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的其他人都慌了神。唯独只有曹虎和曹国舅最是知道妹妹和孙女的心意。
于是,曹国舅让曹虎亲自出马将蔡道骗至府内,硬是逼着蔡道和曹飞凤完婚。曹国舅作为长辈,又一直对蔡道关爱有。故此,蔡道实在是抹不开面子,只好沉默相对。
双方僵持了半天,最后不知道宫中如何得到了消息,太后懿旨,蔡道可以娶曹飞凤,可是,必须为妾,如果曹家同意的话,太后和皇上为其亲自赐婚。
反正,自始至终,没有问过蔡道个人的意见。
曹家并不知道太后为什么会下这样的懿旨,曹虎的父母自然是不同意,再怎么说,曹家也是大宋开国功臣之后,将嫡女嫁给一个有道侣的道士,已经够荒唐的了。太后距居然还让曹飞凤为妾,这如何能够答应,又如何能够忍受这样的屈辱呢?
可是,当曹国舅将曹虎的父亲叫进书房详谈了一番之后,他便改变了主意。
事后,曹虎的父亲一想到曹国舅说得那句话,全身上下就不由得打寒战。
“儿子,你可不要忘了,太后身边还有一个十公主未嫁呢?”
什么意思,想了半天他才想明白,太后让蔡道娶曹飞凤为妾,既是要打开蔡道身边的缺口,又是为十公主将来出嫁留下位置。
蔡道别看现在不受官家和皇后的待见。
可问题是,将来继位的已经可以肯定,就是的大皇子赵伴。
朱太后如此看好蔡道,也正是整个原因。
孟皇后当初之所以能够延缓一段时间才丢掉后位,也是蔡道说的那句,要等到福庆公主百日之后。何况,大皇子和小皇子同时生的病,却也是蔡道将大皇子的病彻底治好的。
这么多事情综合起来,如果,如今的官家有什么不测的话,蔡道肯定会受到重用的。
曹飞凤虽然嫁给蔡道为妾,有些屈辱,可看女儿那满面含羞的样子,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彪悍的女儿心中却是极为愿意这么亲事的。
其实,身份地位对于曹家只是面子而已,如果蔡道将来真得娶了十公主,那反倒是一件好事。
于是,两家的婚事就按照朱太后的懿旨办理,不过双方都为张扬此事。
嫁到蔡道府上的曹飞凤也突然转了性子,对蔡道百依百顺,让他还极为不适应。
刘皇后和赵煦如今都是那副鬼样子。赵煦又如此无节制的宠幸内宫,他们这些贵戚自然是十分清楚。
就在元符年终了的时候,一个消息传进宫之后,让赵煦和朱太后都心生嫉妒,让刘皇后气疯了,蔡道和曹飞凤居然生了一对双胞胎,还是男孩子。
这在古代可不多见,而且,凡是头一胎生双胞胎的,母子或者其中一个孩子的成活率都不高。可是,谁让他是蔡道的小妾和儿子呢?
曹飞凤顺顺利利地产下了一对健健康康地儿子。
与此同时,小蔡板和田绣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个男孩子,同样母子平安。
这就更让赵煦嫉妒了。
要知道,蔡道刚出生的时候,可是一个罗锅,外加罗圈腿,而且,蔡王氏在生他的时候,差一点就难产死得了。而自此之后,蔡王氏便失去了继续生育的能力。这也是她开始放任蔡卞纳小妾的原因。
而蔡板的身世,更是为汴梁城中的人熟知,这小子刚生下来,母亲就难产而亡,父亲也不争气,跟着一个半掩户跑了。而且,小蔡板他娘只怀了他九个月就生下了他。也算是个早产儿,先天不足。
第584 宫变1
→網,。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可蔡板和田绣儿夫妻二人刚成婚没多久,就生了一个男孩子。
而且,据稳婆说,这家生得儿子,居然有九斤重,居然还是顺产。让这位干这一行超过三十年的稳婆都诧异不已。
直呼运财童子保佑啊!
自从蔡京虽然被贬出京,可朝中大多数御史已经非常不满,纷纷上书死谏官家。
可惜,收效甚微。
御史们所上的奏折如果说得轻了,赵煦便会留中不发,置若罔闻。如果喷得实在是过分了,直接就会被赵煦撵出汴梁城。
这个时候,就显出丞相的重要性了。
可惜,蔡道的谗言起了大作用。六个丞相如今都是空架子,只有一个范纯礼敢于犯颜直谏。指着赵煦的鼻子一通怒骂,可赵煦偏偏就是不能够治他的罪责,只好把他罢官免职赶出了汴梁城,这倒是成全了范纯礼。反而让他把在京东西路损失的名声都弥补了回来。
一时间,正臣范纯礼高大的形象传遍了大江南北。而留在朝堂上的剩下五个丞相,就成了当初王珪那样的角色。他们官声大损,在民间的声誉更是降到了冰点。没办法,他们只得上书请求致仕。
于是,六名丞相又换了一拨。
章惇管着财政,算是暂时躲过了这场风波。可问题依然还在,赵煦的身子骨一直都是每况愈下,孟氏就像是二人的梦魇,一直在刺,他绝对不会参与其中的。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一个特点,只要是刑恕参与的事情,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其中当然有例外,不过,仅仅是一次,即刑恕到寿州去处置吕家。可那也是蔡道主导,人选也是蔡道向赵煦推荐的。
于是,杨畏便与二人虚与委蛇,绝不私下里见面,也不再通书信。这是有了蔡京的前车之鉴,他这么聪明的人,肯定不会再重蹈覆辙。
已经有无数事实证明,凡是参与到刑恕筹划的事情里,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除非,那个人是当今的皇上。
何况,章惇他们现在能够收拾的了,蔡卞、蔡京和张商英,却动不了他杨畏。因为,杨畏可是赵煦最信任的心腹。
这是事实。
这些年,汴梁城中的人是越来越多,武功方面,赵煦已经超越了前人,文治方面,他的治下也不遑多让。
博学鸿词科的制科并没有白开,新的资治通鉴早早就重新著成了。新书完全是从头著述,修正了很多原书中错漏之处。
有争议的地方,也全都摆出来,让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一番,去留给后人探索,评论。而不是由这本书的主编来给出定论。
这是出自蔡道的建议,当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当然,整本书的主旋律肯定不会改变。
比如,晋武帝司马炎,他坚持古礼守孝三年的举动是值得肯定的,可是,这位君王既失信于父母,失友爱于兄弟,信任奸臣,疏远忠臣。如同蜀汉后主刘禅和后来的唐明皇李隆基一样,都是前明后昏的昏君的典范。
比如,司马攸,这个人就是典型的伪君子,拿着大晋朝的俸禄,却自封魏国的忠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当初就应该死于魏帝曹髦被刺死的时候。或者像杨彪那样,终年呆在马车里,表明自己不为晋臣的态度。
除了这本书,还重新变成了绍圣御览,这是学自宋太宗赵光义的太平御览。这是一部搜集了全天下所有古版和绝版书籍,整理之后,而编成的古今书籍大全。
也保护了很多书籍就此失传。
到了元符二年初,这一日,蔡道还是按照往常一样,告别了妻儿,溜溜达达地进了宫。可是,在宫中刚刚走到一半,要去觐见朱太后和大皇子赵伴的时候,他却发现好像宫里面那个地方突然除了乱子,而混乱正在从那里向着四周迅速扩散。
宫中有变!
蔡道不知道,就连本以打开的宫门,也突然之间落了锁,四周围被紧锁了起来。
并没有走多远的蔡板也是偶然听见声音,回头这才发现了这个情况。
蔡板立即赶着马车,找到了蔡兰陵,让他发动一切关系和暗探,查探此事。
可是,毕竟那是宫里,不论是七色领,还是蔡兰陵统领的密探组织,都还不能把触角伸到汴梁城的皇宫之内。何况,皇上直管的皇城司也不都是酒囊饭袋。
因此,这次的任务难度极大。
再说蔡道,为了防止宫中真得出现什么意外,伤及了太后和大皇子,他连忙和引路的小太监一起快速跑到慈宁殿,沿途即便有禁卫和太监看见他们如此的举动,也没有人敢拦着蔡道。宫中的人都认识他。
一进慈宁殿,蔡道就看见朱太后拉着赵伴的小手坐在殿中直掉眼泪。
“太后,贫道看见有一处地方突然乱了起来,情势好像已经控制不住了,宫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蔡道急切地问道。
“哀家也不知道,刚开始的时候,哀家也派人打听过了,似乎是皇儿那里出了什么事情。可是,这之后,哀家再派人过去,却再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回音,就连派出去的人也同样没有音信。”朱太后懦弱寡断的性格在这个时候显露无疑。
“太后,您这么甘守着大皇子并不妥当。除了这么大的事情,陛下却一直都不曾露面。现在,应该由您立即出面,搜集沿途忠于您的护卫,再到十公主的寝宫和诸王宫,去把十公主、简王和其他诸王聚集在您的身边,以防发生什么不测之事,也防止有人利用诸王的身份做文章。”这个时候,蔡道冷静了下来。
第585 宫变2
不管宫中发生什么变故,最主要把关键的人抓在手里面,他们这些人便会立于不败之地。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当初,司马懿和曹爽争权的时候,最终却是外人的司马懿夺得了魏国的大权。
其成功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固然是司马懿老谋深算,用装死大|法骗过了曹爽派去试探他的人。
而另外一方面,当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他首先做得正是将太后和魏帝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占据了大义,底下的士兵自然不会对魏帝动手,这才让曹爽兄弟束手就擒的。
“不错,就听道儿的。那应该是先去十公主那里,还是先去诸王那里。”朱太后已经慌了神,一听蔡道这么说,连忙应和道。不过,她却扔给了蔡道一个难题。
从情感和关系上来讲,蔡道的确是应该先去十公主那里,可是,按照宫中的形势来看,发生宫变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万一赵煦突然病故,一旦有人意图不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诸王其中的一位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大皇子赵伴如今年纪还小,以皇弟的身份继承大统,又不是在大宋朝没有发生过。
故此,蔡道现在最理智的做法,就是立即带着朱太后和赵伴一起带兵去诸王宫,只要控制住了诸王,意图不轨的人即便掌控住了宫中部分兵力,也会无所作为。因为,先帝宋神宗的儿子,除了官家之外,如今都在诸王宫。
面对这些小王爷,士兵们便会投鼠忌器。剩下的军官,蔡道只要许以高官,他们的手下自然不会缺少有野心的人。
蔡道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诸王宫,太后,你可以派你的贴身太监亲自拿着您的懿旨,让人带兵保护十公主,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便立即带人去诸王宫和您一起汇合。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就让他带人将十公主避往他处。”
随即,他也顾不上请示太后,直接点了太后的贴身太监,吩咐道:“朱公公,就是您了。太后给你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保护好十公主,不需要你死守住十公主的寝宫,只需要保护好十公主的性命即可。还有,太后的懿旨你不要乱用,只能用于保护十公主,你听明白了吗?”
紧接着,蔡道让朱太后写了三道懿旨,太后这个时候情绪,派兵保护她的安全,也是应有之仪。所以,朱太后照着蔡道原话写了三道懿旨,同时也默许了他这样的安排。
随后,蔡道便立即带着慈宁殿的护卫,保护者朱太后和大皇子赵伴,一起带人前往诸王宫。
沿途,那些真感到无所适从的宫中禁卫们,上至军官,下至一般的士卒,一看到蔡道、朱太后和大皇子,心中便有了主心骨。
听太后的话,便不会出什么大错。这毕竟是官家生母的命令,何况,他们此去的方向又不是官家的寝宫,而是去诸王宫,这边不是什么谋逆的大事。
现在,宫里的人,谁都能够感觉到宫中的确是出了乱子,而且,还不小。可是,大多数人都还被蒙在鼓里,谁也不知道具体的详情。
实在是匪夷所思。
因为,这么大的事情,太后居然都被一直蒙在鼓里。因此,凡是这支队伍遇到的禁军,大部分都愿意跟着太后一起行动。
队伍的人数是越聚越多,诸王宫离着太后的慈宁殿并不太远。因此,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蔡道他们就快要达到目的地了。
可是,当众人已经看见诸王宫的宫殿的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