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证不会!”沈羲重重点头。
沈若浦舒了口气,这才回去让人拿银票。
沈羲望见他出了院门,收回目光垂头思索片刻,然后便就招来珍珠:“前些日子我制的那些胭脂和薰香呢?挑几盒玉兰香的和百合香的给我备着,拿好些的盒子妥妥地包起来,不许有误!”
珍珠哪敢有误,简直比给自己包嫁妆还要认真。
翌日沈若浦照常上衙,须等到下晌再回府带她去韩家,因为也还得先与韩缙通个气儿。
而黄氏母女因为福安找库房包银子也知道了韩家给齐夫人出头的事,早饭后母女俩也匆匆赶到了梨香院。
沈羲见沈歆确是有几分真自责,也就没怎么说,只说去看看再说,依旧边吩咐着丫鬟们怎么行事,然后便来告诉沈歆应该怎么驭下。
至于怎么去赔这个礼,她略略地也已经有数,对方家大势大就是这点好处,随便一个人如何行事都很招人眼,这位秋二奶奶的性情,她已探到几分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05章 你敢揭底?
秋氏嫁到韩家不过四五年,家世也不见得十分好,但是因为性子活泼,这些年在韩家却如鱼得水,颇得长辈欢心。
中午小睡了会养足精神,到太阳西斜时沈若浦就回了府,差福安来传沈羲去韩家。
沈羲梳洗完又换了衣衫,便就带着珍珠元贝往前院去。
沈若浦已经跨马,在马上打量她两眼,没说什么,等她上了马车后,爷孙俩便就出了门。
很快到了鹿儿胡同,韩府外头依旧繁华。
到了那日温婵车轿出门的角门处,福安递了帖子,接着门房便卸了门槛,车马入门,到了下马处。
沈羲下了地,只见院里种着棵极大的梅树,梅树前方则有道大照壁,有前来引路的长随到了跟前,拱手作了礼之后便引着从照壁后进了前院。
前院长约三十丈,宽也有十几二十丈,两边朱漆游廊俱都带顶,顶上飞檐斗拱,梁檐上俱绘着各色图案。
廊下东西两侧各又有两道屏门,屏门与墙上的菱花窗也皆雕着牡丹仙鹤等图样,但廊下却悬着一色平平无奇的灯笼,果然是温婵的风格!
长随引着到了东边靠北的那道屏门下,门楣上挂着翰然堂三个大字。这笔字倒是苍劲有力,奔放得来又不显张狂。
沈羲猜是出自韩顿的手笔。
这翰然堂既是韩缙的住处,那么中门进去的正院必然就是韩顿所居了。
身为堂堂大周首辅,这府里的正院不给他住又给谁住呢?
沈羲透过中门往深不见底的内院望了眼,不动声色地进了门。
不出意外,正院后头就该是温婵住处,只不过首辅家的老夫人外人岂能那么容易得见?
今日应是碰不着面了。
沈羲倒也不急。
屏门内是座阔绰的三进院子。
进了前院后,长随便在这如意门下停了步,与门内站着的两名丫鬟道:“沈姑娘是来拜见二奶奶的。”
丫鬟便齐步走出来,冲沈羲略施了一礼。
沈若浦清嗓子盯着沈羲忧心地看了会儿,然后才随着长随进了东厢的客厅。
而丫鬟们也引着沈羲进了内院。
沈羲跨门进来,又沿着抄手游廊走了十来丈,到了西边一间花厅才停下。
“姑娘稍候。”丫鬟们上了茶,退出去。
正房里秋氏听得丫鬟们禀完,摆手挥了她们下去,对镜理起了发鬓。
齐夫人上前道:“这就去么?要不要先晾晾她?”
秋氏回过头来冲她笑了笑:“姐姐当还是在秋家呢。”
说完拿起绢子,便就从从容容出了门。
齐夫人随后跟上,内心却禁不住赧然。
从前在秋家,若有得罪过她们的人,她们的确是常常先晾着,先给下马威,再跟她们明算帐的。
到了韩家,这套却居然行不通了。
打从秋氏告诉她今儿沈侍郎会带着那沈羲前来登门赔罪,她便暗地里便有些激动。
本以为不过是让那沈若浦在家里给那沈羲几分气受也倒罢了,没想到韩缙一句话,那沈若浦就带着银子和沈羲登门来赔罪了!
看来韩家的权势果然不是吹的。
原本她还有些心虚,毕竟她昨日并没有跟秋氏说实话,生怕漏了底惹韩缙夫妻生厌。
但看沈家祖孙这毕恭毕敬的模样,心里又踏实下来。
韩家既有这等能耐,想来那沈羲即便是知道真相,当着秋氏的面也不敢说出来!
只要他们不说,这件事也就没人知道了。
沈羲安静坐在花厅里等待,不过略定了会神的工夫,门下丫鬟便就进门道:“二奶奶来了。”
话音落下,果然只听有轻而稳的脚步声传来,隐隐地又有股沁人香气飘进。
她这里站起身,就有几位女眷进了门。
当先这位年轻俏丽,瓜子脸,杏儿眼,粉面桃腮,满口微笑。
再看身上装扮,头上插着枝金凤展翅大步摇,两鬓又各有两只金钗,腕上两只祖母绿翡翠镯,两边无名指上又各套着只赤金镶翡翠的大金戒子。
一身珠光宝气下,身上是质地上佳的秋香色起暗团花的云锦对襟褂子,下覆素色石榴裙,真是好一位活泼娇媚的年轻贵妇。
这里说的虽多,但其实也不过打量了两眼的工夫。沈羲上前冲秋氏矮身敛衽:“沈羲拜见二奶奶。”
完了又冲她身侧的齐夫人行礼:“见过齐夫人。”
齐夫人皮笑肉不笑地应了。
秋氏这里却笑着道:“是沈姑娘?”
边说着,也边往她身上打量来。
她原道那般厉害的沈家小姐,必然也有十七八了,不想却是个看着才及笄未久的小女孩子。
长得倒是挺出色的,脸模小,鼻子挺俏,嘴也娇俏,尤其是这双眼睛,跟琥珀似的,不但明亮,而且还透着少见的雍容沉静。
也不过是穿着件豆青色烟罗纱儒衫,下覆着荼白色打底的月华裙,腕上套两只镯子。
腰间再束了只与上身唿应的青玉噤步,底下又是同色系的青缎面绣鞋。
这配色干干净净,虽然质地不见得多么贵气,但比起她常见的那些花团锦簇的小姐来,却又要肃然得多。
韩家从老太太起,都是讲品味的,连带着她这个孙媳妇,也不能不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眼下这名不见经传的侍郎府小姐能做出这样一番打扮,倒是让她刮目相看。
她笑微微看了她两眼,便就在上首位上坐下来。
沈羲坦然立在下方,先将银票奉上,然后深深施礼道:“昨日在琼花台,沈羲出言无状,顶撞了齐夫人,回去后甚感后悔。
“加之家祖一番责骂,令我深觉只有亲来向齐夫人致歉,向二奶奶至歉方为心安。”
秋氏神色未变,依然轻摇着扇子,和颜悦色地望着她:“原来竟然还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
沈羲知道这秋氏不是个轻易好对付的。
她说道:“不怪二奶奶不知道。
“昨日原本我在府里呆着,忽然就听我大伯母说家姐把人家一块玉砸出个米粒大小的豁口来,被人索要两千两银子的赔银,她慌得六神无主,便拉我同去,我也才知道。”
她这两千两银子的话才刚出口,一旁坐着正等着收钱的齐夫人的脸色就变了!
秋氏闻言也顿了扇子,略回头看了看她。
齐夫人忙道:“姑娘想是听错了?怎会是两千两银子?我提出的是赔偿四百两!”
她就是防着她这招!
居然还敢当着秋氏的面揭她的底,难道不知道秋氏这堂堂韩家二少奶奶也要脸面的吗?!
她够胆的话,那接下来就狡辩去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06章 还想混吗?
秋氏也朝沈羲看过来。
哪知沈羲听到当场“打脸”,却并未有狡辩的意思,她看看齐夫人,又看看秋氏,然后低眉顺眼再施一礼:“是,齐夫人说是四百两,那就是四百两。
“是我听错了,以为该补上那一千八百两银子,这么说来,那我只要再补两百两就成了。”
她边说边看向那银票,脸上泰然自若地,一伸手,真的就抽回了一千六百两来。
秋氏笑容不见了。
齐夫人也倏地变了脸色!
她这话没毛病啊!她说赔四百两,那天已经赔了二百两,她可不就再赔二百两就成了!
但理是这么个理,又哪里有这么不要脸的,既然拿着银子上门来,赔都赔了居然还要算那么清楚把它拿回去!
到底有没有诚意?!
到底还想不想混了?!
那可是整整一千六百两!
齐夫人她肉疼啊!
这一千六百两可够她们花销很久了!
她有些坐不大住,而且后槽牙发痒,望着沈羲,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秋氏这见惯了风浪的也有些失语了,她不知道这沈羲是真傻还是假傻,她这不明摆着在给她们俩难堪吗?
她就不怕她回头有的是法子治她?!
“沈姑娘算得一手好帐。”她笑道。
“奶奶过奖。”沈羲颌首,“若是会算帐,沈羲就不会错把齐夫人索赔四百两听成两千两了。
“千两的银子索赔两千两,差点让奶奶在外担着纵容亲眷讹人钱财的名声,是沈羲的不是,请奶奶恕罪。”
她深深曲膝,一脸的痛悔之色。
秋氏听到这里,已彻底没了笑意!
她岂又听不出来沈羲话里暗指齐夫人言语不实?
齐夫人借她名头在外干出些这样的事,回来还骗了她这当然不能容忍!但她即便有数,也不能当着沈羲的面把它认下来。
她这正儿八经一赔礼,再点破齐夫人坏了她名声的事,这不当着她的面给个结果也不成了!
她眼眸忽然就变得深黯起来。
齐夫人原本也慌了手脚,秋氏是什么人?能在韩家混得风生水起,心肝也不知比她多出来几个窍!
沈羲若是狡辩倒罢了,秋氏定会不由分说开口就罚!
可没想到她居然不分辩,还把秋氏名氏扯了进来,秋氏还能大事化小吗?但看秋氏这模样,也知道这丫头是聪明过头,把她给惹毛了!
便就坐在那里再不出声,冷笑看起来!
秋氏静默了会儿,笑着摇了扇子:“姑娘坐吧,过门都是客,站着怪累的。”
沈羲道了声多谢,便就依言在她下首椅子上,略挨了点边坐了。
人家如今是韩府的二少奶奶,她的话她岂敢不听?若是不听,秋氏便就更有由头接着往下拿捏了。
不过这一坐的刹那,她也望见,原先立在帘栊下的四个丫鬟,如今已只剩了三个,还有个瓜条脸的不知去了哪里。
沈羲心里有数,并不吭声。
秋氏冷眼看她虽只是挨了边坐着,但是身姿端端正正,不由笑道:“听说令尊令堂已经过世,姑娘这几年住在庄子里,倒是难得你练出这身仪态来。”
沈羲也是打惯了机锋的。
她这前言后语看似搭不着太大干系,但她既提到沈崇信夫妇过世,又提到她在庄子里住过,无非是说她一个失怙少女,如今眼目下在她这里愣装着大家闺秀罢了。
她也不急着搭话。
只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任凭衣袖随着动作上缩,将束着香囊的手腕露出来,才谦恭地道:“奶奶这话沈羲不敢当,沈羲乡野出来,纵勉强习得几分仪态,也不过竭力为之罢了。”
秋氏心内暗哂,冷眼睨她,目光从她腕上扫过,忽而就移不开眼了。
她这手腕白皙细嫩,如玉般滑腻无比,而要紧的是,这皓腕上竟然还结着飘着馥郁芳香的几颗香囊。
这香囊每颗也不过桂圆核大小,但却不知塞的什么香,芳香持久不去,而香囊外头还绣着小而密的缠枝牡丹。
她曾经听家里老太太说过,从前那些赫连贵族家娇养的女孩子,腰身上是不配香囊的,嫌累赘。
却把香囊做成小小的,挂在手腕上或脚脖上,这样举手抬足之间香氛自然随风而至,且比挂在腰上的香囊还更为娇俏韵味。
没想到这丫头竟然还懂这些!
而这香味,闻起来还隐约有些熟悉,倒像是老太太多年来惯用的香……
她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凝眸看了两眼便就收回目光了。
但转瞬,她到底还是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