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高手都市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能高手都市行-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敏的屋里,王屾和她说:“主要是路;这是最关键的一环;第二是封山绿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果品业加工;三是发展旅游业,带动山里人创收。当然,发展旅游后话,前两项完不成,后面一项也办不到。你就按这个思路写,怎么样?”

    “那资金呢,如何筹集?”李敏问。

    王屾想了下,“这个先不要管,咱这是发展规划大纲。”

    “那好吧,我试试。”

    “好,不打扰你了,我去找韩大爷聊聊天,也算是了解了解这里的情况,努力哦,”王屾说着,给她带好门,走了出来。

    老韩头就在紧挨着伙房旁的一间屋里住,他兼顾看门。也许是刚忙过来,正在洗脸。

    王屾敲了敲门,“韩大爷。”

    老韩头忙来开门,“哎哟,王市长,快进来,”忙往屋里让,又用毛巾抹了下一旁的椅子,“快坐、快坐。”

    王屾坐下来,他从抽屉里翻出一盒烟递给他。

    “韩大爷别忙活,我不抽烟。”

    “这么大领导还不抽烟啊,不抽烟好、不抽烟好,”看来他有点紧张,说话语无伦次,又忙着去倒水。

    王屾笑着,“韩大爷,刚吃了饭,不喝水,快坐下。”

    老韩头这才坐下来,习惯性的拿起一旁的烟袋,忽又想起王屾不抽烟,就又放下了,双手好像没地方搁,在大腿上来回搓着,显然是紧张。

    “韩大爷,没事儿,您随便抽,咱聊聊家常。”

    老韩头呵呵笑着,“烟劲大,呛着你。”

    “韩大爷,您是哪个庄上的人,离这儿多远?”

    “山夹坳的,不远,翻过三道山梁就到了。”

    “哦,您在这儿看门多长时间了?”

    “三十多年了吧,从退伍回来就在这儿。”

    “您当过兵吗?”

    “嘿嘿,是呀,五一年的兵,在朝鲜三年,炊事班的。”

    “原来您参加过抗美援朝啊,”王屾肃然起敬。

    “嘿嘿,没啥,当了一辈子做饭的,有一次给前线的战士送饭,被炮弹炸伤了腿,后来就复员了。回来后,组织上照顾,一直在这儿干着,”他说的很平淡。

    “原来这样啊,”王屾点点头,愿不得看他走路有点瘸。

    “韩大爷,您现在能领多少钱呢?”

    提到这,老韩头看上去很满足。“不少呢,有残疾费,县里还给发工资,加起来五百多块呢。”

    “那够花吗?”

    “够,很够,平日里除了老伴的医药费,还节省下不少,也时常接济孩子们,孙子孙女的学费呀都是我给他们,”老韩头说起来很自豪。

    “大妈在家里住吗?”

    老韩头点点头,“以前跟我在这儿,这两年回家住了,孩子们都出山打工了,她在家看孩子。”

    “哦,对了大爷,我问你,咱这儿的山为啥都光秃秃的,咋不种树吗?”

    听到这些,韩大爷叹口气,“种啥树,都开成地了。不但不种,山上有棵树还看了当柴烧了,没办法,山里穷,冬天的烧柴取暖呀。”

    王屾点点头,“每年地里收成好吗?”

    “要是风调雨顺了还行,打得粮食够吃的,要是碰上天旱,打不了多少粮食,不够吃的,还得吃供应。”

    “天旱的时候多吗?”

    “怎不多,十年九旱,收成不好啊。”

    “种庄稼不行咱可以种果树呀,种果树不但能把山绿化了,还能卖果子赚到钱。”

    老韩头叹了口气,“唉!那些年不是没种过,也丰收了,可是迈不出去呀,都烂了,扔的满沟都是。只好又砍了,重新种庄稼。你说像咱这儿,外人进不来,咱又出不去,很愁人呢。”

    “这么说,还是路的问题。”

    “可不怎的,光说修路,说了多少年了还是这样,主要是没钱呀。”

    “国家每年不是有扶贫款吗?不够的话,再向国家或是银行贷款,总会有办法的。”

    韩大爷往外瞅了瞅,放低了声音,“国家每年的扶贫款还不够他们发工资的,哪来的钱修路。”

    “这么说,这些年的扶贫款都让他们发工资了?”

    “你说他们还能指望啥,每年就指望这点钱等米下锅呢。俺这是和你说,你可千万别说出去。”

    “放心吧,大爷,孩子们出去打工能挣多少钱呢?”

    老韩头摇了摇头,“很难说啊,有时候干一年一分钱也拿不回来,碰上好的老板呀,三五千块钱是能挣到的,总的来说,比在家里种地强。”

    王屾又点点头,“咱这个县委有多少人啊?”

    老韩头摇摇头,“百八十口人吧,具体的也没数。”

    就在这时,猛听到李敏的尖叫声。王屾忙跑出去,见李敏正从屋里跑出来。

    “咋啦,出了啥事?”

    李敏一下子扑到他怀里,“蛇,屋里有蛇,从墙缝里爬出来,”李敏满眼惊恐,小脸吓的惨白。

    “你等着,”王屾扶她站好,忙往屋里跑。老韩头也跑了过来,劝慰她,“没事,都是些菜蛇,没有毒,一般也不咬人,”说着,也跑到屋里。

    两人就在屋里翻找着,顺着墙找。墙基都是乱石差堆砌的,也许是年久的缘故吧,白灰都风化了,就有很多的缝隙,石头用手一扣都能动。有的缝隙还很大,有拇指宽。

    老韩头边找边嘟囔:“这还走错门了,老眼昏花了?深秋了,蛇要冬眠了,所以都往屋里爬,没事的,没事的,不咬人。”

    仔仔细细的找了,没有。王屾又把床上的被子抖擞了一遍,也没找着。

    李敏胆战心惊的进屋来,指着墙角的一个缝隙,“就在那儿,我看的真真的,露着半截身子,昂着个头,还吐着黑色的芯子,对了,是黑色的,很粗呢,”李敏用手比划着。

    “没事儿,没事儿,前几天收拾房子俺见过它,可惜又走了。放心吧,这一吓,它不会出来了,”老韩头说。

    “你是说它还在墙里啊?”

    “啊、不是,它只是路过,窝不在这儿呢?”老韩头说。

    “啥,”李敏睁大了惊恐的眼睛,“不能在这儿住了。”

    老韩头知道自己说多了话,忙说:“没事儿,没事儿,又不咬人,我去找竹批把洞堵上,再去拿点艾草来,它就不敢在这儿了,”老韩头说着走了出去。

第一百二十五章 蛇的故事() 
其实,王屾也怕蛇,那是看见蛇的一瞬间,觉得有些耍诙劬筒慌铝恕�

    应该说,蛇这种东西是很胆小的,看到人就没命的窜,不管多大的蛇。这是一种很笨的动物,只是细长的身子,长得有点骇人罢了。当然,害怕蛇,这也和人们的误传有关。听到误传多了,心理上感受多了,也就怕了。

    有一个例子是很好的说明。女儿两岁的时候,对啥也感兴趣。那是一个夏天的上午,我娘抱着她出去玩。我家住在村的东北上,出门十几米就是庄稼地。两岁的孩子是不甘心光在大人的怀里玩,我娘就放她下来,在人家屋后的大树荫下玩,小心的看护她。有上坡的,我娘就跟人家说话。

    正在说着话时,突听她的小孙女稚嫩的说话声,“大虫虫、大虫虫。”

    我娘猛一回头看,只见孙女的小手里抓着一条尺八长的小青蛇,小青蛇扭动着身子挣扎。我娘是怕蛇的,看见蛇头皮就发炸。吓得她冲女儿大声喊,“快扔了,快扔了!”又不敢过去,又不得不过去。

    女儿被她奶奶惊恐的样子吓坏了,禁不住大哭起来,小青蛇哧溜一下子从女儿的手里跑掉了,钻进了一旁的小沟里。母亲抱起女儿就往家跑,一口气跑回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女儿大哭着,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我忙从屋里跑出来问,问清了事情的原由,赶紧看女儿的小手,好好的,一点伤也没有。妻子把女儿哄的不哭了,母亲却吓得不轻,看她坐在山楂树下,双腿还发抖,不时的重复的说着,“我正在和新庭家说话,就看见她手里抓了条蛇还冲我说大虫虫、大虫虫,可把我吓坏了,新庭家也吓坏了……

    从此,女儿也怕蛇了,看见蛇就跑……

    王屾在屋里仔细的找着,李敏紧跟在他身后,用手拉住他的衣服,还不时的往身后看。屋里翻得乱七八槽,王屾重新给她整理着。

    老韩头进来了,手里拿着锤子和竹批,还有几把艾草,艾草的味真的不好闻,有一股中草药的味道。

    收拾完了,老韩头说:“没事了,没事了,”就出去了。

    王屾就坐在一旁,陪着她把发展规划写完,她也不时往身后看,甚至不时低头看桌子底下。

    王屾就笑她,“有那么可怕吗,看你的小脸都变色了,有个成语叫花容失色,满目恐慌,对你来说很贴切。”

    “别人都这样了,你还取笑,”李敏不时拍着胸口。熬到十一点多,发展规划终于完成了。

    王屾看了一遍,修改了几处,对她大加赞赏,“不愧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比我写得好。就这样吧,明天找个地方打印出来,尽快报上去。”

    李敏答应着,从包里拿出u盘,准备拷贝下来。就在王屾起身的功夫,他一回头,却看到紧挨着床腿下有一大堆东西盘在哪儿不时晃动,晃动的东西足有茶杯口粗细,他看到了硕大的蛇脑袋正在盯着他们。他来不及多想,奔过去,快如闪电,一把擒住它的头就往外拖。李敏还没明白怎回事呢,王屾已经窜到了院子了,李敏忙跟着跑了出来,看王屾擒住一条黑色的大蛇,就像玩杂技似地,还看到蛇身缠住他的腰,转眼又抖擞开。吓得她大声喊叫。

    老韩头从屋里跑出来,大喊着,“别伤它,别伤它。”

    其实,这时儿,王屾已经把蛇制服了,依他的手段,顷刻间就会把蛇头拧下来,他的心里也没想伤害它的意思。老韩头一瘸一拐的跑过来。

    也许闻到啥气味,蛇在王屾手里更老实了,不再试图去缠他,身子垂在地上,足有五米长,碗口粗。老韩头赶紧接过来,把蛇身子挂在自己脖子上,用手抚摸着它的大脑袋,就像对自己的孩子说话,“出去这些日子怎还不认得家了,看你把客人吓着了吧。”

    王屾还没来得及说啥,却见李敏又惊叫起来,她直觉得脚下有东西嗖嗖嗖的爬过,都快吓哭了。王屾箭步过去,一下子把她抱起来,李敏紧紧搂着他,浑身都成一团。王屾感觉到,她真吓哭了,有泪落到他的脸上。再往地下看,有三条擀面杖粗的蛇案首阔步,从屋里爬出来。

    “别怕,别怕,他们不伤人,这是它的孩子,”老韩头满是歉意。

    三条一米多长的蛇也很乖,停在老韩头脚下不再动,只是抬起蛇脑袋,吐着蛇芯子盯着老韩头。

    四条“你们一家呀,把客人吓着了,怎就还不认得家了呢,”他絮叨着,又冲王屾说:“俺先把它们送回去,再来跟您说,你看看弄得。”

    五条王屾冲他点点头,看到这阵势,他也有点懵。眼看着老韩头把大蛇放下来,大蛇昂着一米多高的头,还扭头看了一眼王屾,跟着老韩头爬去,很快的,四条蛇进入了老韩头的屋里。

    六条李敏哭了,“这是蛇窝,咱快走吧。”

    “没事儿,没事儿,看看怎回事再说,”王屾想把她放下来。她却不敢着地,就像孩子似的赖在大人身上。

    “好了,没事了,”王屾说。

    李敏这才下来,双腿着地前往地上猛瞅。

    王屾笑她,“你呀,这么大个人了,也不能吓的这样。”

    李敏紧紧偎依着他,寸步不离,“蛇又没在你屋里。”

    “看来蛇也爱美女呀,”王屾笑说着,他领着她轻手轻脚的来到老韩头房子前,透过窗子往里瞅。只见一盆子羊肉放在地上,四条蛇在吞吃着,老韩头还拿块毛巾,挨个给它们擦着身子。好像想起什么,放下毛巾,拍拍大蛇的头,“慢慢吃,”就走出来。

    “韩大爷,你还喂他们呀。”

    看到他们站在门前,老韩头一愣,忙笑说:“啊、它们饿了,外面找不到那么多吃的,”又向屋里让他们。他们怎敢进去呀。

    于是,老韩头关好门,三人来到了王屾的屋里。李敏还四处瞅。老韩头笑着,“姑娘,吓着了吧,没事儿,它们都通人性,不伤害人,有它们在,别的蛇也不敢来,放心吧,没有了。”

    “韩大爷,这到底是怎回事儿,是你养的吗?”王屾问。

    老韩头嘿嘿笑着,不否认也不承认,“怎说呢,是这样,那时我刚准专业回来,上班没几天。有一天夜里啊,狂风大作,好大的雨啊,门被吹开了,我忙去关门,却看到一条黑蛇已经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