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如今欧洲市场萎缩,无疑是雪上加霜。据统计,华夏是全世界超级光伏产能国家,占据40gw的产能,而全世界光伏装机量预计为24gw。也就是说,就算全世界的市场都被华夏企业占领,仍然有近半的产能无法消化。
而这一切还没有完,真正的危机在于反倾销制裁。
去年5月份,美国商务部初裁对华夏太阳能企业的产品征收不低于30%的惩罚‘性’进口关税,华夏多数出口商都受到影响。
但真正的灾难源于今年,欧盟委员会6月4日决定,将从6月6日到8月6日对产自华夏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华欧之间无法在8月6日前达成协议,此后4个月税率将升至47。6%。
对于华夏的光伏产业来说,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使得世界经济在下行通道前行。光伏产业在已经遭受了一场冷雨,瑟瑟发抖,但是随之而来的欧美双反使得华夏光伏企业雪上加霜。
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就像是悬在华夏大大小小光伏企业头上的一把双刃剑,欧美是华夏光伏产品的最重要出口地区,它对华夏光伏产业的打击简直是致命‘性’的。目前,华夏1/3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企业大面积出现亏损。光伏产业利润率已从139%下滑到20%,普通光伏组件的价格暴躁50%,多晶硅的价格跌至30美元/公斤。家之源的主要产品是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在400mw左右,50%以上的产品要倾往欧盟区。而它自然无法避免,今年上半年的报表已经披‘露’,首次出现亏损。受此影响,家之源的股价跌至历史的低位。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入股请求
第四百三十二章 入股请求
“浩然,买我公司的股份吧!”
林浩然初时以为自己听错,愣了一下,这事对他来说太突然了。
尽管已经知道光伏行业处于寒冬,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又面临美欧的双反,好景早已经不再,整个行业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怎么也犯不着做出卖股份这么夸张的事情,这可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啊!
由于林兴生的缘故,林浩然对家之源也一直有关注。
家之源现在总市值已经跌至35亿左右,林兴生是第一大股东,他掌控的家之源集团持有家之源股份有限公司的30%股份,而他的家人持股在10%左右。
他手里一共掌控着40%的股份,而其他筹码比较分散,处于控股地位。
“我需要资金运作公司的新项目,而现在我只有卖股份筹集资金了!”林兴生叹了一口气,将自己的困境说了出来。他拿出了一份计划书,摆放在林浩然的面前,有十几页厚。
华欧的贸易战早已经打响,在欧盟对华夏的光伏实行反倾销的同时,华夏也作出有力的回击。对欧盟的葡萄酒进行了双反调查,矛头直身法国,现在矛盾已经‘激’化,涉及到其他行业中去。 》
只是凡事都是置死地而后生,光伏产品外销受阻,政fu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新崛起的支持‘性’产业毁灭。
光伏产业其实不是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市场。根据电力法规定,只有电网公司才能将电销售出去。 '棉花糖'光伏企业固然可以组建光伏发电站,但它压根就没有销售的资格,而且最为主要的是,跟其他发电站没有半点价格优势。
据统计,光伏发电的成本价格是每千瓦时1。15元,是常规能源发电的1倍以上。而若按正常的电力企业动作,将电直接卖给国家电网,那光伏发电站非得亏死不可。
生产成本高企,又不能开发蓝海市场,这是光伏企业现阶段最大的弊端。
对于少年,国家都有一部《未成年保护法》,而光伏产业在华夏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国家要发展它,要让它成为支柱‘性’产业,那不扶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如此,政fu已经开始计划提高“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对光伏行业进行扶持。尽管补贴注入的活水微乎其微,但却是光伏产业现在唯一的生机。
特别是这次欧盟对华夏的光伏产品实行“双反”之后,提高光伏发电补贴额度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一旦国家的补贴额能让光伏发电站赢利的话,那将会‘激’活华夏巨大的市场。
林兴生想要家之源作一个调整,将产品从出口转向内销,战略转型成为电站的服务商,瞄准那些需要建造光伏发电站的企业身上。另一方面,企业还要转到其他行业,计划投身于影视上面。
只是任何一项计划都需要钱来推动,家之源能抵押的东西早就抵押,就连家之源集团持有的30%股价也早就锁在银行的保险箱里面。林兴生没有通天的本领,最终将注意打到了手上的股票上面。
他计划出售股票以获得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注入到家之源,让他的计划得与实施。只是考虑到控股权存在被抢夺的风险,他找到自己最信任的林浩然,希望让他持一些股票。
“生哥,我借钱给你吧!”林浩然犹豫了一下,望着他认真地说道。他不想因为这一件小事情,让到将来两人的关系决裂,毕竟他现在的实力太强了,以后难免让他生疑。
“你对我公司这么没信心?”林兴生皱起眉头,不快地质问。这家之源相当于他的孩子,他可不允许别人对它质疑。
“你说过,千万不要跟自己最好的兄弟一起做生意!”林浩然望着他的眼睛,‘露’出微笑。
“我以为是什么呢!你只算是财务投资,我可不会让你参与经营!”林兴生转怒为喜,重重地拍了拍林浩然的肩膀。
“你没问题,我也没问题了!”林浩然望了望他,点头应承下来,这本来就是一件小事情。他心里下一个决定,安安心心地做一个不问经营的股东。其实,想一想,似乎也‘挺’不错!‘花’点小钱,就能够成为一间上市公司有名有姓的股东,似乎很在面子。而最为重要,自己的关注度没准会上升,cctv找自己做专访,从此走上国际名人的道路。
不过,他出了一个糗事,原以为轻轻松松签个《股票转让协议》,一切事情都搞定。但了解之后,他才发现这华夏股市真的是一个巨坑。
按照《上市公司流通股协议转让业务办理规则》,市公司流通股股份转让涉及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才予以受理:(一)与上市公司收购及股东权益变动相关的股份转让;(二)转让双方存在实际控制关系,或者均受同一控制人所控制的;(三)外国投资者战略投资上市公司所涉及的股份转让;(四)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而林浩然并不符合上述的条件,他无法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获得林兴生的股票,需要从二级市场去购买。而若短期大规模买入股票,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
实质上,这也是为什么华夏没有发生收购战的原因,先是限死了股东间通过协议转让股份,然后在二级市场的增持中又设下重重的关卡。
证监会一方面保护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另一方面又对高估值的市场视而不见。原本应该保护股民的机构,反而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保驾护航。
二人在书房聊了近半小时,然后林兴生将他送到‘门’口,傻黑的车早已经在那里等候。“好了!我回去吧!”林兴生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开。林浩然回头望着林兴生的身影,发现“苍老”这一个词竟然神奇地出现在他的身上。其实想想也是,一手打造起来的企业,现在面临着崩坼的风险,任谁都会忧心冲冲。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谋上进
第四百三十三章 谋上进
第四百三十三章 谋上进
傍晚时分,林浩然从张英家里出来,身体微微的疲倦。不过上到车中,他还是拿起了电子书阅读器,为着红绿瞳提升的大事情而努力。尽管电子书比实体书效果要弱很多,但找书比较方便。
如今,林浩然喜欢通过电子书进行试读,确定是好书之后再买实体书回来阅读,方便且高效。
“傻黑,飞机驾驶证考得怎么样了?”林浩然打了一个哈欠,随口问道。
“嘻嘻月底就考试了,这次保证能过!”傻黑正握着方向盘,得意且自信地露出满口白牙。最近这些时日,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驾驶飞机上面,而且他特别的喜欢。
“很好!拿到证,我们去买一驾战斗机!”林浩然满意地点头。买飞机的想法他其实早就有了,坐着那玩儿陪有面子,特别回到长青村,肯定会引起一阵轰动。
至于会不会太高调之类的话题,他压根就没想过。
“浩然,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傻黑在红绿灯前面停下,突然吞吞吐吐地说道。
“什么时候跟我这么生疏了?”林浩然低头在屏幕上输入关键词,正查找着相应的书籍。渐渐地,他也发现那么危言耸听的畅销书效果很差,反而是一些正正经经、读起来显得枯燥的书效果更强一些。
“嘻嘻!”傻黑笑了两声,车子向着万国广场那边而去。
今天是星期天,万国广场人来人往,显得很是热闹。
一个满头花头的男子正站在路边的街牌下面,眼睛紧张地往车行道张望,看着一辆白色的奥迪迎面驶过来,脸上当即露出恭敬的笑容。车子才刚停下,他就马上迎了上去。
“权伯,上来吧!”坐在车里的林浩然说道。
“好的,老板!”林兴权听到这话,很是兴奋地拉开车门,半个屁股坐在车座上。
人都是有**的,林兴权从普通工作的老员工一跃成为副厂长,可谓是一步登天。但现在,他看着鹤湖总厂规模已成,相关的岗位很处于空缺状态。寻思着,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该有更高的追求?
虽然玉海的鹤湖制罐厂同样是亿元级工厂,但他知道,今后的天下肯定是在总厂那边。
不说工厂的占地面积,单是总厂跟分厂这个区分就知道孰重孰轻!看着林兴邦有意回总厂主持大局,而林兴权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个硬伤,平时做做后勤工作还可以,但绝对没有能力接任到林兴邦的位置。
另一方面,林全齐到了琼岛之后,表现出他的领导能力,将那边的工厂管理得有声有色。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公司可能要将他调回玉海担任厂长。而他若回来,那自己就是他的副手,只是想到那人曾经比自己级别低,他心里就不是滋味。
林兴权仔细考虑一番,规划着自己的前程,最终很确定地将目光放到总厂上面。只是这不是他说调动就能够调动的,尽管他的后勤工作打理得不错,但绝对勾不上升迁。
最终,他知道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能够帮他。所以他特意从玉海赶过来,想见老板一面。
“权伯,你在副厂长再呆呆吧,你的资历还不够?”林浩然没有推诿,直接指出问题的根源。
“这个,我知道!”林兴权默默地点头,也是明白这事。
虽然他曾经有从龙之功,但其实他还是属于后进者,真正的老班底是原总厂那些人。而今直接想回总厂争位置,的确说不过去,特别他没有太功绩的情况,更难以服众。
就算现在林浩然肯就他放在副厂长的位置,恐怕也会被人用口水淹死。
“老板,我明白自己的软肋!但你能不能先将我平调到总厂,让我做后勤部主管呢?”林兴权说出此行的目的,眼睛乞求地望着林浩然。
“权伯,你在副厂长那位置不是挺好的吗?干嘛跑回来做一个小主管?”林浩然不解地问道。以现在的情况,总厂没有完全成型,这个调职实质属于降了小半格,得不偿失。
“我以后想做总厂的副厂长!”林兴邦抬头望着他,老实地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计划着这样做能曲线救国!在玉海那边,我做得再出色,很难入总公司的法眼。但在总厂就不同了,熬上几年,从主管到副厂长就变得比较容易。”
“权伯,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在玉海呆着!你本身没有什么闪光点,熬也不一定熬上副厂长,倒不如在玉海实在!”林浩然认真地给他分析,眼睛充满着笑意,没想到这个权伯还有这么上进的一面,让他觉得有些意思。
“谁说我没闪光点了,我对老板您最是忠心!”林兴权显得恭敬又自信地反驳。
“权伯,你这思想落伍了,你就帮我打一份工而已!”林浩然被雷了一下,虽然觉得很爽,“忠心”这个词让人有满足感,但不习惯长辈对他如此。
“我本就是服侍人的命,以前没少听那些人差遣。若不是您,我哪有现在的风光,我就要对你忠心。”林兴权望着林浩然,眼睛带着几分真诚情,而且他心里,的确将林浩然当他一辈子的老板看待。
“没必要说这些,这是我该做的。”林浩然摆手,不想再纠缠于这种话题。
将林兴权调回总厂担任后勤部主管,这个决定倒没什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