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您起来,您起来。一日为战友,一生为战友。只要我沈家还在一日,就不会不顾你们的。”沈石保证道。
沈石答应了这事后,第二个天一大早,他家便出现了七八个汉子。一个看上去老一些,似乎有五六十的老人。
沈石看向老甲长。“陈伯,这是?”
“这是为公子找来的匠人。孙大,他家是木匠。这个是瓦匠,这个是泥匠”
一个个介绍过去,竟然全是技术工人。
“向和就更厉害了,他已经烧了二十年的瓷了。”老甲长最后介绍那个老人道。
“什么?二十年,那不是老瓷工了。他们会放人?”
不等老甲长说话,向和就抢着道:“什么老瓷工,以往的东家烧瓷的时候,都把大家伙赶出来,生怕我们偷学本事。”
说到这里,向和几乎都哭了,老甲长伸出大手,拍了拍他的肩头。
“好了,好了。现在是少爷的产业,肯定会让你烧个够的。”
“是是。”
通过老甲长的介绍,沈石知道向和是他们村子中最早走出去的汉子。他也很努力的工作,但是他的体验却是不好的体验。为东家烧了二十年的瓷,却依然不受信任。
其实烧瓷并不困难,而有了向和,怎么说也是二十年的老瓷工,上手极快。至于窖,就用沈石与小狐狸一起挖的那个土坑。
当然,既然是正式烧瓷了,重新修整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沈石提了要求,他们便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而村中的老少爷们,正是组织了巡逻队一样,每天只要有时间,便去窖地看上一眼。看着窖一天天的成形,他们的笑容便多上一分,就好像幸福在向他们招手一样。
而沈石也没有藏私,开始认真地教向和湿淋法烧瓷。作为沈家的老部曲,又在外面受排挤了二十年,他比任何人都要珍惜这次的机会。
除了教会他外,还有最重要的便是出售了。
瓷器烧出来不是目的,要烧的出卖的掉才行。这才是关键。
不过在他们没有烧出来前,沈石也不好去找卖家。
上回烧的瓷马桶全让曹侑拉走了,没有产品在手,沈石就算是到处吆喝自己活好器大,也要先有瓷器才行。
技术已经教下去了,他们可以烧出个什么样,只能等着看了。
烧瓷是个技术与时间并重的活,不会技术,烧不出瓷。阴干的时间不够,烧出的瓷会直接在窖中开裂。同样出不了瓷。
好在沈石有几千贯在身,几个瓷工还是养的起的。
如果运气好,最多一个月便可以出瓷了。
当沈石开始教人烧瓷,小咕噜与大黑便有了新的去处,窖场。
一开始是村中的人主动要求让大黑帮忙看场子。但是大黑去了一次后,似乎是喜欢上了那儿,竟然直接在那儿安了窝。只偶尔回来一趟。
大黑是小咕噜的座骑,大黑在那安了家,小咕噜也就长时间长在那儿了。
后来沈石才知道,小咕噜长的太萌,很受村中的大媳妇小姑娘喜欢,这两只色狗哪儿还知道回家。
而在村中人知道了是大黑帮忙赢到了建窖的钱财后,对它简直不要太好,就差直接供起来了。想吃什么,村人都会帮忙。要不是沈石烤肉是后世的手法,舍得下调料。说不定这两货连家都不回了。
当然,看到村人又有了盼头,沈石也很开心,自然不会逼着他们回家。只不过家中重新翻修后,却没人住,只剩他一个,夜深人静时,不免有些孤单
第40章 、修真的故事()
“这瓷器真的可以坐?”
另一边,曹侑还真的把马桶带上京,作为他外甥,大宋皇子出生的“祥瑞”。
这也就是古代,如果是现代,他姐姐与姐夫连家门都不会让他进。
但这毕竟是古代,而且大宋到了现在,特别是皇帝老爹给大辽上了岁币的先河之后,他自己又加上了一个西夏,皇帝家也没余粮。
像是汉朝皇帝专用的玉制坐便器,赵家皇帝是已经享受不到了。
正是知道姐夫的现状,曹侑才敢吹牛说是“祥瑞”。
“好,好!”
而赵祯在曹侑教授下,学会了坐马桶,连连叫好。“今后,我就不再需要有人服侍入厕了。”
做皇帝苦啊!上个厕所都有一大堆人盯着看,赵祯也是练习了无数次,才学会在他人注视下入厕。而这马桶一出,往上面一坐。你再看,再看啊再看也看不到自己坐在里面的屁股。
“好!好瓷!这是哪家烧出的好瓷!国舅可是看中了?朕做主了,就给国舅了。”
入厕如此畅快,赵祯很是大方。
“不不,官家,臣不敢。”曹侑连忙摆手拒绝。
“哈哈,国舅今日倒是好生客气。放心好了,一个窖场,自家的东西,朕还是给的起好。”
赵祯哈哈大笑,他非常了解自己这大舅哥。这人不喜权势,从不结党营私,唯一的缺点便是喜欢钱财了。
别的人家,这也许是缺点,可是在皇家,这绝对是好事。
相反,如果曹侑连这点缺点都没有,他姐姐想当皇后,就比较难了。
“可是官家,那处窖场并不是自家的东西。”曹侑解释说。
“咦?不是。你是说这是民窖烧出来的。了不起!”
赵祯表现的有些吃惊,看到这么大的器,他问都没有问,便认定了出自官窖。不是民窖烧不出大器,而是民窖没有必要烧大器。
“烧这个大器的是哪家?”
知道马桶不是出自官窖,赵祯的皇帝思维立即上线了。他在思考到底是谁在打他皇位的主意。
得位不正的赵家人,“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被害妄想症,也就只有清风乱翻书的我大青可以与之一比。
“官家。这瓷器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烧的。它是修道之人取五行之土,和八方风水”
曹侑正等着赵祯问,他不问,曹侑怎么好吹牛。
当然,这些牛本身是沈石先吹的,现在他只是复述罢了。
“这是道人所制。”
赵祯一听是道士制的,“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被害妄想症便减轻了不少。
“你肯定?别是被人骗了。”赵祯唯一担心的是曹侑被人骗了。
“陛下,臣可以保证,他是真正的道人,绝非骗子。”
曹侑自从听了沈石的忽悠,不,是讲。他已经是由路人转粉。如果不是怀疑的人是皇帝,他是肯定会让赵祯知道什么叫做粉丝的恐惧。
“哦,你这么肯定?说来听听。”赵祯感兴趣道。
“是,陛下。这道人知道许多神仙中事,就如这封神榜”
身为一名迷,曹侑不仅是粉丝,还是一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粉丝。讲起封神榜来,那是滔滔不绝。
而赵祯在听了封神榜之后,也很快入了迷。
不知不觉,天已上了黑影。
“官家还没来吗?”
看天色已黑,赵祯还没来,曹皇后问道。
“回娘娘,皇上一直在与国舅爷聊天,并没有过来。”宫人回报。
“本宫这弟弟最是让人不省心。本宫去看看。”
一听弟弟进宫,还拖了皇帝这么久,曹皇后坐不住了。身为姐弟,她是知道自己弟弟爱财的品性。如果弟弟又堵着皇帝要这要那,她非好好教训这个兄弟不可。想她入宫以来,谦谨节俭。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
可却偏偏有一个爱财的兄弟。
曹皇后气势汹汹直奔御书房。到了书房外,她收敛性子,请求觐见,进了书房,却发现弟弟没有讨要财物,却是说着什么书。
“陛下,你们在说什么。天色这么晚了,也不用餐?”
“皇后,你来好正好。国舅发现了一个通晓神仙事的奇人。”赵祯很开心道。
“奇人?什么奇人?”曹皇后问道。
“真是奇人。皇后一听就明白了。”赵祯没有时间解释,他还等着听书呢。
“是,陛下。”皇帝都这么说了,曹皇后自然不会反对皇帝。
只不过一本封神榜,曹侑也没有听完,便急急忙忙上京送马桶了,讲到哪咤三太子,便没了。
“国舅,怎么不讲了?”赵祯催更。
“陛下,我也就只听到这里。”曹侑解释道。
“你”听到最精彩,你却断更了,你信不信我给你寄刀片。
被吊了胃口,赵祯当然不乐意。曹侑赶紧向姐姐求救,他可不想拍马屁拍马腿上。
曹皇后收到自己兄弟的求救信号,立即道:“官家。照我来听,不过是说书人编排的故事罢了,何必当真?”
曹侑眼直了,就差直接说:我的亲姐,你不帮忙也不要拆台啊!你说“编排”,你是想让你亲弟弟欺君不成。
“皇后,这可不是编排的。不信你来看。”
曹侑不乐意,赵祯更不乐意,直接带了曹皇家去看那马桶。
赵家人得位不正之后有两大国策,一、优待文人。他们知道,文人一张嘴的厉害,所以优待文人。
但是可惜的是文人只代表了宣传上的优势,赵家人还需要法理上的优势……君权天授。而这后一点就需要道士配合了。
现在,有一得道之士为我送来了炼器的马桶。这是什么?这是上天对我赵祯的认可。他又怎么会允许别人说他是假的,皇后也不行。
“这瓷却是上好。不过他怎么会送马桶。”见了奶白瓷,上有琉光,曹皇后依然怀疑,却不是那么肯定了。
“姐姐,你有所不知。这修道不仅仅有内丹、外丹,他们还有驭兽、飞剑、炼器”曹侑开口解释,把什么是修真,又有什么分类,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出来。
第41章 、兰若赏花会()
“嘶……仙人,这才是真正的仙人!”赵祯听了不无感慨道。
这世界最强大的忽悠并不是严谨,没有破绽的编造。这世界最强大的忽悠是自己想被忽悠。
赵家人便是。本身便得位不正,自家还一直都有堂兄弟间抢位子,排排坐的恶习。不要说沈石的仙侠体系是后世千锤百炼的,哪怕是假上一些,他也是愿意相信的。
“国舅,此人可不可以请入京中。”遇上这样的人,赵祯首先就想请过来。
“这”曹侑为难了,曹侑不太了解沈石会不会来,毕竟他与沈石只是泛泛之交。
“也对,神仙中人哪儿会这么容易上京。”曹侑不回答,赵祯自己就给了自己一个解释。
“啊!对了,陛下。他家是将门,他家人很希望他可以中举,陛下可以从这入手。”曹侑把他知道的沈石情况介绍着。
“将门?哪个将门?”赵祯急急问道。
“姓沈,家在金华。”
“金华沈,来人,把将门存档拿来。”赵祯立即派人去取将门的档案。
老赵家对将门的担心可见一斑。
将门一直是老赵家非常关注的群体,包括家中生了几个孩子,是干什么的,家中有没有养马等等。事无巨细,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同样,沈石的名字也记录在册,但是也就是沈石姓什么叫什么,多大之外,就没有更多记载了。毕竟到了赵祯,已经是宋朝第四任皇帝,而沈家却已经破落。
沈家最荣耀的时候,也就是陪着赵匡义北征。
而赵匡义,呵呵打仗就是一陀屎。打几场输几场的货。老沈家跟了这样的皇帝,想也知道风光不起来。
其实只看沈家定居金华,不是开封,就知道他家的不出彩。
“可是他?”找到沈石的名字,赵祯问道。
“回陛下,是他。”看到沈石的名字,曹侑点头。
“嘶……如此年轻?”
“回陛下,仙门中人是有接引、升仙门的。”曹侑小声提醒。
“嗯。”赵祯点了点头,但心中还是有点儿可惜沈石不是鹤发童颜。
“既然是将门中人,嗯,就赏他个仁勇校尉吧。”人太年轻,赵祯想了想,还是赏了沈石,万一他是真的呢?虽然他那么年轻。
“进献大器,赏一下也是应该,陛下圣明。”
曹侑与曹皇后并没有反对,毕竟这是宋朝,不是汉朝,校尉不值钱。
宋初沿五代旧制,有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元丰五年官制改革以前,只作为官员定官位和俸禄高低的官称,称为寄禄官。改制以后,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及各种大夫、郎,以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宋人后亦常称改制前的寄禄官为阶官。
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