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修炼在清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民修炼在清朝-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这想法倒也奇特。

    不过,你也不要老待在福地里,到广州来一趟,看看这些事情具体怎么解决好。”王九玄也察觉到自己和李仙之间有巨大的思想差异,但就是一时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只是要求李仙到广州帮忙治政。181

第三百五十章 出兵() 
“其实我觉得广州的情况很不错,清廷都断了往广州的粮食供应了,但各种物资还能通过各种渠道进来,市面上的物价略有上浮,但幅度并不大,也就比我们占领广州前上浮两成左右,这就很难得了。

    这是最大的功劳,你为其他的细枝末节操心,完全没必要。

    不过,有些事情也必须解决,至少增加物资输入渠道也是好的。

    我明天就到广州,看怎么做好。”李仙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一言为定。”王九玄大喜说道。

    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夏光复军攻克广州三个月后,一直在三元福地搞什么钢铁研究所的李仙终于出关,跟王九玄一起到广州,治理一下政事。

    李仙军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就是广州市民心中也有很高的威慑力,都知道这是起义军的大头目。

    在李仙进城当日,在王九玄的主持下就有大量军政商三方面的要员到城门处迎接李仙入城,晚上还要举办欢迎宴。

    “王师兄这是搞什么呢?”潘五跟大家一起欢迎李仙进城,然后悄悄拉一下身旁的天地会高手秦日纲的袖子,问道:“只要李帅不进来,整个广州城就是王师兄一人说了算,那多痛快。

    这一番非要把李仙迎进来,就要给自己找不自在,就算李仙不争夺这治政的权力,总是多一个不相干的人,真是何必呢?”

    这本来算是贴己话,可惜秦日纲此人刚愎无比,根本就不把潘五这样的商人子弟放在眼里,只是冷哼一声,就把袖子抽回来。

    “这军中之事哪容得你这等人瞎参乎。”秦日纲冷哼一声走了,只留下潘五站在那里发愣,心里有些愤愤不平。

    李仙进城之后却没什么大动作,在一些公开场合上路面,跟一些士绅见面,表达对王九玄治政的支持以外,却没什么大动作。

    很多人本来以为李仙此番进城,必然要跟王九玄龙争虎斗一番,争夺在广州城的施政权利,本来有心看好戏,发现李仙对施政广州兴致缺缺,不由得都大失所望。

    过了几天后,李仙跟王九玄一起发布几项命令:即鼓励广州市民剃发易服,将头上的辫子剪了,恢复明朝服饰;军队将逐步退出广州,广州市内的治安将组建警察机构治理;鼓励商人往广州输送粮食布匹等物资,对此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包括减税甚至免税等奖励。

    这几项命令看似简单,但都很紧要,如剃发易服是强制性的还是自愿的,所谓警察机构又是什么,另外给商人的优惠政策有哪些,到底能不能兑现等。

    不过,就在广州的士绅们正对华夏军的新政议论纷纷的时候,李仙却不在广州待着,而是带着五千兵马离开广州,一直往东去。

    原来,李仙在广州进行一番调查后,觉得广州的局势比自己预料得还要复杂麻烦得多,便不想将精力浪费在这些没完没了的琐事上,反而试图从其他角度解决广州的问题。

    说句实话,华夏军现在面临的问题,除了广州的治理之外,还有很多切实问题要解决,比如现在广东还残留很多清军,是否要清剿;另外,英国军队退守到香港岛附近,到底是要追击过去呢还是要议和等等。

    李仙带兵也不多,就带五千正规兵,也就是三个团一个旅的规模,在路上行军,一路到达东莞南部的虎门镇附近。

    早先英国军队占领虎门炮台后,留下数千兵驻守数个炮台的,但后来李仙在乌黑山打了胜仗,严重威胁留守虎门的英军安全,之后又在广州郊外打败六皇子的军队,英军便觉得继续守虎门没有意义,只会给李仙各个击破的机会,因此全部撤军回到香港。

    之后,华夏军便趁势占领虎门的炮台群落,现在有大约一个团的兵力守着这些炮台。

    不过,李仙用兵最不喜欢分兵,并没有派兵守住所有炮台,而是将兵力全部集中到最大一个炮台,也没想过光靠虎门炮台就将敌人挡在外面。

    李仙到达后,查看防御设施,对炮台守军做了一些训示,休息一晚,第二天继续带兵行军,一直到宝安县境内。

    清朝的宝安县其实是百多年后深圳市的雏形,后世的香港就包括宝安县南部的九龙半岛、香港岛和大屿山岛等。

    当初杨芳在乌黑山一带跟李仙作战,然后打败,退回到宝安县,现在就在县城里。

    杨芳手下的败兵本来有一万人左右,后来又收拢了从广州逃跑的大量败兵,总兵力达到两万左右,是目前在广东境内最大的一股清军势力。

    另外,英军还算完好地撤离到香港岛,然后又强占九龙半岛,构筑堑壕和胸墙、炮台等防御设施,与清军遥相呼应。

    李仙依靠堑壕阵地坑过英国军队不少次,自然知道这种堑壕设施的威力,目前有一万五千多名英军据堑壕防守,火炮和枪械齐全,真要打起来恐怕华夏军这点兵力全部投进去,恐怕也没法快速取胜。

    总之,宝安县算是反动势力威胁华夏光复军的最大前哨基地就是了。

    李仙带兵过来,给杨芳率领的清军造成了一阵恐慌。

    本来,杨芳手下有两万兵马,李仙带的只有五千兵,兵力对比达到四比一,清军还是占很大优势的,但几次作战后清军已经对李仙有了很大的惧意,明明兵力多出很多,也不敢轻易出击,反而在城里不断加固城墙和防御设施。

    李仙却也没有直接攻打县城的意思,带兵到达九龙山脉以北的宝安河(后世的深圳河)沿岸,然后建立宿营地,挖掘堑壕,开始驻守起来。

    杨芳不知道李仙葫芦里埋的什么药,又担心华夏军的大股部队隐藏在周围,根本不敢出城,只在城里固守,还不断向朝廷发送求援的奏报。

    只是,李仙这次进军的目标根本不是杨芳的队伍,甚至作战本身也不是其目标,要不然也不会只带五千兵马就过来了。

    等到李仙部队在深圳河驻扎完毕,构筑好营地,英国人那边才有了动静,由总督璞鼎查派一名特使过来,与李仙开启谈判。

    原来,大家都以为英国军队和华夏军先前打得非常激烈,两军之间伤亡很大,当然主要是英军的损失,根本不可能有谈判的可能性,只有死磕一途,偏偏两边的首领都不这么认为。181

第三百五十一章 停战谈判(求订阅)() 
李仙这次到来,目的并不是要打仗,而是要跟英国人进行谈判,看看能不能签署停战协议,顺便要点好处什么的。

    以璞鼎查为首的英国远征军头目的眼光看,继续跟李仙为首的华夏光复军作战,一点意义都没有。

    先不说战争的胜负,就算英国军队打赢了又如何,华夏军只要放弃广州,北上进入内陆深处,英国军队势必不能追击,否则就有被带入伏击圈全军覆没的危险。

    而且,以华夏军现在的底子,也不可能给英国缴纳任何赔偿费和优惠条款之类的。

    这还是英国军队占优时的情况,而事实上真要打起来,英国军队还不见得能占优势呢。

    仗打到这个程度,就是最顽固最傲慢的英国军官也要承认,华夏军的战斗力极为不凡,在公平作战的情况下能与同等兵力的英国军队打成平手。

    当然,每一个英国军官都会下意识地拒绝承认,在之前的几次战斗中,华夏军每次都是兵力占劣势的情况下打了大胜仗,给英国军队沉重打击,战损比甚至低于一比三。

    要对付两万五千名华夏军,英国军队兵力至少要达到五万以上,那也只是勉强占优势而已,不见得能占绝对上风。

    考虑到英国陆军的数量不到十五万,再考虑到真要派遣五万以上军队到清国打仗需要的庞大资金和后勤压力,每一个稍有理智的英国军官都明白对华夏军,英国只有通过谈判,以和平途径解决的一途。

    当然,以华夏军的角度而言就,在扯旗造反,要跟清政府硬对的情况下,再跟英国这等当时第一强国保持军事冲突,也是很不明智的事情。

    在华夏军占领广州后,英国方面就多次秘密派人跟李仙等军队上层接洽过,表达结束战争,妥善解决战后事宜的意愿。

    当然,按照双方的情况,既不愿意在广州谈判,也不愿意在香港签订协议,那就要李仙带兵到宝安,再跟英国方面的使节讨论停战事宜。

    双方的谈判人员相见后,先是一阵唇枪舌剑后,又进入具体的谈判过程,逐条逐句地订立协议。

    在大多数情况下,清朝官员签署类似协议的时候是不会仔细看各个条款,也不会努力讨价还价,甚至英国方面还会提出协议一字都不得改的无礼要求,但到了华夏军这边,自然不能如此行事了。

    双方讨论得相当激烈,华夏军方面提出英国不得在中国销售任何鸦片,英国方面指出鸦片贸易是国际上认可的合法贸易,华夏军的这种反对很没必要,但在华夏军执拗表示反对后,只能同意英国政府将约束本国商人不在华夏军管辖范围内销售鸦片类商品。

    华夏军在多次作战中俘虏了五千名以上的英军士兵和军官,英国提出要按照国际惯例全部释放,但华夏军方面指出按照国际惯例是互相释放同等数量的俘虏,多出来的要缴纳适当的赎身费用。

    英国方面坚持一会儿后,也知道华夏军不会接受这种条款,便同意支付赎身费用赎回,而李仙方面原则上同意这么做,但要求释放俘虏不能立刻进行,必须在两年后,或者说至少是英国军队全面退出中国后才能进行。

    这些俘虏数量达到五千以上,一旦立即释放,会使得英国军队数量立刻突破两万人,极大改变两军的实力对比,所以不可能现在就释放的。

    英国方面仔细考虑后,也不得不同意。

    有关两方面的商业贸易,华夏军承诺不干涉两方商人的商业贸易,也就是不干涉英国商人到广州购买茶叶和其他商品的活动,也不禁止广州的商人进行这种商业活动。

    不过,李仙还要求英国方面给予华夏军管辖范围内的商人同样的自由贸易权,也就是说不得干涉广州或雷州的商人到南洋各国进行贸易的活动。

    英国在这个时代主张的是自由贸易理念,但是根本不愿意给华夏军治下的商人这样的自由贸易权,也就是只希望英国商人到广州进行贸易,而不希望广州商人下南洋。

    双方为此争得很激烈,双方从国际法到政治文化哲学等都谈了一堆,最后还是李仙提出,如果英国政府不答应这样的条款,那么华夏军也将无法保护来华经商的英国商人的安全。

    璞鼎查对中国的海军实力是嗤之以鼻的,就是对华夏军的陆战力量有所敬畏,也不怎么担心其海战能力。

    直到先前就在中国待过的人们偷偷告诉总督大人,说华夏军的海军却是不怎么样,无法与强大的英国海军匹敌,但是掠夺普通的英国商船还是可以的,甚至有击沉经过军舰的战例,才让璞鼎查大吃一惊。

    等到调查清楚,发现华夏军的确不具备正规海战能力,但拥有强大的海盗战能力,真有能力对付任何落单甚至成群的远洋商船,璞鼎查就像吃了苍蝇似的浑身难受。

    这都什么时候啊,进入十九世纪中叶,加勒比海盗的故事都成为传说了,居然还有人用跳帮作战这等落后的海战方式,还能依靠这种作战取得巨大成果。

    目前为止,李仙的雷州基地里还有七八艘相对完好的英国商船,真要逼急了,来中国经商的五成以上英国商船都逃脱不了华夏军的劫掠。

    考虑到这个实际情况,又想到英国这次撤军,海军舰船也要大部分离开中国,为了节约军费,留在中国的英国军舰数量可能不超过六艘,还要分守多个通商港口,面对华夏军的海盗作战胜负难料,璞鼎查方面只能退让。

    最后,双方约定互相给予对方商人同等的自由贸易权,当然具体实施时怎么互相打折扣,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有关鸦片、俘虏、贸易等事情谈完,底下的就是些琐事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关香港的归属了。

    按照英国政府跟清政府的协议,香港要划归英国所有,甚至不是后世的租借一定期限的约定,按理说这是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的事情,跟只占据广州一地的华夏军没有关系,偏偏李仙要横插一脚。

    李仙言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