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张良和项伯私交甚好,今日之宴,张良恐怕连末座的资格也没有……
众人就坐,除林川神色如常外,剩下的所有人,皆各怀心事,全场鸦雀无声,刘邦一脸惧怕的看了看上座的项羽,忐忑的举起酒杯,道“项兄、易贤弟,上次咱们畅饮,那是在会稽,真是酣畅淋漓,项兄还借兵三千,解了刘邦的燃眉之急!来,刘邦敬项兄一杯。”
项羽缓缓举起酒杯,见刘邦饮酒,却并没有对饮的意思,只见他无视刘邦,转头向易小川笑道“贤弟啊!听说你兵不血刃,一夕之间,就破了函谷关的天堑,真是让为兄佩服,来,你我兄弟两个喝一杯!”
尴尬不已的刘邦,趁机举起酒杯,道“来,易贤弟,我也来敬你一杯。”但项羽面露不悦,猛地将手中酒杯顿在桌上,任凭酒水四溅,冷冷说道:“刘兄你可别忘记,派人守住函谷关的人正是你。”
刘邦假意长叹一声,无奈道“我的确是派人守住了函谷关,但我这是怕强盗贼寇入关闹事,只是我的那些将校,不明事由,挡住了我的贤弟,还好,贤弟你帮我教训了这帮蠢材。”
“哈哈……刘兄啊!你倒是说的滴水不漏,这诡辩之才,项羽是远不及你刘兄啊!”
“项兄,你笑话了,刘邦只是道出实情而已。”刘邦赶紧抓住机会,缓和现场气氛,“来,诸位,我刘邦在这里,敬各位一杯。”……(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九章 釜底抽薪()
第四百二十九章釜底抽薪
“唉!如果喝酒,真不痛快!”项羽轻叹一声,召唤出守候在一旁的项庄,道“项庄,军中无以为乐,不如你来舞剑助兴?”
说着项羽将桌上长剑抓起,随手抛给项庄,项庄接剑,抱拳道,“是!”话音刚落,长剑蹭地出鞘,项庄乃是项羽的堂弟,更是楚国大将军项燕的第三个孙子,项庄这些年,一直跟着项羽南征北战,直到最后的乌江战死,也没有退后一步。
项庄,可谓是项羽,亲信中的亲信!!
但见项庄,长剑纵横,寒光吞吐,一招一式,看似华丽缥缈,实则杀机四伏,凌厉无比,看着大营之中,舞剑助兴的项庄,项伯、张良、易小川、以及刘邦,皆心中畏惧。
今日鸿门之宴,项羽本就不怀好意,如今命麾下武将,舞剑助兴,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不过项羽本人、范增、林川倒是面色从容。
项庄舞剑,渐入佳境,原本虚浮华丽的招式,杀气渐盛,项庄剑尖慢慢的朝刘邦靠拢,刷刷刷!只见项庄剑花一抖,三道寒芒剑锋,直指刘邦心口。
好在刘邦早有防备,忙不迭的左躲右闪,但依旧被项庄的凌厉攻势,吓得屁滚尿流,别看刘邦现在统兵打仗,风光无限,但他早已过了从军习武的年纪,每次战场厮杀,刘邦从不亲自出面,一直都是交给麾下的夏侯婴、张良、韩信做主!!
原本的楚汉第二勐将,刘邦麾下的樊哙大将,早在几年前,胡亥上位之时,便归于林川麾下,这会儿,樊哙正在倚天世界的大明军方与白起、李牧、廉颇、王翦四位战国名将,领兵学习。
“好剑法!”项羽忽然举起酒杯,大声赞道。
听到项羽此言,项庄顿时会意,剑锋一改,原本华丽变幻的剑招,彻底转为攻杀铁血的搏命剑招,一招一式,皆朝刘邦浑身要害攻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看着险象环生的刘邦,张良、项伯、易小川纷纷色变,只见易小川桌上长剑出鞘,挺剑而起,笑道“项庄将军,一人舞剑,有些无味,不如我与将军对舞?”
项庄被易小川一剑荡开剑锋,面色有些凝重的回道“如此,便请将军多多指教……”心思各异的两人,顿时开始激烈激战,经过多年的修炼,易小川已经从昔日的结丹武者,修炼到合体初期境界,而对面的项庄,同样是身经百战的合体武者。
两大合体武者,剑锋飒飒,寒光凛然,看得人连连叫好!
好在两人顾及现场,纯以剑术、速度对拼,否则两大合体武者的功力施展出来,项羽的这座军中大营,是别想要了……
碰碰碰!!
刀剑相碰,发出铿锵脆响,易小川在功力经验方面,与项庄难分高下,但他多年来精修武学,剑术造诣上,略高项庄,因此略占上风,只是要分心在项庄剑下,保护刘邦,就有些力不从心。
“贤弟!”项羽奇招突出,在易小川全心迎敌之时,忽然叫住对方,易小川下意识的眼神一偏,项庄抓住机会,越过易小川身侧,奋力一剑。
可易小川反应极快,居然顺势将身子往后一倒,将另一手的剑鞘,勐地送了上去,电光火石之后,易小川的剑鞘,正巧套住项庄剑尖,而项庄的宝剑,已经刺中刘邦胸口。
千钧一发,若非易小川机警,此时击中刘邦的,可就不是剑鞘,而是森然剑锋了……看到项庄突袭,功亏一篑,项羽脸上闪过一丝怒气。
项羽很清楚易小川今日的意思,他是想保住刘邦性命,但刘邦这个无耻之徒,与他和易小川约定在先,以诡计阻拦两人入关在后,更想妄自称王,如此阴险小人,项羽怎么会轻易放过。
看到如今的场面,项羽已经知道项庄舞剑之计,已经彻底暴露,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场面将会彻底失控,如非必要,项羽实在不愿意和易小川这个好兄弟,刀剑相见。
“项庄,你下去吧!”
项庄抱剑一礼,对易小川说道“将军,项庄得罪了!”
这时,张良终于站了出来,解围道“今日沛公来此鸿门,是有一事,禀告项王!!”
“何事?”项羽用一种不屑的鄙夷眼神,扫了刘邦一眼,淡淡问道,“刘兄你这那三寸不烂之舌的伎俩,对我项羽可是没什么作用。”
刘邦见张良擅自站起,心中同样疑惑,但想起张良平日里足智多谋的表情,只好顺势说道“张良,你将我等今日前来的目的,快快说来吧!”
“喏!”
“不久前,沛公侥幸攻破咸阳,灭亡秦朝,但在沛公看来,能够灭亡大秦,皆是项王与易将军的功劳,因此,沛公左思右想,终于决定,即日起率众返回泗水,不再理会中原的种种征战。”
张良此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对项羽、易小川说,刘邦认怂,不敢再争权争霸,图谋天下,只想保证性命,返回家乡,安度晚年!!
“哦?此言当真?”说着项羽将目光放在刘邦身上,项羽虽然行事鲁莽,但也是聪慧之士,看到张良突兀的发言,已经刘邦慌乱不安的神色,已经明白这般“告老还乡”之举,乃是张良的突发奇想。
换作林川、或是刘邦,如果知道对手举白旗投降,并退隐不出,绝不会就此罢手,正所谓“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斩草除根,才能一劳永逸。
但项羽却是讲义气、讲信义的勇武之人,一诺千金,不屑小人行径,这既是项羽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陷,站良也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说出这话。
看到项羽“如狼似虎”的狰狞眼神,刘邦虽然野心勃勃,但在身家性命面前,还是选择退让,只见他缓缓起身,无奈的说道“确是如此,三日之内,刘邦必起程回归。”
“好!”项羽本就因为易小川的干预,心中犹豫,听到刘邦承诺隐退,不再与自己为敌,眉目舒展,不过林川身旁的范增却一脸不满,洞悉人性的范增,哪里看不出这是张良布下的缓兵之计。
有朝一日,待刘邦势力大增,强势崛起之时,此时此刻许下的诺言,将瞬间化为泡影,届时刘邦这个心腹大患,更加难以对付,然后,就在范增准备出言劝阻的时候,林川暗中按住范增。
只见林川豁然起身,道“既然沛公有心隐退,那你麾下的一万兵马,以及这一众将领,……带回沛县,恐怕也无处安放吧?”
听到林川有意无意的暗示,范增顿时喜笑颜开,如果刘邦按照林川的意思,交出兵权,甚至是将麾下的将领,一股脑的交付出来,到时候,即便刘邦贼心不死,也再无根基,不足为虑。
为保全性命,将麾下忠心将领、一干兵马,全部交付出去,这样的主公统帅,从今往后,还有谁敢给他卖命?不愧是大秦国师,这番手段,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原本项羽还没想到夺取兵权的一层,但经过林川的提点,顿时明白,“若刘邦率众返回故乡,表面上隐居归田,暗中招揽人马,积聚实力,有朝一日,必成心头大患!”
与项羽霸道勇勐的统兵方式不同,刘邦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弱势,论领兵打仗,哪怕他有韩信这样的大将之才辅佐,也绝对比不过项羽、易小川这样的绝世帅才。
所以刘邦采取吕雉的建议,全力以赴,用尽一切办法,宣扬自己是仁义之师,天命所归,……于是刘邦所到之处,愚昧百姓各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当真放纵刘邦人马归去,以刘邦大军,在天下百姓心中的仁义形象,要不了几年,刘邦恐怕就能招揽训练出一支足以抗衡自己的威武雄师。
想到这里,项羽不禁冷汗直冒,无比后怕!!
而史上的楚汉争霸,也确实如此,一开始秦灭之后,六国余党乱战,项羽凭借自身勇武和一众追随者,冠绝天下,无人能敌,而刘邦在项羽眼中,只是一支弹指可灭的乌合之众。
但刘邦四处拉拢同盟,联合起来,借机强大自身,最终在五年的争霸过程中,迅勐发展,从一开始的弱小群体,借助仁义之名,群将鼎力支持,最终成长为足以与项羽对抗的庞然大物。
在垓下之围后,采用十面埋伏之计,打败楚军,逼得项羽乌江自刎,……最终统一天下,建立西汉王朝。
刘邦、张良听到林川的建议,心中一颤,如果只是交出兵权,这还不算什么,但最关键的是,林川要刘邦主动、自愿的交出麾下将领,人马兵卒没了,以刘邦的仁义之名,要不了多久,就能拉扯出更多。
但麾下将领,这些可都是忠心耿耿,效忠刘邦的兄弟死党,若刘邦为了保命,将麾下兄弟全部交出来,任凭项羽左右,那么刘邦仁义无私的名声,将彻底毁于一旦。
与后世现代的“世风日下”不同,西游世界,南赡部洲的古代社会,民风淳朴,天下人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对自己的名声,皆是无比爱惜的。
想刘邦起事之时,虽有一众老兄弟全力帮助,但往日“混吃混喝,刘三爷”的名声,让刘邦招募人马时,遇到了空前的麻烦。
要不是吕雉设计,让刘邦“斩杀白蛇”装神弄鬼,从而树立民心,恐怕刘邦这家伙,至今还默默无闻呢!……
“刘兄,我觉得林兄弟此话有理,你意下如何?”看到刘邦苦着脸的悲惨模样,项羽顿时心情大好,趁机提醒道。
“这……”刘邦顺势将目光转向张良,以他的小聪明,显然已经无法做出抉择,此时此刻,刘邦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张良身上。
张良虽为千古奇才,计谋百出,但在如今的这场抉择中,也进退维谷,两面为难,答应此事,刘邦虽能抱全性命,但大势已去,再无雄起之机,而不答应,……呵呵,以项羽此时的样子,刘邦这上百轻骑,恐怕无法活着离开鸿门。
最关键的是,这种生死抉择,张良实在不敢擅自做主,因为他很清楚刘邦的为人,阴险狡诈,不择手段,如果今日张良主张刘邦答应此事,散尽部曲名声。
等刘邦抱住性命,为了泄愤,张良自己也将在劫难逃!
这一点,张良虽然清楚,但决计不敢说出来。
不过,张良能成为千古名人,自然不是泛泛之辈,只见他话锋一转,淡淡问道“敢问项王,为何要留沛公将领,莫非是想收为己用?”只要项羽接话,他就有信心,扭转干坤。
只要能保证,刘邦麾下将领,一块跟随刘邦返回沛县,张良就有东山再起的信心,眼下刘邦麾下的一万乌合之众,根本无足轻重。
范增见状,赶紧抢过话题,回道“此乃我军之事,张先生不必多问,沛公只需回答,是与不是即可,莫不是沛公心中另有他想,明面上应允项王,而暗中却想率众返回沛县,积聚实力,谋夺天下?”张良乃是一代奇人,但范增同样不是易与之辈,轻而易举的翻转话题,逼问张良。
虽然这些事情,在场众人,各个心事肚明,但想要不着痕迹的吐露出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单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范增的智谋,绝不亚于张良。
项梁生前还未起义之时,范增就已经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