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拍了拍曹文诏的手背,李景微笑道:“光靠我一人可不行,主要还是靠大家。”
说着,李景忽然轻拍一下额头,然后笑道:“我可真是糊涂了,居然在门口跟文诏兄说了半天,失礼,失礼,来,快请进!”
言文诏心中一暖,急忙伸手道:“大帅请!”
李景笑了笑携着曹文诏的手一起回到书房。
在书房坐定,曹文诏从怀中取出一个账簿递给李景道:“大帅,这是这次从张献忠那里缴获的清单,大帅请过目。”
李景接过,随手打开看了一眼,猛然一惊道:“这么多?”
曹文诏点点头,露出一脸佩服的表情:“张献忠这个狗日的真他妈能抢,光现银就抢了四十七万两,当时清点账目的时候,我还以为下面的人写错了呢。后来仔细一问才知道,这点银子根本算不了什么,要是把他抢的珠宝折算成银子,至少能有一百万两。”
李景叹了口气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让你把张献忠消灭的原因,这个人杀戮实在太重,这次凤阳府一带不知又被他糟蹋成什么样子,唉!”
曹文诏闻听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凤阳府一带几成白地,当时我看到平阳府的情形,真后悔没有早点动手。”
李景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道:“这不怪你,我知道你是为了大局着想。换做是我,也不会动手。”
曹文诏默默点了点头,不过想起凤阳府的景象,心里终是有些不好受。
过了良久,曹文诏忽然说道:“对了,我这次回来还带回来几个人。”
“几个人?什么人?”李景奇道。
曹文诏沉吟了一会儿道:“是大帅府里的人,我在苏州放粮时遇到的,当时他们正从人份子手里买人。”
李景一愣:“我府里的人?跑苏州买人?”
曹文诏点点头道:“我当时还怕认错了,特意找了几名跟随过大帅的老兵辨认了一下,他们都说确是大帅府里的人无疑。后来我询问过那几个人,他们也承认是大帅府里的人,说是奉两位夫人之命,到苏州买丫鬟。”
“砰!”曹文诏话音刚落,李景猛地一拍桌子怒道:“胡闹!我下过严令,任何人不得买卖人口,两位夫人怎么如此不懂事理,竟然带头犯我定下的规矩。小五}你到后宅把两位夫人叫来,我问问她们怎么回事!”
见李景动怒,曹文诏急忙起身道:“大帅息怒,且听文诏一言。”
李景摆摆手,示意曹文诏坐下:“文诏兄不必如此,有话但说无妨。”
曹文诏抱了抱拳道:“大帅,恕文诏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大帅的政令只在平阳府才好使,夫人没在平阳府买人,便不算违反大帅的规矩。”
李景摇摇头道:“文诏兄此言差矣,就算夫人没有违反我定下的规矩,可是她们带头到外地买人回来,别人看了岂不有样学样?那我定下的规矩岂不成了摆设?”
曹文诏笑了笑道:“大帅此言文诏不敢苟同,文诏有句话想请教大帅,希望大帅能为我解惑。”
“文诏兄请问。”李景说道。
“请问大帅,您说那些人家为何要把自己的儿女卖掉?”曹文诏问道。
李景皱了皱眉道:“那自是养活不起了才会卖儿卖女。”
曹文诏笑道:“平阳府在大帅的治理下,日子越来越好过,自然不用卖儿卖女,可别处呢?别处不知有多少活不下去的人家,他们不卖儿女,难道等着饿死?依我看,夫人把这些人家的孩子买来,其实是帮了这些人家。”
“这个”李景一时沉吟起来。
过了一会儿,李景忽然笑道:“文诏兄,你给我说实话,这次夫人买了多少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曹文诏闻听,忽然转头看了看小五,然后方道:“实不相瞒,这次夫人买的人大多是孩子,而且以女孩儿居多,想来应该是丫鬓无疑,不过其中有个女孩儿,啧啧!大帅,老曹没啥学问,实在是形容不出那女孩儿的样貌,大帅最好还是亲眼看一看。”
“嗯?文诏兄,你什么意思?我怎么越听越不是味儿呢?你这话的意思好像不像是告状啊,”李景疑惑道。
曹文诏苦笑道:“我原本就不是告夫人的状,大帅难道认为文诏是个多事之人?”
李景闻言;仔细地琢磨了一番曹文诏的话,别说,听着确实像是告状,但还真的不是告状。
结合曹文诏最后的话,李景突然明白曹文诏的用意。
曹文诏定是看到那个女孩儿漂亮,于是就动了心思,或者曹文诏打算弄来送给自己,不想对方竟是自己府里的人,曹文诏这才没敢下手。
不过曹文诏终究有些不死心,因此亲自把自己府里的人带回来,想来曹文诏定是认为一旦被两位夫人看到那个女孩儿,便不会让自己看到,因此便先通知自己。
想明此节,李景狠狠瞪了曹文诏一眼,然后苦笑道:“文诏兄,你看我可是个好色之徒。”
曹文诏急忙摇头:“大帅要是好色之徒,这世上便再无一个正人君子。”
李景摇摇头笑道:“你倒不用抬举于我,李某正人君子肯定是算不上的,不过对女色确实并不喜好,何观我不信这世上还有比两位夫人重漂亮的女人。”
曹文诏忙道:“有没有夫人漂亮曹某说了不算,大帅说了也不算,得您看了才知道。”
沈莹和朱徽媃二人曹文诏是见过的,但是曹文诏依然这么说,实际上就是说沈莹和朱徽媃不及那个女孩漂亮。
李景相信曹文诏的眼光,曹文诏说沈莹和朱徽媃没有那个女孩儿漂亮,那肯定是没有那个女孩漂亮。
一时间李景突然起了好奇之心,想看看曹文诏说的这个女孩儿到底生的什么模样。
收起2楼2013…12…31 09:51 |
第305章 太极推手()
后金这一系列的举动传入大明之后,大明朝野上下一片大哗。诸臣将领纷纷上书,要求朱由检传檄发兵讨伐。
朱由检见诸臣将领们群情激愤,一个个宛如打了鸡血一般,不由得微微摇头。
正常来说,如果朝中的大臣们如此齐心,朱由检欢喜都来不及。
不过朱由检知道,这些人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真要让他们带兵讨伐后金,保证一个个脖子缩得比乌龟还快。
从心里说,朱由检比谁都想发兵灭了这个改了国号的大清。但是想归想,能灭掉么?要是能灭掉还用等到今天么?
大明的人力物力是后金的百倍以上,军力也是后金的十余倍,如果上下齐心,打一个小小的后金算得了什么?
想当初,蒙古比现在的后金强大的多,却被明军打得一路跑到北海(贝尔加湖一带),但是就算元军跑到北海,明军都没有放过他们,愣是追到北海灭了曾经纵横天下的蒙古的黄金家族。
而现在,后金不过百十来万人口,军队不过十万左右,却打得几十万明军丢盔弃甲,心惊胆寒。
是下面的统兵打仗的将领不行,显然不是。
朱由检登基之后,麾下的将领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镇守宁锦的时候,跟后金作战总体来说还是胜多负少,并且还组建了能跟后金打野战的关宁铁骑这样的部队。
可是不知为什么,每到关键的时候明军就不行了,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每吃一次败仗,明军就会大伤一次元气。
以至于到现在别说主动向后金发起攻击,只要能守住防线,朱由检就烧高香了。
朱由检不是不知道后金改国号的含义。后金改国号,同时模仿汉人的制度,组建各级职能机构,这是把自己的地位看成跟大明对等了。
建国就意味着后金准备跟大明决战了,或者是灭掉大明,或者是被大明所灭。
显然,后金己经看出大明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自己不可能被灭掉,这才大胆建国。
朱由检一边听着诸臣慷慨陈词,一边翻看着大臣上的条陈。
只见说话的拿出一副跟后金鱼死网破的架势,条陈上也是誓死报国的言辞,但是一句有用的东西都没有,没有一个人说应该如何跟后金作战。
将条陈奏折翻看了一遍,猛然朱由检觉得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想了想朱由检把奏折重新翻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朱由检才发现这里面竟然没有曹文诏的奏折,也没有李景的奏折。
对此朱由检心里十分奇怪,出了后金建国这样的大事,到了曹文诏和李景这种级别,无论如何都应该上一个条陈才是,这两人咋没动静呢?
琢磨了一会儿,朱由检轻轻咳了一声,下面那个还在大说要跟后金誓死一战的大臣听了急忙住口,脸上满是尴尬的神情。
轻轻敲了敲奏折,朱由检问道:“诸位爱卿,谁知道曹文诏现在在做什么?”
诸臣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曹文诏现在在做什么他们哪里知道?
不过随即诸臣便露出一副不以为意的神情,因为曹文诏做什么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想打听曹文诏的动向应该问兵部的人才是。
而兵部的人也是大不以为然,曹文诏身边安排有监军,隔三差五的就会跟朱由检汇报,想知道曹文诏在干啥,等监军的奏报到了不就知道了么?
当然,聪明人还是有的,看到皇上敲着奏章问曹文诏在干什么,马上明白朱由检真正想问的乃是曹文诏为什么没上奏章。
刘令誉就是聪明人当中的一个。
了解曹文诏的人对这个人应该有点印象,曹文诏在山西的时候跟刘令誉是邻居,后来可能是因为说话粗鲁,得罪了刘令誉,后来曹文诏到河南,恰逢刘令誉在河南巡视,一言不合两人又干了起来,以两人的文化水准,刘令誉估计是被曹文诏骂的狗血喷头。
吃了这么大的亏,刘令誉算是把曹文诏惦记上了。
不过刘令誉是河南道御史,曹文诏是山西总兵,后来是大同总兵,跟他八竿子打不着,想弹劾曹文诏得让山西道御史代劳,鉴于曹文诏在朱由检心目中的分量,山西道御史自然不愿意替刘令誉出头,因此,刘令誉这口气只好忍着。
刘令誉终于等来了机会,前段时间曹文诏被调到洪承畴的麾下围剿流寇,眼下正在河南郑州一带驻扎刘令誉是河南道御史,曹文诏跑到河南,正处于他的监管范围之内。
不过刘令誉也不敢随便就弹z曹文诏,尤其年初的时候,张献忠刨了老朱家的祖坟,曹文诏把张献忠及其部下斩尽杀绝,替朱由检除了一口恶气,朱由检对曹文诏褒奖有加,这时弹劾曹文诏纯属给自己找不自在。
但是今天机会来了。
刘令誉看出朱由检对曹文诏没上奏折有些不满,这也难怪,出了后金建国这么大的事情,曹文诏就算不敢主动请缨,起码也应该上道奏折表一下忠心。
你不表忠心,那不是等于支持后金建国么?
想明此节,刘令誉再无迟疑,当即出列,冲朱由检深施一礼,然后说道:“启票陛下,微臣知道曹文诏现在在做什么?”
“哦?曹文诏在干什么?”朱由检随口问道。
刘令誉接道:“启真陛下,曹文诏自从灭了张献忠部以后,便驻扎在开封府郑州一带,除了与左良玉总兵合伙消灭了几股小股流寇,便再无动作。”
朱由检闻言,斜眼看了看刘令誉,心里暗骂:“曹文诏在郑州歇兵谁不知道,用得着你来告诉联?”
不过朱由检随即想起刘令誉的职务,马上知道刘令誉必有下文。
果然,刘令誉接道:“陛下,微臣弹勃曹文诏对大明不忠!”
刘令誉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一片哗然,纷纷侧目看向刘令誉,心中俱想:刘令誉这小子真他妈能扯,要是连曹文诏都对大明不忠,那大明还有一个忠臣吗?皇上现在对曹文诏极为器重,你公报私仇,弹劾曹文诏,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随即众人目光看向朱由检,不知朱由检要如何处置刘令誉。
只见朱由检面沉如水,看向刘令誉森然问道:“你弹劾曹文诏不忠,可有证据?”
刘令誉见朱由检脸色不对,心中莫名一慌,心中暗道:“难道我刚才揣测有误?皇上没有对曹文诏不满?”
不过现在朱由检问话,己不容他多想,何况此时他骑虎难下,就算硬着头皮也得上了琢磨了一下言辞,刘令誉躬身说道:“启奏陛下,此番东虏建国,实大逆不道之举,曹文诏身为大将该当为皇上献计献策才是,然曹文诏无动于衷,不知居心何在?”
刘令誉话音刚落,一干朝臣心中均是暗暗佩服,刘令誉以这个理由弹勃曹文诏确实名正言顺,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看来言官这两片嘴确实不是白给的。
只是大家显然是低估了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