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大声道:“我哪里知道?我哪里知道?”
正说时,薛蟠也怒气冲冲赶到了,向薛姨妈说道:“娘不必为难成这个样子,我是宁可死也不会向那秦钟赔不是的。他父亲不过一个小小的营缮郎,比芝麻还小的官儿,不过仗着姐姐有几分姿色,自己又和宝玉好,得了西府里老太太的欢喜。明明是他错在先,凭什么要我赔不是,难道秦家是贾家的亲戚,我们薛家竟不是不成?既是他姊弟都这般狐媚,会笼络人,倒叫我担了这个不是,我也不怕,索性把秦钟打死了,我去给他偿命,倒也心服口服。”一面嚷着,一面扭头就跑。
慌得薛姨妈死命拽住他衣裳不放,一面流泪,一面说道:“孽障,你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利害!不如先打死了我,我也就不必强撑着操这些心生这些闲气了!”
薛蟠犹自气鼓鼓地说道:“那宝玉是姨母的儿子,阖府上下都宠着纵着,这也罢了。我自听了你的嘱咐,从没跟他计较过。只是那秦钟算什么东西?明明是他不对,反叫我赔不是。若是传了出去,我的脸面往哪里搁?倒不如索性大家一起死了干净!”
薛姨妈闻言不由得放声大哭,道:“我的儿啊,你原不知这里头的缘故。因你生成这个性子,倒也不好告诉你,况且连我还糊涂着呢。你只记住,秦家人是万万得罪不起的。你若不赔不是,只怕这个地方也就难住了。”
宝钗见薛姨妈和薛蟠这个样子,自己却仍不明白其中原委,只得拿定了主意,先劝薛蟠去旁边休息喝茶,莫要为些小事动怒伤身,暗地里吩咐众人看定他,以免他再闯祸,自己却唤人命将当日跟着薛蟠出门的小厮叫了来,在一旁详加盘问。宝钗虽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却一向颇得下人尊敬,那小厮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战战兢兢将事情前前后后全供了,事情之曲折荒唐连宝钗也闻所未闻。
原来,事情的起因还要从许多天前,金荣来薛家寻薛蟠说起。金荣自在书塾之中,因些许争风小事被逼给秦钟磕头赔不是了之后,就常怀恨在心,他自己无力报复,就寻到薛蟠,把薛蟠旧时契弟香怜玉爱和秦钟勾搭成奸等时,详加润色,细细说与薛蟠听,意欲挑拨是非,拿薛蟠当枪,对付秦钟。
金荣毕竟做过薛蟠的枕边人,搬弄是非自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薛呆霸王听了金荣言语,果然大怒,当下就要寻秦钟不是,料想同是亲戚,宝玉也不好因秦钟对自己怎样。后来薛家先后出了几件事,倒被耽误了。谁料想铁槛寺中贾代儒操办贾瑞起灵回南之事,众学生悉数到场时,正好被薛蟠撞见秦钟和香怜眉来眼去。两个人磨磨蹭蹭的,直到贾代儒启程尚未散去,情渐浓时更是不顾佛门清净之地,寻了个僻静处就开始搂搂抱抱。薛蟠一把抓住,拉扯到人前,在众同窗面前丢尽了秦钟的面子。
秦钟不忿,先是口角,继而双方动起手来。谁知这次动手却与上次和金荣对打时不同:一来薛蟠本是书塾一霸,凭着大把银钱攻势结交了许多契弟,声势比金荣浩大许多;二来原先暗助秦钟的贾蔷一干人等也和薛蟠交好,况且薛蟠确实占理,不好在明面上为了秦钟拉偏架,伤了和气;最最要紧的是,上次跟金荣对打时,宝玉和宝玉的小厮茗烟诸人是出了大力的,如今碍于薛蟠的面子,竟不好出手了,宝玉也只是在一旁劝着亲戚间何必伤了和气诸如此类没油没盐的话,再者就是秦钟被打狠了的时候出面拦上一拦。
因此秦钟这次竟是吃了大亏,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当日宝玉扶着秦钟回贾家歇息,秦钟只管一味哭泣,惊动贾母。贾母也不管青红皂白,只说爱惜秦钟之心与爱惜宝玉之心一般无二,就命薛蟠当众给秦钟赔不是。王夫人听说薛蟠打了秦钟,也是大惊失色,忙遣人过来责怪薛姨妈。薛姨妈六神无主,也顾不上给宝钗冷脸了,慌得赶紧过来,口中叫着“乖女”,跟宝钗商议对策。
宝钗耐着性子听这些书塾内外的龌蹉事,虽是小厮顾虑宝钗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说的吞吞吐吐,闪闪烁烁,但薛蟠是个有前科的人,宝钗稍一思虑,还有什么不懂的,当下就明白事情的关键就是薛蟠只当秦钟是个穷酸官宦家的孩子,自然不会拿和王孙公子结交时候的套路相待,何况自以为占了道理。跟薛蟠的小厮更不知道,故只说大爷这次确是占了道理,连蔷大爷宝二爷都碍着亲戚情面,只作壁上观,原先是赢了这一场的,竟不知道为何荣府里的老太太为何偏着秦钟,非要逼薛蟠赔不是不可。
宝钗想到这里,向薛姨妈说道:“既是如此,少不得过会子我劝哥哥,给那秦相公赔个不是也就成了,不算什么大事。老太太原也为的是两府亲戚家的体面。冤家宜解不宜结。哥哥毕竟是打了人不是?”
薛姨妈拭泪道:“只怕那秦大奶奶不肯罢休。何况,你哥哥那性子,你是知道的,他倔起来,怎肯听我的话,只怕这天底下也只有你才能劝上几分。”
宝钗道:“眼下也只得走一步说一步了。却不知道那秦大奶奶究竟是何方人氏?竟这般厉害!”
薛姨妈发急道:“我哪里知道?这京城是天子脚下,达官显贵多着呢,竟是一不留神就触了暗雷的。连你二姨母也只说秦大奶奶来历不凡,教你我不可拿寻常官宦人家的女儿相待。我只说远着她也就是了,不想你哥哥竟冲撞了她的弟弟!你二姨母平日是何等声气,如今竟也变了颜色,可见其祸非小。”又道:“既出了这等事,你宝兄弟也不拦着!若你宝兄弟拦上一拦,也不至于如此了!”
宝钗想了想,道:“二姨母都不清楚的事,宝兄弟恐怕更是糊涂了。想来连蔷大爷这些人也不明白秦家竟是惹不起的,冲撞了秦钟,就是让秦大奶奶失了面子这个道理。这倒是一件奇事了。”
当下母女二人商议妥当,先遣了几个精明能干知进退的婆子跟着薛姨妈去探望秦钟,卑辞厚礼说了一大通,又说定过些日子由薛蟠出面治酒席宴请书塾同窗,给秦钟当面赔罪。那秦钟本是小孩子心性,因察觉贾母等人对他看重喜欢,故而渐渐张狂。况且毕竟只是伤了皮肉,未及筋骨,算不得什么大事。见薛家人说的恳切,姿态放的够低,倒不好意思起来,也就愿意和解了。
薛姨妈满心以为此事就这般了结,谁知向贾母王夫人这么一说,贾母王夫人皆愁眉苦脸,都说:“东府里传来消息,说是蓉大奶奶因了这个事,病情格外加重了。这却如何是好?”
第35章()
薛姨妈闻言慌了神,回家后不免面谋于宝钗,宝钗听说了也不由得叹气,道:“如今之计,也只有往宁府走一遭了。若仍是为这点子小事就不肯罢休,这个地方却是难住了,还是早早预备着搬出来为是。”
薛姨妈一个暮年寡妇,本不愁生计,投奔贾府只为有个依靠,闻言不由得大哭,又道:“我何尝不知要去宁府上赔不是?只是那里的人都是小辈,要我怎么拉得下这个脸?”又哭着说薛蟠也是一样没运气的:“明明是对方不是多些,凭什么要蟠儿去宁府里赔不是。可恨情势比人强,只怪蟠儿命不好,没个好姐妹嫁到好人家罢。”
宝钗原先听薛姨妈说抹不开面子去宁府,本欲主动请缨,后来又听薛姨妈说只怪薛蟠没个好姐妹,心中苦笑,倒愣了半晌,见薛姨妈哭得愈发凄惨,生怕她暮年之人,气极伤身,方道:“想来关键仍在蓉大奶奶身上。既是女眷,女儿自该为母分忧,去走这么一遭。母亲放心,哪怕宁府是龙潭虎穴,女儿也必然不会辱了薛家的声势。”
薛姨妈听宝钗应允去宁国府请罪,方慢慢止住了泪,待到听宝钗说宁府龙潭虎穴,只觉脸上挂不住,忙说道:“这是你二姨母家的长房,是正经的亲戚家,又怎是龙潭虎穴?何况我也怕你受委屈,特同你凤姐姐说了,要她过来提点你,她素来和那秦氏交好,有她陪着去,也就不怕了。”
宝钗诧异道:“凤姐姐每日里管着府里那么多事,竟肯陪我一起去?”
薛姨妈得意道:“这个自然。她毕竟要叫我一声姑母的,做姑母的要她办点子事,哪里有推辞的道理?宝儿,以后莫说母亲不疼你,母亲又何尝不怕你受了委屈!”又说:“我那大哥过世的早,我原说凤哥儿没父没母,怪可怜的,只怕这辈子就这样了,想不到一转眼,她成了贾家的儿媳妇,人又争气,讨了老太太的欢喜,现如今当着家,多少体面气派,只盼着宝儿你将来出息,能如她这般,也就不枉你父亲母亲疼你一场了!”
宝钗见她母亲这么说,也只得信以为真。少顷王熙凤带着一大群丫鬟媳妇儿浩浩荡荡地来了,宝钗忙亲自奉了茶,又让了座,方见她蹙眉说道:“论理,蟠兄弟这事倒不算什么大事,只是不该在这会子出。蓉儿媳妇儿是个细心人,心思重,偏生从去年中秋过后,就得了病,把东府里珍大哥急得跟什么似的,连着请了许多大夫,好容易听外头什么冯大爷荐了个姓张的医生,直过了春分,这才慢慢好了。连蓉儿和她婆婆都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惹她呢,蟠兄弟偏偏给她兄弟没脸,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她怎能不往心里去?若是心中气恼,病势转重,又叫人如何是好?”
薛姨妈赔笑说道:“人都说凤哥儿你伶俐,又素来和那秦氏交好,还盼着你给姑母指一条明路。”
那王熙凤粉面含威,往宝钗面上打量了一番,见左右并无外人,突然笑着说道:“这事倒也不难。不瞒姑母说,我那侄儿媳妇儿虽平日里骄纵惯了,却是一个多情的风流人儿。似姑母这样的人去看她,她难免心中不自在,病上添病也未可知。若是那模样好、谈吐雅致的少年郎站在她面前,保管她心软,哪里舍得多加责怪?”
宝钗和王熙凤虽是姑表亲,两人相处一直颇为微妙,她眼见王熙凤往她这边打量,就暗叫不妙,待到听王熙凤说出这一番话来,更加惊疑不定,暗道:一向听闻蓉大奶奶仗着花容月貌,其实是个不安分的,我先前还只当是下人们诽谤造谣。如今凤姐姐跟她何其亲密要好,竟然也这般说,可见只怕是确有其事了。但纵使确有其事,于姐妹情分道义上,也该代为掩饰才好,怎能如凤姐姐这般公然讲与别人听?要么是凤姐姐待那蓉大奶奶并非真心,口蜜腹剑,要么就是蓉大奶奶实在做得太过出格。
薛姨妈听了这样一番露骨的话,一张老脸禁不住飞红,愣了好半天才说:“想不到那一位竟然闹到这般田地!”又道:“虽是如此说,现如今又哪里去寻模样好、谈吐雅致的少年郎?若要蟠儿去,那更是坏了事。凤哥儿你看我们孤儿寡母的,没个人帮衬,你若有主意,不妨说出来,姑母还能委屈了你不成?”
王熙凤微微笑着说道:“姑母何必问我?现如今放在眼前的现成人儿。”
薛姨妈忙问究竟,王熙凤方指着宝钗说道:“除了宝丫头,哪里还有更合适的人?”眼睛眨也不眨盯着宝钗说道:“前几日我来看姑母,告辞时候正好看见一个俊俏的年轻相公从廊下经过。我还疑惑着这人是谁,怎的这般面熟,却又不怕生,直接往后院里闯。悄悄打听了才知道,竟是宝丫头出息了,扮作男装在外头走动,怪不得眼熟至此。即使如此,何妨命宝丫头仍旧扮作年轻公子,往蓉大奶奶跟前一求情,不比什么都强?”
薛姨妈闻言,只觉甚是妥当,眉开眼笑,连声叫好。宝钗却是红了脸,知道凤姐已经窥破她外出行走的机关,情知此事虽为家计,不得已而为之,却难免于礼教相悖,忙不迭向王熙凤解释道:“我这般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家里生意多,哥哥偏托了我,少不得出门探视一二,也都是去家里头的铺子看看,并没有私自见什么外人……”
一言未毕,薛姨妈已经叫道:“宝钗,你且不要说闲话。你凤姐姐这个主意甚好,你待如何?”
王熙凤也笑着说道:“妹妹不必惊慌。我自然知道妹妹是那懂礼数、识进退的淑女,也只是在这里说说,出个主意而已,并不会传了出去,损了你的名声。说到底,这又算什么大事呢?我小时候还不是扮作男装,假小子一般在兄弟堆里混,叔父还夸我有出息呢。你学问又好,和我们更是不同的。再者你看史大姑娘不也是爱作男子打扮,大家见了,不过笑上一回,又有谁认真当件事情来说。”
宝钗见她说到这一层上,虽然心中仍然隐隐不安,将信将疑,但薛姨妈催促得紧,当下也不及多想,只得点头应允,又问道:“虽是如此,我心里头到底不安。好在凤姐姐疼我,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