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七年-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策点点头,向着众人沉声道:“好,从此之后,你们就是我董家的人了。入我府中为家丁,本官自然是你不会亏待你们,你也也要恪守本分,效忠尽力。”

    众人大喜,纷纷跪地磕头:“原为家主效死!”

    然后又道:“请家主赐给名姓。”

    “你们做家丁就作家丁,不用改姓了,以后叫老爷就成。”董策本以为自己一片好意,却没想到这些汉子脸上都是露出惶恐的神色。

    王通也凑到董策耳边道:“大人,您的深意他们理解不了,以为您是虚于应付他们。”

    董策不由的苦笑,这个时代人的思维,有时候他还真是理解不了。

    既然是家丁,那么自然就要改姓。

    既然入了这家,那么一生一世,甚至世世代代,都是这家的奴才,奉家主为天。

    改姓,是最基本,也是必须的一个程序。

    可是一想到要给面前这三十几个汉子挨个儿起名字,董策心里就是一阵发毛。

    王通在一边提醒道:“大人,您直接按数字排序就是,从董大一直排到董三六,方便易行,也好记。”

    “不妥。”董策却是摇头:“给他们起名字,相当于给了他们第二条命,让他们和过去的生活彻底告别,开始新生,如何能仓促行事?”

    他扬声道:“好,所有人一律随本官之‘董’姓,等明日,本官就颁定你们的名字。”

    数十名家丁又是磕头,都是满脸的喜色,在瞧着其它那些没能入选的家丁,更是一番得意洋洋。

    而这时候,人基本也都选完了,白忠旗把册子拿给董策看。

    选出来的合格的流民一共是三百一十九人,其中有丁男一百八十人,都是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丁女一百三十九人,都是十三岁到四十岁之间的。

第120章 为奴还是死?() 
口数超过两人的户数为一百一十户,还有三十六个光棍儿。当然,他们之前不是光棍儿,基本上都是婆娘在逃荒的路上死了。

    至于财产,这些难民那是一穷二白,一头牛都没有,基本上只剩下身上的破衣烂衫和手中的一根打狗棍了。

    看到这个数字,董策也是松了口气,基本上八成以上的流民都被选进来了。

    现在在甘河那边的流民还剩下五六十人,只占到了很小的一部分,而哪怕是这五六十人中,大部分也都是青壮年男女。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家中有岁数大些的老人在明朝,四十岁以上基本就可以自称老夫了和不满十岁的孩子。受了老弱拖累,因此没有选上。

    董策瞧见,有两个年轻的汉子跪在地上,而站在他们面前的,则是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手里拄着拐杖,气的对他们破口大骂。声音隔着甘河远远的飘过来,董策听着,大致是这老者让两个汉子别管自己了,赶紧过河来求生。那两个汉子只是低着头挨训,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那老者骂着骂着,眼泪便是滚滚落下,两个汉子也是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磕头,最后父子三人抱头嚎啕大哭。

    这一幕落入眼中,让董策眼睛一缩,心里像是针刺一般,有些微疼。

    这时候周伯等人用两辆磐石堡中唯二的牛车押送着那些胖袄被服过来了,这些东西仓库里面倒是不老少,都是董策趁着这会儿正是初秋棉花还未涨价的时候在周边的几个村镇请人做的,价格倒也不贵。本来是预备着给冬天征召的兵员穿的,却没想到要提前用上了。

    他见几乎所有被选上的百姓都已经吃喝过了,便给王通使了个眼色。王通会意,大步走到牛车旁边,从上面拿出一件崭新的衣服,大声道:“瞧见没有?这是大人开恩,赏给你们的衣服,现在所有人,全部下河洗澡,洗的干干净净的,尤其是毛发里面的虱子,一定要洗干净!要不然的话,换上新衣服,没两日也全身上下都是虱子了。便是你们自己,也不愿意天天被那虱子折腾吧?”

    百姓们一听说有新衣服换,都是很高兴,只是一听要下河洗澡,却都是有些犯难。男人还则罢了,那些女人以及女人的先生,都是心中愤怒,只不过脸上是一点儿不敢表现出来的,只是喏喏的在那里不敢说话。

    心里更是想着,若是真逼着男女一起洗,那也只能认了。

    不过翟青桐很快便化解了这个尴尬,她穿着一身宽大的棉甲,却没带头盔,长发扎了一个马尾,一跳一跳的。最近她长发很少披散下来了,都是扎成马尾。

    她来到这边大声道:“所有女人,跟我过来,去那边洗。”

    一看是个女将,这些男女顿时都放心下来。

    百姓们被分成两拨,男的就在这附近洗,反正也没人在乎。女人则是被翟青桐带到此处上游大约一里开外,那里甘河有一个小小的转折,形成了一个河湾,和这边儿中间还有树林子遮挡着,这边根本就瞧不见。

    王通等人便在岸上盯着,瞧着他们到底是洗没洗干净,尤其是头发处,明季便是男人的头发都基本上能到腰部略往上一点儿这个位置。长长的头发再加上并不怎么样的卫生环境,使得头发成为了虱子等寄生虫的温床。那有些没洗干净就上来的直接让王通一脚给踹了下去,勒令接着洗。直到每个人都是给搓的身上通红,头发也是干净了,这才让他们上岸,晾晒干净之后发给了衣服。

    穿着崭新的暖和衣衫,百姓们心中充满了希望,更是对董策报以无限的感激。

    “王通,你带着他们先去安顿下来,就依同之前来的那些百姓,今日先简单的建起窝棚来安顿下,待会儿再发给他们一顿饭,今日好生将养一番,什么事儿,明天再说。”董策吩咐道。

    “是!”王通应了一声,便带着这些百姓沿着甘河向上游方向行去。

    他们将会在磐石堡东边儿,距离甘河不远的位置定居下来,那里周围也都是没有开垦的土地,而磐石堡以南,离着洢水河近的土地,基本上都已经分给了来的早的那些百姓。董策有意识的把他们分开,免得起了什么争端。

    而且他们也将在这里待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磐石堡整修建好。

    这样一来,大致两个聚居区就形成了。一在南,一在东,都靠着河流,地理位置也算不错。

    董策则是翻身上马,来到甘河东岸那些百姓面前。

    这些百姓几乎都已经绝望,但是都抱着万一的渺茫机会,因此在此不愿离去。这会儿看到董策过来,他们心里又是涌起了一丝希望,纷纷扑到跪在董策马前,大哭道:“大老爷,求你收留俺们,俺们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大老爷的恩德啊!”

    “做牛做马么,倒也不必。”董策沉吟良久,方才叹了口气,道:“本官瞧着你们也是可怜,若是这般赶你们走,怕是走不出三五里,一个个就都要饿死在路边了。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便于你们一条活路,愿不愿意走,就瞧你们自己的了。”

    那些流民心头都涌起了一阵狂喜,没想到竟然还有峰回路转的一天,纷纷兴奋的叫道:“大老爷,俺们愿意,俺们愿意。”

    “先别答应的这么爽利。”董策道:“这边公中的人手,是不需得你们了,不过本官家中,却还少些佃户家奴。若是你们愿意,本官便把你们收入府中,以充家奴。不过你们须得入奴籍,从此之后,世代都是我董家奴婢。地也分给你们,耕牛也发给你们,不过不是给的,是租的,当然,租子的利和他们要交的税是一样的。和这些百姓一体同仁,也给你们粮食,养着你们。到底如何,自己思量思量吧。”

    董策本来以为他们会对入奴籍有些抵触,结果事实又是让他吃了一惊。

    这些百姓们听了之后,几乎是没有任何的犹豫,纷纷跪倒在地,磕头道:“小人愿意入大人府中为奴,谢大老爷活我。”

    有的那机灵一些的,则是已经改口叫家主老爷了。

    他们的爽快态度让董策有些惊诧。

    他却是不知道,对于这些百姓们来说,灾年中能入大户人家府中为奴,着实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往往在一些大城的各城门外头,都猬集着众多的流民,而大户人家们也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出去挑选一些眉清目秀的小丫头或是身强力壮的汉子,变成自家的奴婢。根本都不用给钱,只说一句管饭,就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往上凑。

    是以他们听到董策要他们入府中为奴,并无丝毫的犹豫。而且不少人心里还很高兴,盖因董策今日表现的相当宽厚,有这样的主家,以后的日子应该也不难过。

    董策摇摇头,还是有些无法理解此时人们的思维,不过如此顺利,却也是件好事。

    “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待会儿便统计名姓,立下名册,今日晚间就把文书签了。”

    董策忽然道:“方才那些带头闹事儿被本官令人射杀之人的家属是哪些?”

    下面立刻安静下来,每个人都看着地面,不敢跟董策对视,却是没一个人说话。

    董策立刻脸色一冷,冷笑一声:“喝,瞧这样子,你们也不怎么稀罕这活命的机会,也罢,既然都这么讲义气,连家主的话都不放在眼里,那你们也就不需要入府了。”

    他回身吩咐道:“石进,让他们都滚蛋!别在这儿碍眼。”

    一听这个,这些流民顿时便是慌了神,不少人都叫道:“家主老爷,俺们说,俺们说。”

    说这话便是纷纷往两边儿挪过去,把几个人给露出来。

    董策打眼瞧去,大约是四五个人,有两个女人,剩下的则是孩子。看来之前闹事儿的那应该是流民首领之类的,在这个群体中也有相当的地位,竟还能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

    他们看向董策的眼神中没有什么仇恨怨毒之类的情绪,而是满满的都是恐惧。

    董策眼中神光变幻,终于是摆摆手:“也不难为你们,走吧,自寻活命去吧!”

    那几个人如蒙大赦,赶紧磕了头,互相搀扶着离开。她们之前有自己男人的保护,吃的也多些,身体不算太虚弱,应该能走得远一些。只不过之后少了男人,下场如何还真是难以预料。兴许被大户人家看中,成为男主人泄欲的丫鬟,就是很不错的归宿。

    石进打马从后面过来,笑道:“大人,我去送送他们。”

    说着便是打马向前,董策伸出胳膊,想要叫住他,终究是叹了口气,手缩了回来。

    接着,白忠旗便是现场为他们登记造册。

    和之前那些相比,他们就有些拖家带口的意思立刻,一共是十二户,口数却足足有六十七人。平均每户将近六个人,能活到现在的就这么多,可见当初逃难的时候,可说是整个家族都倾巢而出了。

第121章 世家雏形() 
十二户,六十七口,男丁三十七口,十三岁以上丁男的二十九口,丁女三十口,十三岁以上丁女二十二口。

    之前那抱头痛哭爷儿仨引起了董策的注意力,因为那两个汉子在报名字的时候,说出的赫然是‘白音’和‘乌兰巴日’这两个典型的蒙古名字。而应该是他二人老爹的那个老者,则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名字陆添丁。董策仔细打量了他们一下,发现他们面部特征还真是有些蒙古人的面相,自己一看还是很明显的。

    统计完成之后,董策便是在耶律斡里和及五个骑兵的簇拥下,带着他们去了安乡墩。

    由于有着这些人的拖累,一行人速度很是缓慢,等到了天色擦黑之时,方才赶到安乡墩。

    此时的安乡墩,已经是比月前破败荒凉了不少。

    演武场上一个人都没有的,牲畜栏还在,但是里头的牲口都没了,墩堡周围,大片大片的荒地长满了蒿草。本来墩中军户也还种了一些土地。一听要搬走了,顿时便没了热情,以后总不成跑这么远来伺候庄稼地吧?就连马圈里头的战马,也少了许多。

    墩中的男人现在都在董策身边当差听令,不少人已经许多日子没回来了,而墩中的军户也都已经得到了董策的通知再有些时日,就要都从这里搬到磐石堡里去了。

    对于这个命令,众人都又是欢喜又是难过。

    欢喜的是,自家男人都有了不错的前程,进了磐石堡,那是要当官儿的,自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去了磐石堡,房子住宿等条件,肯定都要好。而难过则是,在这儿住了这许多年,有的是祖祖辈辈在此,要走了,还真是难过得紧。

    墩里的人也不多了,很多房子便空了出来,董策让把这些百姓先安顿在这些房子里,然后又让李贵婆娘整治了一些杂粮饼子给饿的眼前发蓝的他们吃。

    吃着饼子,住在这能够遮风避雨的房子里,这些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