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大文豪-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座霖杀害邵飘平的举动是在打新闻界的脸,得罪了整个新闻界。

    北平的新闻界慑于张座霖的恐怖统治不敢出声,连公开的追悼和纪念都没有,一片沉寂。

    上海的新闻界则严厉声讨了奉军在北平的暴行。

    别小看新闻媒体,媒体能够通过报纸影响读者,读者是什么,是民心。

    正因为如此,上海的报纸对于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赞成者居多。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主要还是因为广州国民政府和苏联合作的事情。

    张座霖有日本人撑腰,北伐军的背后是苏联人,说起来两者是半斤八两。

    林子轩反对和苏联联合,不过却支持北伐。

    他希望北洋政府快点倒台,国家早日统一。这样中国才能有一段相对安稳的时间,不至于到处都是战乱。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老百姓。

    这段时间,他安下心来撰写关于美国经济危机的论文。

    宋子闻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想要说服这位经济学的高材生可不容易。

    要拿出真东西来,为此,林子轩把丢掉很久的经济学又捡了起来。

    他甚至想是不是进修一个经济学硕士学位,自己的文凭太低了啊。

    这时候,徐至摩来到了上海,他并非是专程来上海,而是路过,他要回老家海宁。

    原因是他和陆小蔓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他的父亲坚决不同意。

    徐父认为儿子离婚已经是大逆不道,现在又要娶一个结过婚的女人,更是败坏门风。

    徐至摩想让林子轩和他一起回海宁,劝说父亲答应这桩婚事。

    这让林子轩哭笑不得,不过没有拒绝。

    陆小蔓和王庚在1925年年底离婚,和徐至摩算是你情我愿,林子轩只有祝他们幸福了。

    在回海宁的路上,徐至摩说了他今后的打算。

    北平太乱了,张座霖的高压统治让向往自由的徐至摩很不适应。他准备结婚后搬到上海来,买一套房子,在大学里教书。

    新月社的不少人都有这个打算,因为林子轩的关系。上海是他们的首选。

    也有人到南京、厦门、广州等地谋生,要么到学校教书,要么在报馆任职。

    比如语丝派的林羽堂在5月份就带着家眷逃离北平。到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他向厦门大学推荐了一批在北平教书的学者。其中就有鲁讯。

    由此,北平的学者陆续南迁。最终汇聚到上海。

    这是林子轩第二次来到海宁硖石镇,第一次是来海宁观潮的时候。

    有了林子轩的介入,徐父倒是不好斥责儿子,让徐至摩陪着林子轩四处游逛,热情招待。

    这或许就是徐至摩的目的。

    几天之后,徐父终于松口,徐至摩想要结婚必须经过他的前妻张幼怡同意。

    如蒙大赦的徐至摩返回上海。

    此时,张幼怡已从德国回来,住在二哥张军劢的别墅内。

    林子轩和冯程程以朋友的身份邀请了这两位旧日眷侣,给他们创造一个洽谈的机会。

    在法租界的餐厅里,张幼怡穿着一身洋装,文文静静,透着一股自信的神采,相比较而言,徐至摩则有些唯唯诺诺,失去了诗人的自由洒脱。

    林子轩和冯程程先行离开。

    在路上,冯程程不由得叹了口气,感情的事情真的说不明白。

    看着张幼怡和徐至摩也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还有了孩子,想不到说离婚就离婚了。

    新式的人追求婚姻解放,追求自由恋爱,为此不惜离家出走,以前的冯程程同样如此,反对包办婚姻,但现在过的也很幸福。

    那些追求自由恋爱的人就一定幸福么?还是会被伤害的遍体鳞伤?

    只能说各有各的缘分,各有各的幸福。

    林子轩在后世看惯了男女之间的聚散离合,离婚成了普遍现象,但幸福就很难找到了。

    看着餐厅里的那两位,他握着妻子的手,觉得更要珍惜眼前人。

    张幼怡同意了徐至摩和陆小蔓的婚事,大方的送上了祝福,这让徐至摩颇为羞愧,也放下了心事,返回了北平。

    在北平,胡拾正准备离开,他要前往英国,顺便到莫斯科参观访问。

    胡拾到英国是为了出席中英庚款委员会全体会议。

    1925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关于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议案。

    1926年3月,胡拾在上海出席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7月,胡拾离开北平,经哈尔滨,乘西伯利亚铁路的火车,前往英国。

    这是胡拾自1917年留学归国后,九年间第一次走出国门。

    也是继徐至摩和林子轩后,又一位来到莫斯科的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他在莫斯科呆了三天。

    胡拾先去参观革命博物馆,细细看了俄国1890年至1917年的革命运动史料,很受感动。

    随后,他遇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教授,同他们一道去参观莫斯科的监狱。

    三人看了都觉得很满意,认为莫斯科的监狱很有人道主义。

    胡拾又同他们讨论苏俄的教育,看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统计材料,印象也不错。

    他甚至觉得苏俄“真是用力办新教育,努力想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的感想与至摩不同。此间的人正是我前日信中所说有理想与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他们的理想也许有我们爱自由的人不能完全赞同的,但他们的意志的专笃,却是我们不能不十分顶礼佩服的。他们在此做一个空前的伟大政治新试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

    经过短短三天的参观,胡拾对苏联大加称赞。

    他的信件传回国内,在报纸上披露,引起了又一轮对于苏联的争论。(。)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由于胡拾在中国文化界的声望,这几封被披露出来的信件重新燃起了对苏联态度的争论。

    中国文坛的论战都是一拨一拨来的。

    徐至摩在《晨报》发起了“联俄仇俄”的大讨论,以火烧《晨报》报馆为结束。

    林子轩写了在苏联的见闻《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争论了两个月也就过去了。

    这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即便是再著名的学者也不可能让一个话题持续的进行下去。

    基本上都是开端、发展、*到尾声。

    毕竟中国社会还有很多其他的舆论热点,读者也会出现疲劳。

    就好像后世的媒体不可能让一个人天天上头条,总要不断的变换新花样,给观众新鲜感。

    如果胡拾同样批判苏联,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大家该说的都说了,没必要重复。

    但这次胡拾竟然称赞苏联,认为苏联的革命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实验,还发出“我们这个醉生梦死的民族怎么配批评苏俄!”这样的感慨。

    这就让人非常好奇了。

    胡拾和徐至摩、以及林子轩一样,都是在美国留学,崇尚自由主义。

    按理说,这三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对待苏联的看法应该一致,没想到胡拾和另外两位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他们三人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真正的苏联是什么样子?

    这是让读者感兴趣的地方。

    胡拾的信件成为了不少人攻击林子轩的武器。

    他们抨击林子轩对苏联抱有偏见,只说苏联糟糕的一面,而没有提到苏联的成就,苏联推翻了帝国主义,仅仅这一点就比中国强。

    还有人认为林子轩是担心中国一旦走上苏联的道路,他就会成为被打倒的对象。所以才恶意歪曲事实,抹黑苏联。

    他们痛斥一个资本家有什么资格批判苏联。

    林子轩看了胡拾的信件,他觉得胡拾应该是被苏联人给糊弄了。

    在莫斯科的三天时间能看到什么。看看胡拾去的地方,革命博物馆和监狱。这是苏联当局为前来苏联的外国人安排好的参观地点。

    最为古怪的是,胡拾竟然通过看苏联教育方面的材料就认为苏联的教育不错。

    他既没有到学校去实地考察,也没有和苏联教育界的人士接触,如此的武断,完全不像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更像是在莫斯科陷入了精神亢奋之中。

    胡拾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被打脸的过程。

    1922年,胡拾兴致勃勃的提出了“好政府主义”。

    结果成立的“好人政府”成了军阀操控的工具。仅仅存在73天就宣告结束。

    他还跑到皇宫里会见末代皇帝傅义,非常同情傅义的遭遇,为此写文章为傅义鸣不平。

    后来傅义投靠日本人,成立伪满洲国。

    1922年,在孙仲山和陈炯名的交锋中,胡拾批评孙仲山,称陈炯名的叛变为革命。

    这件事让孙仲山耿耿于怀。

    两年后,广州《国民日报》的编辑在编纂孙仲山文章的时候用了胡拾的话来解释,孙仲山亲自批文“着中央执行委员会将此记者革出,以为改良本报之一事”。

    由此可见。孙仲山对胡拾的怨念。

    胡拾还支持段祺睿的善后会议,结果因为“三一八”惨案段祺睿狼狈下台。

    他现在开始赞颂苏联,到了1948年。他就说苏联成了一股可怕的侵略势力。

    林子轩回忆了一下,在站队这方面,胡拾这一生经常站在反派的一边,要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恐怕早就被人给弄死了。

    这也可以当作是赞美,说明胡拾一直在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等到几个月后,胡拾到了美国,便逐渐清醒过来。

    他又崇尚起美国的社会制度来:“美国是不会有社会革命的,因为美国天天在社会革命中。这种革命是渐进的。天天有进步,故天天是革命。”

    他是清醒了。不过他写的《欧游道中寄书》却在中国的思想界引发了大争议。

    徐至摩在《晨报》上对胡拾做出规劝,不少胡拾的朋友同样觉得胡拾的政治倾向转变的太过突兀。难以理解。

    林子轩则认为胡拾是被苏联蒙蔽了,希望胡拾能真正了解之后再做出判断。

    对于如何看待苏联是中国知识界在这个年代永远争论不完的话题。

    到了1948年,仍然爆发了一场类似的争论。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这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有意思的是,胡拾到了第二年从美国回国途中路过日本,拜访了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福田德三博士。

    此人刚从欧洲回来,思想主张已经有所变化。

    胡拾问他为什么不到美国去看看,福田德三说:“美国我不敢去,我怕到了美国会把我的学说完全推翻了。”

    林子轩受到攻击,心情不怎么好,于是他决定把“抹黑”苏联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既然你们认为我抹黑了苏联,那我就认真的抹黑一次吧。

    他原本想把写作《1984》的事情放一放,反正又不急,等有闲暇的时候再说不迟。

    但谁让他受刺激了呢,抄一本的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也就不到三十万字。

    《1984》这个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在1984年,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

    它们分别是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

    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

    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因为奥威尔是英国人,所以他把故事背景放在了类似英国的国度,也就是大洋国。

    书中的人名也是英国人名,大洋国唯一的党派叫做英格兰社会主义。

    据说这是暗指英国的费边社,就是萧伯纳参加的那个社会主义团体,而且费边社于1884年创立,1984年是费边社创立100周年。

    所以,整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发生在英国的苏联模板的故事。

    林子轩没打算照抄,既然是抹黑苏联,那就做的彻底一点。

    他把故事中的人名和党派名都改成苏俄模式,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是发生在苏联一样。

    他其实想把书名改成《1991》,刚好那一年苏联解体。

    但真要这么做就太玄幻了,会让人觉得这本书有了诅咒的功能,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第三百三十章 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1984》中有很多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