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仙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聊斋仙境-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是糙汉子不假,却不是木头人,感觉的出奶奶不喜欢自己。如果不是姓沈的,自己估计都进不来。但是自己必须进来,因为猎户在大宋是不受待见的,是黑户,是山野人。

    “把这些东西都放马车上,提着食盒更我走。”

    沈石摇了摇头,那个书生是身子骨弱,但是沈石已经寒暑不侵。自己的主业是道士好吧!

    自己真的不是走什么终南山捷径。道士是主业,书生是辅助。

    然而他们不信,沈石也没办法。就像这次考举一样。沈家上下,无不看成是皇帝的恩典。沈石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大壮听了,立即去放东西,从沈石身边经过时,他小声说:“少爷,不要再提老爷了。奶奶与太奶奶已经发过话了。说老爷没那文气,是考不上的。”

    沈大壮也学会了春秋笔法。老奶奶与沈母可没说的这么不温不火的。

    具体怎么说的,沈大壮也复述不出来。但是却可以从一句俗话看出来。

    “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

    从娶老婆暖被窝,到女儿成了父亲的小棉袄。这说明什么?说明老婆没温度了。

    造成这情况的也就两种。一、老婆死了。死人当然没温度。二、老婆有孩子了。

    有孩子的女人当然就顾不上老公了。不仅自己围着孩子转,同时也会要求老公,家中的雄性动物一起这么干。

    如果不是孔老夫子发现了这点,并立即潜规则道:父不抱子。家中的男性,除了小的,真真是要凉透了。

    从结婚时妻子围住自己转,到全家人都被强制性的围小的转。这落差,这冰冷,是会从心凉到脚的。

    而这时候,任一对自己好一点儿的女性出现,便立即会成为小棉袄。

    而从孕育到哺乳期,从来都是落差最大,诞生找小三渣男的高峰期。

    不过自己家的反应是不是慢了一些?自己已经独自生活了十几年了啊!

第333章 、读书花销() 
“咳咳,对了,笔墨纸砚都准备好了么?”

    对于不负责任的父母晚到十几年的关怀,而且还是丢弃掉老爹之后的关怀,沈石咳嗽一声,直接转移了话题。

    “备下了,备下了,是上好的端砚。夫君,夫君,我前天让你准备的笔墨纸砚快拿来。”果然沈母并没有让沈父闲着。

    沈石没有去看自己的父亲。父亲的表情,怎么看怎么那么孤独。

    沈石立即点头道;“既然准备妥当了,那就走吧。”

    汴京城内的百姓都知道今日是开院考试的日子,但凡看到书生打扮的人,不少路边的摊贩,还有过路的行人,颇为热情的开口祝贺他们是些士子顺利的考中秀才。

    这也是天子脚下的特色了。正所谓天子脚下,百善之地。

    而百姓们也认为,自己祝贺过的书生如果能够考中秀才的话,也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所以这一天起早的不仅仅是书生,还有着大量的想沾书生运气的百姓。

    在大宋的宣传中,书生那可是天上的星君下凡。

    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呵呵呵了。

    不过这淳朴的民风真的是很不错,一生红总比路人黑要强。

    当他来到贡院前的时候,这里已经汇聚了不少的童生,不是所有,人数太多,整个汴京城少说也有几千、上万的童生。都聚在一起也没法考,所以这是已经分流过的,汴京城附近的县城同样有这么多人。

    既有年纪轻轻的少年,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甚至他还看到了几个已经双鬓发白的老童生在内。

    这帮子老童生考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不可能再中了。不管是精力,还是注意力都已经到了人生的低谷。之所以还来参加,其实是为了皇帝的加恩。

    每次考举,但凡这么老了,还没考上的,皇帝总是会加恩几个。而这几个名额,才是他们参加的动力所在。

    否则考了一辈子都名落孙山,不要说家人,就是自己,又得是什么样的勇气,什么样的毅力可以坚持。

    而在贡院附近则是小贩云集,贩卖着笔墨纸砚,各种吃食,甚至还有人开盘放赌,压谁能考中秀才,谁的名次更高。

    当然,这与沈石就没关系了。在这儿,他是陌生人。熟人一个也没有。

    倒是附近的书生门互相交朋结友,混个熟脸,也好留下一点情分。万一要是中了,这就是同年了。

    时间过的飞快,差不多已经快到卯时了。

    卯时一刻是贡院开门的时间,到时候所有的考生都要进入贡院,准备院试。

    “啊!沈家大兄。”

    刚刚才说这儿没什么熟人,然后便看到了熟人。

    “是你们?你们这是参加院试来了。”沈石看见了朱孝廉与孟龙潭。二人都提着考试的篮子。但是沈石记得他们不是汴京人士。考试不应该回家乡考吗?

    “大兄,是孝廉出了力,我才可以参加”孟龙潭介绍着。

    孟家由于做生意被人骗了钱,家道中落,弄的孟龙潭也没办法再读书。

    读书人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不像其他阶层那样单纯,如农民就是种地,铁匠就是打铁,瓦匠就是盖房,手艺可以直接拿来换钱。而读书人,读完书没人马上给他发工资,还需要转化一下,去具体做点事儿,服务他人,然后自己得利。所以,在古代,号称读书人的人,分布在各行各业,干什么的都有。这其中,有一些典型性行业,一般只属于读书人;又有一些行业,读书人占优势,数量居多。儒林外史是一本写读书人的,里面自然要写到他们的职业。梳理一下,大概有如下几种:

    一是做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身份转换的必要条件就是读书。读书为做官乃天经地义,治国平天下只是一个招牌而已。哪有那么多的国家大事需要他们治理,更没那么多的天下需要他们平定。他们只要去做官,光宗耀祖、吃香喝辣,顺便吓唬一下升斗小民就足够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做官不再拼出身,也不用凭借武功和杀戮,只要苦读圣贤书就有一步登天的可能和机会。再往后,不读书考试就做官便不算正途,为人所耻笑。儒林外史描述的时代已到明朝,官员几乎都是八股出身。周进、范进、王惠、董知县等,一旦进取,各个志得意满,高人一等。但这部分人在读书人中毕竟只占了很少一部分。金字塔尖儿下面是无数做铺垫的无名者。

    二做馆,即教书。古代启蒙都是从私塾开始的。一般大户人家喜欢单独请一个名儒来教自己的孩子,此谓私塾。在乡村,很多人家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几户人家一起凑钱,请一个教书先生来。读书人由读书转为教书,倒也顺理成章。教书人的收入差别很大,碰上慷慨大方的东家,好吃好喝好招待,还有大把的银子拿;小门小户的东家,只能让先生凑合个温饱。周进未发迹时,在薛家集做馆,日子过得相当紧巴。范进考上秀才后,也曾做馆,每年赚几两银子养活其老娘和老婆。而严监生的两个大舅哥王德王仁同样是秀才,却“做着极兴头的馆,铮铮有名”。

    三做幕僚。做幕僚也叫做馆,只是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一般人概念里,幕僚就是在主官后面出主意的,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古代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多是光杆司令,不给他们配助手。这些官员只好自己花钱雇一堆人做帮手,根据其特长各自安排一些活儿。

    多数幕僚读的是圣贤书,遭遇各类事务,处理起来只能根据个人的悟性和天分,因此互相之间的反差也很大。幕僚中比较出色的,也有单飞做官的机会,如左宗棠、李鸿章,原先都做过曾国藩的幕僚,后来均成为朝廷大员。

    四是做主编。明清两代,出版业发达,八股盛行,各类文选的主编应运而生。这个职业在其他野史或正史中比较鲜见,唯独儒林外史中出现过多次,马二先生、匡超人、卫体善等,都是吃这碗饭的。他们大多是应书店之邀编辑、点评选本,也有自己创业,编选兼卖书的。

    五是当账房,做会计。这类人的典型是杨执中,文科出身,做理科的事儿,貌似跟读书有关,实则专业严重不对口。

    六是做手艺人。落魄书生匡超人从杭州回到家乡,见父亲病重,便开始做点小生意养家—杀猪和磨豆腐;另一个读书人倪霜峰的手艺比较冷门—修乐器。

    还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读书人,则做起了地主,吃租维生。像严监生、虞华轩、杜少卿等。

    然则以上几种,都不是孟龙潭干的了的。也就是说孟龙潭是没有营生。

    没有营生,自然就没办法读书。读书很费钱,并不是书上写的那样,埋头苦读就行了。

    不管是官学,还是私塾,就没有不叹银子的。

第334章 、院试() 
那么自己一个人在家读书可以吗?

    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古代考举是需要老师等引荐做保的,也就是说老师觉得你可以考了,才会为你开具参考证明,你才有资格考。至于这资格也是有正义凛然的教书匠,弟子不给束侑也收,也给做保,但这样的老师有多少?

    这么说吧。但凡出现一个,历史书是铁定会记录的。所以,真的很少。

    而在大宋,冗官越来越多,这帮子教书匠的举荐也就越重要。非自己一个人读,读到最后,连个保着去考的人都没有。这书读的,还有几人会愿意?

    “是的,是的。大兄为什么不考呢?这总比装神弄鬼,比如测字、看风水等要好吧!”朱孝廉突然道。

    “孝廉兄。”朱孝廉的话让孟龙潭大惊失色,赶紧对沈石赔罪道,“对不起!大兄,孝廉兄听多了京中读书人的议论”

    朱孝廉对沈石的态度,除了这段时间确实有不少读书人眼红沈石,说他的坏话外。主要还是孟龙潭的原因。

    作为孟龙潭的朋友,他觉得沈家人很不地道。这女婿上门竟然不留住下,反而只能跟自己这朋友住在客栈。这也就罢了。

    但是那帮子读书人说话可就难听了。他们说孟龙潭是混吃混喝,没什么正经营生,会写几个字,并无大才却冒充才子,善于自我吹嘘,今天跑到财主家蹭饭,明天跑到官员家赋诗。他们既是官商勾结的润滑剂,也是从中渔利的揩油者。

    听听,这都是什么话。所以朱孝廉一生气,也不与这帮子小人交往,更是求父亲帮忙,弄到京中院试的名额。他就是让这帮小人看看,自己孟贤弟到底有才没才。

    比起孟贤弟的大才,自己才是不学无术,花天酒地的那一个。

    把事情弄清楚后,沈石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高看了朱孝廉一眼。

    虽然这人不学无术是真的,也确实花天酒地了一些,但是当他的朋友却是幸福的。

    只看孟龙潭便明白了。如果孟龙潭没有他这个朋友在,不要说上京了,就是吃喝都要有问题了。

    不然朱孝廉也不会那么的生气。正因为那帮子书生说的蹭饭确有其事,所以他才这么的生气。

    “无碍的。”沈石大度的摆了摆手,完全没有放在心中,倒是沈大壮生气道,“看公子一表人才,精神抖擞,这科势在必得了。”

    他这话说的非常有水准,显然是学过,所以才会说的文绉绉的,而不是大巴掌招呼。

    自打入了沈石家,沈石的这帮宗族没少学习。至少过去泼妇骂街是绝对不能干了。如果可以,还会学上几句文绉绉的话,以彰显沈家书香门第的逼格。

    只不过他这一说,可是在揭朱孝廉的短了。朱孝廉的神情可说不上精神抖擞,相反,很差才对。

    “哪里是势在必得,晚上发生那件事情之后我回去之后便一直在家调养,直到现在依然思绪枯竭,神情疲惫,半页书本都没有翻看,到现在脑子里还是乱糟糟的,这次院试只怕是考不中了。”朱孝廉不神气了,苦着脸道。

    “不会这般严重了。”沈石诧异道。

    朱孝廉满脸凄惨道:“比这严重多了,那日我们出游,也不知怎么就下了雨。身子淋湿就不说了。更是看到有人翻皇宫的城墙,当场便吓病了。看了大夫后,直到今日方才有力气起床走路,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怜悯我,让我参加这次的院试,不然这次的院试都只怕要错过了,但即便是今日有力气参加这次的院试,也多半是考不中的,只能等明年再来了。”

    那天朱孝廉确实看到了。正因为看到,所以他是吓的不轻。虽说他不学无术,但是这样的事,他是一点儿也不想参与。他也知道自也没那本事参与。

    当然,至于什么“今日有力气参加这次的院试,也多半是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