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仪式比较好。
目前最重要的是英国的态度,还有俄国人的态度。我们的四方会谈进展到哪一步了?我们现在急需俄国人的力量去恐吓美国人和英国人。”
希特勒脸上的微笑渐渐消失,随后长出一口气,沉声说道:“海因茨,你还是那么谦虚,对个人的荣辱不放在心上,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我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海因茨,它一向是这样的人。”戈林不假思索地给陈道脸上贴金,直让陈道感到脸上阵阵发热。
希特勒微微颔首,对戈林的话深以为然。
“海因茨。谈判已经陷入僵局,俄国人的胃口太大,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俄国人胃口一向很好,我们不是现在才知道。不过,他们胃口大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是真心和他们谈判吗?”陈道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希特勒不禁哑然失笑。
“是啊,俄国人胃口大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你不想听听他们的要求吗?”
陈道迅速坐直身子,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首先。俄国人要我们撤出在芬兰的驻军,并将芬兰划为俄国的势力范围。”
“芬兰原本就是沙皇俄国的一部分,而且芬兰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它既控制着芬兰湾,又压在苏联重镇列宁格勒的‘头上’,我完全可以理解斯大林想夺取芬兰的迫切心情。”陈道说道。
希特勒轻笑一声说道:“我也理解他的心情,我们来说第二条。为了能够保证自由出入黑海和地中海,俄国人希望能够与保加利亚签订一项互助条约,并且可以凭长期的租借权建立一个可以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陆海军军事基地,而且还要将土耳其划入俄国的势力范围。”
“这点要求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我是斯大林,我也会提出这种要求,俄国人还有什么条件?”陈道问道。
“第三条是日本必须放弃在库页岛北部开采煤炭和石油的权利。第四条是我们必须承认,在波斯湾的方向,巴统和巴库以南地区是俄国领土要求的中心。只有我们能够满足他们的这四个条件,俄国才会加入轴心国。”戈林替希特勒说道。
陈道抱着胳膊靠在沙发上,视线先是四处乱转,接着停在希特勒背后的墙面上,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库页岛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之间的问题,与我们无关。让他们自行谈判。关于波斯湾。。。。。。俄国人难道不想进入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夺取一个印度洋的出海口?这可是自彼得大帝以来,俄国人数百年的梦想。”陈道问道。
“俄国人没有提这个问题,他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芬兰和巴尔干,他们最想打通的是黑海和地中海的联系。”戈林说道。
“或许是因为他们的海军实力太过弱小。就算拿下印度洋的出海口,也没有意义。“希特勒说道。
陈道左手将右手的手指关节捏的嘎巴嘎巴响,斩钉截铁地说道:“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要拖俄国人参与这场战争,用它来狠狠地刺激英国人和美国人。。。。。。我们和俄国人之间最后一次谈判是在哪一天?”陈道问道。
“五月二十日。”戈林说道。
陈道立刻笑容满面。
“五月二十日,英国人的印度洋舰队还没有完蛋。日本也没有对英国宣战,印度洋的局势还没有发生逆转,俄国人不想介入也是情有可原。可是现在局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俄国人如果再不介入,他们以后可能会永远没有机会进入印度洋。我们不妨利用局势的变化,施加一些压力刺激俄国人,逼他们向印度洋方向扩张,去抢英国人的地盘。
既然要利用俄国人刺激英国人,我们演戏总要演的逼真一些。我们不妨在其他方面稍稍让步给俄国,争取他们早日出兵。”
希特勒眉毛上挑,嘴唇上的小胡子欣喜地一颤一颤,笑着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办法没有,只是有点想法,我们还是一起来商量一下。”陈道说道。
。。。。。。
莫斯科红场西北部,克里姆林宫二层的一号办公室。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疾步走到办公室门前,推开厚实的橡木门,径直向斯大林的办公桌走去。
斯大林背对莫洛托夫,站在办公桌右侧的窗前吧嗒吧嗒抽着烟斗,直到听到莫洛托夫的问候才转过身来。
“亲爱的莫洛托夫同志,欧洲乃至世界的局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你马上就要返回柏林,你想好怎么处理当下的局势吗?”
斯大林挥手示意莫洛托夫坐下,自己也坐在办公椅上,直截了当地问道。
莫洛托夫先是抹了一把谢顶露出的秃脑门。随后说道:“亲爱的斯大林同志,我已经想好了。首先我们要坚持之前提出的条件不动摇,其次,我们还要增加新的条件。”
斯大林一边抽着烟斗。一边用眼神鼓励莫洛托夫。
“我的新条件是让德国将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划入我们的势力范围。”莫洛托夫说道。
斯大林满意地说道:“莫洛托夫同志,你很会抓住事情的关键。”
斯大林站起身,转向背后墙壁的地图,莫洛托夫急忙跟着站起身,绕到办公桌对面。
“印度洋已经成为轴心国的海洋。日本人正在进攻东南亚,德国人已经占领大半个中东,南亚的印度被占领也只是时间问题,英国人可能很快就要向德国人求和。我们必须利用英国人投降之前这个最后的时机,扩大我们的战略纵深,并且利用外交手段拖住德国人发动战争的脚步,为我们的战备争取时间。”
莫洛托夫不是第一次听斯大林说起这个话题,立刻心领神会。
“我一定想办法将时间拖延到冬天,并且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莫洛托夫说道。
斯大林正要在说话,他的秘书巴然诺夫忽然推门走进来说道:“总书记。朱可夫将军来了。”
十几秒钟后,朱可夫站在莫洛托夫的身边。
“朱可夫同志,英国人恐怕真的要投降了,我们现在面临的局势十分严峻,你能给我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刚刚查看我们的战备情况,形势的确不容乐观,我们现在在西部边境只有243万陆军,其中有七十万人要防备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能用来对付德国的只有一百七十三万人,如果德国人对我们发动进攻。他们至少会出动三百万陆军,这还不包括他的附庸国能够出动的兵力。”
斯大林沉默地吸了几口烟斗,随后问道:“我们亲爱的莫洛托夫同志马上要去柏林了,你有什么建议给他吗?”
朱可夫扭头看向莫洛托夫。严肃地说道:“最好的情况是能将德**队,尤其是德国陆军的主力引到其他地区,例如中东地区,让他们去进攻印度,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继续进行战备。”
“我和总书记也是这么想的。”莫洛托夫说道。
“外交部能不能想个办法,拖后英国投降的时间。哪怕一两个月也可以。”朱可夫问道。
“外交部只能试试看,不过英国不是受我们操控的国家,我无法做出保证。”
“我理解你的难处,莫洛托夫同志。但是我还是要说,时间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在今年开战,我们会被德国人把脑浆打出来,如果在明年开战,我有信心把德国人的脑浆打出来,一切取决于你的谈判成果。”斯大林说道。
“总书记,为了伟大的苏维埃祖国,我会尽力的。”莫洛托夫说道。
斯大林欣慰地对莫洛托夫说道:“我不为你送行了,你按照我们的既定办法继续和德国人谈判,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朱可夫站在一边,心中对斯大林的脑浆理论不以为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在变强,可是德国人也在变强,至于谁能把谁的脑浆打出来,总要打起来才知道,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总书记未免太乐观了。(未完待续。)
第267章 酒鬼丘吉尔的垂死挣扎()
伦敦,唐宁街十号,丘吉尔的办公室里,丘吉尔与老朋友艾登对坐愁肠。
丘吉尔拎起酒瓶,给自己面前的高脚杯第五次倒满威士忌,端起酒杯大着舌头对艾登说道:“来,为了东非的失败,干杯。”
“你喝的已经够多的了,不要再喝了。”艾登好心地规劝道。
对老友的颓废,艾登是痛心疾首。
对大英帝国的山河日下,艾登是心如刀割。
丘吉尔的第一杯酒,是为了印度洋舰队的覆灭。
丘吉尔的第二杯酒,是为了中东英军的覆灭。
丘吉尔的第三杯酒,是为了正在沦陷中的港岛(和谐)。
丘吉尔的第四杯酒,是为了正在沦陷中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再这样喝下去,恐怕所有已经被消灭或者正在被消灭的部队、被占领或者正在被占领的土地都要轮一遍,自己的老友也会喝的烂醉如泥。
“温斯顿,现在还不是灰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想一想怎么面对下周一的不信任投票。”艾登说道。
“他们这次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我,会议开始后会直接开始投票,我现在能有什么办法?”
丘吉尔见艾登不喝酒,自己仰脖将杯中酒灌进肚子,却因为喝的太急呛到气管,猛地咳嗽起来。
“你不是第一次面临这种危机,仔细想一想,肯定会有办法的。”艾登好心地走到丘吉尔身后,一边轻拍他的后背,一边开导他。
“这次与以往不一样,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危机,除非上帝降临,或者是美国参战。”丘吉尔说道。
上帝只存在于传说中,当然不可能降临。
然而美国人确是真实存在的,艾登毫不犹豫地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
“美国人的想法肯定和我们一样,他们也不想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他们会出兵的。我们必须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艾登说道。
听老友说起美国,丘吉尔的精神稍稍振作起来。
“我已经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信,邀请他率领美国参与战争,只是。我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回复我,说不定他的回信给我的时候,我已经不是英国首相了。那个时候,即使美国参战,也没有任何意义。”丘吉尔说道。
“但是无论如何。美国总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艾登说道。
丘吉尔惨笑着端起酒杯,向艾登说道:“为了我们唯一的希望,我建议干一杯。”
艾登:“。。。。。。”
丘吉尔对艾登大耍酒疯时,遥远的大西洋彼岸,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官邸白宫里,罗斯福放下手中的信,摘下眼镜揉着自己胀痛的双眼,对英国驻美国大使哈利法克斯子爵说道:“子爵先生,我很遗憾。我现在不能答应丘吉尔先生的任何要求,尤其是参战的要求。
美国国内的情况你肯定十分了解,孤立主义势力最近非常活跃。他们大声喊叫,对英国只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援助方式,绝对要避免投入战争。
我本人必须谨慎从事,不能不关心公众舆论的动向。
而且我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那里得到了经验,以巨大的分裂使国家投入战争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如果美国要投入战争的话,我必须要使我的国家团结一致,然后才能去对抗我们的敌人。
威尔逊总统也说过‘当我们要同德国打仗时,我们必须弄清楚。全国不仅同我们一起打,而且还愿意同我们一起打到底。’
可是现在,美国正处于巨大的分裂中,主战派与孤立派的势力都非常强大。前两天。因为租借法案,我刚刚遭受孤立派的一次大规模指责,他们甚至还发起反战签名活动。
就算我以总统身份要求国会同意参战,他们也会讨论个三个月,甚至是五个月,你认为英国还能支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吗?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你不要忘记,在大多数美国公民眼中,英国才是好战的一方,尤其是在最近的和平谈判破裂之后,贵国政府的好战更是引起很多美国公民的反感,我真的感到很抱歉。”
哈利法克斯子爵原本雍容的气质瞬间变得无比颓唐。
罗斯福说的没错,美国的孤立主义浪潮现在是前所未有的高涨,在英德和平谈判破裂后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前不久,他在底特律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宣扬德国威胁论,美国必须及时站出来制止德国的暴行,结果当场被愤怒的美国人用鸡蛋砸了个满脸开花。
他不禁收获了大量鸡蛋,还博得一个战争贩子的美誉,而丘吉尔则是战争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