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柳素娥,那可是金疙瘩,给了谁谁发财。
崔氏一听,脸色登时不好看起来。
这些日子她是被柳素娥送来的东西给冲昏了头脑,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现在胡氏一提醒,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搞定
崔氏虽然对二房转变了态度不假,但是她也不愿意看到才起来的柳家,又成为自己孙女的陪嫁,成了别人家的。百度:本名+
到了那时候,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柳素娥的崛起,就是他们柳家的崛起。
她若是成了别人家的人,那柳家还崛起个屁啊。
而且到时候柳家也会很被动,由着柳素娥的新夫家拿捏。
崔氏嘴角抽了抽,显然是听进去了胡氏的话。
胡氏心里一喜,嘴角微微弯了弯,笑眯眯道:“娘,您老现在能懂媳妇的心情了吧!我其实也不是非要把辉子塞进素娥的菜馆子,只是这菜馆子里咱们柳家人多一点,总会有好处的,您说对不对?”
胡氏算盘打的啪啪响,无论如何,她也得替她的三个孩子谋出路。
她男人没出息,孩子们总不能也没出息吧!
二房的远子还能去私塾读书呢,她的辉子聪明伶俐,咋就不能成大事了?
她不信。
崔氏心里虽然有些活络,但也没有一口答应胡氏,而是眯了眼,语气带了些斟酌道:“年关过了再说吧!大过年的,谁都忙。这事情也不是小事,容我慢慢想一想。”
经过这几次事情,胡氏也懂了拿捏分寸,见好就收。便也不再聒噪崔氏,笑眯眯道:“那行,只是过年团圆饭的事情?”
“晚上你叫了素娥和她娘过来。我和她们说。”
崔氏的这句话给胡氏吃了定心丸,当即屁颠屁颠笑眯眯的推门而去。
胡氏好不容易等到柳素娥他们打烊回来。
冬天的天黑的早,风又大。虽然坐着马车,回来的时候,柳素娥和张氏的嘴唇都是乌青色的。
赵明达和成子他们同乘一辆,到了村口就和柳素娥分道扬镳,去了租住的刘五家。
可能男儿身不怕冷,他们下车后倒是容色正常。
现在成子和远子每天早上都会跟着赵明达练武一个时辰,他说了。练武可强身健体。
成子是账房先生,成日里坐着。怕他以后身子骨会不好。
而远子,寒窗苦读,若是没有好身体,只怕功名未成。人就熬废了。
私下里,张氏总是笑眯眯对柳素娥道:“别说,他倒也是个有心的。你爹说了,他还想跟着练两招呢!可又怕人笑话。”
张氏现在也不排斥赵明达,心里正慢慢的接受他的存在。
既然女儿不排斥,能接纳,她一个做母亲的,没必要非要棒打鸳鸯。
成不成天注定,且走且看。
下了马车。张氏眼尖,一眼就看见了守在门口等着的胡氏。
虽然现在二房和大房相安无事,可不代表张氏就能放下从前。拿胡氏当好姐妹看待。
过去的种种,她可没有忘记呢!
张氏并不糊涂,冷冷淡淡道:“哟,这不是大嫂吗?大冷天的,咋在这里等着?进屋坐着吧。”
胡氏脸色冻的发青,表情有些僵硬。但还是挤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搓一搓手道:“娘让我来叫你和素娥过去。她有话说。”
柳素娥眉头微微动了动。
昨天她才让母亲给崔氏送了过年的银子去,现在找她,能有什么事情?
目光再从胡氏一张讨好的脸上扫过,心里隐隐也猜了个七八分。
看样子,胡氏又想利用崔氏从她这里捞点什么了。
张氏和柳素娥不约而同对视一眼,母女俩心照不宣。
不过崔氏有请,不去也说不过去。
“娘,那咱们先去看看奶。”柳素娥也不进屋换衣裳,拉了张氏的手跟着胡氏去看崔氏。
胡氏见柳素娥这么爽快,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面上也露出了些笑容来。
柳素娥也有大半个月没有踏进过大房门槛了。
这些日子给崔氏送东西,都是张氏一个人来。
“今年冬天可真是冷的很,你们快进屋里暖和暖和。”胡氏一脸和气,亲自给张氏和柳素娥挑起了厚厚的门帘。
最近几日柳大河和柳辉在镇子上做工,晚上就住在雇主家中,也不回来。
大房现在就住着几个女人而已。
不过柳素娥知道,柳瑞娥是绝对不想见到她的。
当然,她也同样不想见到她这个妹妹。
她们姊妹,终究只能是相看两生厌。
屋里笼了炭火盆子,光这一点,就比村里好多人家强。
炭火盆子可不是每家都能用的起的。
今年崔氏的炭火都是柳素娥供的,柳二河和柳成专门拉车送了一次。
当时送过来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崔氏命好呢!
崔氏当时的表情着实得意,站在院子门口笑眯眯道:“有这一车炭,今年冬天我这个老婆子算是冷不着了。”
张氏又怎能忘记崔氏脸上的神采飞扬。
“素娥,你可是来了。”崔氏见胡氏领着张氏和柳素娥进了门,两眼立刻笑成了一条缝,见牙不见眼的笑着招呼道:“来来来,外头冷,奶这炕是热的,快来奶这里坐。”
现在崔氏眼里再无旁人,只有这个孙女。
胡氏撇一撇嘴,心道,这死老婆子果然变脸变得快,哼……
柳素娥也不上炕,只挨着张氏坐在了炕沿上。
虽然她现在对崔氏好,可她的好也只是想让崔氏安稳过日子,不要再出幺蛾子祸害二房。
并不是从心里真正的接受了这个奶奶。
所以,她对崔氏的心,永远都是疏离的。
崔氏见柳素娥没有上炕。而是跟着自己的娘坐在炕沿上,心里微微不喜,皱了皱眉头。
柳素娥也不想因为这点事情坏了她和崔氏现在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扯着嘴角笑了笑道:“奶,我和娘是坐马车回来的,路上并不冷。”
她不急不缓解释道:“而且我来的急,也没换衣裳。在厨房里一天,这衣裳上都是油星味道,上了炕我怕弄脏了这一炕被褥。”
这个解释虽然有敷衍之嫌,却也让崔氏听的心里舒服了些。面上的表情也恢复了和蔼。
“还是素娥懂事,要是你瑞娥妹妹。肯定莽莽撞撞的上了炕。”胡氏笑着看了一眼柳素娥,又望向了崔氏。
不得不说,胡氏确实很会拍马屁,崔氏果然脸上的笑容又多了起来。
不过柳素娥可不买胡氏的账。她说的再天花乱坠,也不是真心的。
柳素娥也不想和她们磨叽下去,开门见山问道:“奶,你找我和娘来,是不是有事?”
胡氏忙给崔氏使了个眼色。
崔氏不理会胡氏,只笑眯眯看着柳素娥和张氏道:“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往年过年咱们都是一大家子人一起过。今年你们大房和二房虽然分了家,但是过年是团圆节,我心里想着。要不……要不合家一起过?”
崔氏边说边打量柳素娥脸上的表情,生怕她一口拒绝。
“是啊!一笔写不出两个柳字来。大过节的,凑一起也热闹。”胡氏连忙笑着附和。眼巴巴的等着张氏和柳素娥的答复。
合家过年,他们大房也能省下来一笔钱。
哦!原来如此!
柳素娥心里有了底,目光落在胡氏身上,多了几分深意。
她这个大伯娘,还真是小算盘打的精啊!
过年合家,大房就能光明正大不办年货了。到时候没准走亲戚串门子的礼物。她都要替她这个大伯娘置办上一份。
啧啧啧,她以为柳家的水。就吃精了她一个?
柳素娥并不计较年货和礼物这些小钱,她只是厌恶这样的算计。
胡氏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说出来,说她没银子置办年货买礼物,她还能接受。
但是这样算计,那不好意思,她绝不会让大房得逞。
不待张氏作答,柳素娥含笑回绝道:“那啥,奶,今年有人在我们菜馆子定了团年饭,到时候我和娘都抽不出功夫过年。”
张氏一脸疑惑,她咋不知道这些?
谁定了团年饭?
“谁家大过年的不在家里吃饭?”崔氏有些不信,目光死死盯着柳素娥,摇头道:“不会是你找的借口吧?”
胡氏也撇了撇嘴,心道,这丫头还真是能扯。
柳素娥不理会胡氏脸上的表情,依旧满脸笑容看着崔氏:“奶,是真的,我骗你干啥?不信你看着,大年三十我们二房一家子,一定在菜馆子。”
“怎么……怎么又是一家子了?不是光你和你娘吗?”崔氏皱起了眉头。
“过年了,我给几个小伙计放了假,让他们回家团圆去。到时候人手不够,爹和成子他们就要过来帮忙。”她眨一眨眼,无辜的看着胡氏:“要不然的话,他们留在家里,还得来大伯娘这里蹭饭吃,到时候有的大伯娘忙活了。”
蹭饭?
好你个柳素娥,我没占你便宜,你倒是先打我的主意了。
胡氏不言语,狠狠咬了咬唇。
柳素娥暗暗看了看胡氏一张表情复杂的脸,心里偷笑,一面又对崔氏道:“奶,你放心,年三十你虽然不能和我们二房过。不过我和娘也不是没有打算过,到时候我会差人给你送酒菜过来,你说好不好?”
她满眼真诚,接着道:“至于走亲戚串门子,今年我们二房只怕不能和大房一起去了,毕竟时间赶不到一起。我爹那边,也不好意思让我大伯等,不如就各走个的吧!您看如何?”
她这是彻底断了胡氏的想法。
打主意?哼,没门儿。
崔氏见柳素娥说的句句是理,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能嗯了一声,把过年分开过的事情应了下来。
胡氏没能如愿,心里滋味也不好受,便也没有方才殷勤了。就连柳素娥和张氏回去,她都敷衍的只是送出了崔氏的房门而已。(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比下去(二更)
胡氏的态度,柳素娥压根就不在意,爱咋咋地。
不过私下里,二房还是预备了过年用的年货。
张氏又给每人添置了一身新服,当然,也包括赵明达的。
有他的新服,自然也表明了张氏的态度。
赵明达拿到新服的时候,还是难掩脸上的喜色,对张氏恭恭敬敬的表示了谢意。
年三十的饭菜,就定在农家乐。
反正在那里团聚都是一样的,只要和和美美就行。
柳素娥知道赵明达一定也想和自己的生母一起过年,年三十一早,她就让良子送了赵明达去**庄,和他生母刘姨娘团聚。
现在满氏正被自己的儿子烦的焦头烂额,也顾不上赵明达这边,只能由着他去。
冀州的冬天十分寒冷,年三十晚上还下了一场大雪,银装素裹,纯白了整个世界。
但是年初一,还是阻拦不了人们过年的热情。
一大早就有孩童在院子里嬉闹,路上行人往来,都是赶着拜早年的。
初一早上,二房的人都起的很早。
翠姑穿着一身簇新的粉红色衣裳,双丫髻上插了两朵可爱的红色丝绒花。大眼睛忽闪忽闪,可爱的让人忍不住想亲上一口。
“来来来,这是姥姥给我们翠姑的。”张氏笑吟吟的拿着准备好的红包,给了翠姑:“我们翠姑大了一岁,姥姥是真高兴。”
“哼,偏心,娘都不给我红包。”柳桂娥撅了撅嘴,故意逗翠姑道:“看见了吧!你现在可是你姥姥心目中第一大宝贝,谁都比不过的,连我这个小姨都要靠边站咯。”
翠姑小脸一扬,面上多了几分得意:“那当然了,因为我最可爱。”
此言一出,登时逗得一屋子人哈哈笑了起来。
张氏更是笑的前俯后仰:“是,没错,我的翠姑最可爱。”
笑够了,张氏才催促柳二河和柳成他们去给崔氏拜年。
村里过年的习俗也多,凡是女子,年初一都不用抛头露面去拜年。只有在亲戚登门的时候,过去招呼一声就声。
所以柳素娥也不用去给崔氏和柳大河拜年,这倒是省事了,她正好也不想去。
男人们去拜年,女人们也不闲着。
正好赵明达上个月给她们弄来了一副马吊牌。
张氏、柳素娥、柳月娥和柳桂娥四人凑了一桌,玩起了马吊牌。
大年初一,就这么在打牌中过了。
不合家过年,张氏也不用像老妈子似的伺候大房的人,肩上的担子也比往年轻了不少。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