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大亨- 第5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国际游资中最大的庄家,太平洋资本虽然不显山不露水,甚至主动隐藏在深深地水下,可极少数嗅觉极为灵敏的金融家还是能够清楚的感觉到那个隐藏在深水之下的那道令人窒息的阴影。

    没错,自从苏联计划和曰本计划展开之后,在杨靖的命令下,整个KY投资基金开始进入到了整合与潜伏状态。

    在美国,KY投资基金所掌控的那些公司股份以及新兴的IT业公司股份,在亨利。威廉姆斯的整合下,已经悄然的隐藏在红红火火的IT浪潮之中,前几年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引人瞩目的KY投资基金迅速的陷入到了“沉寂”状态,仿佛KY投资基金就是一颗流星,虽然耀眼,但持续时间太短。

    现在很多刚刚进入到华尔街的金融人士,甚至都不知道KY投资基金。

    而这也是杨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在彻底接手恶龙基金之前,杨靖要的就是低调再低调,现在看起来,亨利。威廉姆斯做的显然相当不错。

    而大卫。安德森所掌控的太平洋资本,同样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头可以潜伏在深水区的巨鳄。

    按照杨靖所制定的计划,大卫。安德森遥控着数十家离岸基金在曰本市场上悄然的对目标展开侵蚀,这其中,曰本的四大财团自然是最主要的目标。

    曰本是一个资源高度集中化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的地理所限,所以这个国家注定不能和那些大陆国家一样,可以肆无忌惮的浪费很多资源,他们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最合理的高度化利用,才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多的事情。

    再加上曰本人本身的性格,也就是隐忍加崇拜强者,这才导致了小小的曰本竟然拥有了四个世界级的财团。

    曰本的四大财团,住友、三井、三菱和安田,除了安田财团的历史比较短,是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国际性财团之外,其他三大财团的历史都很悠久,相比之下,美国的老八大财团中也就只有杜邦家族的历史勉强可以和曰本的前三大集团相媲美。

    曰本的三大财团不光历史悠久,其资本更是庞大的有些恐怖。就拿三井财团来讲吧,这个财团光是明面上的资产就高达三十六万亿日元,接近四千亿美元!

    至于暗地里的资产,估计除了三井财团的核心人物之外,别人谁也搞不清。

    曰本的四大财团对于资产的隐匿都非常成功,外人光知道某个财团名下有多少企业,但真要计算起这个财团的资产,你就会发现不管你怎么算,你都无法算清其资产。因为相比于曰本这些财团露出水面的那冰山一角,他们隐藏在水下的资产简直庞大的让人难以置信。

    说个毫不夸张的话,曰本的经济命脉其实就是掌握在四大财团手里!四个财团就能控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一大半的资产,可想而知这四个财团有多么恐怖。

    不过这四大财团对于曰本人来讲是上帝,但对于杨靖来讲,他们就是提款机!哦不,应该说是印钞厂的印钞机!

    从七年前的曰本金融市场崩溃开始,KY投资基金名下的太平洋资本就在源源不断的从曰本金融市场上获取巨额的利润。这些利润中的一大半,其实都是来自于曰本的四大财团。

    没办法,谁让你们这么引人注目呢,就好像那夜空中的皓月,根本就无法让人忽视你们,哪怕你们再能装,隐藏的再深,可遇到了一个来自于未来的家伙,所以他们根本就无所遁形。

    杨靖可是深知这四大财团的威力的,如果要是不借助着曰本九十年代的这一连串的经济大衰退行情,以后要想再削弱这四大财团可就难如上青天喽。

    从八九年年底一直延伸到新世纪的股灾,九七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削弱曰本四大财团最好的机会,必须要抓住!

    所以,削弱曰本四大财团,在很早之前就被杨靖提到了和搜刮前苏联遗产一样重要的位置上,为此他甚至不惜让大卫。安德森单独掌控太平洋资本,并根据自己提供的那些计划,不断的给这四大财团放血。

    现在看起来,大卫。安德森做的相当不错,这一点,杨靖真的是很满意。

    而且相比于四大财团所掌控的财产,杨靖更关注的是这四大财团手里掌控的那些矿产公司的股份。

    曰本是一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所以从很早之前曰本人就试图走入大陆,从唐朝的白江口之战,到明朝的倭寇,再到清末以及民国的入侵华夏,这都是曰本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入主大陆的具体表现。

    只是二战之后,曰本人彻底认清楚了现实,那就是大陆并不是他们所能染指的。于是,曰本人开始转变思路,他们开始在暗地里控制世界的资源。

    当然,说曰本人控制世界资源那有点夸张,但毫无疑问的是,自从二战之后,曰本人确实是展开了针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战略布局,这其中,因为他们的美国爹一直控制着石油,所以曰本人只能染指其他的资源,这其中对于曰本人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就是铁矿石。

    对于拥有阿拉巴契亚大铁矿以及这种世界级铁矿的美国人而言,金属资源他们并不稀罕,煤炭也是如此,所以,这就给了曰本人的机会。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他们的美国爹的支持下,曰本人开始展开了全球铁矿石的战略布局。经过几十年的布局和不断的暗中收购,四大财团已经控制了世界上最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商的很多股份。

    比如说新世纪的淡水河谷,比如说新世纪之后的必和必拓、力拓、FMG。。。。。。尤其是新世纪之后的三大铁矿石巨头,曰本的企业在其中都拥有不少的股份。

    在这个时候,四大财团手里所掌控的这些矿业公司的股份还不显山不露的,可一旦进入到新世纪之后,这些股份就会让四大财团拥有了从二十年的经济衰退中缓过劲来的资本!

    杨靖可不想让曰本人的财团缓过劲来。

    所以,针对曰本四大财团控制的这些铁矿石生产商的股份,杨靖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准备利用这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尽量的把四大财团手里所掌控的那些矿业公司的股份侵吞过来。

    而这个过程,就被杨靖成为“侵蚀”计划!

第八五三章 恐怖的布局手段() 
    新世纪之后,伴随着华夏的强势崛起,华夏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

    造船吨位世界第一,水泥产量世界第一,化纤产量世界第一,汽车产量世界第一,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手机产量世界第一。。。。。。

    众多的世界第一固然在宣扬着华夏的强势崛起,但同样,也在消耗着巨大的资源。

    谁能想到在八九十年代石油还出口创汇的华夏,在新世纪之后,石油消耗量竟然会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量也是世界第一呢?

    而在八十年代同样是号称可以让华夏用上几百年的铁矿石,在新世纪竟然开始捉襟见肘,结果就是,随着华夏的钢铁产量开始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甚至占据了全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原本可以让华夏“用上几百年”的铁矿石,也成了华夏的阿克琉斯之踵。

    石油还好说,毕竟在中东,华夏可以从沙特、伊朗这些国家进口原油,在非洲的安哥拉也可以大量进口石油,南美、俄罗斯、中亚五国,都已经成为了华夏进口石油的地区。

    美国再强大,他也无法垄断全世界的石油。

    可铁矿石就真的卡住了华夏的脖子。

    华夏的铁矿石也不能说少,关键是华夏的铁矿石不给力,品位低、杂质多,如果小规模炼钢还无所谓,可一旦大规模炼钢,用这样的铁矿石炼出来的钢铁成本高的能让人崩溃。

    无奈之下,华夏只能在国外大批量的进口高品位的铁矿石。

    可世界上出品高品位铁矿石的地方就那么多,还全都被三大铁矿石巨头控制住了,于是这些年这几个铁矿石巨头可没少折腾华夏,可偏偏华夏还就没别的办法,只能干瞪眼。

    谁让人家捏着你的脖子呢!

    曰本同样也是铁矿石进口的大国,虽然不如华夏那么多,但数量也极为可观。

    但偏偏,铁矿石涨价,曰本人不仅不赔钱,相反人家还能赚个盆满钵盈的。为啥?很简单,因为曰本的四大财团掌控着很多优质的超级铁矿,甚至就连三大铁矿石巨头,曰本的四大财团都能深深地影响到!

    因为不管是铁矿石三巨头还是其他次一等的铁矿石生产商,四大财团都在其中占据着大量的股份!

    这其中,布局最深远的就要数三井物产。

    众所周知,目前全世界优质铁矿石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西澳和巴西的铁四角地区。

    在西澳,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曰本公司的身影,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曰本企业重点投资8家,参股16家,甚至包括力拓和必和必拓这样的巨头,都已经被曰本人深深地渗入了进去。

    在巴西,淡水河谷无疑是最大的铁矿石巨头,可就是这么一个巨无霸型的铁矿石生产商,三井物产也控制了其中18。4%的股份。

    在智利、在印度、在南非,只要是能够出产优质铁矿石的地方,都少不了曰本人尤其是三井物产的身影。

    所以,就算是全球的铁矿石一块涨价,曰本人的钢铁企业会因为铁矿石涨价而减少利润,可架不住像三井物产这样的持有铁矿石生产商大量股份的财阀,可以趁着铁矿石涨价大赚一笔,然后人家又会在国内把赚取的利润补贴给钢铁企业!

    不管从哪方面来讲,曰本的钢铁企业都不会赔钱。

    铁矿石不涨价,曰本的钢铁企业受益。铁矿石涨价,曰本四大财团受益,反过来又会反哺曰本国内的钢铁企业,曰本人同样会受益。

    所以说,不管铁矿石涨不涨价,曰本人都是受益的那一方!

    唯独苦了华夏。

    杨靖可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他当然清楚华夏被那几大铁矿石巨头卡脖子卡的多么难受,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影响到华夏的经济基本面。

    以前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干看着国家遭受巨额的损失。现在既然有这个能力了,杨靖当然不会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生。

    虽然在全盘接手恶龙基金之前杨靖无法做出什么,但这挡不住他从现在就开始布局啊。一旦布局完成,那么当以后自己全盘接手恶龙基金之后,再配合着华夏的强势,那么华夏那种被国外铁矿石巨头狂宰的局面就会彻底改变!

    曰本四大财团很早之前就开始在全世界布局铁矿石行业,这其中三井物产的布局最深也最广。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三井物产就开始布局巴西。当时三井物产投资了CMM公司,并占据了其中40%的股份。

    而就在几年后,也就是2001年,淡水河谷准备收购CMM,结果三井物产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们就从CMM创始人的孙子Frering兄弟手中买进 CMM公司60%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加上之前已经拥有的40%的股份,三井物产彻底并购CMM。

    三井物产彻底并购CMM之后,又将一半的CMM股份卖给淡水河谷,帮助后者成功控制了CMM。

    三井物产这么做,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在白白给淡水河谷帮忙,但实际上三井物产的布局远远不止如此。

    在这次合作成功之后,三井物产不仅向淡水河谷提供产品和技术,还积极给于后者以金融援助,帮助后者扩展业务范围。双方同时还有着非常密切的人员交流。例如,三井物产派人出任淡水河谷的客户经理,率领三井物产的客户管理团队常驻巴西,在现场推进与淡水河谷开展的各项业务。

    终于,到了2003年,三井再次拿到了巴西Valepar 。公司15%的股份——这家公司正是控制淡水河谷的母公司!

    同时,三井物产借助着这15%的股份,最终一举获得了Valepar 。公司18。4%的股份,成为了仅次于巴西政府的第二大股东。

    CMM公司虽然规模也不小,但相比于淡水河谷18。4%的股份而言,显然后者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了前者。

    三井物产的这次操作,就是典型的以小博大,可偏偏,人家还成功了。

    类似这样的操作,三井物产在印度、在智利、在南美更多的在澳大利亚可都没少做。

    三井物产就凭借着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似没有多大功效的操作,最终完成了在全球的铁矿石布局!

    根据杨靖从未来得到的信息,三井物产明里暗下所控制的铁矿石生产商的股份,平均下来约合全世界铁矿石生产商8。4%的股份!

    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三井物产,就几乎控制了全世界十二分之一的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