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早朝伊始,林闻要告沈逊和万户侯府,沈逊的随从就得到了消息,赶紧派小厮回府给万春芳报信。碰巧万春芳要回娘家,半路碰上了小厮,听小厮一说,知道东窗事发,赶紧带小厮一同去万户侯府找杨氏商量。
万户侯府也得到了消息,听说沈逊在金殿上就言明要休妻,就知道事情已闹得不可收拾。万文对兄弟一家满心愧疚,怕事,又怕丢人,干脆一推三六五,也给杨氏写了一封休书,并把万春芳赶出家门,让她们自己处理这件事。
沈逊先行下朝回府,听说万春芳回了娘家,就找到万户侯府理论。杨氏自知理亏,就想出了这样的下下策,同万春芳一拍即合,马上行动起来。
朱雀大街从南城门直通皇宫的大门,长约数千丈,本来就店铺林立、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今日有人游街叫骂,就更加热闹了,一时间人山人海。
隆顺帝和圣勇长公主换了常服,不带车舆轿辇,步行出宫看热闹。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同太监侍卫一起跟在隆顺帝和长公主后面随行护驾。他们一行刚到宫门口,就见排山倒海般的人群拥簇着两辆马车远远行来,叫骂声清晰可闻。在距离宫门三十丈的地方,就被御林军拦住了,只好掉转车头,但哭骂声未断。
不说别人,就是圣勇长公主这样多次出海游历,又叱咤沙场的人见到这样的场面,都惊得瞪大的眼睛。久居尊贵文雅之中,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被骂的和骂人的都是他们知道或熟悉的人,这种感觉与在戏台下看戏完全不一样。
“哈哈哈哈……好玩好笑,真让微臣大开眼界。”林闻放声大笑,又指着车上的女人说:“皇上、长公主、诸位,此二女人才也,长公主都被比下去了。沈逊和万文混迹于闹市,却日日能闻狮吼,真是三生有幸。”
“哼哼!林状元是不是也想三生在幸呀?本宫一句话就可以成全你。”
“多谢长公主,这好事还是留给沈逊吧!长公主知道微臣已有中意之人。”
------题外话------
这章又穿插了林闻和沈逊的事,是大太太杜氏和沈臻静母女说话的时候提到的。
第四十三章 夜话(二)
冬夜寒重,风吹如泣。梧桐苑里,母女夜话。
听杜氏讲述祖辈恩怨,沈臻静紧紧蹙眉,都不知道该作何感想了。
“车上那个大一点的男孩是父亲吧?”沈臻静不敢相信,试探着问杜氏。
“不是他是谁?他要面子,最怕有人提那些事。”杜氏面带嘲笑,又说:“我当时年纪小,没印象,由奶娘抱出去看,还被吓哭了。”
“这么说,祖母只是祖父实际的妻子,与祖父订婚的人和婚书上写的人都不是她。难怪祖父做到一品大员,位高权重,祖母连个四品诰命的封号也没有。”
“对,你祖父也不会给她请封,就是请旨赐封,估计先皇也不恩准。”杜氏挑嘴摇头,有些事她不想告诉沈臻静,因为说起来她都怕丢人。
要不是那时候杜家被降了爵,又被收回了世袭罔替的丹书铁券,而沈逊刚刚入阁,颇受先皇重用信赖,沈慷也有功名在身,她是不会嫁到沈家的。当年,沈逊炙手可热,可他七个子女的婚事都不甚理想,还不就是因为当年的事。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沈臻静既觉得羞愧,又兴趣超然。
杜氏冲吉祥堂的方向撇了撇嘴,又低声讲起后续的事。
……
污言秽语、嚎啕哭叫入耳不绝,议论声及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听得隆顺帝抚额叹气。臣工侍从见皇上并不高兴,赶紧收敛音声,脸上表情异常古怪。
“皇姐,咱们还是回去吧!这等热闹有伤国体,污人耳目。”
圣勇长公主点了点头,给侍卫头目使了眼色,示意他带人制止驱散。暗卫飞落而下,在隆顺帝耳边低语了几句,隆顺帝长叹一声,转身往回走。
“出了什么事?”
“沈爱卿昏过去了,十几名大夫和太医用尽办法,他也没醒。万户侯府也闹得鸡飞狗跳,万文写了休书,就拉着儿子万仁撞墙寻死,连北宁王府都惊动了。”
林闻躬身施礼,说:“沈逊丢了祖宗八代的人,只能装死了,微臣去看看他。”
不知林闻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跟沈逊独处了半个时辰,沈逊就醒了。接着,沈逊把自己关进书房五天五夜,没吃没喝,又是林闻把他弄出来的。
从书房出来之后,沈逊没再提休妻之事,而是先去万户侯府把沈春芳生的两子一女接了回来,又上书隆顺帝,请旨调外任。隆顺帝恩准,任命他为华南省梧州府知府。只收拾交接了三天,沈逊就带着沈慷、沈忻、沈怡和沈恒及两个妾室走马上任了。当时,万春芳死死抱着沈恺不放,沈逊只好把沈恺留在了府中。
华南路远,沈逊向朝廷请旨,每三年回京述职一次。梧州任上三年,他政绩卓著,风评极佳,回京述职并接受吏部考核。这三年,京城发生了很多事。
万春芳在他走后八个月生下女儿沈忺,留在京城的一个通房丫头生下了庶子沈惟,比沈忺小一个月。万春芳带着两个儿女和庶子妾室过日子,倒也安稳。
发生游街叫骂之事之后,万文上旨请罪,承认治家无方、教女无方。隆顺帝接了林闻的状子,交与大理寺审理。大理寺不只审理了杨氏偷梁换柱、谋夺侄女婚事并害命一案,还查出杨氏谋害花氏、以至一尸两命,杀害庶子万礼两案,证据确凿。杨氏被判斩立绝,参与三案的杨家人和万户侯府下人全部获罪。
杨氏死后,万文不顾嫡长子万仁反对,在京郊找了块地,就把杨氏埋了,并没有让她入杨家祖坟。接着,他请旨把爵位传给万仁,给儿子们分了家,自己带着几个妾室回了老家。回去刚两年,他就得了重病,死在了万武夫妇的坟上。
第一次述职之后,沈逊升为华南省都转盐运使司盐运史。之后,他照常每三年回京一次,到京城就住到府里,根本不与万春芳同房,甚至不说一句话。
转眼间,十几年匆匆而过。
沈逊结束了华南省总督的任期,带儿女妾室回到京城。沈逊升为从一品礼部尚书,兼太子太傅,积极准备入阁,不能再赴外任了。沈慷中了举,沈恒也考中了秀才,沈忻和沈怡都已到了说亲的年纪,也不能留在京外了。
万春芳带着几个儿女在京城十几年,倒也有些成就。由她一手教养的沈恺中了秀才,为她提气不少。虽然她养废了庶子沈惟,女儿沈忺倒也知书达理。
此时,林闻已是内阁首辅,万雪莹封一品淑仪夫人,女儿林诗韵也十几岁了。
……
杜氏讲的故事告一段落,坐起来,倒了杯温茶嘬了一口。
沈臻静灌下两口茶水,冷声说:“我知道祖父为什么这么喜欢二妹妹了,肯定她象极了她的外祖母,祖母这么恨二妹妹也是因为这个。”
“你知道就好,二丫头比她娘更象她外祖母,模样才情举止无一不象。”
“沈家与林家有这么深的仇怨,为什么还会结亲?”
杜氏冷哼一声,说:“你祖父回京后,就同林闻联手对付宁家,两人成了盟友。第二年,宁远山被迫致仕,你祖父入阁。次年,林闻遭人弹劾,又惹怒了先皇,被削去内阁首辅之职,贬为七品知县,在赴任途中被仇家杀了。万夫人听到林闻的死讯,当即就病了,没几天,也去了。才一个月,林氏就从金尊玉贵的大小姐变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女。你祖父可怜她,就想让你父亲娶她,你父亲以死相拒,你祖母也闹腾,族里也不同意一个孤女做沈家的宗妇。你祖父只好退步让你二叔娶她,你二叔好说话,答应了。林氏为父母守孝五年,才嫁到沈家。”
“父亲是谦谦君子,别看林闻做到首辅,就看他那副德性,也不会娶他的女儿。娘是有福之人,和父亲是天作之合。”沈臻静嫉妒沈荣华有一个做过内阁首辅的外祖父,说话的语气泛酸,说起父母的婚姻,又是满脸幸福的憧憬。
杜氏见沈臻静这副模样,轻哼一声,不想打击她。若让女儿知道沈慷在林闻做首辅时,为求林氏青眼,费尽了心思,林闻一死,他马上变了脸,以死拒娶林氏,并让沈老太太匆匆去杜家求亲,该怎么看沈慷这个父亲呢?
“静儿,夜深了,睡吧!”杜氏刚揽着女儿躺下,就见窗外火光晃动,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杜氏赶紧坐起来,叫值夜的丫头,“快去问问有什么事?”
丫头出去看了看,回来禀报,“回太太,是文嬷嬷,还有、还有杜公子。”
“杜公子?”杜氏知道丫头说的是杜昶,满心疑问,深更半夜的,这里又是内院,发生了什么大事,文嬷嬷才把外男带进来,“让他们进来说话。”
“娘,我……”沈臻静听说杜昶来了,不由怦然心跳。
“你躺着别动。”杜氏匆忙穿好衣服,简单收拾,去外屋问话。
“姑母,三哥、三哥不好了,你、你快去……”杜昶急得连话都说不清了。
“珪儿怎么了?你快说。”
“他、他、他打死了人,又、又被阉了。”
------题外话------
liuyan666LV4书友,不好意思,你之前的疑问在这章里才有答案,我记错了章节,以后之前提到过。
第四十四章 过年
沈家本在孝期,又是丧父的重孝,逢年过节忌讳更多。不能披金挂彩,不能燃花放炮,不能穿红戴绿,更没有亲戚朋友拜年走动,年节过得索然无味。
除夕,沈氏一族的男女老幼全都聚在沈家大宅,先开祠堂祭祖,又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饭,对眼的聚到一处聊了一会儿闲天,就各回各家守岁了。
沈慷带着三个兄弟及各自的妻妾子女聚到吉祥堂,陪沈老太太说笑守岁。因家中有孝,四家和沈老太太又各自有事,怎么闹腾玩笑,也热闹不起来。
沈老太太想起沈荣华,气就不打一处来,又不敢打骂她,心里憋屈膈应。强忍着吃完年夜饭,就把她赶回了怡然居,并言明初一的饺子让她在怡然居吃。
沈荣华乐呵呵答应了,她正不想应付这些人呢。自她在吉祥堂又砍又杀的事发生,府里的人看她的目光很怪异,大多数人就象是在看怪物。呆在怡然居不缺吃、不少喝,没事睡觉,和周嬷嬷等人闲聊,又惬意又轻松,她求之不得呢。
破五那天一大早,沈恺就让人来叫沈荣华,同家里人一起去“赶五穷”。又一次开祠堂祭祖上香,祭天祭神,中午全家人一起吃破五饺子。初五一过,这个年就算过去了,除继续守孝,过年的禁忌多数也可以打破了。
从初六开始,沈家就陆续有客人来登门,除了津州一带的故交朋友,还有来自京城的亲戚。其中,宁远伯府和万户侯府的来客受到了沈家最高规格的接待。
送走宁远伯府和万户侯府的来客,沈荣华感觉府里的气氛紧张起来。沈府上下以吉祥堂和梧桐苑为中心,这两个地方有个风吹草动,府里反应异常强烈。
“小贱人、丧门星,缺德短命的贱玩意儿,不得好死的东西……”沈老太太用拐杖戳着地砖,哭一阵子、骂一阵子,活象一个疯婆子一样。
沈臻静病了,怕过了病气给沈老太太,就留到梧桐苑养病,由杜氏照顾。没有她哄沈老太太开心,沈老太太又变成了积年的怨妇,天天骂骂咧咧折腾。三姑娘、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和七姑娘都过来陪沈老太太说话,可没一个人能取代沈臻静。听到沈老太太骂街,她们又羞又怕,没一个人敢近前,都争着往后躲。
“哪个小浪蹄子又惹老太太生气了?这大过年的,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四太太吴氏绕过屏风,三步并作两步扑到沈老太太靠坐的美人榻上,酸酸地说:“我竟不知道这天底下哪个比老太太还有福气,这有福的人哪还总是不知足,你说是不是?三嫂。就听老太太说话的底气,不再活百八十年,都饶不了阎王爷。”
“老太太底气足、身体好,是自己的福气,也是晚辈们的福气。”三太太江氏说话轻声轻气,举止斯斯文文,连穿戴都比吴氏端庄得体。
“小猴腚子,就会哄我开心。”沈老太太脸上的阴狠之气瞬时消散,拍着吴氏的手,笑说:“我这点子福气,比起你那姑母,差了十万八千里。”
吴氏的姑母就是当今的吴太后,说是姑母,其实血缘关系远得很,还要追溯到前朝。吴氏父亲的高祖父与吴太后的高祖父是堂兄弟,论起来都出五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