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大文豪-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子轩的不屈服只是做做样子,他知道日本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双方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总要有一番互相博弈的过程,最后林子轩被逼无奈,拿出剧本来,才能让日本人信以为真,自以为胜利。

    对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他们往往会怀疑,所以说,做戏要做全套。

    想必日本人还会采取收买明星电影公司员工的手段窃取电影剧本,这些林子轩都有准备。

    林子轩和日本记者的交锋上了报纸,引来诸多评论。

    有人叫好,有人不以为然,还有人为日本人说话。

    这些人打着貌似“公平正义”的旗号认为日本记者说的有道理,为了防止电影中出现丑化日本人的情节,日本人的确有权利看剧本。

    林子轩想问问他们,外国人拍摄辱华电影的时候征求中国人同意了么?

    与其同时,报纸上还出现了一股批判风潮。

    认为林子轩盲目的拍摄所谓的中国大片,不顾中国电影的实际情况,好高骛远,最终肯定会损失惨重,给中国电影带来沉重的打击。

    有人还说甲午海战中国惨败,拍摄这种电影是揭中国人的伤疤,林子轩居心不良。

    他们甚至诬陷林子轩是想为清政府翻案,是历史的倒退。

    种种攻击,不一而足。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林子轩拍摄甲午海战。

    由此可见,日本在中国经营这么多年,早就培养和拉拢了一批卖国求荣的中国政客和学者,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汉奸那么多的原因。

    这部电影还没开始拍摄,只是放出消息,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

    日本人通过公共租界当局和孙传方一方给林子轩施加压力,他们自然想阻止电影拍摄,如果阻止不了,那也要审查剧本,甚至参与到电影的拍摄之中。

    这时候,林子轩拿出了另一个杀手锏。

    他拿出一叠文件,证明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其实是一家美国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

    所以说,北洋政府管不着,而公共租界当局并不是美国在中国的官方机构,只是一个自治组织,也没权利管这件事。

    要打官司可以,咱们到美国去打,或者美国大使馆出面协调也行。

    一般情况下,林子轩并不想透露这件事,有点拿美国当护身符的嫌疑,或者叫********。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上海很普遍。

    那些洋行的买办自己成立公司的时候总会挂靠在外国公司的旗下,如此一来,就有了外国人做后台,能够获得不少的优惠和保护。

    林子轩不大看得起这种人,所以才不愿意说出这件事。

    现在既然日本人想拼后台,他不介意拿美国人说事,让日本人和美国人说理去。

    美国可是一向宣传自己国家的民主和自由,那么拍摄什么题材是我的自由。

    何况,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拍摄电影还要受到日本人的威胁,这让美国人情何以堪,要是就此向日本人妥协了,这不是显得美国害怕日本么?

    这是在打美国人的脸啊!

    就这样,一部电影涉及到了国际纠纷。(。)

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红色() 
美国在上海的大使馆确认了林子轩提供文件的真实性,也就是说这的确是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林子轩只是负责经营管理而已。

    面对日本人的抗议,美国大使馆的人员颇为不满。

    作为美国在中国的外交机构,他们有义务保护本国公司在华的利益,没有帮着日本人欺压自己国家公司的道理。

    而且,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属于美国,这是美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最好证明。

    美国大使馆知道这是一部有关中日战争的电影,但那有什么,和美国又没有关系。

    他们回复日本人,电影还没有拍出来,等拍出来之后再说,如果日本人认为电影中有侮辱日本的情节,那就拿出证据来。

    没有证据就恶意指责美国电影公司是不可接受的。

    同时,美国大使馆提醒林子轩,电影中最好不要有引起争议的情节,从而引起两国纠纷。

    好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电影审查制度,否则林子轩的电影想上映都很困难。

    日本人没想到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竟然成了美国公司,这让他们始料未及。

    如果是中国公司,他们还能向中**阀施加压力,这下子不好办了,等到电影上映造成恶劣影响的时候就晚了。

    他们想来想去,那就只有先寻找证据了。

    日本人决定盯住明星电影公司,打听甲午海战拍摄的情况,最好能把电影剧本弄到手。

    在明星电影公司。各项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甲午风云》中最主要的道具是军舰,然而。想在上海找到真正的军舰拍摄电影根本不可能,连报废的军舰都没有。

    林子轩通过冯敬尧的关系找到了一艘走私船。这艘走私船就是用废弃军舰改装而成。

    走私船里还有发射炮弹的装置,不过已经不能用了,成了摆设。

    好在剧组只是借用走私船拍摄海战的戏份,倒是没有问题。

    而且,剧组里没有人会驾驶走私船,还要走私船的船员来操控。

    林子轩和他们攀谈,发现这个时代还真是混乱。

    他们一般走私军火和大烟,这两样最为赚钱,上海是中国第二大走私码头。中国最大的走私码头是广州,还有福建沿海一带,也是走私盛行的地方。

    他们的军火大多来自各地的军阀和外国驻军换下来的枪支。

    如今军阀混战,正是他们发财的好机会,如果不是冯敬尧的关系,他们绝不会在这里拍电影,好在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权当是暂时歇息了。

    这是一个林子轩不曾接触过的世界。

    他是和祥叔一起来的,祥叔是冯敬尧的代言人。上海滩的老江湖了。

    在回去的路上,祥叔劝说林子轩,不要和日本人闹了,日本人不好惹。

    他们现在还有所顾忌。若是把他们得罪狠了,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杀人的勾当不是没有过。和他们斗气不值得。

    这也是上海滩大部分人的看法,觉得林子轩年少成名。年轻气盛,太好斗气了。

    这边刚和苏联人闹翻。转头又和日本人干上了。

    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特别是商人,深谙和气生财的道理,林子轩的做法就是不成熟的表现,至少也要为家里人想想。

    祥叔是冯敬尧的身边人,他说的话显然是冯敬尧的意思。

    冯敬尧可能不在乎林子轩,但他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守寡不是,如今林子轩的名气大了,有些话不好当面说,便让祥叔传话。

    林子轩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时候也想随波逐流,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

    他知道历史大势,可以早做准备,躲过灾劫,可保这辈子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但有些事情总是忍不住去做,他不想日后后悔。

    不过以后还是要小心一些,毕竟他是有家有口的人了,若是连累到家里人就不好了。

    林子轩应付了祥叔,回到电影公司。

    郑证秋这边没问题,按照正常情况拍摄就行了,关键是洪慎这边,不能在上海拍摄旅顺大屠杀的场景,很容易暴露。

    洪慎现在还在搞话剧,在复旦大学外文系教书,还是复旦剧社的负责人。

    他打算好了,准备带着剧团到外地演出,以这个名义前往广州,广州也有拍摄场地,只要带着拍摄器材就行了。

    他甚至想到旅顺实地拍摄一些镜头。

    这个想法被林子轩劝阻了,这个时期旅顺还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中,到旅顺太冒险了,他可不想为了拍摄一部电影弄出人命来。

    说到底,还是安全最重要。

    林子轩和洪慎谈了一个设想。

    《甲午风云》是一部黑白电影,他想加入一组彩色镜头,那就是在旅顺大屠杀中出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形象。

    让这个鲜红的身影成为电影中唯一的色彩,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他从后世那部《辛德勒名单》里看到的。

    在德军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时候,犹太人里有个红衣小女孩,和周围的黑白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刺痛观众的内心。

    林子轩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让观众看完电影后记住这个镜头,记住日本人的暴行。

    洪慎觉得不错,这可能是整部电影中最为经典的镜头,他一定要拍摄好。

    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虽然还没有拍摄过彩色电影,但并不困难,只要购买彩色胶片就行了。

    此时发电报订购,一个多月也就到了,不耽误拍摄进度。

    两人商议已定,洪慎启程前往广州。

    至于日本人的纠缠,林子轩会让人故意泄露一份剧本出去,让日本人暂时安心。

    到了此时,他才松了口气,不过他并不想回家,因为家里正闹得不可开交。

    妹妹林晓玲回来之后,便进入了相亲程序。

    她今年二十岁了,上海滩豪门望族的小姐在这个年纪要么结婚了,要么订婚了。

    像是宋家三小姐那样将近三十还没有成家的剩女并不多见。

    家里并没有催促林晓玲结婚,先订婚也行,在此之前,可以和上海滩的青年才俊们见见面,互相认识一番。

    这和当初林子轩和冯程程第一次见面一样,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林晓玲倒也去见了几次,只是经过国外的熏陶后,她的眼光变高了,上海滩的这些少爷们很难让她满意,全部给否决掉了。

    按照冯程程的话说,这位小姑子比她当年要挑剔十倍。

    想到此处,林子轩不由得摇了摇头,无论在任何时代,婚姻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边新闻() 
1926年8月26日,鲁讯和许广评离开北平,乘火车沿京浦线南下。¢£

    8月29日清晨,列车抵达上海

    鲁讯住在旅社里,许广评则于当晚住到了她的叔父家中,两人并未在公开场合一起露面。

    鲁讯这次南下有着诸多原因。

    其一是北平的政治环境恶劣,而且生活上颇为艰难。

    没错,就算是鲁讯也会有生计问题。

    鲁讯原本是教育部职员,月薪300块银元,还在大学兼职授课,写文章出版赚钱,应该说并不缺钱,进馆子毫无压力。

    但因为北洋政府教育部欠薪严重,让公务员也承受不起。

    鲁讯在杂文《记发薪》中记述了领薪水的经历,从中看出北洋政府打白条是正常现象。

    按照文中所写,1926年1月到7月,他只领了四次薪水,共计190块大洋,而教育部历年所欠他的薪水高达9240块大洋。

    相当于欠了他两到三年的薪水。

    为了向教育部讨薪,鲁讯在讨薪的过程中还被警察打掉了一颗门牙。

    想想这个时代的公务员真是伤不起,鲁讯还有兼职,其他公务员只能苦熬了。

    就算是这样,鲁讯还差一点失去这份公务员的差事。

    由于他支持女师大风潮,在1925年8月被教育部免职,为了保住公务员的职位,鲁讯一怒之下把教育部告上法庭。

    案件以鲁讯的胜诉而告终,这是一起“民告官”的案例。但不具有代表性。

    如果不是因为鲁讯的名气大,有足够的影响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胜诉极为困难。

    教育部不光是欠公务员的薪水。还欠教师的薪水,所以北平的大学普遍存在欠薪现象。

    也就是说,鲁讯只有依靠写文章拿稿费维持生计了。

    这时候,他收到厦门大学寄来的薪水和车旅费共500大洋,开出的月薪是400大洋。

    这种高薪是北平的学者无法抵抗的诱惑。

    高薪聘请只是他南下的原因之一,还有个原因是许广评在女师大毕业了。

    作为广东人,她准备返回老家,经一位熟人推荐,到位于广州的广东女子师范学校任教。

    这一年多来。两人的关系愈发的亲密,在北平熟识的人太多,容易暴露。

    鲁讯毕竟是社会名流,家中还有明媒正娶的妻子,若是被曝出和女学生同居的话影响不好,社会舆论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他们一起南下,也有换个环境的意思。

    8月30日晚间,郑震铎在清闲别墅宴请鲁讯,这次宴会大多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包括沈燕冰、叶盛陶和朱自青等人。自然少不掉在上海工作的周建仁。

    出于好意,郑震铎邀请了林子轩,他的本意是想化解林子轩和周建仁之间的恩怨。

    去年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