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奥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真奥义-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刘思力心里,在见到穆云飞之时,就有一种老乡见老乡的感觉,得知穆云飞是青城派的金牌长老之后,想到自己学的青城派的劈空掌正是此人最强的功夫之一,便有心想败此人为师,后来跟吴量商量的时候,吴量也是全力支持。现在穆云飞居然想收自己为徒,刘思力真是激动不已,都没认真听穆云飞说什么,就答应了。

    等到两人行了师徒之礼后,老乞丐洪友道和木青道人也分别跟王若言和靳晖说好了。这王若言本来就非常崇拜洪七公,现在能够拜这位在世七公为师,当然是高兴不已;而靳晖虽然并不怎么喜欢太极,但是木青道人说两人很有缘分,可以传授他轻功‘梯云纵’,于是也就欣然答应了。于是,接下来,王若言和靳晖也高高兴兴的拜了师。

    看到老乞丐有了徒弟,莫问天很郁闷啊,怎么自己就慢了一步呢?现在见到老乞丐在自己面前炫耀他的徒弟,莫问天心中也有了收徒的意向。不过很显然,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人适合做他的徒弟了,只好作罢,等回去再说。

    见到事情也差不多了,吴量便对王若言他们三人说道:“现在你们呢,也有了自己的师父,虽然我和他们平辈相交,但是不管那些东西,我们各叫各的,我依旧是平辈。”然后想了想,接着说道:“反正你们的师父都有背景,你们也不必去应什么聘,搞什么面试之类的了,干脆请个假,先随同你们的师父回一下山门,你们觉得怎么样?”

    吴量这么说,是因为吴量一直牵挂的事情终于有了很好的结局,心中舒畅无比,想出去逛逛了。

    王若言他们三人考虑了一下,分分看了看自己的师父,还犹豫不决,这时候,作为师父的几个人似乎也有类似吴量的想法,都走上前来,跟自己的徒弟说了一大堆理由,还说什么如果同为是回去,将给你什么样的好处云云。弄到最后,如果不是吴量说明了一些厉害所在,王若言他们三个人几乎就想跟师父回去了,还管什么请假不请假的。

    事情处理完毕之后,狂刀江郎江天和无影鞭神周宜阳就先行告别,飞身离去了。而木青道人和穆云飞、老乞丐洪友道因为王若言他们三人要回宿舍整理一下东西再走,所以没有离去。

    至于莫问天,则对吴量说了一大堆理由,说明收徒弟的重要信之后,吴量介绍了一位远在贵阳的同学给莫问天,并亲手写了一封信让莫问天做证明之用,让莫问天跑贵阳去了。临别时,还对莫问天说道:“莫大哥,虽然我介绍你过去,但能不能让他拜你为师,可都全在你身上了啊,到时候收徒不成可不要再来找我啊。”当时莫问天就信心十足的边走边答道:“放心吧老弟,你莫大哥我还是很有魅力的。”

第十七章 引气入体难突破 探访古迹游昆仑() 
自从王若言、刘思力和靳晖随着他们的师父走了之后,吴量就一个人待在学校,转眼间就过去了一个月。这段时间,吴量早修引气入体,晚修武学浩气,勤耕不辍,但是,一个月下来,引气修为并没有什么变化,一直停留在引气初后期的阶段,倒是武学浩气似乎浓郁了许多。按理说,一个月时间对无尽年的修真岁月来说根本不算是什么时间,眨眼之间的事而已,可是吴量觉得不可忍受,为什么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吴量修炼武学二十多年,却因为一直没有炼气之法,一直练不出气感,也不知道怎么练,到大学之后,成为了上活动的生物,但开始的时候迷恋到络的电影和游戏之类的娱乐了,到大三才开始学会络搜寻资料,从而找到了据说最容易练的“清风门心法”,才一举突破到真正的武者,而且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将元气修为练到浩气的后天巅峰状态,可谓是旷古绝今。

    而且还有一点,吴量对自己的天资悟性从来都是信心满满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心态,使得他有了一种傲视天下英雄的唯我独尊的感觉,用在武学修炼上,当然是事倍功半。于是,当吴量开始修真之后,因为很快踏入了引起初期,便以为自己在修真上也是个天才,再加上前段时间木青道人也这么说,吴量心中就更加肯定这种感觉了。

    但是,现在的引起修为迟迟不能突破到中期,很让吴量心忧,因为担心自己修武修真,真武同修,会对自己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受到修真境界的影响,武学上的境界将很难突破。所以,吴量决定上搜寻一下关于修真和修武的信息。

    忙乎了几天,吴量终于找到了一点有用的东西,就是丹道仙师们留下来的卦气升降论,这套理论认为人生生命的气机,自受父母受胎的时间开始算起;男的以八位数为准,女的以七位数为准,这是先天的禀赋,属于乾卦为代表的范围。比较明显可征的,例如女子,在十四岁之前,月经(内径称为天癸)尚未发现,便是六爻完备乾卦的生命,算是一个完璞未破的童身。到了十四岁以后,从有了月经开始,就变成天风后卦了,一直到三七二十一岁,便是乾卦的初爻已破。由此到七七四十九岁前后,也就是月经断绝的时间(现在医学所谓的女子更年期),便是先天生命的卦气将尽,也等于说,由先天禀赋所带来的生命能,到此快要用完了,所剩下来的余年,自七八五十六岁前后的阶段,都是后天生命的余气而已。再下去,便由纯阳的乾卦,变为纯阴的坤卦,转入另一生命的阴境界了。

    如果对男子来说,以八位数计算,便是十六岁前后,算是童身,保持有原来的先天乾卦的卦气,逐渐演变到八七五十六岁前后(等于现代医学所谓的男子更年期),就是先天卦气的生命将尽的阶段,到了八八六十四岁以后,剩余的生命,便是后天命气的作用,也就是说,由纯阳的乾卦变为纯阴的坤卦,转入另一生命的阴境界了。

    因此,按照丹道派的理论,丹道修炼“长生不死”,修命的理论,便认为第一等的根基,无论男女,凡是童身人道,是为上品;其次,应在卦气未尽的阶段,回头修道,还有希望;如果等到卦气已尽,再来修命,不是绝对没有希望,只是有了事倍功半的难处了。

    这套理论,吴量不敢百分之百的相信,但是推比现在医学的理论和经验,除了不够精详且缺乏新颖的证明,并没有什么完全不对的地方。况且自己有搜不到其他更为可信的资料了,对那些关于修真还和血脉有关系的说法,吴量向来是嗤之以鼻,根本不信,估计那种言论纯属极端种族主义的人说出来的,毕竟上古修真盛行的时候,不仅人可修真,动物也可修真,草木竹石亦皆可修真(通天教祖为截教祖师,所谓的截教门人,基本上都是动物和草木竹石修炼得道的)根本没无别,老子也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说的就是天地平等的对待万事万物,不论人或物,没有什么可以特别的。所以,基于这些原因,吴量还是觉得丹道派的理论要可靠的,虽然后来的丹道修炼已经跟上古的丹道修炼已大不一样,但毕竟还是正统的修真派别,所以不得不信。

    吴量再想到几千年来,后世一般修道之人,往往都是在年龄老大之时,万事俱灰之余,才想起追求长生不死之术,如果这样真的能成仙,那么,天下最便宜的事情,都被这些聪明人占尽了,恐怕没有这个可能!

    看来这个理论还是真的有一定的可靠之处的,吴量想到,在比较自己修真的时间,算来自己还只是第二等根基啊,能有这么大的突破应该是得益于自己的浩气和精神力了,现在自己处于引气初期,却依旧不能突破,估计使受到了浩气的影响,可能等到自己在武学上步入先天之境以后,引气修为才有机会得到突破,或许先天境界和引气中期的境界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所以不可能分别突破,想来应该是要同时突破了,吴量这样分析到。在转念一想,自己一人真武同修,连先天和引气中期也要同时突破,估计是千古第一人吧,看起来好像很具有挑战性,想到这里,吴量觉得体内的血液又要沸腾起来了。

    有修炼了几日,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吴量决定出去走走,看了几部道教的书籍之后,吴量对一个地方感到有了很大的兴趣,就是传说中的昆仑山。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

    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这两大山脉均起自帕米尔高原而并驾向东。喀喇昆仑山入藏北与冈底斯山连接;昆仑山延新疆西藏地界入青海、四川。喀喇昆仑山群峰海拔均在5000…6000米以上。其乔戈里峰8611米,仅次于珠穆朗玛峰。昆仑山势如巨蟒,誉称“莽昆仑”、“亚洲脊柱”。昆仑山在新疆境内有1800公里长,宽150公里,山脊多在5000米以上。公格尔峰7719米、公格尔九别峰7595米、慕士塔格峰(冰山之父)7546米,为昆仑三雄。

    通过查找资料,吴量还发现了一个通常被人所忽略,特别是被文人和研究地理的人所忽略的信息,或者说这些信息是稗官野史,就是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玉珠峰、玉墟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另外吴量看一些别传还说什么昆仑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佛界道家在这里建寺筑观,养性修身,传经布道。远在汉唐之际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断。至金元,盛极一时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同他的七弟子,把这里选为创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遗迹。

    这些都是现在的说法,吴量只是略略扫过,就不再深究。原因是吴量基本上不相信现在的昆仑就是神话中的昆仑,虽然不敢全盘否定,但还尊重现代人的说法。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道教书籍上不是这样记载的,而是说的都是差不多难以考证的神话传说,比如:

    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仑山,是黄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仑山由神陆吾主管,他还管理着天上九域。陆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条尾巴。山中的土蝼,喜欢吃人。土蝼生有四只角,安静时像只大山羊。山中还生长着一种叫做钦原的大鸟,形状像马蜂,大小类似鸳鸯,钦原如果螫了其他鸟兽,这些鸟兽就会死掉,如果螫了树木,这些树木也会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还有一种鹑鸟,它管理黄帝的各种器具和服饰。山上有一种名叫沙棠的树,形状同棠树相似,黄色花朵,红色果实,果实的味道像李子,但没有核。沙棠可以用来防御水灾,如果人们吃了它的果实就不会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状像葵,味道像葱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劳。河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去,然后再向东流入无达。赤水也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发源于昆仑山,向西南流入于丑涂之水。黑水也从昆仑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这里生长着很多奇异鸟兽。〔神陆吾,据郭璞注释,就是肩吾,庄周曾说:”肩吾得之,以处大山。”形体象虎一样的陆吾神,说就是《海内西经》中的开明兽。鹑鸟,是凤凰之属的鸟类,《海内西经》中说,昆仑开明西北皆有凤凰,就是指的这种鹑鸟,《禽经》中说:”赤凤谓之鹑。”〕

    道教书上记载的大概内容就是这样,当然吴量还发现山海经里也记载了昆仑山,但称呼不太一样,昆仑丘、昆仑墟之类的称呼,变来变去,连山形山貌也各说各的,所以吴量也搞不清楚,那个是真昆仑,那个又是海外昆仑,或者两者本是不相同,只是名字上类似而已。反正吴量也搞不清楚,况且还有另一套说辞,就是真正的昆仑山不在人间界,而是在地仙界,人间界的昆仑山只是三教圣人证得混元无极道果之后,为了让人间界传下道统,特别让姜子牙在人间界选了一座山脉当作行宫传道的地点,而这座山脉也因此被称为昆仑山。

    看到这一大堆资料,各有各的说法,吴量头都大了,也分不清楚这昆仑山到底又还是没有,到底上古的昆仑是否就是现在的昆仑,这些,吴量都弄不明白。于是,吴量决定来个实地考察,验证一番,毕竟有个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