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所想象的更加恶劣的方向演变,而且,唯一一个能够想到向他传递消息的那个人已经死了。
刘白死了。
刘白骑着马将他的所见所闻告知了太学学子们,这下子根本不用带头的刘公子继续鼓动,在艮岳这里等着的所有人都愤怒了,一个个自发地向着宫门那里行进,刘白也只好跟着。
没想到,刚刚才看到宫门的影子,大批的禁军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太学的学子们,你们还是退下吧!宫门禁地,不是你们这些学子们应该来得地方。”带头的将领苦着脸劝解道。
老实说,他此刻有些羡慕狄咏了。
剿灭保甲叛乱那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当初交与狄咏的时候,不论是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的马帅和步帅,以及他们这些殿前司的副指挥使都存着看笑话的心。因为,那些保甲之所以叛乱的事,根本不用蔡道宣扬,高层的文官或者武将都是心知肚明。
无他,官逼民反而已。
什么保甲劫掠良民,那根本就是在骗那些小老百姓罢了。
狄咏的大哥只是倒霉,恰逢其会,背了黑锅而已。当然,这也是保守派用来打击变法派的一种手段而已。
别的先不说,那些保教可都是当地的地头蛇啊,而且,这些人还得当地的民心,地处五台山的旁边,想要剿灭他们,实非易事。
可是,现在自己却摊上了这样倒霉的差事。
能当上三衙的主官,自然是没有一个简单的。
比如狄咏,表面上,他主动领命亲自带兵去剿灭那些叛乱的保甲,是为了替自己的哥哥擦屁gu。可实际上,他是武将当中第一个得知宋神宗命不久矣的人,他也预料到了京中朝堂上将有大变发生。
他还巴不得那些保甲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呢?只要时间拖得越长,无法完成任务回京,他自己就才越安全。当然,如果执政发现他处理不出工的话,大不了也就是把他撤职而已。反正他也有自知之明,他本身也就不是个带兵打仗的料。早一点卸任,早一点躲清闲。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既然已经驾崩了,他自然也就不会恋栈不去。白给那些看自己并不顺眼的文官整治狄家的机会。
狄家将来还是要看狄安的了,反正他从自己的子侄当中没有发现比狄安更加适合的当家人了。
而且,狄安此刻被贬出了京城,到水泊梁山那里,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不像自己,好不容易才寻了这么个不是机会的机会才逃出了那个漩涡。
在得到执政们居然派禁军押送苏轼离京之后,马帅和步帅当即告病在家,马帅是装病,而步帅就更绝了,直接从马上掉了下来,据传说这厮居然摔断了腿。等文彦博和吕公著想要找人派兵的时候,一时之间居然找不到一个带头的了。因为,不只是马帅和步帅躲了,其他的那些副指挥使、都虞候们都被吓得一个个以各种各样的借口躲了起来。
最后,还是吕公著找到了这么一位不知道外间消息的殿前司的副指挥使,之前,他因为小过,而被狄咏禀告了宋神宗,经过责罚,赋闲在家。
当时,他一听到新任的宰辅召唤,立刻屁颠屁颠地自己跑到了那两位面前,没想到居然接了这么一个倒霉的差事。
如果只是一些刁民闹事的话,这位副指挥使当然不会手软,可是,面前的这些都是书生啊,国之栋梁。而且,一个个都是太学的学子,都是先皇亲自召见过的前天子门生啊!他一个武将,如何敢真得命令手下明火执仗的动手啊!
这下子该如何是好呢?
xbqgxs
第290 人已逝
这下子该如何是好呢?
这位副指挥使先开始只是命令所有禁军只需要拦住这些太学里的学子们即可。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可是,策动这次事件的双方岂能如他所愿。
就在禁军的士卒们和太学的学子们相持的时候,文彦博在禁军当中安插的人手和刘公子安插的人手同时开始了行动。
先是有太学的学子们开始大力冲击禁军的队伍,企图突破他们的封锁。
这可不是开国之初,每一个禁军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如今的兵制早已被文官和武将们合伙搞坏了,即便来到的现场的禁军在那位副指挥使看来已经算是精锐了。可是,这些禁军的士兵平时连饭都吃不饱,又如何有力气去拦阻这么多的学子们呢?
要不是这位副指挥使指挥的还算是得力,禁军的队伍险些就被对方给冲破了。
就在这时,禁军中突然有人大声喊道:“小心,对方手里面有武器!”
而且,这么喊得地方不仅仅只有一处,而是九八个地方都有人在高声叫喊。
“快点,你们快点去把双方的奸细都抓起来!”这时,这位副指挥使在想不到如今的局面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他就真得是个傻子了,他一面吩咐自己的亲军去抓捕混在双方队伍当中的奸细,一面连忙呵斥那些被吓蒙了的禁军士卒们,道:“稳住,不要听奸细胡言乱语,千万要稳住,不要……”
可是,紧接着,禁军之中就有人猛地开始惨叫了,这一下,禁军的队伍中可就炸开了锅。
看到这样的场面,这位副指挥使们他再也控制不住局面了,先是脑袋嗡嗡直响,接着,他就被气得控住不住大口地喷了一口鲜血,昏倒后,伏在了马背上。在晕倒之前,他曾经怒骂过一句:“文彦博和吕公著这两个王八蛋,这么坑老子,老子做鬼也不放过你们!”
这下子倒好,大戏刚刚才开锣,主角都倒下了一个。没了当头的,别说是那些禁军的普通士卒们了,就连他那些亲兵们都慌了手脚,一个个缩回到他的身边,护持着他。有聪明的亲军却丢下了自己的主将,连忙混出了人群,拔下了身上这层皮,连夜带着一家人逃出了汴梁城。
那些禁军的士兵本来是非常害怕对面的那些学子们的,这个朝代,武官都是贱如草鸡,被文官随意宰杀,更别提这些士卒了。可是,当人在遇到生命威胁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自卫。
一时之间,场面混乱到了极点。
闹到最后,还是刚刚归京就任刑部尚书的苏颂看不过眼,他带着刑部的差役和士兵出面杀了几个红了眼的禁军,这才终于稳住了局面。
事后一调查,那些最初受伤倒下的禁军不是伤在背后,就是身上完全找不到一点受伤的痕迹,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除了被苏颂派去的人斩杀的禁军之外,没有死一个,而且受伤的也极少。最后统计下来,受伤的不超过30人,这里面还要包括最初倒地的那十几个。
相反,太学的学子们的情况就有些惨烈了。参与这件事的学子,事后被苏颂派人控制住的有超过6000余人,而受伤超过了1000多人。死了的学子也不多,有十一个。
一个就是那个带头的刘公子,一个就是刘白,还有八个学子就不如前两个那么出名。
剩下的一个就是太学的学正。
他是事后赶过来,看到如此惨烈的场面,活活被气死的。
之前,学正本来打算亲自出面阻止这些学子继续闹下去,可是,半道上,他得到了消息,苏轼亲自出面拦住了队伍,并成功地劝阻住了那些学子们。
于是,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学正大人也就放下了心,他以为凭借苏轼的威望和名声,既然已经劝服了学子们,他们也就不会继续闹下去。可是,事情急转直下,等到他收到风声,苏轼突然就被禁军押着出了汴梁城的时候,已经晚了。
等到他感到宫门之外的时候,就被如此惨烈的局面活生生地气得吐血而亡。
其实,之所以闹得这么大,才死了十个学子,也是那些禁军心中惧怕,只敢用刀背或者调转了手中的长枪的枪头,用枪把击打对面的学子。对着将来的这些武曲星,他们哪里敢下死手啊!
死得那三个学子,其中两个都是被自己人干掉的。其中那个刘公子当然不是蔡道的心腹,而是真正的刘公子,带头的人只是通过易容假扮而已,而刘公子和另外那个不太出名的学子就是此次行动中,被选择出来牺牲的目标。这两个学子家里面有钱有势,平日里仗着家势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自然会被当成首选目标了。
不过,还有一位学子的死就有些出人预料。
那个假冒的刘公子其实心里面挺佩服他的,于是,在行动之前,就暗中派人跟着他,想要保护刘白。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刘白居然性子这么刚烈,最后居然一头撞死在宫门之上。
在刘白看来,这件事全是他的责任所导致的。
如果,当初不是他去找的苏轼,也就不会牵连苏轼被贬出京城,也就不会导致学子们比当初更加的激愤。
出现如今这种局面,都是他多事才造成的。
所以,一怒之下,这原本中立的学子,刘白,就一头撞死在了宫门之上。
也是因为刘白刚烈的举动,让大多数的禁军士兵们都停下来手中的动作,也让刘公子留下了最后一个要除掉剩下目标的一条小命。
当时,所有看到刘白壮烈牺牲场景的士兵和学子们都被震惊了,如此的场景,就连事后才看到的苏颂都黯然落泪。
多好的孩子,如果将来长成的话,肯定会是一位骨鲠之臣,可是,偏偏无谓的死在了这样的事件当中,让大宋朝白白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材。
这个时候,两位执政派人给苏颂送来了手书,要求他派人将那些参与闹事的太学学子们关押起来,顺便再去抓捕那些参与闹事却逃了的学子。
可是,这两个执政却是忘了,苏颂到底是个什么人了。他的确并不认同王安石变法,可他也不是保守派的人。当初,铁钉案时,他可是宁肯被关进大牢之中,也不愿意顺从宋神宗的意思,给陈世儒定罪。
今天早上,苏颂也听说了市井里,那两张之上关于铁钉案的评说,他当时的态度也是如同以往那样,坚持自己过去的主张。可是,如今看到此情此景,再看看手中的手术,他禁不住想到,他自己的确是在铁钉案中做到了公正。可是,在司马光推翻先皇已经定案的登州阿云案的时候,他做到了公正吗?
难道,他司马光真得就是忠义仁孝的化身吗?
于是,苏颂思索了仅仅片刻之后,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全部被他控制的学子全都释放回家。命人去棺材铺准备好三口上好的棺材,将三个惨死的学子妆奁起来。
紧接着,他就独独扣下了那位吐血昏迷殿前司的副指挥使大人,这时,禁军的那些士兵们,以及那些中低级的军官都知道自身难保了,谁还会关心这些倒霉鬼。
最后,苏颂不但驳回了太皇太后签署的,关于核准司马光要给登州阿云案翻案的圣旨,还写了两道弹章,弹劾文彦博和吕公著。他也已经知道司马光生病的消息,所以,才没有连司马光一起弹劾。
xbqgxs
第291 元丰十烈士1
最后,苏颂做出了两个大胆的决定。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苏颂不但亲自驳回了,经过太皇太后签署的,关于核准司马光要给登州阿云案翻案的圣旨,还接连写了两道奏章,分别弹劾文彦博和吕公著。
苏颂也已经知道司马光生病的消息,不然的话,他都准备连连司马光一起弹劾。
就这样,被后世成为元丰八年事变的惨案终于草草收场了。
三旨宰相王珪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本以病入膏肓的他,在家中突然回光返照,亲自下床分别给太皇太后和宋哲宗赵煦写了一道奏章,让家人代为传进宫。
内容为何,对此宫中讳莫如深。
接着,王珪就暴怒中过世了。
后来,王府里有传言传出,说当了一辈子老好人的王珪,在过世之前,破口大骂两个老龟孙子。在元丰末年整出如此荒唐的事情,让他如何向先皇交代。
老人家本来就身体不好,随时都有可能离世,可就是因为这件事活生生的被气死了。
之后,朝中大臣纷纷来祭奠这位最终死在任上的老丞相的时候,家人硬是拦着文彦博和吕公著,没有让二人进入府中,也没有手下两家送上的祭礼。
王珪的大儿子当着大臣们的面,直接了当的对二人说,他们王家受不起。
王家的态度非常明确,已经和文家和吕家闹翻了。
本来,蔡道给保守派大臣们布置的两份大礼已经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