大约十五、六岁,点睛如漆,竟是极为有神;五官轮廓端庄秀丽,面貌却是十分普通。司寇宛心中讶然,微微一动,朝她微一颔首。那少女不知可否,旋即别过头去,顾自进食。司寇宛收回视线,借着和铁云星低声说话之际,悄悄告诉铁云星,俩人暗暗留心察看。
她感到那婆婆抬头向自己二人看来,隐隐传来一声冷哼,假意装作没有看见。就在这时,旁边一桌响起一个闷声闷气的声音:“各位老弟,今天我和肖二弟陪兄弟们好好喝几杯。等到明天可就没有机会这么爽快了,所以大家今天的尽兴啊!”
旁边那肖老二接口说道:“原大哥说得不错,从西域各国赶来的国师业已全部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