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儿明白了些许:“难道珍宝斋买的东西,更好些?”
柯掌柜叹气道:“东西是差不多的东西,但他们自商队手中收东西的时候,价格给得高,等到卖的时候,价格又要低,所以自然有影响。不独我,咱们州里那些做买卖的,都被影响了。”
李花儿明白了。
她虽然不擅开铺子经营,但前世祖父为一国之相,对这等伎俩,却明白得很。
不过是用这种砸钱的手段,将别的铺子挤倒,等到自己一家独大的时候,便是那些商队,也就只能听任这珍宝斋控制价格了。
“看来这铺子,还真是不简单呢。”李花儿语气中带了嘲讽。
柯掌柜叹气道:“本来我还想着,等到开了海禁的时候,进些那域外的奇货一展拳脚,谁料如今,却……”
李花儿听见他这么说,问道:“那这铺子幕后老板是谁,掌柜的也不知道?”
柯掌柜苦笑道:“要是知道是谁,我哪里还有这么担心?”
李花儿不再说话,而是以指点着桌子,想心事。
就在此时,忽而过来了一个铺子里的伙计,过来对柯掌柜道:“掌柜的,那韩掌柜在外面,等着见您呢。”
柯掌柜本来还愁容不展的,听见这个话,脸上立时有了笑容,忙道:“快请进来。”
说着,就已经起了身。
李花儿见柯掌柜这般认真,想是来者不同寻常,就也跟着起了身。
刚站起来,就见一个不到三十岁,肤色黝黑,身形健壮的男子,迈步走了进来,对柯掌柜拱手笑道:“柯掌柜近来发财?”
流利的官话,竟然不带半点儿的口音。
李花儿上下打量了这韩掌柜一番,心中有了疑问。
柯掌柜急忙还礼:“韩掌柜,如今就要无米下锅了,哪里还算得上好?”
韩掌柜听说,爽朗地一笑:“柯掌柜过谦了。”
说着,又转头,看了一眼李花儿。
李花儿垂首见礼。
韩掌柜也对李花儿一礼,问柯掌柜:“这位是柯掌柜的掌上明珠?”
柯掌柜哈哈大笑,道:“不是,这是我们铺子上做木工的匠人。我那女儿,可没有她的巧手。”
韩掌柜一怔:“哦?这就是柯掌柜之前说的那个匠人?这不还是个孩子吗?”
柯掌柜拍拍自己圆圆的肚子,道:“莫欺少年穷,要是因她小小年纪,又是个丫头而小看她,才不好了。”
韩掌柜听见柯掌柜如此评价眼前这个小丫头,看向她的目光,更添了好奇。
李花儿听着柯掌柜的话,也在默默揣测这个韩掌柜的身份。
柯掌柜句句话,都是在把自己往高了抬。
也不知道这个韩掌柜什么来头,只得柯掌柜如此行事?
正想着,就听柯掌柜道:“花儿,我与韩掌柜还有事情要谈,你先去工地上吧。”
柯掌柜说着,就对李花儿使了个眼色。
李花儿心中明白,当下也不多言,辞过了柯掌柜,便往县衙去了。
……
待到了工地上,就见齐伙计端着个小茶壶,也一脸烦闷的样子。
李花儿见状,过来笑问:“为了珍宝斋?”
齐伙计见她来了,连忙让她坐下,让了她一杯茶,道:“是,有些麻烦。”
李花儿想了想,却说:“未必很麻烦。”
齐伙计听她这么说,忙反问道:“怎么说?”
“如果真是为了开海禁通商的事情,那想要来分羹的,肯定不仅仅是珍宝斋一家,到时候,群雄并起,还不一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李花儿道。
齐伙计听着,觉得也有些道理,但也更担心了:“如此说来,要对付的,还不止他一家?”
李花儿抿嘴笑道:“反正只让柯掌柜和珍宝斋打擂台,未必能压得住,不如多些人,平衡一下。”
齐伙计细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他眯缝着眼睛,看着李花儿,看得李花儿只觉得怪怪的。
“你看我做什么?”她问。
齐伙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七岁就跟着我们掌柜的,学到十九岁,还不如你看得明白。”
他说着,依旧眯缝着眼睛看她:“可惜是个丫头,不然怕是比现在还本事些。”
李花儿笑了出来:“我现在是个丫头,难道就比别人差很多了?”
齐伙计摇了摇头:“你是比别人强太多了,若是男子,只怕早就出门,闯荡出名堂了。”
说着,齐伙计叹气:“我们掌柜的,从小就和老掌柜天南地北地走,才有了这份家业,我七岁起,也跟着我们掌柜的四处走,才长了见识,你还不满十四岁,只困在这小小的清远县,真的可惜了。”
李花儿偏着头,想了想,道:“不能四处走,却也未必就是困住了。”
齐伙计不解其意。
李花儿笑着,不说此话,却问他:“对了,那个韩掌柜,是个什么来头?”
齐伙计啊了一声:“你看见他了?他是京中隆丰钱庄的大老板,因着家中有个老干娘,说是祖籍咱们清远县的,就要回乡养老,所以他才会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同行
李花儿听说,自言自语了一句:“难怪官话说得这么好。”
齐伙计道:“可不是呢?家里有钱,还甚是孝顺,就在咱们县东街那儿,给老太太买了三进的一个大宅子,还打算把分号也开在咱们这儿。”
李花儿听说,问道:“这么说他找上柯掌柜的,是要给他家老太太打家具?”
齐伙计点点头:“嗯,咱们这附近几个县做木器生意的,都想要和他扯上关系。”
李花儿奇道:“他很有名吗?”
隆丰钱庄,前世她可没听过。
齐伙计笑道:“特别有名,这隆丰钱庄是京城最大的钱庄,还有人传,这地方有皇家的本钱呢。”
李花儿更疑惑了。
这又是前世到今生,一个不同的地方。
就听见齐伙计压低声音道:“那贾木匠前段时间总在我们县里转悠,也是为了这事儿。”
李花儿恍然。
“难道那位……”她向着大堂的方向抬抬下巴,道,“也是因这个,才认识的贾木匠?”
齐伙计摇头:“他俩认识的时间不短了,以前我就看过那位请贾木匠吃酒,五六年了呢。”
李花儿呆了一下。
五六年,那不正是李大被征丁的时候吗?
今天之前,她只当自己和贾木匠,算是同行之争。
比如当初渡口的事情,贾木匠肯定要寻人问的,也肯定会知道有那么个小丫头,说破了渡口的事情。
几下一查,太容易就查到她了。
而陶县丞会找上贾木匠,只怕也是了解了一些个中缘由。
可是现在,齐伙计却说贾木匠和陶县丞认识很久了。
再想想李大说过自己和贾木匠的事情……
难不成自家的那点事儿,这贾木匠也有参与?
李花儿有些生气了。
如果如她所料,那只是把贾木匠送在大牢里关几天,可轻了些。
齐伙计看着李花儿发呆的样子,就拿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笑道:“想什么呢?”
李花儿回过神来,将怒意暂时藏在心中,笑道:“在想打家具的事儿,三进的宅子,还是个老封君,看来是个大活呢。”
齐伙计笑道:“暂时不用很急的,那老太太过来,怎么也要一两个月之后了,咱们先把县衙的活做好。”
李花儿点点头,算是赞同,只心中,依旧在想着这些事情。
柯掌柜说清远县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不过这小地方如今,倒成了各路过江的神仙齐聚的地方。
事情,越来越奇怪了呀。
……
虽说外面纷纷扰扰的,但是工地上的活计,却很平顺。
刚过了午时,李花儿见事少,而张氏生日要到了,她和李果儿想要买些有趣的东西给张氏,所以就给齐伙计说了一声,提前离开了。
她先在城里逛了逛,又转到了那珍宝斋,也逛了逛。
比之早上刚开业的时候,现在的珍宝斋,客人显然比早上还多了。
李花儿转了一圈。
二层的楼,楼上都是些珍惜奇货,金银玉器,一楼则是很多百姓日常都用得到的杂货。
看那价钱,的确便宜了不少。
李花儿心中有了计较,就出了来,往城门去了。
城门上职守的李大,看见李花儿这么早就出来了,就问她:“今天怎么这么早?”
李花儿笑道:“工地上没什么事情,齐兄弟在那儿看着呢,所以我就先回来了。”
李大点头道:“好,那你路上当心。”
李花儿称是,正要离开,忽然就听见有人道:“李叔,花儿。”
回过头,就见吴大少爷正背着书箱,也走到了城门口。
李大看见他,作了个揖,笑道:“秀才公今日回家,可是要去京城了?”
吴大少爷红了脸,避身回礼:“嗯,过几天就要上京了,所以今儿回家,收拾一番。”
李大道:“大少爷这一进京,一定能金榜题名的。”
吴大少爷连忙还礼,道:“承李叔吉言。”
说着,他又看向李花儿:“真巧,你也要往家去吗?”
李花儿颔首:“是。”
吴大少爷笑得很是灿烂。
“那好,我们一起走吧。”
李花儿略微有些迟疑,不过李大却很高兴。
他每天也不放心李花儿每天独自奔波,偏偏因着一些事情,不能离开现在的家,所以才想着给李花儿买个牛车。
其实如果不是那马太费钱,他还想给李花儿买匹马,教她骑马呢。
再者,李大不知道吴大少爷那藏在心底的小心思,现在听见吴大少爷和她顺路,也没做其他的想法,只觉得安全了不少。
“这个好,两个人路上,也有些照应。”李大极力赞同。
吴大少爷笑着称是。
李花儿微微一顿,也点了点头。
只是顺路回家而已。
而且李大这人虽然大而化之,但是对家人的事情很上心,她要是拒绝了,反而露出行迹,让他生疑。
都是些没影的事情,何必闹得人尽皆知?
是以,两个人别过李大,就一起向清河村去了。
……
李花儿每天都走这趟路,不过今天,却是将风光看得最分明的一次。
实在是因为吴大少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和沈珩的喋喋不休,对比甚是明显。
李花儿也不是个主动搭话的人,所以,索性就看风景好了。
这种寡言的气氛横亘在二人之间,所以显得更尴尬了。
而且因为同样是二人并肩而行,所以李花儿就想到之前,和沈珩一起走这条路的时候。
说起来,也不知道沈珩和太子怎么样了。
她这几天事忙,也没等去找小喜,问问他们在州府的事情。
就连温寡妇这段时候也很难得,不那么天天倚着门,看他们家的热闹了。
只不过有时候遇见,温寡妇还是一副对她恨在骨子里的样子。
李花儿正想着,突然就听见吴大少爷道:“其实,我挺害怕的。”
“怕什么?”李花儿回过神儿来,问了一句。
“第一次下场,有些紧张。”吴大少爷笑道,“本想走之前,去问问沈先生,可惜先生去了州府。”
李花儿看着吴大少爷微微侧过来的脸。
还是个少年人的样子,说起科考,眼神里交织着紧张与跃跃欲试的光芒。(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真出事儿了
父亲那样惜才的人如果能看见他的话,该会对这个少年人,很有好感的。
那位读尽天下书的翰林,最厌死读书的酸腐之人,又最喜欢好读书还敦厚通世情的人。
“就是沈先生在,也不能给你说很多的。”李花儿笑道,“他本是勋贵人家,哪里下场考试过?所以未必如你。大少爷是太子嘉许过的人,只要放平了心态,会好的。”
吴大少爷听见,停下脚步,好奇地看了李花儿一眼。
“你怎么知道的?”他问
李花儿本是想安慰他,谁知却说出了沈珩的身世,反而失言了。
清远县一带,很多人都知道沈珩来历不简单,但他真正的身份,却没几个人知道。
不过她反应也快,笑道:“姓沈,那样富贵的,又和太子熟悉,还让县令大人看重,想想,当朝恐怕也没几个吧?我听我爹说那什么东海公家里,就姓沈的。说起来,现在关上的守军,以前就是东海公的麾下呢。”
吴大少爷哦了一声,就觉得很有道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